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5 掌握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期
長大成人之前,先培養執行力
首先,學生要遵守行程:課程、用餐時間、約會等等。這通常比較容易,因為只要跟著時間表走就行了。更大的挑戰,是需要獨立規劃自己的其他事務。
這是個錯失學習機會的完美例子,這些經驗可讓孩子在青少年時期的關鍵階段中學習和發展執行力。
執行力或許是兒童與青少年為成年生活而準備的重要練習之一。執行力亦指高階推理能力,以管理、利用多種資訊來解決問題和做出決定的能力,這包括了計畫、組織、多工、篩選出重要資訊等。
此外,如果父母可以鼓勵孩子為自己想要的事物而努力,並承擔額外責任的話,也可以幫助孩子發展執行力。
——達琳博士
我們問過許多父母:希望在孩子成年之前教給他們什麼技能?這些父母主要列出:良好的社交能力、獨立思考、體貼、良好的職業道德等。這些技巧都和執行力息息相關。想想大人每天需要做的事情,隨意選上一天,你所要管理的行程可不只是自己的,還包括你的家人:完成所有日常生活的技能(例如,沐浴、穿衣、吃飯);抽出時間做家務、購物;照顧小孩;工作(包括整個執行過程所需的能力);記得回電話、
和_圖_書
電子郵件與簡訊;管理約會(自己的、他的、她的、他們的)。執行力是獨立、體貼、自給自足的運作核心。一對父母帶著他們十七歲的女兒來找我,希望討論家中洗衣的責任。這個女孩因為媽媽沒有照著她想要的方式洗她的衣服或是疊衣服,而感到沮喪。父母便告訴她,她可以自己洗衣服,而這件事對她也有好處,因為她已經快要離開父母,獨立生活了(明年她就準備離家去上大學了,這是個典型的發展階段)。
*學生必須獨立理財。對許多學生而言,這是他們第一次獨自管理錢財,也是他們第一次要考慮到所有個人開支及課外費用。
*許多學生也會感受到社交上的壓力,包括與他人同住一個房間(通常是第一次)、認識許多新朋友、學習在社交生活與其他責任中取得平衡。
父母沒有發覺,當他們將孩子的學業成績和課外輔導放在為大學與成人生活準備之前,也讓孩子跳過了青春期所應學習的基本技巧。如果在這個時期不給青少年足夠的機會獨立體驗,以及練習策劃、組織、決策和批判性思考,他們在進入成年期便會措手不及。
學生所要運用的不只是單一技巧,還要在同一時間發揮所有技巧。和*圖*書不會有人問他們是不是做完功課了?或是因為隔天早上有課,要他們早點回家。也不會有人在他們不堪重負時,幫他們度過危機。父母一般將重點放在孩子高中的學測成績與在校平均成績上,因為要申請好大學,這些都可以發揮作用。然而,一旦孩子上了大學,能幫助他們的就不是學測成績,也不是在校成績,而是執行力。不過,前提是父母得讓孩子先弄清楚問題,而不是馬上來拯救他們,才能幫助孩子發展執行力。
*教授通常會給學生一個暫定的課程表,學生要自行將課程時間整合到日常行程中。例如,教授可能會提到兩個月後有期中考,考試內容為教科書的一到十章。這意味著,每週要讀一到兩章,還要留點時間複習所讀過的部分。而這僅僅是一門課所要做的事。
莎拉潔妮.布雷克摩爾(Sarah-Jayne Blakemore)與蘇帕納.喬杜芮(Suparna Choudhury)所著的《青少年大腦的發展:執行功能與社會認知之意涵》(暫譯,Developmen of the Adolescent Brain: Implications for Executive Function and Socia1 Cognition)提
www•hetubook.com.com
供了整個兒童時期神經發育變化的總結。他們的研究清楚地記載神經影像學和神經學實驗的一致性,認為大腦是隨著時間推移而發育的。其研究最新且最引人注目的發現,是青春期大腦執行功能區域與社交認知的突觸重組。大腦在青春期時準備整合,並從所有的經驗中學習。在這個時期學習技巧,比其他時候要容易得多。這就是為什麼在養育兒童與青少年時,這些技巧的重要性被擺在第一順位。
然而,每當女孩忘了洗自己的制服,而是媽媽幫她洗時,問題就來了——女孩會因為媽媽拿她的東西而生氣,媽媽則因為女兒不感謝她的幫忙而沮喪。這位媽媽告訴我:「萬一她穿髒制服去上學,該怎麼辦?或是因為沒穿制服而惹上麻煩,該怎麼辦,」我的回答是:「妳可以讓她現在就因為自然的後果而得到教訓,她的規劃能力一定會變得更好,而不用等到她上大學時要同時處理、學習一大堆新的技能。」
*學生也需要安排時間完成他們所修的四到五門課的作業,並且讀書、寫論文、閱讀。
把握執行力的黃金學習期
若以更複雜的層面來看待執行力的話,它可以讓一個人的思考更加靈活、更加優化。雖然有計畫很好,但事情不見得會照著https://www.hetubook.com.com計畫走。執行力讓人可以順應意外的結果、改變計畫、交到新朋友,與此同時,還能考慮到其他受影響的人。若再考慮到父母的最終目標,是讓孩子能對大學與成人生活有所準備,你就了解這些技能的重要性了。
現在,我們拿大學一週的生活來做例子:
布雷克摩爾清楚地表明,研究的總結在於青春期,因為青少年不僅最願意學習行政運作的技巧,也最願意將這些技巧應用在他們的人際關係上。青春期是學習這些技能的關鍵時刻,親身體驗便能學得又快又好。因此,如果父母陷入拯救陷阱,直接幫孩子解決問題,讓孩子的社交路走得平順,或是讓他們不勞而獲,孩子能學到寶貴經驗的機會便被剝奪了。
在第六章中提供老師們認為成功大學生最重要的特質列表,其中最常見的特質包括:應變能力、批判性思考、願意承擔責任。請得,這些技巧都和執行力息息相關。
*學生也需要管理個人生活,如洗衣、個人衛生和買菜。
教養idea/孩子的信心來自經驗
雖然大腦的執行力主要從中學時期開始建立,但是父母不該等到孩子上中學後,再讓孩子開始體驗。即使年紀還小的孩子帶著問題來找父母,也應該能學會回應父母的問題:「你認為自己應該怎麼做?」
*當一個幼兒拿著壞掉的玩具來找爸爸,爸爸的回答可以是:「你覺得我們該怎麼修理」
*當一個八歲孩子忘了帶數學作業回家,父母可以提示他:「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當一個十歲孩子提到他在學校與另一個孩子發生衝突時,父母可以如此引導他:「想要和對方有更好的互動,你可以怎麼做?」
孩子所提的解決方案不見得完善、成熟,可能需要長輩的支持,但讓他們試著回答,可幫助他們明白自己是該拿出解決方案的那個人,而不是別人.也可讓他們建立面對挑戰時的信心,以增強自己的執行力。
https://m.hetubook.com.com根據研究顯示,執行力的最佳學習期在中學至二十出頭的年紀。因為額葉區是大腦中主要控制執行力的區域,這個區域會與大腦的多個區域互動。而大腦中的許多區域是從兒童時期開始發展,其中,額葉在青春期早期開始迅速發展,一直持續到青年初期。因此,剛邁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和剛成年的年輕人,能更獨立地管理他們在學校的課業與生活、管理他們個人的物品,也能在家務與兼職工作中找到平衡。
*如果學生對某一門課感到困難,教授可能不會直接去找他,學生要自行尋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