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耶路撒冷三千年

作者:賽門.蒙提費歐里
耶路撒冷三千年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六部 馬木魯克王朝 30、馬木魯克王朝的衰微(西元一三九九~一五一七年)

第六部 馬木魯克王朝

30、馬木魯克王朝的衰微(西元一三九九~一五一七年)

我們很難說哪一種人比較危險:貪污腐敗的馬木魯克官員,惡名遠播的朝聖者,爭吵不休的基督徒或貪婪的耶路撒冷人。許多朝聖者有如地痞流氓,因此當地人與旅行者都收到警告:「提防那些來耶路撒冷的人。」就連穆斯林也喜歡說:「你找不到比聖城居民還腐化的人。」
卡伊特拜伊最初是一名切爾克斯童奴,而後成為馬木魯克將軍,他有數年的時間流放於耶路撒冷。由於他不許進入穆斯林家庭,於是只能求助於方濟會修士,他們讓他吃了一道法國菜:當卡伊特拜伊於一四八六年登上馬木魯克王位時,他似乎仍對這道蔬菜歐姆蛋念念不忘,因為他歡迎方濟會修士前來開羅,並且允許他們在聖墓教堂內部興建——而且將錫安山還給他們。方濟會想報復猶太人,卡伊特拜伊於是禁止猶太人接近聖墓教堂或錫安山的修院。猶太人例行性地遭到私刑,就連不小心經過聖墓教堂也會遭到殺害,這種情況一直維持到一九一七年。但蘇丹也允許猶太人重建拉姆班猶太會堂。而他也沒忘了聖殿山:當他在一四七五年造訪時,他委託興建了阿什拉夫伊斯蘭學校,這間極為美麗的建築物甚至被形容為「耶路撒冷的第三顆寶石」,它的噴泉仍在,鐘形的圓頂在紅色與乳脂色的阿布拉克建築 (ablaq)中散發光采,至今仍是整座城市最美麗的景點。
一四五二年七月十日,耶路撒冷人發動一場反基督徒屠殺,他們挖出基督教僧侶的骨頭,並拆掉聖墓教堂的新欄杆,然後以勝利之姿將這些欄杆運往阿克薩。基督徒有時會做出瘋狂的挑釁。一三九一年,四名方濟會僧侶在阿克薩大喊,「穆罕默德是放蕩者、殺人凶手與貪食者」,而且喜歡「嫖妓」。法官給他們機會,要求他們收回這些指控。他們拒絕,結果遭到拷打,差點被活活打死。聖墓教堂的庭院裡立起了篝火,暴民「既醉又怒」,將他們砍成肉塊,「直到不成人形」為止,然後弄成肉串烤了。
妳能給我什麼?
夫人,我已經率備好了。
但卡伊特拜伊最關注的仍是馬木魯克正逐漸失去對一切的掌控。耶路撒冷法官穆吉爾.丁(Mujir al-Din)看著大衛塔每日日落的衛兵行進,「它完全受到忽視而且缺乏組織」。一四八○年,貝都因人攻擊耶路撒冷,差點俘虜了總督,總督最後是騎馬穿過聖殿山,然後出了雅法門逃命。在貝都因入侵後不久,貝爾提諾洛的歐巴迪雅拉比(Rabbi Obadiah of Bertinoro)表示:「耶路撒冷一片荒蕪。」從遠處看,「我看到的是一座毀壞的城市」,歐巴迪雅的弟子同意地說,豺狼與獅子在山裡橫行。但耶路撒冷還是令人屏息。當歐巴迪雅的追隨者從橄欖山眺望耶路撒冷時,「我百感交集,深感哀悼,我坐下來哭泣,並且撕裂衣服」。穆吉爾.丁喜愛這座城市,他認為耶路撒冷「充滿了光輝與美麗,是著名的奇觀」。和_圖_書
這位皇室導師是當時伊斯蘭世界最富盛名的學者。已經七十多歲的伊本.赫勒敦曾任職摩洛哥宮廷,在遭囚禁一段時間之後到了格拉納達、突尼西亞,最後(又被關了一段時間)來到馬木魯克蘇丹的宮廷。他曾數次得勢失勢,這段人生經歷的轉折使他寫成了名著《世界史序說》(Muqaddimah),這本書至今仍是極有價值的世界史著作。蘇丹於是任命他擔任兒子法拉吉(Jaraj)的老師,而法拉吉尚未成年就繼位成為蘇丹。
而後,救星即將出現,當較寬容的蘇丹上臺時,一道法國菜將改變基督教耶路撒冷的命運。
然而,基督徒與猶太人總是免不了受到善變的馬木魯克壓迫——而耶路撒冷聖地的感染力如此之大,以至於當兩大宗教開始爭奪錫安山上的大衛墓時,蘇丹必會介入,稱其屬於穆斯林所有。
一四五三年,鄂圖曼人終於征服了君士坦丁堡,繼承了普世羅馬帝國的光榮與意識形態。有好幾代的時間,鄂圖曼人始終經受著一連串的戰爭與復興後的波斯形成的挑戰。一四八一年,卡伊特拜伊歡迎逃亡的鄂圖曼親王傑姆蘇丹(Jem Sultan)前來。他希望扶植異議的鄂圖曼王國成立,以削弱鄂圖曼王朝的力量,於是便把耶路撒冷王國封給傑姆。這枚棋子導致了十年毫無建樹的戰爭。在此同時,鄂圖曼與馬木魯克開始受到其他崛起的強權的威脅——葡萄牙人從https://m.hetubook.com.com印度洋進逼馬木魯克,新任的波斯沙伊斯瑪儀推行十二伊瑪目派而統一全國,這個教派至今仍受尊崇。這些威脅使得鄂圖曼人與馬木魯克基於現實而進行短暫合作:這證明是一場死亡之吻。
賄賂與獲利相當巨大,因為朝聖活動在歐洲變得很流行。歐洲人不覺得十字軍已經結束,在他們眼中,天主教對伊斯蘭西班牙的再征服就是一種十字軍。雖然已無遠征軍去解放耶路撒冷,但所有的基督徒卻覺得自己了解耶路撒冷,儘管他們從未去過。耶路撒冷出現在講道、繪畫與壁氈上。許多城鎮興建了耶路撒冷禮拜堂,多半是由曾去朝聖的人或無法成行的人組成的耶路撒冷兄弟會所建立。西敏宮有自己的耶路撒冷廳,而從西方的巴黎到東方的普魯士與利沃尼亞,許多地方現在都自豪地宣稱它們有自己的耶路撒冷。英格蘭唯一的耶路撒冷是位於林肯郡的小村落,它就是這段時期的產物。但每年確實有數千人前往此地,而許多人的行徑完全不像聖人,舉例來說,喬叟筆下莽撞的巴斯太太就去過耶路撒冷三次。
但此時馬木魯克卻陷入恐慌:如果大馬士革陷落,巴勒斯坦乃至於開羅恐怕也很難保住。老教師與小蘇丹火速回到開羅,但馬木魯克官員決定送他們到敘利亞與帖木兒談判,以拯救帝國。在此同時,耶路撒冷人也爭論著該怎麼做:如何讓聖城免於受到這位人稱「上帝之鞭」的不敗掠奪者破壞?

妳是猶太人嗎?
我今晚就要。
有些朝聖者相信,在聖墓教堂裡受孕生下的孩子特別能獲得祝福,當然,這裡頭有酒,所以在黑夜裡通常會變成點著燭光的酗酒狂歡大會,美善的聖歌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醜陋的喧鬧。一名對此感到作嘔的朝聖者說,聖hetubook.com.com墓教堂「完全是個妓院」。朝聖者阿諾德.馮.哈爾夫(Arnold von Harff),這位調皮的日耳曼騎士花時間學習阿拉伯語與希伯來語的詞彙,從他學習的內容可以看出他來聖地都做了些什麼:
朝聖者必須繳交好幾次費用與通行費才能進入耶路撒冷,然後進入聖墓教堂,但裡面的聖墓仍由馬木魯克官員控制著。他們每天晚上關閉教堂,朝聖者可以花一筆錢,讓人依他的要求把他鎖在裡面幾晝夜。朝聖者發現聖墓教堂就像市集附帶理髮店一樣,裡面有攤販、店家、床鋪與大量的頭髮:許多人相信,如果他們剃掉自己的毛髮,然後留在聖墓教堂裡,他們的病就能治癒。許多朝聖者花時間在每個造訪的神龕刻上首文字,而狡猾的穆斯林也加入這項聖物產業:朝聖者宣稱有些穆斯林生下的死胎在經過防腐處理後,當成「屠殺幼兒」(譯註:Massacre of the Innocents,指《馬太福音》中記載的希律「將伯利恆城裡,並四境所有的男孩……凡兩歲以裡的,都殺盡了」。)的受害者賣給有錢的歐洲人。
然而帖木兒不只是一名戰士,他位於撒馬爾罕的宮殿與花園顯示出他細膩的品味:他是一名優秀的棋手與歷史愛好者,喜歡與哲學家辯論。因此不意外地,他很希望能與伊本.赫勒敦見上一面。
我會給妳一基爾德。
伊本.赫勒敦對於這位「最偉大與最有權力的國王」感到敬畏,他「睿智而富洞察力,熱愛辯論,對於自己所知之事有一套觀點,對於自己不知之事也存有想法」。伊本.赫勒敦勸帖木兒釋放馬木魯克囚犯,但上帝之鞭拒絕協商:大馬士革遭到攻陷與劫掠,伊本.赫勒敦認為帖木兒做了「極其卑劣而可恥的事」。通往耶路撒冷的路現在敞開了。城內的伊斯蘭學者決定向帖木兒投降,並且派了代表帶著圓頂清真寺的鑰匙前去談判。然而當耶路撒冷人抵達大馬士革時,這位征服者已經率軍北上,準備征討正在崛起的安那托利亞強權——鄂圖曼土耳其人。之後,一四○五年二月,帖木兒在征討中國的途中去世,耶路撒冷依然為馬木魯克所有。伊本.赫勒敦與帖木兒見面之後便返回開羅,一年後病逝。他的學生蘇丹法拉吉從未忘記那趟文化之旅:他經常回到耶路撒冷,在皇室華蓋下,在一片黃色的旗幟中,於聖殿山會見群臣,以黃金賑濟貧民。
m•hetubook•com.com耶路撒冷只有六千居民,其中猶太人兩百名,基督徒家庭一百戶,這是一座小城,卻擁有超乎尋常的熱情。這座城市危險而且不穩定:一四○五年,耶路撒冷人因反對重稅而暴動,而且趕走了馬木魯克總督。聖殿檔案呈現了當時的樣貌:耶路撒冷的宗教法官與蘇菲謝克王朝,被流放的馬木魯克顯貴,《古蘭經》世界裡的富商,書籍收藏,橄欖油與肥皂交易,十字弓與刀劍的使用。但現在十字軍已不再是威脅,基督教朝聖者成了居民收入的主要來源。儘管如此,朝聖者並不是那麼受歡迎,他們經常被指控詐欺而被關進牢中,必須繳付罰款才能得到自由。「你不付錢的話,」一名通譯向被囚禁的基督徒被告解釋:「就等著被打死吧!」
一四○一年一月,帖木兒在大馬士革周圍紮營,他聽聞法拉吉蘇丹與伊本.赫勒敦正聽候他的要求。帖木兒對這名男孩沒有興趣,他的目標是伊本.赫勒敦,於是馬上喚他前來。身為政治人物,伊本.赫勒敦代表蘇丹,但身為史家,他當然渴望見到當世最有權勢的人物——即使自己的生死未卜。兩人幾乎同樣年紀,頭髮灰白的征服者在他宮殿般的大帳中,接見這位受人尊敬的史家。

帖木兒與導師:朝聖城市

在耶路撒冷,基督徒與猶太人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遭受耶路撒冷群眾動私刑,更糟的是,馬木魯克蘇丹有時還會帶兵前來鎮壓他們。
腐敗與混亂從開羅朝廷開始:馬木魯克帝國仍統治在高加索蘇丹手裡,因此,即使天主教方濟會受到歐洲的支持,基督教耶路撒冷仍受到亞美尼亞人與喬治亞人的支配,而這兩個民族彼此仇視——當然他們也仇視天主教徒。亞美尼亞人以聖雅各主教座堂為中心,積極地擴張領域,他們試圖賄賂馬木魯克官員,好從喬治亞人手中奪得各各他,但喬治亞人開的價格比他們高,因此又奪回了各各他。但為期不久。在短短三十年間,各各他易手五次。
方濟會引領與歡迎天主教徒朝聖者:他們規畫的路線追溯基督的腳步,起點是他們認定的彼拉多總督府的位置,也就是馬木魯克總督府所在地。而這裡就成為主之路(The Lord's Way),也就是日後「苦難之路」的第一站。朝聖者驚訝地發現,基督教的遺址已經伊斯蘭化,例如聖安娜教堂——童貞女馬利亞的母親的誕生地——已經成為薩拉丁伊斯蘭學校的校舍。日耳曼修士菲利克斯.法布里(Fehttps://www.hetubook.com.comlix Fabri)偷偷潛入這座教堂裡,至於哈爾夫則是冒生命危險喬裝進入聖殿山——兩人都把自己的冒險過程記錄下來。他們的遊記嶄新而富娛樂性,不僅滿足讀者的好奇心,也具有崇敬的意味。
現在這裡已經形成一個猶太社群,大約有一千名居民,構成所謂的猶太區。他們在拉姆班猶太會堂、聖殿山的城門附近(特別是西牆旁的研經所)以及橄欖山(他們開始在此埋葬死者,準備迎接審判日的到來)上祈禱。但他們也尊崇基督教的聖地大衛墓(其實與真正的大衛毫無關係,它其實是十字軍時代的產物),部分的晚餐樓(被方濟會控制著)。基督徒試圖限制猶太人進出這些地方,於是猶太人向開羅申訴,最後造成基督徒與猶太人兩敗俱傷的結果。當時的蘇丹巴爾斯拜伊(Barsbay)聽到基督徒占據這個地點之後非常生氣,他立刻前往耶路撒冷,拆掉方濟會的禮拜堂,並且在大衛墓裡蓋了一座清真寺。數年後,巴爾斯拜伊的後繼者賈克馬克(Jaqmaq)占領整座錫安山,並且劃歸伊斯蘭教使用。雪上加霜的是,舊的法規繼續施行,新的法規又陸續增訂。基督徒與猶太人的頭巾受到限制;在浴場裡,男子必須像牛一樣戴上金屬頸環;猶太女子與基督徒女子不許一起進入浴場:賈克馬克禁止猶太醫生治療穆斯林。拉姆班猶太會堂在一場暴亂中倒塌,之後,法官不准重建,宣稱這個地方屬於鄰近的清真寺所有。當猶太人用賄賂的方式扭轉這項決定時,當地的伊斯蘭學者還是拆毀了會堂。

蘇丹與基督徒的歐姆蛋

現在,當這名尖刻的史家向十歲的蘇丹講述耶路撒冷的歷史時,帖木兒也圍困了馬木魯克的大馬士革。瘸子帖木兒(Timur the Lame,又稱Tamurlane)於一三七○年成為中亞的地方軍事領袖。持續三十五年的征戰,這名嚴酷、優秀的突厥後裔已經征服大部分近東地區,他從馬上得天下,並且以成吉思汗的繼承者自居。在德里,他屠殺十萬人;在伊斯法罕,他殺死七萬人,用人頭堆起二十八座塔,每座塔有一千五百顆頭顱,而且他從未打過敗仗。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