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
我從來不覺得我曾經刻意在文學裡美化過些什麼。可是我的讀者們卻往往在那些作品裡讀出許多的希望。有時候他們給我掌聲,我覺得羞赧不好意思接受。有時候他們反過來因此指責我,我也不覺得公平。
我自己曾經在文學的花園裡打混過這麼久,所以我想有點資格可以這樣回答你的疑問:你在詩與哲學以及假扮成寫實的文學裡讀到的那些眞善美,其實絕大部分都是作者們的想像與虛構。包括我自己寫的東西。不管再怎麼「硬心」的作者,他寫出來的作品都還是比他身處周遭的現實,來得美好,至少來得永恆。
濟慈www.hetubook.com.com的詩句:「All the good things in this world are sojourning.」也許可以這樣翻譯:「這個世界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在流浪。」
有一段時間,流浪把你帶到最嘈嘩的群衆裡;另一段時間,流浪帶給你最安靜冷沁的寂寞。你學著在極端的環境裡辨認那些美好的事物。遇見美好的事物,讓你滿足,給你下一次流浪所需的能量。
可是,我忍不住要提醒你,還有另外一種人。他們選擇也去流浪,看看能不能因此而與美好的事物hetubook.com.com不期而遇。他們不想也不能死守等待在自己的固定地址上,必須四處走走,探訪不熟悉的地方,遭遇無法預期的事,聽聽不合既有邏輯的道理以及不遵從節拍慣例的聲音。
詩與哲學與文學,或明白或暗示地告訴我們,什麼是美好的。可是這些美好的事物,在現實裡,是沒有固定地址的。你可以送一封E-Mail給心目中的完美女孩,然而這封E-Mail不一定帶來愛情的美好。你沒有辦法寫信、打電話、發E-Mail給愛情本身。因爲它眞的就是沒有固定地址。
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在流浪和*圖*書。它們居無定所,不一定在那裡牽延滯留多久。這也許不是濟慈的詩句的本意,卻是我認識到的這個世界的眞實面貌。
所以這種美好,其實不在現實裡,而在文學。或者用你的語言說:在詩與哲學與文學之中。你在詩與哲學與文學裡受到了這種美好事物的蠱惑,翻轉過來在現實裡尋尋覓覓,找不到時就說世界墮落了、變壞了,我覺得是不公平的。
慢慢地,流浪本身會變成一件美好的事物。對我而言,文學就是這樣一種持續的流浪歷程。
那怎麼辦?有一種人假裝美好的事物會一直、長久停留在自己家裡。他們用許多形式象https://m.hetubook.com.com徵美好的事物,例如金錢、例如職位,然後欺騙自己已經成功地留住了這世上的美好事物,給自己空虛的滿足感。
美好的事物並沒有被毀滅,也並沒有消失。我了解,我想我了解,你那顆帶些憂鬱、又有點自閉的傾向的詩人的心。你讀了太多的詩與哲學,以及假扮成寫實的文學虛構。我不能同意你,美好的事物並沒有一直被毀滅,也沒有持續消失,它們只是去流浪了,像濟慈說的。
另外有一種人,像現在的你,因爲遇不見美好的事物,於是就或憂懼或憤懣地索性否認有美好事物存在。有的說美好事物從來就是騙局,有的說以前有https://www.hetubook.com.com現在沒有了,有的說以後可能會有現在卻一定是沒有的。那只是程度、說法的差異罷了。
面對文學的時候,我們無可避免收拾了個人最瑣碎的痛苦與不堪。你們在我的文學裡讀不到眞實的矛盾與掙扎的十分之一。不是說文學裡沒有痛苦與不堪,而是文學形式本身,讓痛苦與不堪一經寫出來,就帶有某種普遍的光環。從個人薑蔥的經驗昇華成爲一個論述一個道理,甚至是一番眞理的表演。於是原本是糟糕的事,經歷了文學的書寫,就攙雜了美好的成分,至少是美好的暗示。事件內容可以寫實,然而即使是寫實的痛苦與不堪,都會有虛構的神聖美好意涵透顯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