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芳香詩學

作者:奚密
芳香詩學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草之卷 香草美人,不可方物。 廣藿香與藿香

草之卷 香草美人,不可方物。

廣藿香與藿香

談廣藿香不能不提到藿香。開紫花的藿香是台灣常見的野花,屬唇科植物。中國傳統裡藿香已有長久的歷史,它屢屢出現在佛經裡,如《法華經》、《楞嚴經》、《光明經》和《涅槃經》,可見它和印度的淵源。《香乘》說藿香來自東南亞諸國,香味和蘇合及都梁相似,花葉曬乾後可薰衣,磨成粉可敷身。藿香常用在中國古代的香方中,除了焚香薰香,還用來製印泥。中藥認為藿香性辛微溫,可清暑解熱,和胃止嘔,行氣化濕。有名的藿香正氣水至今仍廣為流傳,用來調理消化不良、胃腸性感冒、吐瀉腹痛等症狀。藿香可提高免疫力,近年來大陸有些醫生認為藿香有預防「非典」(SARS)的功效,仍有待證實。
依然記得她最愛廣藿香
……
她,是我的幻覺皇后
她,是我年輕時的禪
因為我的失落與迷惘
她是一張無名的容顏
  ——航空匠人(Aerosmiths),〈容顏〉

詎如藿香,微馥微薰,
攝靈百仞,養氣青雲。
  ——江淹(444-505),〈藿香頌〉
www•hetubook•com•com
除了東方傳統和現代芳香療法的用途,廣藿香也應用於食品類(如口香糖、糖果)和化妝品。最早的香水限於天然的香花精油,而且以花王(茉莉)花后(玫瑰)為主調。十九世紀中期以降,歐洲化學家發明了人工香精,但仍然是以名花為模仿的對象。廣藿香進入香水世界較晚,要到二十世紀二〇年代後期才出現,在當時可算是創新之舉。其實,廣藿香很適合做香水定劑;不同於絕大多數的花草,廣藿香不會隨著時間而流失它的芬芳,反而愈陳愈香。因此,它常作為香水的基調(後調),以增加其深度和質感。一九七二年倩碧(Clinique)推出仙露水,帶動了歐美一股廣藿香風。其他法國名牌香水中,如「迪奧小姐」(Miss Dior),「菲基」(Fidgi),「鴉片」(Opium),「天使」(Angel),「畢加索」(Paloma Picasso),「撒提斯」(Ysatis)等,都以廣藿香為基調的成分之一。同時,由於它的泥土香和m.hetubook.com•com麝香味,也使廣藿香跨越男女界線,成為兩性皆宜的香味。男性香水如「羅倫」(Lauren)和「比利布萊斯」(Bill Blass)也含廣藿香。廣藿香和芸香科(如桔類)、薰衣草、天竺葵、玫瑰、乳香等精油搭配合宜。如果自己調配,廣藿香的用量要少,否則會喧賓奪主,弄巧成拙。
曹植(192-232)在著名的文論〈與楊德祖書〉裡說:「人各有好尚,蘭茝蓀蕙之芳,眾人所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雖然他談的是文學品味,但是他的比喻建立在嗅覺的主觀性上。的確,嗅覺和口味一樣,往往因人而異,沒有絕對的標準。譬如臭豆腐和榴槤,有人為之如癡如狂,有人避之唯恐不及。香味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一般人都能接受花香,尤其是芬馥清新的玫瑰茉莉百合之類,但是濃郁或不尋常的香味就難說了。在各種香草中,廣藿香(Patchouli)可算是一個比較特殊的例子。
西元一五八六年波斯佔領印度,引入尖端的紡織工藝,其代表之一是編織精緻的羊毛披肩。英文的披肩(shawl)一詞即來自波斯語shal,本是「紡織品」的意思。十八世紀印度喀什米爾(Kashiwww.hetubook•com.commir)生產的羊毛披肩由英國東印度公司引進本國,成為一時之尚。名小說家史考特(Sir Walter Scott)就曾以一條喀什米爾披肩送給他的法國未婚妻。一八二〇年印度出口紡織品,裝箱時裡面墊著一層層乾燥的廣藿香葉,其目的是防蟲。等到貨輪抵達英國港口時,廣藿香濃郁的香氣早已滲入了布匹,那香味成了如假包換的印度進口貨的註冊商標。隨著維多利亞時代的仕女流行服飾,廣藿香的香味風靡全國。當時蘇格蘭的裴絲麗(Paisley)為了爭奪紡織品市場,也以廣藿香來薰香其產品,甚至魚目混珠,讓顧客以為買的是舶來品,搶走了不少印度的生意。裴絲麗織品的典雅造型,加上廣藿香的芬芳,終於使它發展成英國的紡織中心,至今馳名世界。
廣藿香的外形有點兒像薄荷,但是不同於後者的清新,它散發一股充滿異國情調的香味,揉合了泥土的厚重,天竺葵的甜美,以及麝香的原始情慾。它既神秘又野性,既平易近人又性感撩人。如同檀香,廣藿香也是古老東方的一個重要象徵。它的傳統用途之一是催情春|葯,用來焚香薰香塗抹皆可。另一傳統用途是淨化居家環境,可以防蟲去潮,治療蛇傷https://m.hetubook•com•com。在現代芳香療法裡它的應用範圍很廣。美容護膚方面,它有助於收縮毛孔,消除皺紋,皮膚再生,減輕日曬和皮膚過敏等。頭髮特別油的人,可在洗髮液裡加幾滴廣藿香精油。由於它有抑制胃口的作用,廣藿香(外用)也可瘦身。心理方面,它有雙重調劑作用:用量少可使心情平和寧靜,用量較多則可驅逐沮喪,開朗心情。廣藿香無毒,也不會引起過敏,但是必須先以植物油稀釋,孕婦和兒童不宜使用。
如果十九世紀廣藿香代表維多利亞時代的窈窕淑女,到了二十世紀的六〇年代,它的文化象徵卻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嬉皮對廣藿香情有獨鍾,和他們對東方文化的嚮往是分不開的。他們自稱是「花的兒女」(Flower Children),反體制,反傳統,追求自由,放誕不羈。厭倦了西方的主流文化,他們在東方文明裡尋求寄託,從中日的老莊禪宗到印度的瑜伽玄學,莫不趨之若鶩。至於焚香打坐,嗑藥吸大麻,更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們也是反戰的一代,打著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口號「做|愛不作戰」(Make Love,Not War)在街頭校園遊行示威。很少有一種花草被賦予如此具體特定、無可取代的歷史意義:廣藿香成https://m.hetubook.com•com了六〇年代英美嬉皮的商標香味。直到今天,美國人仍難免不將廣藿香和嬉皮文化聯想在一起。有些人對它頗有懷舊之情(九〇年代廣藿香曾再度流行),但是厭惡它的也大有人在,大概因為廣藿香喚起那段荒唐歲月吧!
南北朝時代梁朝詩人江淹曾作〈藿香頌〉。和桂花和麝香相比,他認為還是藿香好,因為「桂以過烈,麝似太芬」,反倒是藿香「微馥微薰,攝靈百仞,養氣青雲」。不論是藿香還是廣藿香,只要你放寬胸懷來接受它,你就會愛上它獨特的香味。
高達一公尺左右的常綠植物,廣藿香原產於亞洲熱帶,包括印尼、印度、馬來西亞、菲律賓、緬甸、新加坡等地,現代的南美洲也普遍培植。廣藿香的兩個品種分別開白花和藍紫色的花,前者的香味較濃。它的香味來自葉子,陽光愈多,香愈濃烈。廣藿香的英文名字來自印度語,起源卻有幾種不同的說法。一說是印度地名帕丘里(Patcholi)的音譯,該地以生產紡織品,尤其是披肩著名。另一說認為它是東印度語「火焰」的意思,似乎和香草沒有太多關聯。還有一個理論說它是一複合詞,來自南印度語的「綠葉」兩個字。在中國它有一個別緻的名字是「到手香」。顧名思義,它的葉子觸手就留下獨特的芳香。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