退出閱讀

一生承教

作者:小思
一生承教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這樣日本 輕薄短小

這樣日本

輕薄短小

一九八六年四月十二日
最近看了一本書,「日本經濟新聞社」一九八二年出版的《輕薄短小的時代》,林之輝譯的,才忽然明白,原來自己早在不知不覺中活在輕薄短小的時代裡和*圖*書。這本書,據說一年內再版十次,而「輕薄短小」一詞,更在日本風行一時。書裡舉了許多個案例子,雖然都是日本人日常身邊事物,但在香港,日本製品實在太流行,因此,我們不會感到陌生。還有書中提供了許多有www.hetubook.com.com趣的知識和探討了一些我們忽視的概念,都很值得現代人注意的。我們實在該注意一下,輕薄短小的由來。
像信用咭輕薄的電子鬧鐘,像打火機大小的收音機,摺疊起來可以藏在比手指魚條還要短薄盒子裡的老花https://m.hetubook.com.com眼鏡,這三樣東西,我天天都用得着,帶在身邊,一點也不覺負累。原來,「輕薄短小」的時代,早已悄悄地進入了我們的生活,而帶動這個時代的是日本人。
記得小時候家裡有座唱片機,掀起蓋子插上大手搖,又得把唱盤底部的hetubook.com.com小木門打開,讓聲音從裡面傳出來,整座東西大得像個木櫃,說多厚重有多厚重,如今整套音響組合才不過一個小手提箱那麼大小,隨身帶着的收錄音機小得像支筆。現在人人都講求方便,人口多地方小,輕巧的用品自然受歡迎。推動這潮流最力的是日本人,想和圖書來也順理成章,因為論資源論空間,他們都比別的國家着緊得多,以他們的科技水準和創造改良精神,全力研究,當然可以「說有就有」。加上日本工藝一向以細緻見稱,與迷你科技製品配合起來,真是如魚得水,輕薄短小,完全適合日本的民族性。
我竟然流行起「輕薄短小」來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