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猶太教
3、王國與聖殿
當祭司走出至聖所時,神臨在的「雲」,「耶和華的榮光充滿了殿」。所羅門在民眾面前將聖殿分別為聖,他向上帝宣示:「我已經建造殿宇做你的居所,為你永遠的住處。」上帝回答所羅門說:「我就必堅固你的國位在以色列中,直到永遠,正如我應許你父大衛。」這成為猶太曆裡第一個重要朝聖節日:「所羅門每年三次在他為耶和華所築的壇上獻燔祭。」就在這一刻,猶太-基督-伊斯蘭世界的神聖觀念找到了永恆的居所。猶太人與其他聖經民族相信,神的臨在從未離開聖殿山。耶路撒冷成為塵世中神人交流的最佳處所。
人民群起投靠實力日增的押沙龍。但現在大衛重整旗鼓:他奪取了約櫃,顯示上帝的恩寵仍在他的身上,而後他離開耶路撒冷。當押沙龍在耶路撒冷稱王之時,老王也糾集屬下的軍隊。「你們要為我的緣故,寬待那少年人押沙龍」,大衛如此囑咐他的將軍約押。當大衛的軍隊在以法蓮樹林裡屠殺叛軍時,押沙龍趁亂騎騾子逃走。但他美麗的頭髮為他招來毀滅:「押沙龍騎著騾子從大橡樹密枝底下經過,他的頭髮被樹枝繞住,就懸掛起來,所騎的騾子便離他去了。」懸掛在樹上的押沙龍被人發現,約押於是殺了他,並且把屍體埋在一個坑裡,而不是押沙龍為自己立的石柱下面。「少年人押沙龍平安不平安?」國王悲憐地問道。當大衛得知王子已死,他傷慟地說:「我兒押沙龍阿,我兒,我兒押沙龍阿,我恨不得替你死,押沙龍阿,我兒,我兒!」當饑荒與瘟疫在王國四處傳布時,大衛站在摩利亞山上,他看見死亡天使威脅著耶路撒冷。大衛在山上看到聖靈顯現,於是得到天啟,他受命要在當地建築祭壇。當時在耶路撒冷已設有祭壇,耶路撒冷的統治者被稱為祭司王。一名耶路撒冷居民,也就是耶布斯人亞勞拿,他的土地在摩利亞上,這表示耶路撒冷在過去這段時間已經從俄斐勒擴展到鄰近山區。「大衛就用五十舍克勒銀子,買了那禾場與牛。大衛在那裡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獻燔祭和平安祭。」大衛計畫在那裡興建一座聖殿,並且向推羅的腓尼基國王阿比巴爾訂購了一批香柏木。這是大衛生涯的巔峰,他讓上帝與子民結合起來,讓以色列與猶大合而為一,而且膏立耶路撒冷成為神聖的都城。但後者卻無法實現。上帝告訴大衛:「你不可為我的名建造殿宇,因為你在我眼前使多人的血流在地上。」
值此黑暗的時刻,猶大南方支派膏立大衛為王,以希伯崙為都。至於掃羅倖存的兒子伊施波設則繼承掃羅統治以色列北方支派。在七年戰爭之後,伊施波設遭到殺害,北方支派也膏立大衛為王。王國因此復歸統一,但以色列與猶大的裂痕之所以能夠癒合,仰賴的全是大衛個人的魅力。
然而大衛擁有的耶路撒冷是一座小城。當時,巴比倫城(位於今伊拉克)的面積有兩千五百英畝;就連鄰近的夏瑣也有兩百英畝。但耶路撒冷卻不超過十五英畝,城塞周圍只能容納一千兩百人居住。不過,近年來在基訓泉上方堡壘的挖掘成果,證明大衛的錫安遠比先前想像的來得廣大。儘管如此,它看起來仍然不像是一座王國首都。大衛仰賴克里特人、非利士人與西臺人等傭兵的力量四向征服,創建了王國。儘管聖經的說法有許多誇大之處,但大衛的王國確實存在,只不過這個王國實際上是透過大衛個人的魅力結合起來的部族聯盟。日後,馬加比家族將顯示充滿活力的軍事領袖如何能在王室權力陷於真空之時,快速地征服猶太人的帝國。https://www.hetubook.com.com
耶路撒冷一切理想的典型,無論新舊,無論神聖與世俗,全來自聖經對所羅門的城市的描述。然而,沒有其他史料證實聖經的說法,所羅門的聖殿也未留存任何遺跡。
所羅門:聖殿
大衛掌理的並非理想中的聖王宮廷,而是一座不折不扣的權力鬥獸場。與許多依傍強人建立的帝國一樣,當大衛年老體衰無法視事之時,國家便開始出現分裂的徵兆:諸子爭奪王位。大衛最年長的兒子暗嫩照理應該能繼承王位,但國王最喜愛的卻是暗嫩的同父異母弟,也就是受到寵愛且野心勃勃的押沙龍。押沙龍有著一頭明亮的頭髮,全身完美無瑕:「以色列全地之中,無人像押沙龍那樣俊美。」
以色列啊,你專榮者在山上被殺,大英雄何竟死亡!以色列的女子阿,當為掃羅哭號,他曾使你們穿朱紅色的美衣,使你們衣服有黃金的妝飾……掃羅和約拿單,活時相悅相愛,死時也不分離,他們比鷹更快,比獅子還強……英雄何竟仆倒,戰具何竟滅沒!
耶路撒冷——因為這裡居住著耶布斯人,因此又稱耶布斯——剛好位於掃羅的據點基遍之南。大衛率軍進攻錫安,在他眼前的是一座巨大的堡壘,這座城塞最近才在基訓泉附近被挖掘出來。據說錫安堅不可摧,大衛如何攻下它至今仍是個謎。聖經描寫耶布斯人找來瞎子與瘸子站在牆邊,用來警告攻城者會遭遇什麼下場。但大衛王還是找到方法進入城內 ——經由希伯來聖經所說的zinnor。zinnor也許指的是水道,例如考古學家就曾在俄斐勒山挖掘出水道網,但zinnor也可能是某種神奇的咒語。無論如何,「大衛攻下了錫安的保障,就是大衛的城。」https://m.hetubook.com.com
聖殿不只是神龕,它也是上帝的居所。聖殿由三個部分構成,長寬大約是三十三英尺與一百一十五英尺,四周圍有圍牆。第一部分是殿廊,這裡有兩根青銅柱,名叫雅斤與波阿斯,柱高三十三英尺,柱頂上刻有石榴與百合花。這兩根銅柱往外是一處立有柱子的廣大露天庭院,三面圍繞著兩層樓的房間,用來收藏王室檔案與財寶。殿廊往內通到聖殿:十座黃金燈臺分立於牆邊。陳設餅的金桌子放在獻祭的金壇之前,一座水池與十個裝了銅輪的盆座,上面放置用來潔淨的盆子,此外還有銅製的水池,稱為銅海。由外殿有臺階通往至聖所。這個小房間由兩尊長著雙翼的基路伯守護著,基路伯高十七英尺,以橄欖木刻成,外表覆以金箔。
此時大衛已「年紀老邁」,他的大臣與兒子莫不為了王位而暗中謀畫。大衛另一個兒子亞多尼雅覬覦王位,而一名清瘦優雅的童貞女亞比煞也進宮迷惑大衛。但這些陰謀者全低估了拔示巴的能耐。
所羅門聖殿的大量黃金與象牙完全是可信的。一個世紀之後,以色列諸王在鄰近的撒瑪利亞奢華王宮裡統治國家,考古學家在當地挖掘出象牙。聖經說所羅門奉獻了五百面金盾牌給聖殿,從其他史料可以得知當時的黃金確實相當豐富——除了從俄斐進口,埃及人也在努比亞鑄幣。所羅門死後不久,法老示撒威脅耶路撒冷,因而獲得聖殿寶庫的黃金做為贖金。所羅門王的礦山長久以來一直被視為神話,但在約旦確實發現了所羅門王時期開採的銅礦。他的軍隊規模也有其根據,因為一個世紀後的以色列國王確實有能力派出兩千輛戰車。和-圖-書
王太后拔示巴請求所羅門允許同父異母的兄長亞多尼雅迎娶大衛王最後一名侍妾亞比煞為妻。但所羅門語帶諷刺地回答:「也可以為他求國罷?」於是他下令處死亞多尼雅,並且整肅父親遺留下來的侍衛隊。這是大衛的宮廷史官記載的最後一則故事,但它實際上也是最早與唯一一筆顯示所羅門是個凡人的紀錄,因為此後的他將成為一名傳奇的帝王,他將是睿智而雄才大略的典型。所羅門擁有的事物不僅比一般帝王為多,而且美好:他的聰明才智使他寫下三千句箴言與一千零五首詩歌,他的後宮有七百名妻子與三百名嬪妃,他的軍隊號稱有一萬兩千名騎兵與一千四百輛戰車。這些昂貴的軍事科技全展示在他的要塞城鎮米吉多、基色與夏瑣裡,他的艦隊則停泊在阿卡巴灣的艾奇翁-基別(Ezion-Geber)。
這不只是以色列的成就。居住在黎巴嫩濱海地區獨立城邦的腓尼基人,他們是地中海手藝最好的工匠與海上商人。腓尼基人以推羅的紫色染料聞名於世,他們的民族名稱也源自於此(phoinix,指的就是紫色)。此外,腓尼基人也創造了字母。推羅的希蘭王不僅提供了柞木與香柏木,也提供了雕飾金銀的工匠。一切都是「純金」打造。
當一切都已完成,所羅門聚集民眾觀看祭司將金合歡木製成的約櫃從錫安城塞(也就是大衛城)帳幕抬到摩利亞山的聖殿裡。所羅門在祭壇獻祭,然後祭司將約櫃抬進至聖所裡,將它放在兩尊巨大黃金基路伯的翅膀底下。至聖所裡什麼都沒有,只有基路伯與約櫃,而約櫃(長寬大約只有四英尺與二.五英尺)裡什麼都沒有,只有摩西律法石板。至聖所極為神聖,因此它不是用來供民眾崇拜之用:在空無一物之中,只存在著樸素無形的耶和華神性,這種觀念是以色列人獨有的。
拔示巴主張應由她的兒子所羅門繼承王位。大衛找來了祭司撒督與先知拿單,由他們兩人護送所羅門騎著國王的騾子下山前往基訓泉。所羅門在那裡被膏立為王。號角響起,民眾歡騰,亞多尼雅聽到慶祝之聲,就躲進神聖的祭壇中,而所羅門擔保不傷害他的性命。
暗嫩引誘押沙龍的妹妹他瑪到他的屋內並且強|奸了她,押沙龍於是在耶路撒冷城外殺死暗嫩。當大衛為暗嫩哀悼之時,押沙龍也逃離了都城,一直等到三年後才回來。國王與他最疼愛的兒子終於和解:押沙龍跪伏在王座前,而大衛親吻了他。但押沙龍王子無法遏止自己的野心。他以五十名騎士為前導,駕駛著戰車在耶路撒冷城內四處遊走。他架空父親的權威——「押沙龍暗中得了以色列人的心」——並且在希伯崙樹立起叛軍的旗號。
攻取錫安的行動也許只是一場宮廷政變。大衛並未屠殺耶布斯人:相反地,他讓耶布斯人加入他的朝廷與軍隊。大衛將錫安改名為大衛城,和_圖_書修繕城牆,而且將約櫃(從戰爭中奪回)運來耶路撒冷。約櫃神聖不可侵犯,一名搬運者因誤觸約櫃而遭到擊殺,於是大衛把約櫃暫時放在他信任的迦特人家裡,直到能安全搬運為止。「大衛和以色列的全家,歡呼吹角,將耶和華的約櫃抬上來。」披上司鐸的腰布,「大衛在耶和華面前極力跳舞」。上帝於是向大衛承諾,「你的家和你的國,必在我面前永遠堅立」。在經過幾個世紀的鬥爭之後,大衛宣布耶和華已經在聖城找到了永遠的居所。
「耶和華殿」就坐落在所羅門王宮旁威嚴而神聖的衛城之內。根據聖經的描述,這些廳堂與宮殿都鋪上了黃金與香柏木,其宏偉壯觀足以震撼人心,這些建築包括了黎巴嫩林宮與所羅門審判時的柱廊。
押沙龍:王子的崛起與失敗
所羅門面臨來自南方以東以及北方大馬士革的叛亂,而此時他的將領耶羅波安卻開始計畫在北方支派發動叛變。所羅門下令暗殺耶羅波安,但這名將領逃到埃及,得到出身利比亞、並且重振帝國的埃及法老示撒的支持。以色列王國自此搖搖欲墜。
大衛選擇這座堡壘做為首都,因為它既不屬於北方支派,也不屬於他所屬的南方猶大支派。他把征服敵人俘獲的金盾帶到耶路撒冷,並且為自己興建宮殿,從推羅的腓尼基盟友進口香柏木。據說大衛征服的領土從黎巴嫩延伸到埃及邊境的王國,而且往東征服今日的約旦與敘利亞,他甚至在大馬士革駐軍。我們唯一擁有關於大衛的史料就是聖經:從西元前一二○○年到西元前八五○年,埃及與伊拉克兩地的帝國均陷入衰微,它們不僅留下貧乏的王室紀錄,也形成權力真空的現象。大衛真有其人:一九九三年在以色列北部但丘發現了西元前九世紀的石碑,上面提到猶大諸王被稱為大衛家族,充分顯示大衛是猶大王國的創建者。
掃羅的女兒米甲嘲笑她的丈夫半裸著向上帝表示順服,她認為這是一種粗鄙的虛榮。雖然聖經早期的篇章混雜著古代文本與日後追記的故事,但《撒母耳記下》與《列王記上》裡隱藏的完美而不具英雄氣質的大衛,讀來卻非常生動寫實,這裡面的描述很可能是以大臣的回憶為藍本。
大衛:王者之城
大衛統一以色列人,並且使耶路撒冷成為上帝之城,他在完成這些豐功偉業之後,又命令所羅門在摩利亞山興建聖殿,而後才溘然長逝。四百年後的聖經作者們為了教化世人,於是將不完美的大衛塑造成聖王形象。他葬在大衛城裡。大衛的兒子跟他是截然不同的典型。所羅門將完成大衛無法完成的神聖任務——但他一即位(西元前九七○年左右)就以血腥的方式解決過去的恩怨。
所羅門:衰微
所羅門的輝煌也許被誇大了,但他的光環逐漸消褪卻是真的:這位智慧的國王成了一名不得民心的暴君,他以重稅與「鞭笞」來大興土木,滿足個人的奢華。而令兩個世紀後信奉一神的聖經作者作嘔的是,所羅門同時向耶和華與其他地方神明祈禱,此外他還「寵和*圖*書愛許多外邦女子」。
拔示巴成為大衛的寵妃,但先知拿單跟大衛說了一則故事:一名衣食無缺的富人,偷走了窮人僅有的一頭羊羔。聽到這等不義之事,大衛吃驚地說:「行這事的人該死!」「你就是那人。」拿單回答說。國王這才明瞭自己犯下可怕的罪行。大衛與拔示巴因為這項罪行而失去了他們的長子——但他們的次子所羅門卻平安長大。
其實這不令人驚訝。基於政治與宗教的理由,我們不可能挖掘聖殿山,即使真能挖掘,我們也可能找不到所羅門聖殿的遺跡,因為它至少被毀滅過兩次,至少曾被拆卸充當地基一次,此外還被重建過無數次。然而,即使聖經作者誇大聖殿的華麗,但關於聖殿的規模與設計的描述卻仍合理。所羅門的聖殿是當時神壇的極致之作。腓尼基神廟(所羅門聖殿有部分以此為藍本)是香火繁盛的宗教團體,由數百名官員、神廟娼妓(她們收取的費用成為團體所得)乃至於廟裡的理髮師(他們專門為捐獻頭髮給神明的人理髮)一同經營管理。這個地區四處可見的敘利亞神廟,其布局安排連同廟裡的各項神聖器具(例如潔淨用的盆),與聖經描述的所羅門聖殿非常類似。
所羅門與埃及和基利家從事香料、黃金、戰車與馬匹貿易。他與腓尼基盟友推羅的希蘭王一同進行貿易探險,探險隊的足跡遠及蘇丹與索馬利亞。所羅門款待示巴女王——示巴或稱薩巴,也就是今日的葉門——她來到耶路撒冷,「有駱駝馱著香料、寶石和許多金子」。金子來自於俄斐,或許還來自於印度;而青銅則來自於他自己的礦場。所羅王用他的財富裝飾耶路撒冷:「王在耶路撒冷使銀子多如石頭,香柏木多如高原的桑樹。」最能彰顯所羅門國際聲望的象徵,就是他迎娶了埃及法老的女兒。法老幾乎從來沒有將自己的女兒嫁給異邦的君主——特別是最近才陡然而富的猶大君王,在埃及人眼中,他們不過是在山裡牧羊的部族首領。然而曾經傲慢自大的埃及正處於極為可恥的混亂之中,使得法老西阿蒙劫掠了離耶路撒冷不遠的基色,並且將戰利品連同他的女兒獻給所羅門,這在過去是無法想像的榮耀。但所羅門真正的傑作,卻是他接續父親的計畫而完成的耶路撒冷聖殿。
然而所羅門更看重自己的榮耀。他花了七年完成聖殿,卻花了十三年來完成自己的宮殿,而且王宮的規模更大於聖殿。耶和華殿必須寂靜無聲,因此「鎚子、斧子和別樣鐵器的響聲都沒有聽見」:所羅門要腓尼基工匠先在推羅裝飾石塊,雕刻香柏木與柞木,打製金銀青銅飾器,然後再運來耶路撒冷。所羅門王為了防衛摩利亞山,因此擴充了舊城牆:此後「錫安」不僅指原來的城塞,也包括新聖殿山。
一名年輕人在大衛的軍營出現,他宣稱自己殺了掃羅:「我殺了耶和華的受膏者。」大衛將這名使者處死,並且寫下永恆的哀歌弔祭掃羅與約拿單:
有天傍晚,大衛在王宮屋頂休息:「看見一個婦人沐浴,容貌甚美。大衛就差人打聽那婦人是誰,有人說……她是拔示巴。」這名婦人是大衛的外籍傭兵隊長西臺人烏利亞的妻子。大衛召拔示巴進宮,「她來了,大衛與她同房」,她因此懷有身孕。國王命軍隊的指揮官約押讓拔示巴的丈夫從前線戰場(今日的約旦)返鄉。當烏利亞回國,大衛命他返家「洗洗腳」,但他真正的意思是讓烏利亞與拔示巴同房以掩蓋她懷孕的事實。但烏利亞拒絕這麼做,於是大衛命烏利亞帶書信給約押,信中寫著:「要派烏利亞前進,到陣勢極險之處……使他被殺。」烏利亞終於戰死沙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