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Café Monday

作者:楊照
Café Monday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路易士的金牌

路易士的金牌

二十幾年後超越「貝蒙障礙」的鮑威爾是另外一個例子。他破紀錄的那一跳結合了速度與準度,石破天驚,然而之後速度與準度的配合就不曾再如此完美出現過。
所以和其他運動項目相比,跳遠的成績最不穩定。百米短跑的選手一旦跑出十秒正的最佳成績,往後連續再參加比賽,成績都會在那附近打轉,不會一下子掉到十二秒,而且維持在十秒左右。跳遠就不一樣。每個選手跳出的最佳成績可以非常驚人,然後就大幅退步,再也出現不了那麼好的成績。
跳遠的規則很簡單,卻也很嚴厲。起跳的那個腳印,腳尖不能超過跳板前沿,超過就算hetubook.com•com失敗,成績無效。不能超過,可是當然也不能太早起跳,太早起跳就損失了距離,因爲距離是從跳板前緣開始量的。在快慢間必須自己拿捏取得平衡,從助跑起跑那一剎那起,就不斷在斟酌衡量,跑快了可能失敗,跑慢了沒有距離。
跳遠最後的勝負,其實是在個性的自我挑戰、自我克服。跳遠和其他運動項目都不太一樣,它的成功失敗取決於一組矛盾的兩難因素裡。一方面需要助跑的速度,跑得愈快,彈跳的距離當然就愈遠;可是另一方面跑得愈快就意味著愈難準確地踏中起跳踏板。
路易士是跳遠www.hetubook.com.com史上幾乎獨一無二的例外。他有著最強的意志力與最大的控制力,創造出了最穩定的成績。別人的成績好壞,幾乎毫無例外都得靠些運氣,所以最強的實力會在什麼地方什麼場合發揮出來,自己是作不得主的。路易士卻不然,他的個性使他能頻頻在只剩最後一次機會時掌握良機。他的個性更使他在重大比賽時不至於腳軟失常。
你問我對「夢幻三隊」有什麼看法,老實說,什麼看法都沒有,因爲從頭到尾我都沒有看他們打的任何一場球。我是個NBA迷,可是我迷上的是NBA比賽的內在張力,比賽背後人的意志與肌和圖書肉撑起的戲劇性。「夢幻隊」的超強實力,破壞了所有的戲劇性,只能讓人覺得慵懶、無聊、忍不住想打呵欠。
最有名的「貝蒙障礙」就是這樣。在墨西哥奧運中,貝蒙跳出了八米九二的成績,震驚世界,一口氣把世界紀錄推進了將近一公尺,大家因此紛紛預測這個在高地上創下的紀錄,可能永遠不會被打破了。事實上,貝蒙自己後來再怎麼跳,也都跳不出接近這個水準的距離。
我小時候練過田徑、短跑。因爲速度還不錯,教練很自然地要我再練跳遠。與沙坑爲伍的那段日子,充滿了不確定的挫折,可是卻也從中對運動的特性,有了深刻的理解。
和_圖_書這次奧運最讓我有感觸的,到底還是卡爾.路易士(Carl Lewis)。聽到他第四次拿下跳遠金牌的消息時,我正獨自開車在路上,太興奮的情緒使我不得不把車靠邊停下來,雙手握拳、奮力點頭吶喊,十秒鐘之後,才能夠再度上路。
我喜歡這種以意志力超越別人預期的運動故事。我更喜歡讓現實勢利的人目瞪口呆的報復快|感。這些東西,「夢幻三隊」裡都沒有,不看也罷。
九六年的路易士已經卅五歲,沒有人相信他還能在田徑場上幹嘛。許多被他高傲個性得罪的人等著看他出糗。選拔賽時,他在最後一跳才以三公分的微距擊敗對手,取得參賽權。和圖書奧運資格賽時,前兩跳他排名十五,幾乎注定進不了決賽,最後一跳他卻一下子超越所有的人。決賽,他跳出卅五歲體能極限的最佳成績,其他比他年輕的人,不是跑得不夠快,就是踩得不夠準。他再度驕傲地站上金牌的領獎台。
我們會在鏡頭前面看見跳遠選手們小心翼翼地丈量起跑的位置。理論上從那個固定的點起跑,跑了一定的步數,就會剛剛好踩在踏板上。這當然是訓練練習的重點,可是我可以很肯定地說,從來沒有人能夠練成百分之百的踩板技術。即使是身經百戰的職業選手,都必須和越線起跳的噩夢持續抗爭。每一跳,在接近踏板的瞬間,都是一次心靈的撞擊。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