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耶路撒冷三千年

作者:賽門.蒙提費歐里
耶路撒冷三千年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五部 十字軍 24、僵局(西元一一四二~一一七四年)

第五部 十字軍

24、僵局(西元一一四二~一一七四年)

此時的埃及法蒂瑪王朝正陷入四分五裂。敏銳的機會主義者可以在這場混亂中獲得豐碩的果實——因此很自然地,烏薩瑪此時人就在開羅。在當地,權力博奕可能會要你的命,卻也會帶來豐厚的利潤。烏薩瑪為自己賺進大筆財富,並且蓋了一棟圖書館;然而,情勢突然急轉直下,為了逃命,他連夜離開了埃及。但烏薩瑪已預先用船運走了自己的家人、黃金與珍貴圖書。不幸的是,他在阿卡外海遭遇船難,財寶完全遺失,圖書則被耶路撒冷國王充公:「聽到我的妻妾子女平安無事,那麼錢財一空似乎也就較能忍受。但書就另當別論了:四千卷。我這輩子都會為此心痛不已。」烏薩瑪的損失卻是威廉的收穫,因為他承接了這些書籍,使他可以好好運用這些資料撰寫伊斯蘭歷史。
無論埃莉諾與雷蒙是否通姦,他們的行為已足以讓丈夫蒙羞,並且造成國際醜聞。法國國王解決婚姻問題的方法就是綁架埃莉諾,然後加入已經抵達耶路撒冷的日耳曼國王的行列。當路易與埃莉諾接近耶路撒冷時,「所有的教士與民眾都夾道歡迎」,他們「唱著聖歌,一路護送國王抵達聖墓教堂」。這對法國夫妻跟康拉德一起待在所羅門聖殿,但埃莉諾顯然受到法國廷臣的監視。她就這樣被軟禁了數個月。
阿莫里國王委託威廉撰寫十字軍與伊斯蘭王國的歷史,這是相當宏大的計畫。要威廉撰寫十字軍王國的歷史並無問題,雖然他懂一點阿拉伯文,但要怎麼撰寫伊斯蘭世界的歷史呢?

母親對上兒子:梅莉桑德對上鮑德溫三世

在伊拉克圍城戰中,一名遭到羞辱的太監,他或許是贊吉取樂下遭到閹割的受害者之一,此時他偷偷潛入贊吉戒備森嚴的大帳裡,將這名醉得不省人事、倒臥在床的君主刺成重傷。一名臣子發現贊吉血流不止,無助地討饒:「他以為我想殺他。他用食指指著我,向我求助。我因為懼怕他而不敢亂動,我說:『主上,是誰對你做了這種事呢?』」鷹王終於倒地不起。
努爾.丁身材高大、皮膚黝黑,他留了鬍子,但不留髭鬚,他有著漂亮的額頭與賞心悅目的外表,尤其有著一雙動人的眼睛。他其實有可能跟贊吉一樣殘酷,但他更懂得節制,心思也更細膩。就連十字軍也稱他「英勇睿智」。努爾.丁深受臣子喜愛,其中包括了政治風向球烏薩瑪。努爾.丁喜歡打馬球,即使在夜裡他也要點上蠟燭繼續打。努爾.丁藉由法蘭克人的征服來疏導伊斯蘭世界的憤怒,藉此重振遜尼派,同時也建立起伊斯蘭世界的軍事信心。新一批的《法達伊》作品頌揚著耶路撒冷,因此激勵了努爾.丁發起聖戰,他要把「被十字架污染的耶路撒冷清掃乾淨」——諷刺的是,十字軍也說穆斯林是「聖墓教堂的玷污者」。他已經委託了一群工匠,準備征服耶路撒冷之後,就在阿克薩清真寺興建講道壇。

邁蒙尼德:迷途指津

鮑德溫與努爾.丁陷入僵局。他們同意暫時停戰,此時鮑德溫也向拜占庭帝國尋求幫助:他娶了皇帝瑪努埃爾(Manuel)的外甥女狄奧多拉(Theodora)為妻。在聖墓教堂的婚禮與加冕儀式上,「新娘戴著黃金與珠寶首飾,美麗的袍服與珍珠」使君士坦丁堡的異國風情傳入耶路撒冷。鮑德溫婚後尚未得子,就在安提阿染病,幾個星期之後,於一一六二年二月去世。
一一四二年十一月七日,也就是烏薩瑪訪問耶路撒冷後不久,國王富爾克騎馬來到阿卡附近,他發現一隻兔子,於是策馬追獵。此時馬鞍的束帶突然斷裂,國王因此落馬。掉落的馬鞍剛好擊中他的頭部,敲碎了他的頭骨。三天後,富爾克傷重不治。耶路撒冷人紛紛離家去護送國王遺體回聖墓教堂安葬。耶誕節當天,梅莉桑德讓自己的十二歲兒子加冕為鮑德溫三世,但實際權力仍掌握在她手裡。在一個由男人掌握權力的時代,梅莉桑德可說是一名「極為睿智的女性」,泰爾的威廉寫道,「她的能力遠超過一般女性,她敢於承擔重任,並且以完全不遜於先祖的統治手腕治理這個王國」。hetubook.com.com
當他們離開時,女王梅莉桑德慶祝她最大的勝利,同時也蒙受她最大的羞辱。一一四九年七月十五日,她與兒子一同為新聖墓教堂再祝聖,這座教堂成為十字軍耶路撒冷最眩目的神聖舞臺。建築師在整修時發現一○四八年的建築群,裡面是雜亂如迷宮的禮拜堂與神龕,此外還有一一一九年的修復部分,為了解決這些凌亂的建築,他們大膽地直接將這些建物覆蓋起來,然後在上面興建巨大的圓形大廳,把所有的遺跡全放進巨大華麗的羅曼性建築中,並且往東擴建到舊日的神聖花園。他們在圓形大廳的東牆開了一個口子,往外增建禮拜堂與巨大的迴廊。在君士坦丁巴西利卡的遺址上,他們興建了大型修道院。他們在南側保留了一千零四十八個入口,以兩道門(其中一道現在已經用磚石封死)上面安裝了雕刻楣石(現收藏於洛克斐勒博物館)來裝飾出羅曼式建築的外觀。階梯上到處是無與倫比的雕刻品,順著這道階梯可以走到各各他山的禮拜堂,這些或許是十字軍藝術最巔峰的表現。整個外觀最令人驚訝的特徵是兩道精美的欄杆,位於頂部與中段,這大概是被十字軍發現並加以保留的:它們曾經矗立在哈德良的異教神廟裡,不過神廟已遭到君士坦丁大帝的破壞。
阿莫里恪守責任與她離婚,於二十七歲那年接受加冕。舉止已經相當令人吃驚的他——他有口吃,而且笑聲奇特——很快就變得「極度肥胖,他的胸部就像某些婦女一樣垂到腰部」。耶路撒冷人在街頭嘲弄他,但他充耳不聞,「彷彿他從沒聽說有這回事」。儘管有著一對女乳,阿莫里仍稱得上是智勇雙全,現在他面臨的是耶路撒冷王國創建以來最令人氣餒的戰略挑戰。敘利亞已經落入努爾.丁之手,而鮑德溫三世征服的亞實基倫也門戶洞開,隨時可能被埃及攻占。阿莫里需要以全副精神和軍力與努爾.丁對抗。

泰爾的威廉:埃及戰爭

在此同時,阿莫里也一頭鑽進爭奪埃及的戰爭之中,他前後發動了五次攻擊。阿莫里似乎征服了埃及。如果他能善用該國的財寶與資源,那麼基督教的耶路撒冷王國或許將持續下去,而這個地區的歷史也將完全改觀。然而,被罷黜的埃及大臣逃到努爾.丁陣營,後者命庫德族將領,精力充沛但矮胖的謝爾庫赫(Shirkuh)前去征m•hetubook.com.com服埃及。阿莫里擊敗謝爾庫赫,攻下亞歷山卓,但他並未試圖鞏固該地,反而在要求貢金之後就返回耶路撒冷。
阿莫里給科姆內諾斯貝魯特做為封地,但此時年近六十的科姆內諾斯拋棄了菲利帕公主,轉而引誘鮑德溫三世的遺孀狄奧多拉,這位耶路撒冷的皇太后,此時才二十三歲。耶路撒冷群情激憤:科姆內諾斯又得逃亡。但他綁架了狄奧多拉,並且叛逃到大馬士革的努爾.丁陣營。沒有人對「這條蛇」的離去感到難過,特別是阿莫里寵愛的教士——泰爾的威廉,他出生於耶路撒冷。在求學於巴黎、奧爾良與波隆納之後,威廉返回耶路撒冷成為阿莫里最信任的謀士。二十多年來,威廉擔任過推羅(即泰爾)大主教與耶路撒冷大臣,他直接目睹了一連串令人難以忍受的王室悲劇,現在,耶路撒冷即將迎來最可悲的危機。
邁蒙尼德(Maimonides)拒絕醫治十字軍國王,或許他另有盤算,因為他才剛抵法蒂瑪王朝治下的埃及,而埃及與耶路撒冷的聯盟也只是不久前的事。邁蒙尼德是西班牙穆斯林迫害下出走的難民,猶太人與穆斯林共創的文明黃金時代已然是過去的事。現在的西班牙已分裂成北方具威脅性的基督教王國,與南方的穆斯林王國,而南方的王國已被狂熱的柏柏部族征服,成立了阿爾摩哈德王朝(Almohads)。他們要求猶太人改信,否則就處死。年輕的邁蒙尼德佯裝改信,但在一一六五年,他逃出西班牙,並且前往耶路撒冷朝聖。十月十四日,在提什里(Tishri)期間,也就是猶太曆的新年月份與贖罪日——這是朝聖者喜愛前往耶路撒冷的月份——邁蒙尼德與他的父親與兄弟站在橄欖山上。在那裡,他首次清楚端詳猶太聖殿山,並且儀式性地撕開自己的衣服——他後來清楚地提到猶太朝聖者撕了幾次衣服(之後又再縫補),以及該什麼時候撕衣服。
路易七世,聖人般的年輕法國國王,他與妻子阿基坦女公爵埃莉諾,以及曾到過聖地朝聖的日耳曼國王康拉德三世一起響應教宗的號召。但他們的日耳曼與法國軍隊在經過安那托利亞時,遭到土耳其人的襲擊。路易七世災難性地且戰且走之後,終於勉強抵達了安提阿,而飽受驚嚇的王后埃莉諾除了喪失大批行李外,也失去對外表看似虔誠,實則庸懦無能的丈夫的尊敬。
就在這個主弱國危的時刻,耶路撒冷又遭遇災難。一一四四年,血腥者贊吉攻下了埃德薩,屠殺法蘭克人,將法蘭克女子充為奴婢(雖然他們保障亞美尼亞基督徒的安全),第一個十字軍國家同時也是耶路撒冷王朝的搖籃就此滅亡。伊斯蘭世界因此歡欣鼓舞,他們發現法蘭克人並非不可戰勝,並且深信耶路撒冷就是下一個滅亡的目標。「如果埃德薩是外海」,伊本.凱薩拉尼(Ibn Qaysarani)寫道,「和圖書那麼耶路撒冷就是海岸」。阿拔斯哈里發賞賜贊吉國王伊斯蘭榮銜,「信仰者副指揮官,神助之王」。然而,贊吉的酒後亂性使得他禍起蕭牆。
當阿莫里在加薩病倒時,他要求埃及盟友找一名最好的醫生來醫治他——國王是東方醫學的推崇者。埃及人找哈里發的猶太醫生前來,他剛好在這個時候回到耶路撒冷。
鮑德溫還沒完全掌握自己與生俱來的權利,安提阿就再度受到努爾.丁的攻擊。當國王再度率軍前往北方時,曾在一○八六年到一○九八年統治耶路撒冷的歐爾圖克家族,從他們的伊拉克封地率軍前來襲取耶路撒冷,他們陳兵橄欖山上,此時耶路撒冷居民自行挑選精壯應戰,並且在前往耶利哥的路上痛擊歐爾圖克軍隊。鮑德溫的士氣大振,於是率領軍隊與真十字架來到亞實基倫,在經過漫長圍城後終於攻下。但在北方,大馬士革終於向努爾.丁屈服,他成為敘利亞與東伊拉克的主人。

阿基坦的埃莉諾與路易國王:醜聞與敗仗

一一六九年,努爾.丁的將軍謝爾庫赫贏得埃及戰役,此時努爾.丁也完成耶路撒冷的合圍態勢。謝爾庫赫得到年輕侄兒薩拉丁的協助。當肥胖的謝爾庫赫於一一七一年去世時,薩拉丁自己接管了埃及,他任命邁蒙尼德為猶太人首領,以及他的個人醫生。回到耶路撒冷,王室繼承人的苦況使醫藥走到了舞臺中心。
一一四八年六月二十四日,梅莉桑德與她的兒子鮑德溫三世在阿卡召開會議,同意十字軍以大馬士革為進攻目標。大馬士革最近原是耶路撒冷的盟友,但它仍是合理的目標,因為努爾.丁攻下這座城市是遲早的事。七月二十三日,耶路撒冷、法國與日耳曼國王率軍來到大馬士革西面的果園,但兩天後不知何故又將陣營搬到了東面。四天後,十字軍四分五裂,三位國王顏面喪盡地撤軍。
安提阿雷蒙親王催促路易協助他攻下阿勒坡,但路易決定先到耶路撒冷朝聖。世俗的雷蒙是埃利諾的表親,也是「諸位親王中最英俊的一位」。在歷經這場可悲的旅程之後,根據泰爾的威廉的說法,埃莉諾「無視婚姻的誓言,做出對丈夫不忠的事」。她的丈夫像傻小子一樣迷戀著她,但他卻認為性(即使在婚姻中)是放縱慾望之事,因此興趣缺缺。無怪乎埃莉諾說路易是「僧侶而非男人」。埃莉諾極為聰慧,她有著深色的頭髮與眼睛,身材窈窕,是歐洲最富有的女繼承人,從小在多采多姿的阿基坦宮廷長大。僧侶史家宣稱,她的血管流著罪惡的血,因為她的祖父是吟遊詩人威廉(William the Troubadour),一名淫|亂的戰士詩人,至於祖母則是她祖父的情婦,綽號是危險的女人。聽說他們是在準備兒女的婚禮時搭上線的,當時威廉正安排讓自己的兒子娶她的女兒。
一名女性無可爭議的聲譽差點打亂了耶路撒冷的繼承。鮑德溫的弟弟雅法與亞實基倫伯爵阿莫里(Amaury)是繼承人,但大主教拒絕為他加冕,除非他廢止與阿涅絲(Agnes)的婚姻。大主教認為這兩個人是近親——即便他們已經生下一子。真正的問題是「她沒有資格擔任聖城耶路撒冷的王后」,一名拘謹的史家寫道。阿涅絲有私生活不檢的壞名聲,但事實如何沒人清楚,只知道所有的史家都對她存有偏見。儘管如此,她顯然是眾人追求的戰利品,在不同的時期,據說她的愛人包括司庫、大主教與四名有婦之夫。
他的臣下在微溫的屍體旁搜刮財物,他的兩個兒子則平分了他的土地:小兒子,二十八歲的努爾.丁(Nur al-Din),拔取了父親的印戒,取得了敘和*圖*書利亞。與贊吉相比,努爾.丁較為聰明且較不殘暴,他加強了對法蘭克人的聖戰。梅莉桑德對於埃德薩的陷落感到震驚,於是向教宗尤金三世(Pope Eugenius Ⅲ)求助,由他召集第二次十字軍。

阿莫里與阿涅絲:「沒有資格擔任聖城耶路撒冷的王后」

贊吉:傲慢與復仇

梅莉桑德答應給鮑德溫富庶的推羅與阿卡,但自己保留了耶路撒冷。鮑德溫「怒火再度燃起」,他以軍力擷取了整個王國。梅莉桑德急忙從那布魯斯門進入耶路撒冷,鮑德溫則在後頭追擊。耶路撒冷開門迎接國王。梅莉桑德撤入大衛塔,鮑德溫從外頭團團圍住。他以攻城器攻城,連續數日發射弩箭與投石。最後女王終於交出權力——與耶路撒冷。
大馬士革阿塔貝格烏納爾可能用錢買通了耶路撒冷的男爵,讓他們相信西方十字軍想獨吞所有的戰利品。這種欺騙的方式雖然有可打動人心之處,但重點是贊吉的兒子努爾.丁正率援軍前來。災難當前,耶路撒冷搖搖欲墜。康拉德搭船返鄉;路易做了侮罪苦行之後,留在聖城慶祝復活節。他不打算急著回去好稱了埃莉諾的心;這場婚姻在他們回程時作廢。
送葬隊伍從貝魯特前往耶路撒冷,「沉痛與悲傷的程度」可說是史無前例。耶路撒冷國王與其他長住此地的十字軍家族一樣,已然成為黎凡特地區的顯貴,泰爾的威廉說:「因此山裡面有不少異教徒也下到山來跟著送葬隊伍痛哭。」努爾.丁說:「法蘭克人喪失這樣的領袖,這個世界恐怕找不出第二人。」
這是為什麼阿莫里歡迎當時最惡名昭彰的惡棍科姆內諾斯(Andronikos Komnenos)來耶路撒冷。科姆內諾斯是拜占庭親王,他「有許多騎士扈從」,對耶路撒冷來說,這些是極有用的援軍。起初,科姆內諾斯的騎士令耶路撒冷「安心不少」。這位皇帝瑪努埃爾的表親過去曾引誘皇帝的外甥女,差點遭到女方兄弟的殺害。科姆內諾斯在牢裡蹲了十二年,後來終於釋放擔任基利家的總督。他因為能力不足與不忠而丟了城池,他逃往安提阿,在那裡引誘親王的女兒菲利帕,然後又被迫逃亡——這回來到耶路撒冷。阿莫里的廷臣泰爾的威廉回憶說:「他就像女人胸襟裡的蛇,衣櫃裡的老鼠。他證明了這句話所言不虛:『即使希臘人帶著禮物前來,我還是得提防三分。』」
從東邊的約沙法門進入耶路撒冷,他發現基督教的耶路撒冷就官方來說,依然是禁止猶太人入內的——不過實際上,在大衛塔附近就有猶太人開了四間染房,他們受到王室的保護。邁蒙尼德為聖殿而悲哭:「在廢墟中,它的神聖仍在。」而後「我進到偉大而神聖的聖殿並且祈禱」。聽起來邁蒙尼德似乎獲准在天主聖殿的岩石上禱告(正如穆斯林烏薩瑪所做的),不過日後他不准再進入聖殿山,即使是信仰正教會的猶太人也必須遵守這項規則。和圖書
由於衝突的費用越來越高,阿莫里漸感不支,於是尋求君士坦丁堡皇帝瑪努埃爾的協助,同時娶了他的姪孫女瑪利亞為妻,另外他也派了史家威廉前去協商軍事合作事宜,然而戰事的出現與援助的到來總是無法完美搭配。在埃及,阿莫里與埃及盟友即將攻下開羅,但此時努爾.丁的大將謝爾庫赫又回師來救。國王同樣在要求對方支付更高額的貢金之後撤軍。
鮑德溫火速趕往北方,及時拯救了安提阿,但當他返國時,四十七歲的母親梅莉桑德竟拒絕讓他在復活節加冕。國王決定以武力解決這個問題。
梅莉桑德的兒子痛恨自己的母親,他希望自己能獨攬政事。鮑德溫三世已經二十歲,他富於才智,有著淡黃色的頭髮,體格健壯,可以說是完美的法蘭克國王的典型——只有一些品德上的小缺失。據說 他喜好賭博又性好漁色,喜歡勾引有夫之婦。但北方的危機顯示耶路撒冷需要一名能騎馬上陣的戰士國王:努爾.丁此時已經擊敗安提阿人,殺死了埃莉諾的表親雷蒙。
烏薩瑪毋需打仗也不想讀書的時候就外出狩獵,他用印度豹、老鷹與獵犬來幫他獵捕鹿、獅子、狼與土狼——從這方面來說,他與贊吉或爾克沒什麼分別,他們一有空也會外出狩獵。當烏薩瑪與大馬士革的阿塔貝格一起去拜會富爾克時,他們忍不住讚賞一隻蒼鷹,於是富爾克就把這隻蒼鷹送給他們。
之後,邁蒙尼德移居埃及,阿拉伯人叫他Musa ibn Maymun。他成為精通數門學問的學者,完成的著作各種各樣,有醫學,也有猶太法律,其中包括他的大作《迷途指津》(The Guide for the Perplexed),裡面結合了哲學、宗教與科學:他也擔任宮中的御醫。但埃及逐漸陷入混亂,因為阿莫里與努爾.丁為了爭奪此地的控制權而大動干戈。阿莫里精力充沛,但他運氣不佳。
有了這筆埃及的貢金,阿莫里的首都變得更加繁盛。錫安山晚餐樓高雅的哥德式房間就是在這個時期蓋的,而國王也興築新的宮室,門廊、山牆、小圓頂塔樓與大圓形塔樓,位置就在大衛塔的南方。但埃及並未就此屈服。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