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龍坡雜文

作者:臺靜農
龍坡雜文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早期三十年的教學生活」讀後

「早期三十年的教學生活」讀後

讀了亮功先生所記北大的人物,爲之神往,因就所知所聞,述之如此。至於安徽的政治與教育,自辛亥革命後,從沒有清明過,如「姜高崎慘案」,及反軍閥統治而提出的「皖人治皖」的呼號,乃至一年而六易省主席的怪事,亮功都親身遭遇到,事過境遷,平實的寫出,皆是難得的史料,這裏也不再引述了。
季剛與申叔,先爲論學友,後爲師弟,錢玄同先生云:「民國四年之多,二君復在北平晤面,申叔出其關於左傳之著作示季剛,季剛讀之而大悅,其後逐北面稱弟子以紹述申叔之學自任。」(劉申叔遺書:章黃之文,錢玄同記。)申叔死後,季剛有哀詩與祭文,皆極沉慟。至於獨秀,則始終關注申叔的生活的。當申叔隨端方入四川,端方被殺後一年,申叔狼狽回到上海時,獨秀問他怎麼打算,他太太囂張的說,要北上找「袁項城」,使獨秀不便說下去。後來袁倒了,又援之講學於北大。逝世後,又爲之經理其身後事。這樣交情,可謂死生不渝。
關於申叔之入北大教授,據我所知,還是陳獨秀先生的意思,當袁世凱垮和*圖*書臺後,獨秀去看他,借住在廟裏,身體羸弱,情形甚是狼狽。問他願不願教書,他表示教書可以,不過目前身體太壞,需要短期修養。於是獨秀跟蔡先生說,蔡先生也就同意了。申叔死後,他的太太何震發了神經病,時到北大門前喊叫,找蔡先生,找陳獨秀。後來由獨秀安排,請申叔的弟子劉叔雅將她送回揚州。
申叔由革命黨而端方幕府,而袁世凱的六君子之一,甚受時人譴責與惋惜的。可是亮功對其師引用了英國人批評培根的兩句話說:「他是如此偉大,致使我忘卻了他的短處」(原書十八頁),近代人物有集善惡於一身而足當此兩句話的,也只有劉申叔。他一片天眞,寄性命於簡册,往往不自覺的墜落陷坑。他的夫人何震,又從旁牽引,使他不能自拔。蔡子民先生爲申叔所作的事略(見劉申叔遺書首卷),也透露了這一事實。所以,他不能與把茅蓋頂安心助桀爲虐者並論。
貫休入蜀唯瓶鉢,久病山居生事微。
歲暮家家足豚鴨,老饞獨愛武榮碑。
https://m•hetubook•com.com
這是辛巳年歲暮時的事,卽民國三十年,次年五月逝世於江津縣的鶴山坪,此地在江津縣西北三十里。沈尹默先生詩云:「鶴坪樹老鶴不歸,存歿之感徒爾爲。」
可是,當嚴幾道任安徽高等學堂監督這一年,蕪湖皖江中學卻大放異采。一群青年學者而且是革命黨,如劉申叔、章行嚴、陳獨秀,都集於此校。申叔爲避清吏耳目,易姓名爲「金少甫」。早年聽吾友鄧仲純說,曼殊和尚還來湊過熱鬧。雖然,這個局面也只有一年,但風聲所樹,甚有影響。尤其當徐錫麟倡義失敗後,安徽在極度黑暗的時候,有這一線的光,也是好的。
因亮功談到陳先生晚年生活,爲之補記如此。亮功又談到嚴幾道先生曾任安徽高等學堂監督,而且是被趕走的。學生還仿討武氏檄文格式,做了一篇討嚴氏檄。據王遽常「嚴幾道年譜」,幾道就安徽高等學堂監督是光緒三十二年事,但不知是幾月。次年夏,安徽巡撫恩銘被刺,「尋亦辭職去」。又據年譜,光hetubook.com.com緒三十二年九月,詔試遊學畢業生,幾道被派爲同考官。冬,出都返上海。看來幾道在安慶前後兩年不過數月的時間。這時候幾道年已五十四、五,譯述文章,有大名於海內,而何以來安慶任此監督,又何以招致學生的不滿,想其中必有原因。幾道與桐城吳摰甫先生,彼此學問文章,互相傾服,此時吳先生已去世數年,不然,吳先生看到他的鄉邦子弟聲討嚴氏,不知作何感想。
楊亮功先生「早期三十年的教學生活」一書,雖說是回憶他早年讀書教書的生活,可是此三十年中(民前十二年至民國二十二年)的文化、政治,正是保守與進步相激盪最爲劇烈的時代。他接觸的北大前輩,都是現代學術史上有影響的人物。他所遭遇腐敗的事,都是全中國共有的現象。他辦中學、辦大學、有計畫、有識見,卻不容許放手做下去,這類事實,也是當時一般的現象。亮功以簡淨的文筆寫出,既平實而又生動,今之寫自傳者,往往以文字冗長爲勝,實不免瑣碎拉雜,亮功的文字是自具風格的。
世多知亮功是教育家,少有人知道他在北www.hetubook.com.com京大學是中國文學系,而且是劉申叔(師培)、黃季剛(侃)兩先生的弟子。當時申叔講授「中古文學史」,卽魏晉六朝這一時期,講義後來收入「劉申叔遺書」中,現在書坊也有單行本。又講授「漢魏六朝專家研究」,「遺書」沒有收進去。「遺書」的編輯者以爲不是自撰,而是羅莘田(常培)的筆記,其實莘田的筆記,不特未嘗失眞,文字典雅,也一如其師。亮功研究徐陵庾信,專力於六朝文學,卽受申叔的影響。(原書七十六頁)今日在臺灣曾直接受教於劉先生的,只有陳泮藻與亮功二人了。
這時歐陽竟无居士的支那內學院也移到江津,獨秀與歐陽原是朋友,需要參考書時,卽向歐陽借閱。歐陽藏有漢武榮碑、明搨本,極名貴,獨秀要看,以詩代簡云:
一九八〇年
抗戰中,獨秀寄居四川江津縣,專力撰寫「小學識字敎本」一書,他爲減少兒童認字的痛苦,取習用之字三千餘,綜其字根及半字根凡五百餘,是爲一切字之基本形義,熟習此五百多字後,其餘三千字乃至數萬字和圖書,皆可迎刃而解,因一切字皆字根所結果而孳乳出來的。是書上篇釋字根及半字根,下篇釋字根所孳乳之字,每字必釋其形與義,使受學者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此不獨使學者感興趣助記憶,且於科學思想的訓練植其基礎。所以名爲「敎本」者,是爲小學教師用的。
亮功讀書北京大學時,正當北大學術思想在劇變中,而中文系新舊對立,只是文言白話之爭。如反軍閥統治,要求科學與民主,中文系新舊人物,似乎沒有什麼歧見。攻擊白話文最烈的黃季剛先生,袁世凱贈他嘉禾勳章,他拒絕接受,且有詩云:「二十餅金眞可惜,且招雙妓醉春風」,因爲領勳章證書要交二十元(見本書二〇頁)他這樣作風,同他的老師章太炎先生一樣,太炎將袁世凱給他勳一位的大勳章,繫在羽毛扇上,走進總統府大罵「袁賊」。他們師徒行徑,都非常可喜。
獨秀晚年患血壓高,經常不食鹽,猶能深思著述,完全由精神支持。尤其當血壓過高時,不能伏案執筆,則不吃東西,硬將血壓餓下去。鄉居無醫無藥,只此一法,如是者不止一次,他終於完成了他的著作十分之九而去世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