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耶路撒冷三千年

作者:賽門.蒙提費歐里
耶路撒冷三千年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六部 馬木魯克王朝 29、從奴隸到蘇丹(西元一二五○~一三九九年)

第六部 馬木魯克王朝

在世界末日之前,所有的預言必將實現——聖城必會回到基督教會。
——哥倫布,給西班牙斐迪南國王與伊莎貝拉女王的信

她〔巴斯太太〕曾經去過耶路撒冷三次。
——喬叟,《坎特伯里故事集》

在耶路撒冷,人們稱為真正神聖的地方一處也沒有。
——伊本.塔伊米亞,《耶路撒冷是虔誠的造訪》

〔聖火的〕儀式仍然存在。在穆斯林眼裡,這些是一連串可恨的事。
——穆吉爾.丁,《耶路撒冷與希伯崙的歷史》

希臘人是我們最糟糕與最殘暴的敵人,喬治亞人是最糟糕的異端,就像希臘人一樣,而且同樣邪惡;亞美尼亞人非常美麗、富有與慷慨,他們是希臘人與喬治亞人的死敵。
——蘇里亞諾,《論聖地》

我們看著這座令我們歡喜的名城,我們撕裂我們的衣服。耶路撒冷大部分地區都杳無人煙,一片廢墟,而且沒有城牆。至於猶太人,最窮的一群人仍生活在瓦礫堆中,因為法律規定猶太人不許重建已經毀壞的房屋。
——貝爾提諾洛的歐巴迪亞拉比,《書信集》

29、從奴隸到蘇丹(西元一二五○~一三九九年)

納西爾支持蘇菲派,他為這個神秘主義教團興建了五間修道院。在這些新穎的建築裡,蘇菲派再度將一些奇幻的宗教儀式帶回耶路撒冷,他們唱歌、跳舞、精神恍惚,有時甚至自殘。他們希望藉此獲得高昂的情緒,使自己能接近真主。
拉姆班相信猶太人不應該只是悼念耶路撒冷,而是應該回歸、定居與重建耶路撒冷,然後等待彌賽亞的來臨——我們也許可以稱此為宗教錫安主義。唯有耶路撒冷可以安慰他的思鄉病:
拉姆班擅自使用一間「有著大理石圓柱與美麗圓頂的破房子裡。我們把它當成禮拜堂,因為耶路撒冷已經成了一片廢墟,想要從中找到適當棲身之所的人不得不這麼做。」拉姆班也找到當初為了避免遭蒙古人破壞而藏匿的《摩西五經》卷軸,但在他死後不久,入侵者又回來了。
當蒙古人襲擊敘利亞時,拜巴爾率領前鋒部隊迅速趕往北方阻止他們。一二六○年九月三日,拜巴爾在拿撒勒附近的歌利亞之泉(艾因札魯特〔Ain Jalut〕)擊敗蒙古軍。蒙古人可能捲土重來,甚至再度抵達耶路撒冷,但這是第一次他們遭受挫敗。敘利亞大部分地區落入開羅的掌握,而拜巴爾也被歡呼為勝利之父與埃及之獅。他預期能得到賞賜——阿勒坡總督——但遭到蘇丹庫圖茲的拒絕。一日,當蘇丹打獵時,拜巴爾從背後刺死他。馬木魯克各軍事領袖於是擁立這名弒君者擔任蘇丹。
只有阿卡公然與拜巴爾對抗,但他卻往北去征服安提阿。他寫信威嚇安提阿親王:「告訴你我們剛做了什麼。死屍堆積如山,你應該看看你的穆斯林敵人踐踏你們做彌撒的地方,在祭壇上割掉僧侶的喉嚨,火燄在你的宮殿亂竄。如果你是在現場目擊這一切,那麼你應該會希望自己未曾活過!」他進軍安那托利亞,並且讓自己加冕為魯姆蘇丹(Sultan of Rum)。但蒙古人再度出現,於是拜巴爾趕緊回師保衛敘利亞。和_圖_書
拜巴爾是來自中亞的突厥人,金髮碧眼的他從小被賣給敘利亞親王。然而,儘管他身材高大、體格壯碩,卻有一項令人無法釋懷的缺點:他的一隻眼睛有白內障,因此他的買主把他轉賣給開羅的蘇丹。薩利.阿尤布,薩拉丁的姪孫,他像買沙雞一樣,大批地買進突厥奴隸,以此組成馬木魯克軍團。蘇丹不信任自己的家人,反而認為「一個奴隸要比三百個兒子來得忠心」。拜巴爾與所有的異教童奴一樣,先改信伊斯蘭教,然後再訓練成為奴兵,也就是所謂的馬木魯克。拜巴爾擅長使用大型鋼製十字弓,因此贏得了大弩箭手的綽號。他加入巴里軍團(Bahriyya regiment),這支勇猛之師曾擊敗十字軍,並且擁有突厥獅與伊斯蘭聖殿騎士團的稱號。
納西爾在塵土與蜘蛛網中建立了耶路撒冷(或至少建立穆斯林區),在這裡留下了大理石的建築,因此,當伊本.巴圖塔(Ibn Battutah)造訪此地時,他看到的是一座「龐大而恢宏」的城市。伊斯蘭朝聖者湧入耶路撒冷,他們從格亨納(欣嫩谷)的地獄一路探索,終於來到圓頂的天堂,他們閱讀《法達伊》,書中告訴他們「在耶路撒冷犯罪,等於犯下一千條罪,在耶路撒冷立善功,等於立下一千件善功」。在耶路撒冷生活的人,「就像參與聖戰的戰士」,而在此地去世的人,「如同死在天堂」。耶路撒冷的神秘主義極其繁盛,穆斯林因此也開始繞行、親吻圓頂與在此受膏,這些是他們自七世紀以來從未做過的。基本教義派學者伊本.塔伊米亞對於納西爾與這些蘇菲迷信感到不滿,他提醒大家,耶路撒冷只能算是虔誠的造訪,比不上到麥加朝覲。蘇丹前後囚禁這位主張純粹的異議者六次,卻無法讓他改變心意,而伊本.塔伊米亞也啟發了沙烏地阿拉伯嚴厲的瓦哈比主義(Wahabiism)與今日的聖戰主義者。

納西爾.穆罕默德:優雅的鷹

優雅者蘇丹對於已經成為菁英階級的突厥馬木魯克感到不信任,因此他開始購買高加索地區喬治亞或切爾克斯(Circassian)的童奴,做為禁衛軍的骨幹,而這些人也影響了他對耶路撒冷的決策:他允許喬治亞人進入聖墓教堂。但拉丁人並未忘記聖墓教堂:一三三三年,他允許那不勒斯(兼耶路撒冷)國王羅伯特整修教堂部分建https://www.hetubook.com.com物,同時讓他取得錫安山晚餐樓,並且在此建立方濟會僧院。
拜巴爾一掌握權力,就準備將殘存於巴勒斯坦濱海地帶的十字軍王國消滅。一二六三年,他在率軍前去攻打時來到耶路撒冷。馬木魯克尊崇這座城市,拜巴爾因此開始重新祝聖與裝飾聖殿山以及它的周邊地區,這個地區即為今日的穆斯林區。他下令整修圓頂與阿克薩,而為了與基督教復活節互別苗頭,他也推廣從薩拉丁時代開始的新節日,並且在耶利哥附近的先知摩西墓上興建圓頂。往後八百年間,耶路撒冷人為慶祝這個與摩西有關的節日,會從圓頂清真寺一路遊行到拜巴爾興建的神龕,他們會在那裡集合祝禱、野餐與舉行宴會。
拉姆班是當時最能啟發人心的知識分子,他是醫生、哲學家、神秘主義者與《摩西五經》學者。一二六三年,拉姆班為巴塞隆納的猶太人辯護,駁斥道明會褻瀆神明的指控。亞拉岡國王詹姆斯說:「我從未看過有人能為錯誤的理由做出這麼好的辯護。」於是他賞給拉姆班三百枚金幣。但道明會之後想盡辦法要致他於死地。最後達成妥協,這位年過七旬的老人遭到流放,於是開啟了他的朝聖之旅。

拉姆班

摩西.本.那克曼拉比(Rabbi Moses ben Nachman),依首字母而被稱為拉姆班(RAMBAN)或那瑪尼德斯(just Nahmanides)。拉姆班驚訝地發現耶路撒冷只剩下兩千名居民,其中只有三百名基督徒與兩名猶太人,這對猶太人是兄弟,他們是開染坊的,就像十字軍時代的猶太人一樣。對猶太人來說,耶路撒冷越悲慘,它就越神聖,越詩意。拉姆班認為:「事物越神聖,就越殘破。」
不過這次情況有點不同,在入侵者當中,有些人是基督徒。一二九九年十月,信仰基督教的亞美尼亞國王赫托姆二世(Hethoum Ⅱ)率領一萬名蒙古軍來到耶路撒冷。全城都因即將再一次面臨蠻族劫掠而顫抖,原本人數已經很少的基督徒,此時全「害怕得躲在洞穴裡」。蒙古伊兒汗最近才改信伊斯蘭教,但蒙古人對於耶路撒冷興趣缺缺,因此他們把該城交給了赫托姆。赫托姆解救了基督徒,在「聖墓教堂慶祝節日」,並且下令修復聖雅各主教座堂與童貞女馬利亞之墓。不過奇怪的是,才過了兩個星期,他就返回大馬士革去見他的蒙古主子。然而,馬木魯克與蒙古人長達一個世紀的鬥爭已經結束,再一次,耶路撒冷神聖的磁性再度吸引世界前來。在開羅,新上任的蘇丹尊崇耶路撒冷,他還自稱是耶路撒冷蘇丹。納西爾.穆罕默德(Nasir Muhammad)自稱為鷹;他的人民稱他優雅者——當時的知名史家寫道:「他或許是最偉大的馬木魯克蘇丹」,但也是「最下流的」。
他從八歲起就被馬木魯克的軍事領袖當成王室玩偶一樣玩弄,受盡各種屈辱。他曾兩次被立為蘇丹,兩次被罷黜。他是一名奴隸的幼子,父親是偉大的蘇丹,兄長則是阿www.hetubook•com.com卡的征服者,最後遭到暗殺,因此當納西爾.穆罕默德於二十六歲那年第三度登上王位時,他決心保有這個位置。他的蘇丹鷹適合他的風格——美學的光采,對鷹的偏執與俯衝而下的死亡。當初跟隨他的夥伴一開始雖然飛黃騰達,但狡兔死走狗烹,他們的下場不外乎絞死、腰斬與毒殺,而且事前毫無徵兆。納西爾似乎把馬看得比人還重:這位走路一瘸一瘸的蘇丹對於自己擁有的七千八百匹賽馬的血統譜系如數家珍,他願意花更高的價格買一匹馬,也捨不得購入最美好的奴童。
一三九九年,正當馬木魯克年幼的蘇丹以及他的導師動身前往耶路撒冷朝聖時,令人聞之色變的中亞征服者帖木兒攻陷巴格達,入侵到敘利亞境內。

生病的老虎是最危險的。蘇丹臥病在床,但他授予朋友坦吉茲「太大的權力,以至於他開始產生疑忌」。一三四○年,坦吉茲被捕並且遭到毒殺。納西爾自己也在一年後去世,留下了許多兒子繼承。但最終是由新高加索奴隸推翻了王朝,他建立了新的蘇丹世系,推行許多有利耶路撒冷喬治亞人的政策。另一方面,天主教拉丁人——遭到敵視的十字軍後裔——一直忍受著馬木魯克的高壓政策,後者間歇性的暴力行為不僅令基督徒恐懼,也令猶太人存有戒心。當賽普勒斯國王於一三六五年攻擊亞歷山卓時,聖墓教堂被關閉,而在大馬士革,方濟會修士也被拖出來處死。方濟會後來允許繼續活動,但馬木魯克建造的叫拜樓卻令聖墓教堂與拉姆班猶太會堂相形見絀,藉此凸顯伊斯蘭教的高高在上。

拜巴爾:豹


一二九一年五月十八日,馬木魯克攻進法蘭克人首都阿卡,並且屠殺大多數守軍,剩餘的就充當奴婢(每個女孩只賣一德拉克馬)。耶路撒冷國王的頭銜現在與賽普勒斯國王的頭銜合而為一。但它的留存只做為一種生動的裝飾而存在,並且以這樣的形式存續至今。耶路撒冷王國滅亡。即使是真實的耶路撒冷也只是苟延殘喘——不像一座城市,倒像是衰老的村落、沒有城牆,而且處於半廢棄狀態,受到蒙古騎兵的恣意掠奪。
蘇丹的屬下了解他的意思:他與他的後繼者把失寵的顯貴放逐到耶路撒冷,讓這些人把自己的不義之財花在此地,興建奢華的建築物,包括宮殿、伊斯蘭學校與墳墓。墓地越接近聖殿山,到了審判日時他們就越快復活。他們興建巨大的拱形底層結構,然後在上面建築。這些建築物盡可能利用聖地城門附近早期建物屋頂的狹小空間,做為增建的基礎。m.hetubook•com•com
拜巴爾的象徵是一頭潛行的豹,他用這個象徵來標誌自己的勝利——從埃及、土耳其到耶路撒冷,一共出現了八十個石刻象徵,而且也出現在獅子門上。沒有別的象徵比豹更適合用來表現這位擁有白色眼珠的可怕掠奪者,對於征服,他現在可是樂此不疲。
當拜巴爾贏得主人的信任後,他的奴隸身分也得到解放,從此便一路高昇。馬木魯克忠於他們的主人,甚至更忠於彼此——但最終來說,這些孤兒戰士最重視的還是自己與阿拉。拜巴爾殺害蘇丹之後,也在權力鬥爭中失敗,於是逃往敘利亞。他靠著高超的弓術,利用地方諸侯混戰的機會,從中取得晉身階。他甚至一度領兵攻陷與掠奪耶路撒冷。但權力中心還是位於埃及,拜巴爾最後仍被新近奪取王位的將領庫圖茲(Qutuz)召回。
一二六七年,一名朝聖者,被稱為拉姆班(Ramban)的西班牙老拉比,他哀悼耶路撒冷的衰微:
我把妳,我的母親,比擬成一名兒子在她膝上死去的婦女,痛苦的是,她的乳|房仍在泌乳,於是她哺育幼犬。儘管發生這些事,妳的愛人拋棄妳,妳的敵人摧殘妳,但無論多遠,他們仍記得與榮耀聖城。

一三一七年,納西爾抵達耶路撒冷進行朝聖,他向底下的將領顯示,他們的神聖責任是裝飾聖殿山與周邊街道。在他最好的朋友敘利亞總督坦吉和-圖-書茲(Tankiz)資助下,蘇丹重新強化了大衛塔,為守軍增建一間聚禮日清真寺,在聖殿山上增建紀念性柱廊與伊斯蘭學校,重鋪圓頂與阿克薩清真寺的屋頂,在鏈門與棉商門增建叫拜樓——這些建築物今日仍可得見。
我離閉我的家庭,我捨棄我的家、我的兒子與女兒。我把靈魂留在我撫養長大、甜蜜可愛的孩子身旁。但一切的失去都因有朝一日能站在妳的庭院裡的喜悅而得到補償,喔,耶路撒冷!我苦澀地哭泣,但我在淚水裡尋著喜樂。
當拜巴爾視察耶路撒冷時,他也開始攻擊阿卡,雖然遭受抵抗,但他仍反覆地發動攻擊。在此同時,他也逐一攻占其他十字軍城市,而且近乎癡迷地進行殺戮。他在基督徒頭顱的圍繞下接見法蘭克使臣,他將基督徒釘十字架、斬成兩半與剝去頭皮,而他在攻陷城市之後,會在重建城牆時塞入人的頭顱。他喜歡冒險,例如隱姓埋名親自混入敵人城裡探查,喬裝改扮與敵人協商,甚至在開羅時,他曾在半夜跑去視察辦公地點。由於他的過度不安與偏執,因此出現了失眠與頭痛的症狀。
在城牆的西北方,蘇丹特別為自己支持的蘇菲教派興建了聚會所。與許多馬木魯克一樣,拜巴爾是蘇菲派民粹神秘主義的支持者,這個教派相信熱情、詠唱、神聖崇拜、舞蹈與自我苦行比嚴謹的傳統禮拜更能使穆斯林接近真主。拜巴爾最親密的謀士是一名蘇菲派謝克,他會與這個人一起背誦蘇菲派經文與跳舞。拜巴爾私底下很信任這名謝克,凡事總先請示他的意見,同時也允許他搶掠教堂與猶太會堂, 或者是讓他對猶太人與基督徒動用私刑。這是個新時代:拜巴爾與他的馬木魯克繼承人將統治耶路撒冷三百年之久,而他們全是嚴酷、不寬容的軍事獨裁者或軍事政權。薩拉丁代表的伊斯蘭騎士精神已成為過去。馬木魯克是突厥主人種姓,他們逼迫猶太人纏黃色頭巾,而基督徒必須纏上藍色頭巾。對猶太人與基督徒來說(尤其前者),他們身為「盟約之民」而受保護的日子已經結束。說突厥語的馬木魯克也鄙視阿拉伯人,唯有馬木魯克能穿著皮草或盔甲,或在鎮上騎馬。在他們的華麗宮廷裡,蘇丹賜予廷臣各色各樣的頭銜稱號,例如皇家馬球竿持竿人與情歌將軍——政治上的遊戲不只致命,也有利可圖。
一二七七年六月一日,拜巴爾成了自己恐怖天份的受害者,當他為賓客調製了一杯有毒的qumiz時——qumiz是發酵的馬奶,這是突厥人與蒙古人喜愛的飲品——居然一時間忘了而自己喝下毒奶。他的繼承人將完成他的工作。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