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朱淑真別傳探原

作者:潘壽康
朱淑真別傳探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朱淑真的幽居生活

朱淑真的幽居生活

洽聞博識似君難,況復騰凌宗室間;
屢諫不容封畎畝,七侯同日亦何顔。
次章末二句是:
榆錢空萬疊,買不住春風。
不過,這裏存在著一個問題:她所害究竟是什麼病?我們根據她的外表症狀和體質情況推測,她害的可能是屬於婦科的毛病,且由來已久。此外,她在初春時感到身上常有寒意,與煩惱不能安睡等,恐怕也不是由於一個單純的原因所造成,而十有八九也是這種婦科病的表症,與二三月間的病有連帶關係。從這裏,我們可以瞭解她平日的精神苦悶,情緖易變等狀態,固然是由於她的遭遇,卻也是由於她的痼疾所致。
上面這些史籍所源出的事典,都不見於她的前期作品,而一系列地出現於再嫁後二年間的詩篇裏,可知是她幽居時期蓄備的。由此可以斷定,這些史籍是她幽居這一年所讀;那些詠史一類的詩,也可以推斷爲同一期間所作。
明潘是仁輯本斷腸詩集一頁(略)
停杯不飲待春來,和氣先春滿六街。
生菜乍挑宜捲餅,羅幡旋剪稱聯釵。
休論殘臘千重恨,管入新年百事諧。
從此對花並對景,盡拘風月入詩懷。
詩人詠史最難,須要在作史者不到處別生眼目。正如斷案,不爲胥吏所欺,一兩語中須能說出本情,使後人看之,便是一篇史贊,此非具眼者不能
這一段話,用來衡量朱淑真這些篇什,是最標準的尺度;倘若移作評語來用,也不爲過當。
青幡碧勝縷金文,柳色梅花逐指新,
卻笑尚爲兒女態,寶刀剪綵強爲春!
這首詩寫落花,先寫「次第開」,後寫「風雨限」,絲毫沒有衰颯的氣象,當是仲春期間的作品。她在「客到且宜供客興,詩慳聊可助詩才」兩句中,不避忌用相同的字,著意在加強「客到」與「客興」,且以自己作詩的甘苦對擧,從這裏可以想見她在寂寞的日子裏,多麼需要友情的溫暖。
這首詩題作〈圍爐〉,如果就詩中的用韻著眼,可以發現它和〈雪夜對月賦詩〉的關係。這首七絕首句押韻,前詩也是如此。這首以「寒、寬」二字爲韻,前詩也是相同。祇是這首一方面用了前詩的韻,一方面也修正了前詩兩個缺點:一是首句以「寒」易「間」,因爲「察、歡、寬」三字同韻,這樣一韻到底,才是押韻的正格。二是把前詩的「興盡寬」寫作「昔年歡」,而把原來的「寬」字演爲「酒力寬」,這才妥當貼切。不過這裏有一個特異之點,是增入的一個「歡」字韻。照疊韻規例,押韻卽使不依原詩次序,也應該由原詩而來。這個「歡」字旣非原詩所出,想來可能有一特定關係。待下文査驗〈雪夜對月賦詩〉用韻的出處時,再考查此字來源。
秦火經來道失真,下帷發憤每勞神,
誰知異日爲無得,只聽平津一老臣。
生情賦得春心性,賸選名花遶砌栽。
客到且宜供客興,詩慳聊可助詩才。
低叢高架隨時有,淺紫深紅次第開。
便做卽今風雨限,要看香艷繡蒼苔。
纔過清明春意殘,落花飛絮便相關。
銜泥燕子時來去,釀蜜蜂兒自往還。
風靜窓前榆葉茂,雨餘牆角蘚苔斑。
綠槐高柳濃陰合,深院人眠白晝閒。
快晴快雨隨人意,正爲牆陰作好春。
「酌酒吟詩興盡寬」一句,當是從杜甫〈可惜〉詩:「寬心應是酒,遣興莫過詩」兩句中化出。然而,〈可惜〉詩中的「寬心」與「遣興」,是各有所指;而這裏「興盡寬」的「興」字,卻是總攝兩方面:一是酒興,一是詩興。而「寬」字的意義,照杜詩所詠,當做寬懷解,卽放懷的意思。這樣說起來,問題可就發生了。因爲若說「酌酒興盡寬」,已覺勉強;至說「吟詩興盡寬」,意義就欠通了。
當時的杭州風尙,每當春光將暮,百花盡開的時候,一般富家大戶,照例擧行賞春的宴會。不過這首詩的情調與氣氛,一點沒有對景行樂的意味,也看不出有家長在座的迹象,不像是普通的春宴。這可從她在醉裏的感傷語氣揣測,她所邀請的大槪是一班閨閣摯友。這是因爲她患病時,她們常來問候,今已痊癒,便藉著春宴的習尙設筵酬謝。那麼,這個宴會所以延到落花時節擧行,也就是這個原因了。
其二是:
至於〈雪夜賡筆〉,則是她對月賦詩後,囘到西邊的書房時所作。她的書案擺在西窗下,窗外就是庭院。她作此詩時,夜已漸深,面對著西窗,看不到後窗的梅花,也望不見天空的月亮,祇見到寒風抖落的雪花映著月光,「交連寒影透門庭」的景象。由這一句,可證「挾策臨窗」云云也是紀實,並非僅用古典。
首句讚美文直事核的〈史記〉,次句指摘曲筆徇情的〈魏書〉,後兩句則是總評歷代人物,用來惕勵自己。全篇似是賅括了三史、〈三國志〉、〈晉書〉與南北二史。因此,縱然其中的〈三國志〉和〈北史〉,在她這一段時間的作品內祇出現一次,我們還是斷然相信,她是涉覽過這兩部書的。這樣看起來,作爲一個北宋人,她祇餘唐五代的歷史沒有通究。然而,像她這樣的造詣,在當時一般士大夫之中。已是不可多覯,何況是閨閣中人,那就更難能可貴了。此後她在作品裏表現的才力的深厚,學識的淵博,可說是這個時期讀史的收穫。

從四首立春詩裏,卽可想見她在立春這天,頭上戴著一副春幡,鬢邊揷著一枝梅花,簡直是一幅她少女時代的自畫像,正如她在〈探梅〉詩裏說的「笑折一枝插雲鬢,問人瀟灑似誰麼」一樣。她這樣粧扮,不僅意在囘復少女時候的情懷,喚囘幸福生活的夢想,而且要以這天作爲她新生的日子,在人生旅程上三十三歲的她,爲自己豎立一個勝利的標幟,從此擺脫苦難的歲月,而走向一個新的年頭,過那適性怡情的生活。她把這個純眞的願望,寫成一對桃符:「休論殘臘千重恨,管入新年百事諧。」
在這首詩裏,蘊含著她無限的辛酸。關於這點,過去就曾有人體會到。例如〈名媛詩歸〉本〈斷腸集〉卷下評第三句說:「偏是才色女子,兒女態難忘。」又評第四句說:「『強爲春!』情事寥落,說來孤咽。」這兩條評語是合乎事實的。此詩與前引立春詩,當爲同一天的作品,但表現出來的內在情感卻又不同。從這裏,可知她的心緖是怎樣複雜了。
且與幽人充近侍,莫教風雨苦相催。
〈春宵〉詩云:
這兩首七絕,敍寫這位「博物洽聞」的學者,屢次上書彈劾外戚王鳳和宦官弘恭、石顯等,曾經兩度身繫囹圄,免爲庶民,閑廢了十載的事件。詩中句句都根據史傳落筆,但句句都帶有濃厚的抒情味。首章「不容」二字,寫他諫諍王氏的分封;次章用「可堪」二字,寫他諫諍宦官的弄權,傳達出直言極諫的口氣。但這位「宗臣」儘管利用地震等hetubook•com.com災變,卽所謂「天譴」的迷信提出警吿,無奈當時朝廷昏暗,還是落得「徒使」罷了。作者的議論和感情,到此發揮得非常飽滿,充分表現出和前賢契合的心境。〈漢書〉本傳云:劉向「卒後十三歲,而王氏代漢」。班固這句話,可作此詩的注腳。
當時的社會風俗,夫死再嫁是極平常的事;有些通達人情的君王,尙且詔令孀居的宗女歸宮或改嫁。這時朱淑真正當盛年,又無子女,因而到了次年卽紹聖元年(一〇九四)冬天,她就脫離了夫家,囘到母家居住。
舉杯無語送春歸,分付東風欲去時。
燕子樓臺人寂寂,楊花庭院雨絲絲。
枝頭添翠鶯先覺,葉底銷紅蝶未知。
詩卷酒杯新廢卻,閑愁消遺殢他誰?
關於這方面,還可以擧出一些佐證。像對月賦詩這類韻事,如果翻看朱淑真後來隨宦揚州時作的〈秋日得書〉、〈得家嫂書〉,和她大哥作的〈和前韻見寄〉等詩,就更可明白,她在幽居期間和兄嫂一同飮酒賦詩,一同談文論藝,一同析疑辨難的生活樂趣,自她再嫁以後,便成爲彼此甜美的囘憶,不特〈圍爐〉詩如此。我們前已指出,〈雪夜對月賦詩〉及其姊妹篇〈雪夜賡筆〉,是她在幽居小院所寫,這就更可證明是幽居時期,也就是紹聖二年的作品,是十分明確而無可置疑的。
她歸寧後的第一個春天,就這樣暗暗地消逝了。她除卻半依病床度日,平時也是深居簡出的。這種生活景況,在她那些刻畫起居寢息的詩篇裏,處處反映出來。卽以她特意寫的風景詩來說,也大都是在深院裏俯仰顧盼之間,偶爾擷取當前景物而成,並不是登臨遊覽的題詠。至於那門前的西湖,村邊的桃溪,都是她少時遊賞的去處,如今卻沒有出現毫端。直到她病癒後的一天傍晚,才在東園那座臨湖的依綠亭上宴客,卽席題〈晚春會東園〉一詩:
這首詩,流露出兢兢業業的心情,和她少時敍述讀書情境的詩句截然不同。這旣不像〈夏日遊水閣〉詩中寫的「水風涼處讀殘書」,隨手拿過一本書來讀;也不像〈自責〉詩中寫的「悶無消遣只看詩」,以讀書來消愁遣悶,而是長日閉門,身處卷帙浩繁的古籍中,專心致志去硏讀。她引用伯牙鼓琴的故事,慨歎知音難遇,可知她對自己正在潛修的學問,有些孤高自賞的抱負。關於這首詩,下面還要詳細論及。
銀屛屈曲障春風,獨抱寒衾睡正濃。
這是白晝的情況,夜間更是如此。
南陵徐氏藏元刻本斷腸詩集一頁(略)
多情是蜂蝶,飛過粉牆西。
其二云:
如果把這兩首詩的背景,和她的住處環境聯繫起來看,更可以證明這一點。上面曾說,她的小院坐東朝西,屋中有座屛風,隔成前後兩室;前進是書房,後進是臥室。臥室和後園毗連,從她稱作「綺窗」的那個後窗,可以看到園裏的花木。園裏植有梅花,她在〈除夜〉詩裏說過:「爭先何物早?唯有後園梅。」

這首詩,充分表露了她生活的孤獨寂寞,以及對於未來歲月,深感徬徨不安的心情。
七國綿延蔓草圖,一言請削獨干誅。
揚雄自負功名志,猶罪當時太失愚。
朱淑真剛歸寧時,便在她大哥的指導之下,開始有系統地硏讀史書,〈春晝偶成〉一詩所寫,就是她閉門讀書的實況。詩裏說的「簡編盈案」,就是指的這些卷帙浩繁的史冊。由於她有膽識,有眼光,對於歷史人物和事件,常有自己的見解,與前人不盡相同,難於爲一般流俗的人領會,故有世少知音的慨歎。她說的「卻嗟流水琴中意,難向人前取次彈」,就是爲此而發。〈名媛詩歸〉本〈斷腸集〉卷下評這兩句詩說:「慨歎語,說得宛曲」,這是很中肯的。這種「流水琴中意」,可以從她一些詠史詩裏看出來。
默默深閨掩晝間,簡編盈案小窗寒。
卻嗟流水琴中意,難向人前取次彈。
自然我們知道,限韻賦詩並不限定作什麼體裁,而且「雪夜對月」這命題,祇是寬泛地標示著「賦詩」,不像杜甫那樣嚴格規定「賦絕句」。而這首七律,用一「雪」字和一「月」字,就是意在點出題目。全篇所寫,也切合當時的「人」和「事」。因爲這時已接近歲末,朱淑真明春婚事當已議定,所以他牽合已往的體驗,懸想遊宦江北的父親,已兼程囘來度歲並辦喜事。這對朱淑真來說,可謂謔而不虐。
要解答這一問題,除非把她這一年所讀的書,一一考査出來。這件工作看來相當困難,但略一思索,卻也輕而易擧,不費周章的。我們祇須依據鄭氏的注文,看看她的早期作品,徵引的字句或典故慣用哪些書籍?再看看她幽居以後二年間的作品,援引的典籍增添了哪一些?這樣,我們對於她在這一年間所讀的書,雖不能得其全貌,也可見其一斑。
清潘鍾瑞手抄本斷腸詩集一頁(略)
上面所述的種種,假使由於氣候引起,還不能說是什麼病症。可是直到二三月之間,她的體質不但未見改善,而且還害了一場病。這在她的〈暮春〉詩裏,可以看出一些跡象。這篇詩一共三首,其一是:
宋人費袞論詠史詩說:
〈雪夜對月賦詩〉當是她在臥室裏所作。前兩句是說,在雪月交輝的冬夜,從後窗望到園中的「一樹梅花」。因爲這個窗子和那株梅花有一段距離,祇能望見一個輪廓,所以特地用「清」「皎」、「寒」三個色澤鮮明的字眼,把「梅」、「月」、「雪光」加以渲染,使這些美景宛在身邊,有伸手可觸的感覺。後兩句由「表裏」二字一轉,寫到室內的清幽光景,和「酌酒吟詩」的歡怡情境。
前二句敍述牡丹爲春寒所遮,欲發未發;後二句意謂牡丹雖好,終屬俗艷,旣非與觀音相伴的那一塵不染的清淨蓮花,而與在俗行禪,脫然無累的維摩精神,也不能相配。
在這期間,她因爲肉體與精神都感受痛苦,佛家思想對她的影響也愈來愈大。她的家庭原崇信佛教,於是禮佛成了她自然的趨向。她的別號幽棲居士,就是居家學佛的表識。她在〈璿璣圖記〉上自題這個別號,所署年月雖是紹聖三年二月,也就是次年的事,但她在〈移花〉與〈看花〉詩中,一再自稱「幽人」,這似乎是幽棲居士的代稱。這樣看來,她起這個別號,大槪就在開始幽居生活的時候。
清錢塘丁氏刻本斷腸詩集一頁(略)
這裏有一件事情很值得我們深思:朱淑真兄妹賦詩,何以限用這首杜詩的韻呢?因爲在杜詩中,用寒韻的不僅這一首,例如前面所提及的那首〈九日藍田莊〉,也是押的「寬、歡、寒」三字,而她們卻選用了這首〈嚴公仲夏枉駕草堂〉,可見並非偶然的事。
至於西窗外的庭院景色,可看她在〈暮春〉三首之一寫的:「風靜窗前楡葉茂,雨餘牆角蘚苔斑」。足見院落裏佳樹成陰,蒼苔滿地。
這兩首詩的寫成年分旣然解決,可能有人亟待一睹朱淑真大哥同賦的那首詩,看看它的風調,是否可以從中得到一些新消息。在我們開始找尋那一首詩以前,必須先考査朱淑真詩中用韻的出處。她在〈雪夜對月賦詩〉中,用「寒、寬」二字押韻;後來在〈圍爐〉這首疊前韻的詩裏,又添增一個「歡」字韻。如前所說,這個字可能與原詩有一定關係,不會是憑空而來的www.hetubook.com•com。這裏不妨暫且把它列入,那麼當時所用的韻,至少我們知道「寒、寬、歡」三字。現在試來探考這三字的本源,看看能否發現一個奇迹。
種花也是她日常生活的一部份。她屋後的小園,原就雜植花木,她每天早晚,加以修整,並以這些花名爲題,寫了好幾首讚美詩。其中她最讚賞的,除了梅花以外,就是「玲瓏巧蹙」的瑞香,「白玉體輕」的荼䕷,與「一枝纔謝一枝殷」的長春花。
這首自述雪夜讀書樂趣的詩,意在表白自己的勤勉。全篇關鍵在後兩句的「挾策」、「臨窗」、「聚螢」三個典故。由於這些典故用得很自然,使人幾乎看不出是在用典。鄭元佐對這些典故是這樣注釋的:
〈雪夜對月賦詩〉這首七絕,第一句的「間」字,是押韻目十五刪。第二第四句的「寒、寬」二字,則屬於十四寒韻。刪韻與寒韻,在古體詩可以通轉,但在近體詩裏,這樣就叫做「落韻」。這是押韻八戒之一,理應極力避免。不過,像這樣起句通押,還可說是宋人的風氣,那麼,我們再看「寬」字韻吧。
據我們揣想,這首杜詩敍寫的事件,必與她們的雅集有關。這就是說,這個雅集可能不是出自朱淑眞的邀約,而是她那篤於手足之情的兄嫂,像昔日嚴武「枉駕草堂」訪問杜甫那樣,「兼攜酒饌」到朱淑真的住屋,慰問她雪夜讀書的勤勞。此詩說的「地僻柴門迥」,和她的幽居小院有點相似,而「草閣寒」三字,也恰恰符合當時當地的狀況。她的嫂嫂縱然不是作詩對手,也分擔「行廚洗玉盤」的工作。朱淑真有感於大哥的「禮數寬」,從而聯想到這首詩,提議用它的韻來賦詩,是自然不過的事。這種古典今情的結合運用,正是詩人赤子之心的表現。
她皈依佛敎後的思想,可從〈偶得牡丹數本〉第二首看出。這詩的全題目是〈偶得牡丹數本,移植窗外,將有著花意,因成二首〉,第一首前面已經提到,詩裏說「快晴快雨」,當是作於仲春。後來她看見牡丹「將有著花意」,因此又寫成第二首。牡丹盛開,通常是在三月,而將要開花,當是二三月間。前面說過,那時她正在患病,所以第二首是病中所作。這首詩云:
一樹梅花雪月間,梅清月皎雪光寒。
看來表裏俱清徹,酌酒吟詩興盡寬。
王氏滔天擅國權,可堪恭顯廁其間;
屢形天譴君非悟,徒使宗臣每犯顔。
西湖全景明崇禎鎸(略)
上面的三題五首詩,是她這時內心的直接反映。但是另一面,當她和後母在一起時,卻是強作歡顏,以掩飾心中的情素。她的〈立春日妝成宜春花〉詩說:
事實上,我們對此詩提出的硏究,並非吹毛求疵,因爲朱淑真後來在一首疊韻詩裏,把這些地方修正了。其詩如下:
燈花有焰鵲聲歡,忽報佳音馬着鞍。
驛路迢迢烟樹達,長江渺渺雪潮顛。
雲程萬賺何年盡?皓月一輪千里圓。
日暮鄉關將咫尺,不勞鴻雁寄瑤箋。
〈新春〉云:
自折梅花插鬢端,韭黃蘭茁簇春盤。
潑醅酒軟渾無力,作惡東風特地寒。
由此看來,這兩首詩是同一時間、同一地點所作。現在我們要進一步探討,她的對月賦詩,是與人同賦,還是獨酌自遣?雖然這個問題,由「酌酒吟詩興盡寬」句中,約略可以找到答復;但倘若不以這句籠統的話爲滿足,而要提出一些具體的證據,那麼從詩中的韻腳來考察,也可以看出這裏面的消息。
她在東園讌會中流的那番熱淚,彷彿濯盡了胸中的積鬱,從此她的心情就收斂潛沉,不大作詩了。從這年夏天直到冬天,她定下心來全力去讀書。她的七絕中,有一首〈讀史〉和十首詠史詩,寫她硏讀史書的心得和感想。從這些作品的思想情調和形式的一致來看,大槪都是這段時期的作品。

我們試看:詠晁錯的「揚雄自負功名志,猶罪當時太失愚」,不正是「添得情懷轉蕭索,始知怜悧不如癡」的憤世嫉俗的微辭?詠董仲舒的「誰知異日爲無得,只聽平津一老臣」,不也是「磨穿鐵硯非吾事,繡折金鍼卻有功」的牢騷滿腹麼?祇是前者寫得涵蓄蘊藉,後者顯得咄咄逼人罷了。從這些地方來看,她正是詠自己。
漢景帝時,諸王驕恣橫暴,晁錯建議減削他們的封地,吳楚等七國以誅晁錯爲辭,實行叛變,他便成了內亂的犧牲者。在這首詩裏,作者以憤激的情感,對這位政治改革者的無辜被殺,提出了沉痛的控訴;並以自少好學,潛心著作,而將受嘲訕的揚雄作爲陪襯,更揭露了當時社會賢才見忌,正直遭謗的不良風氣。
欲向花邊遣舊愁,對花無語祇成羞。
春光縱好須歸去,誰伴幽人著意留?
但這首詩也犯了落韻的缺點。因爲第一第二句原是押寒韻,忽然第四第六第八句,又押了和寒韻相似的一先韻。前面說過,近體詩押韻,除首句外,不得押通韻字。後來朱淑真作〈圍爐〉詩時,從這裏迻用了第一句的「歡」字,補它一個元韻的「喧」字,成爲「鵲聲喧」,我們知道,元寒是通用的。
這首詩用凝鍊的語言,寫經學家董仲舒的奮力治學,到頭來受到老奸巨猾的公孫弘的構陷,不得不悄然引退,終老家園。作者用強烈的對比,寫出一方面是「無得」,一方面封爲平津侯。這是不平的憤慨,也是尖銳的譏刺。同時以「只聽」二字,對漢武帝不能任用賢才,也隱約予以諷意。
她每天除了偶爾接待來訪的親友,便是讀書寫作和種花。她讀書的槪況,可從〈春晝偶成〉一詩看到:
她還寫了一首〈惜花〉的詩,詳述藝花的經過:
世說:孫康家貧,常映雪讀書。
這年她的父親好像沒有返家度歲。他在熙寧年間旣宦遊浙西,當時倘若仍爲地方官,至少該是郡首了。這時朱淑真母家的狀況,從她的詩裏看出來的,除了後母以外,就是長兄和嫂嫂。她的後母再也不干涉她作詩,不責備她「詠月」「吟風」了,是以她在〈立春古律〉裏,才會恣情地唱出「從此對花並對景,盡拘風月入詩懷」的心曲。我們祇要知道她少女時因爲愛好寫作而受盡委屈,就能體會出她這份喜悅的感情,是從心坎裏迸發出來的。她的大哥這時是她讀書論文的良師益友,她在史學方面的高深造詣,就是得益於她大哥在這期間給她的指導。她嫂嫂的年齡大槪和她相差無幾,嫂嫂進門不久她就出嫁,因而早年的作品,不見談到嫂嫂的。祇是從這時起,才陸續出現敍寫她與嫂嫂意味相投的詩篇。可知姑嫂倆的親厚情誼,是在這期間建立的。
接著,我們檢査她再嫁後二年間,也就是自紹聖三年春再嫁,至元符元年春隨夫宦遊的作品。在這八十五首詩中,我們很容易看到,使典用事的範圍較前大爲擴充,除經部與子部的書各有增加外,最使人注目的是史部方面的書,除上列〈史記〉外,出現了六部正史,按照各書引用次數的多寡記下來,就hetubook.com.com是〈漢書〉共五次,〈晉書〉共四次,〈南史〉共三次,〈後漢書〉共二次,〈三國志〉、〈北史〉各一次。其中〈漢書〉的數字,還沒有把那些用該書史實做題材的詠史詩列入。〈晉書〉的數字恐怕不大準確,因爲其中有的典故,可能直接來自〈世說新語〉。
又如詠董生:
把這首詩和〈雪夜賡筆〉參照吟味,就可以知道二者無論在題目或內容上,都大致相似。兩者的題目都是「雪夜」,而「賡筆」就是「賦詩」的續筆。在內容上,這一首的「月皎雪光寒」,豈不就是〈雪夜賡筆〉中的「夜雪飛花似月明」的景象嗎?這一首的「看來表裏俱清澈」,豈不又是〈雪夜賡筆〉中的「交連寒影透門庭」的景象嗎?如果說這一首所寫的景物,和那〈雪夜賡筆〉有什麼不同的話,那就祇是這一首中多出「一樹梅花」罷了。這一點應該是由於一則寫對月賦詩,一則寫連夜讀書,對景角度不同的原故。
頻年來到梨花月,瘦不勝衣怯杜鵑。
梅花枝上雪初融,一夜高風激轉東,
芳草池塘冰未薄,柳條如線著春工。
這裏「盤、鞍、寬、寒、歡」五字是所押的韻。依照首句押韻與否無定的原則,這個多餘的「盤」字可以不算,便祇有四個字。朱淑真兄妹二人分拈,朱淑真得「寬、寒」二字,她的大哥得「鞍、歡」二字。
下面是她大哥賦的詩:
她當時的思想可能是矛盾的。一方面,寄跡家園,雖無慮衣食,但歲月悠悠,難免有生命徒然落空的沉哀。另一方面,任憑父母作主,用「晚嫁」的名義再嫁,雖然不受社會歧視,但一個三十開外的寡婦,究竟難覓合乎理想的夫壻。這兩個現實問題,不時盤旋在她心中,使她精神感到非常苦悶。所以,這段期間的作品,就不同於初春時的開朗。
還有「挾策」二字,鄭氏無注。按此典出〈莊子〉卷四〈駢拇〉篇:
〈漢書〉是我國第一部斷代史,記載漢高祖至王莽時的史事,比〈史記〉的記載,祇少了自黃帝至秦朝的事。她讀這部書,無異把〈史記〉的後半部複習一遍。這時她無論在年齡上或學問基礎上,都可以把這部書作爲考據典章,觀察人物的史書來精讀了。她作的那些詠史詩,就是硏讀〈漢書〉的心得。
我們對此詩的押韻情形,作了如上的分析,旨在說明朱淑真作此詩時,是與人限韻同賦,然後找尋那一同賦詩的人,印證此詩的寫作地點,以推求其寫成年分。
紅點苔痕綠滿枝,擧杯和淚送春歸。
鶬鶊有意留殘景,杜宇無情叫落暉。
蝶翅殘花盤地舞,燕隨狂絮入簾飛。
醉中曾記題詩處,臨水人家半敞扉。
她更掘了許多芍藥,移植庭前的花欄裏。當那些粉膩香嬌的花兒逐漸開放時,她寫出〈移花〉詩一首,帶著深厚的感情,詩云:
〈劉向〉二首,寫得非常和婉含蓄,表現了另一種風格。其一是:
〈立春古律〉云:
一般說來,怕冷是身體虛弱,氣血不足的現象。她經常失眠,大抵也與這種虛寒體質有關。因爲一般貧血的人,通常是體溫低,到了冷天就手腳冰冷,夜不成眠。她在臨睡前喝酒,就是想藉此溫暖身體,以促進睡眠。可是到了夜分酒力消退時,又在被窩裏冷作一團,再也睡不著了。在這種情形下,常引起精神的不安。從上引〈舊愁〉〈春宵〉等詩,可知她的榻間座右,日夜焚香不斷,就是因爲焚香有安定心神的作用。這與她十年前那種沉檀閑爇,床帳凝香的風雅情調,又是不同。
香玉封春未啄花,露根烘曉見纖霞。
自非水月觀音像,不稱維摩居士家。
詠史詩,在北宋很流行。朱淑真這些詩篇,可說是北宋後期詠史詩的最後作品。因爲六年之後,卽崇寧元年,由於朝廷崇尙經學,罷黜詩賦,禁戒士大夫讀史作詩,盛極一時的讀史風氣便衰歇了。從那時起到政和初年,這十年間,詩人們不再寫這類作品。再從朱淑真的私生活來看,她於次年卽紹聖三年再嫁後的二年間,專力於詞的創作。接著隨宦東西,她此後更沒有平靜的心情循序讀史,自然也就不寫這類題材的詩了。
在宴席上,閨友們對她身體的康復,必有一番祝賀;對她今後的生活,也定有一番慰勉。她在酒酣耳熱之際,百感交集,不覺傾吐出胸中的積鬱。「鶬鶊有意留殘景,杜宇無情叫落暉」兩句,正是她身世坎坷的供狀,也是自傷遲暮的唏噓。在〈暮春〉詩中,她發出了「擧杯無語送春歸」的嘆息,已是黯然;這裏又把「無語」寫作「和淚」,更是慘然!不過,這並非意味著她對生活失掉信心,恰恰相反,這正是一個素有志氣又久被壓抑的人,獲得知音的撫慰,撥動了心靈的琴絃,燃起了生命的力量時,就會這樣用悲歌來代替痛哭。
我們把這首詩和她在這年初春作的〈春晝偶成〉對照,可以看出兩種迥然不同的讀書心境。「默默深閨掩晝關,簡編盈案小窗寒」兩句,流露的那種沉潛奮勉的情狀,和這一首「只宜挾策臨窗坐,免用辛勤更聚螢」,表現的從容閑逸的意態,直是前後判若兩人。這一方面,固由於她的宿疾已癒,身心健康;另一方面,也由於她經過這年初春那段日子的苦讀,以她堅毅的意志,終於豁然貫通,獲得心靈滿足的樂趣。
她這次歸寧是生活好轉的開始,時節又正值歲尾年頭,因而思前想後,感慨自然不少。她的詩集卷一,首篇爲〈立春前一日〉,緊接著的是〈立春古律〉、〈又絕句〉二首及〈新春〉等詩。各詩通過對時令更換的描寫,發抒了往者已矣,來者可追的情懷。我們査驗曆書,這年立春在新年之前,大約是十二月二十七或二十八,立春後三日(或四日)是新年。這一組詩以當年的節序次第排列,內容又互相關聯,可以肯定都是這時候的作品,現在依次錄出硏究。

按照一般習慣,「興盡寬」的「寬」字,通常作「歡」。如杜甫〈九日藍田崔氏莊〉:「老去悲秋強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就是一個例子。所以這句詩無妨寫成「酌酒吟詩興盡歡」,除非受了用韻的限制,不得不如此。
此外,她在詠陸賈的詩中寫著:「漢方擾擾襲秦風,勇事相高馬上功」,對漢高祖的輕儒慢文,予以冷嘲熱諷。在詠韓信的詩中寫著:「漂母人亡石空在,不知還肯念王孫」,用尖銳的疑詞,揭露人情世態的澆薄。在詠賈生的詩中寫著:「單于可繫非無策,表餌陳來術已疏」,對賈誼上書文帝,賜匈奴「音樂婦人以壞其耳」的所謂「三表五餌」計策,加以嚴正的斥責。這些地方,充分表現了作者的進步思想,卓特見識,和愛憎分明的感情。
另一個向西的,是前進書房的窗子。這個西窗她有時寫作「小窗」,〈春晝偶成〉詩云:「默默深閨掩晝關,簡編盈案小窗寒。」窗口遙對著院門外的西樓和荷池。她在〈春宵〉詩裏寫著,某夜夢囘酒醒,從這窗子望見西樓的月影。而〈新春〉詩的「樓臺影裏蕩春風」,就是描繪荷池中的西樓倒影。
晉車步子,一囊數十螢火,以照書。
她又增植了一些名貴的花。那東牆下的幾棵牡丹,是去年冬移植來的。她每天慇懃調護,這時正欣欣向榮。在〈偶得牡丹數本〉這首詩裏,她欣慰地寫著:
樓臺影裏蕩春風,恊氣融怡物物同。
草色乍翻新樣綠,花容不減舊時紅。
鶯唇小巧微煙裏,蝶翅輕便細雨中。
聊把新詩記風景,休嗟萬事轉空頭。
www.hetubook•com.com
諸如此類的情形,在這一段時間的作品裏屢屢見到,可知她的健康大不如昔。我們知道,十年前她卽使在冬天,也不曾發生過這種現象;她始嫁的那年,在〈新冬〉詩裏,不是諷刺那些埋怨天冷的農民「未諭祁寒理」的嗎?但如今,她是這樣怕冷,甚至在立春那天,因酒力不勝,卻駡東風「作惡」,這和她過去曉諭別人的話,恰恰成了鮮明的對照。
她讀畢〈漢書〉以後,接著循序漸進,把記載由東漢歷三國、晉、南北朝、隋的五部史書,做了一番涉獵的工夫。雖然上面的統計數字中,有些書所占的比例很小,可能給人懷疑她所用的典故,有些或許摭拾類書,可是她還有〈讀史〉的一首詩,綜述讀史的感想,可以和那些統計數字互相印證。〈讀史〉詩云:
朱淑真道出自己「生情賦得春心性」,從小就愛惜花木。不過她如今種花,卻是爲了排遣寂寞的苦悶,具有追求生活的深長意義。由前面的〈移花〉詩句,可以覺察出她對於被風雨吹打的芍藥,傾注一種憐愛的感情。這種生命的共感,在同時作的〈看花〉詩裏,表現得更爲深切:
夢回酒醒春愁怯,寶鴨煙銷齊未歇。
薄衾無奈五更寒,杜鵑叫落西樓月。
她情緖鬱悶的另一個原因,是由於體弱多病。她剛囘來時,健康原就欠佳,消瘦的形容可由〈春霽〉篇中的兩句詩看出:
總括上面的考證,朱淑真自述讀書狀況的〈雪夜賡筆〉一詩,是她在幽居期間,亦卽紹聖二年冬天所作。由於她這年初春寫過一首大旨相同的〈春晝偶成〉,所以繼後這一首寫的讀書時間,由夏天說起,以與前詩銜接。這時她體魄健康,可以支持她的硏讀興趣,不像春季那樣因病時讀時輟。我們把這兩首詩合起來看,就能槪括的知道她一年來的讀書歷程。這其間她的課餘遊藝,如像對月賦詩等等,是由她的兄嫂發起,意在慰勉她朝夕讀書的勤奮。朱淑真也孜孜矻矻,加倍努力進修,以答謝兄嫂的恩誼。
〈又絕句〉二首,其一云:
這詩寫三月裏她自己的日常生活。我們驟看第一首的「深院人眠白晝閑」,很容易看作她平日的午睡。但再看第二首的「乍著薄羅偏覺瘦,懶勻鉛粉祇宜眠」兩句,就知道她經常想睡眠,完全是因爲精神疲倦,沒有氣力的原故。同時,她肌膚的消瘦,面容的憔悴,在這裏也顯現出來。下面接著的「情知廢事因詩句,氣習難除筆硯緣」,分明是她因病後虛弱,詩思遲滯,來訪的親友,勸她不要再尋章索句,以免影響身心,她才這樣婉轉解釋。第三首的「詩卷酒杯新廢卻」,與前一首聯繫起來看,更可證明,她從清明到穀雨這半月裏,雖曾幾度勉力執筆,終因精神不好,旋作旋輟。至於酒,自然早已戒了。但詩酒是她平日的嗜好,當她「擧杯無語送春歸」之際,想到最近斷酒擱筆,沒法消愁遣悶,故結尾有「閑愁消遺殢他誰」的感歎。「擧杯」二字,正是表明她這時已恢復健康。
由於這篇話本處理人物和事件,都是運用影射、暗喩、比擬的手法,每每揑合人物,竄亂事實,我們看它把朱淑真大哥這首詩,插在那父子還鄕的場面中,不能不疑其有暗示作用。但這一點我們可不深究,因爲前已說過,這首七律和上引「酌酒吟詩興盡寬」的七絕,是朱淑真兄妹對月同賦。當夜二人分拈「鞍、寬、寒、歡」四字押韻,朱淑真所得二字,與她大哥此詩所押「歡、鞍」二字,完全相符。朱淑真在詩裏勉強湊了一個「寬」字韻,她大哥則寒先同押。其後朱淑真再用前韻作詩,從她大哥這首借去寒韻的「歡」字,還它一個元韻的「喧」字,以糾正前詩湊韻的缺點。現存話本中起句作「鵲聲喧」的一首,就是換韻後的面目;原詩用的「歡」字,有朱淑真的疊韻詩〈圍廬〉可證。如我們關於這兩首詩的寫作過程的論證不誤,則這首詩在話本裏雖然不題作者姓名,我們還是有充分的理由,可以相信係出於朱淑真大哥的手筆。
碧沼荷錢小葉圓,眼前芍藥恣連顛。
清明已過三春候,穀雨初晴四月天。
乍著薄羅偏覺瘦,懶勻鉛粉祇宜眠。
情知廢事因詩句,氣習難除筆硯緣。
然而,何以知道〈雪夜賡筆〉,是她在幽居這一年作的呢?在沒有談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來看看這首詩的寫作地點。我們當會注意到,此詩題目標明「賡筆」,則知寫作之前必有先成的另一首,題目和內容都和它有些關聯的。〈雪夜賡筆〉收在本〈集〉後集卷四,同卷雖然沒有類似的作品,不過前集卷七,卻有一首〈雪夜對月賦詩〉:
她這個時期的生活情況,從幾首詩裏不難看出。她是獨自住在一座深幽的小院裏。這小院坐東朝西,屋中立著一道屈曲的屛風,隔成前後兩間。前進做書房,後進是臥室。屋後有一個花園,她習稱「後園」,有時也叫「小園」,以別於東園和西園。後園盡處圍著一堵牆,她稱作「東牆」。〈荼䕷〉詩云:「勾引詩情清絕處,一枝和雨在東牆」,指的就是這堵院牆。
夜雪飛花似月明,交連寒影透門庭。
只宜挾策臨窗坐,免用辛勤更聚螢。
其三是:

由上面的論證,可知〈雪夜對月賦詩〉這首詩,是朱淑真在一個賞雪的雅集所作。詩中所謂「興盡寬」,正說明非祇她獨酌自遣;而在題下加「賦詩」字樣,就像杜甫的〈書堂飲旣夜,復邀李尙書下馬,月下賦絕句〉那樣,也意味著參預這個雅集的人,都以〈雪夜對月〉爲題,一同賦詩。當夜採用限韻方式,她得「寒、寬」二字,爲韻所拘束,故在結句押了一個不自然的「險韻」,以致牽強成章,實是出於不得已。她對此事耿耿於懷,後來事隔經年,她作〈圍爐〉詩時,便以疊韻的形式,照原意改寫。
「臨窗」二字:
西湖十景清雍正鎸(略)
如果我們熟諳杜甫的詩,諒可以聯想到一首〈嚴公仲夏枉駕草堂兼攜酒饌得寒字〉:
〈圍爐〉詩旣是〈雪夜對月賦詩〉的疊韻詩,由此我們可以推斷,詩裏的「謾憶昔年歡」,當然就是指的所謂「酌酒吟詩興盡寬」的歡樂情景;和她圍爐夜話,重拾舊歡的,也就是昔年雪夜一同對月賦詩的人。而〈圍爐〉這首詩,是她再嫁的那一年冬天,也就是紹聖三年,住在杭州湧金門大瓦巷時作的。因爲她在這年春天再嫁,同年九月,後夫進京應擧,她身邊祇有一個侍女陪伴。此詩說「如今獨坐無人說,撥悶惟憑酒力寬」,就是當時生活的寫照。
元祐八年(一〇九三)夏天,朱淑真服完丈夫喪禮。這年她三十一歲。這幕婚姻悲劇,在她的心裏結了創疤,以致過了許多年以後,當她觸動這塊創疤時,還覺得有一陣重新襲來的隱痛,使她禁不住說:「舊愁消不盡!」或者說:「喚起舊愁新!」
這裏應該補敍的,是朱淑真大哥的那一首詩的來歷。這首七律見〈雨窗集.戒指兒記〉。這篇宋元話本是影射朱淑真少女時代的戀愛故事。文中採錄朱淑真的詩〈立春〉及〈書王庵道姑壁〉二首,前一首用來描寫她和情人上元夜的邂逅,後一首用來描寫她和情人在王庵的幽會。她大哥這一首,則穿插在朱淑真情人的父兄,由汴京囘家的場面中。這三首詩,在話本裏都沒有作者和題名。
鮑廷博手校本斷腸集一頁(略)
她在詩中常常提到屋裏的兩個窗子。一個是屬於臥室的。〈瑞香〉詩云:「最是午窗初睡醒,重重贏得夢魂香」。〈舊愁〉二首之一有云:「花影重重疊綺窗,篆煙飛上枕屛香」。這兩首詩裏說的「午窗」、「綺窗」,一望而知同是指她臥室裏的一個後窗。
又「聚螢」二字:
從這座院宇的環境,使我們想起了她少女時的書齋。她在嫁前曾https://m.hetubook.com•com寫〈書窗卽事〉二首,描寫窗前的暮春景物。,首章末二句是:

喜勝春幡裊鳳釵,新春不換舊情懷。
草根隱綠冰痕滿,柳眼藏嬌雪影埋。
那品種極佳的春蘭,是她向一位閨友討來的。她覺得清幽淡雅的蘭花,比起後園那些「紅紫紛紛」的花,別有一種風韻,因而擺在庭前的臺階上,特別費心機培養。在〈乞蘭〉這首詩裏,她加意地描述:
竹裏行廚洗玉盤,花邊立馬簇金鞍。
非關使者徵求急,自識將軍禮數寬。
百年地僻柴門迥,五月江深草閣寒,
看弄漁舟移白日,老農何有罄交歡。
在這「霜風透膽寒」的初冬時分,她的兄嫂由履泰北鄕來訪,逗留一宵,細敍離情,自然是意料中事。從她們寒暄中提起對月賦詩的事,可知那位好酒能詩的大哥必定在座,嫂嫂也定然同來。詩裏說的「昔年」,自然就是指她再嫁前一年,在母家居住的時候。
〈立春前一日〉云:
在〈新春〉詩裏,她寫家園的春色,是多麼明媚鮮艶;生活的氣象,是多麼和洽愉快。那些景物,也是她出嫁後常常囘憶的。頸聯「鶯唇小巧微煙裏,蝶翅怪便細兩中」,這兩句描聲繪影,彷彿可聞可見。摹擬鍾惺的話來說,就是:圓聲欲接,輕影同移,覺新春景事,湛然入懷。這是從女詩人的鑄詞鍊句中,體會出她的實際感受。尾聯「聊把新詩記風景,休嗟萬事轉頭空」,是和〈立春古律〉中的「從此對花並對景,盡拘風月入詩懷」呼應。這裏值得注意的,是她對於新的美好生活的追求,雖是那樣熱切,然而此詩反映出來她的心境,也如同前詩一樣,在故作曠達中,仍然抑制不住感往傷今的心情。因爲這裏的「休嗟」,正如前詩的「休論」一樣,都是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自解自|慰。
後兩句詩,就是〈詩歸〉本〈斷腸集〉卷上評爲「飄宕處,妙在帶憨氣、稚氣」的。我們把她從前在書窗所見的景物,和她現在的住處環境對照,覺得兩者極其相似。她從前說的「粉牆」,指的應卽是現在所稱的「東牆」,因爲她的房屋位於牆西。她從前在窗前所見的結滿楡莢的楡樹,應卽是現在西窗前面那一棵。那麼,題目所標的「書窗」,也應是西窗了。由此看來,她現在居住的房子,應是從前作書齋用的。
其二是:
歷史這門功課,固然符合當時士大夫家庭敎育子女的要求,不過朱淑真這時讀史,還有她自己特殊的需要。她的〈寄大人〉二首之一說:「詩禮聞相遠,琴樽誰是親?」當她年幼時,她的父親把她作爲一個詩人來塑造,除了敎她硏讀經子方面的書,還讓她讀了不少的文學集子,和學習音律方面的知能。當時的人學習寫作,必須精讀三部書,這就是〈文選〉、〈史記〉和〈漢書〉。其中〈文選〉她早已熟讀,從她初期作品的修詞造句上,可以看出她受唐詩的影響,遠不如文選派對她的影響。〈史記〉一書,她那時並不作爲史書看,而祇當作範文來選讀。因爲當時人認爲初學者不宜讀史,以免讀粗了耳目,以後硏看文理時不仔細。所以,作爲史學根柢之一的〈漢書〉,她直到這時才開始硏讀。
從這些事實可以認知,她大約是二三月間患的病,在清明前後痊癒的。其後經過一番調補靜養,到三月下旬復元。〈暮春〉詩裏所寫的,就是她養病期中的生活情狀。這時候,她雖然疲乏思睡,而心情卻很寧靜。況且初試羅衣,又想到勻面,可以看出她的生活情趣。這些無疑是久病新瘥的現象。在這些漫長的日子裏,她每天關注著銜泥燕子的來去,關注著碧沼荷錢的成長,關注著西樓燕子的新巢……於此可見她對於外界的嚮往,也足以證明她久已未出院門。
臧與穀,二人相與牧羊而俱亡其羊。問臧奚事?則挾筴讀書;問穀奚事?則博塞以遊。
基於這個見解的啓示,我們很容易理解得到,爲什麼朱淑真在〈雪夜賡筆〉中,一而再,再而三地申述自己怎樣的愛惜光陰,勉力讀書?爲什麼她和兄嫂圍爐夜話時,囘憶起這次雅集,看她說話的語氣,直然認爲這是她幽居期間最歡怡的事情?爲什麼她那首〈雪夜對月賦詩〉,在措意造語上有著杜詩的痕跡,甚至連命題也和杜詩相仿?並且,她乃兄那首洋溢著雀躍歡呼之情的七律,爲什麼也有著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的意味?這些現象看來似乎很平常,容易忽略過去,現在都能得到應有的認識。
她在兩句詩中,一連用了三個同類的典故,無疑是顯示她這一年來,從夏到冬,日以繼夜,都在專心致志地讀書,已遺忘了一切世累俗念。
筆頭去取萬千端,後世遭它恣意瞞。
王霸謾分心與迹,到成功處一般難。
珍重故人培養厚,真香獨許寄庭階。
我們這種推測,除卻以上資料的顯示外,且可從她這年冬天作的〈雪夜賡筆〉一詩獲得印證。這首詩是:
我們對於這些情況,旣然獲得較爲具體的了解,現在可以囘過頭來,看看她這一年自春至冬,讀的是些什麼書,是否如我們所設想的那樣專心讀史?
現在,我們從她的詠史詩裏,看看她硏讀〈漢書〉的心得。這些詩篇的題名是:〈項羽〉二首、〈韓信〉一首、〈張良〉一首、〈陸賈〉一首、〈賈生〉一首、〈董生〉一首、〈晁錯〉一首、〈劉向〉二首、〈大成文宣帝〉二首。除後二首已佚,現存八題十首。
昨夜霜風透膽寒,圍爐謾憶昔年歡;
如今獨坐無人說,撥悶惟憑酒力寬。
雖然,她在有些作品中,不自覺地流露著濃厚的宿命論思想,如在〈項羽〉詩中說「天意」,在〈張良〉詩中說「天道」等等。不過,這種思想是當時人普遍存有的,她不可能超越那個時代,我們不應予以苛求。
從上面這些資料,可以瞭解如下的情況:
這首詩,可以說是她追求新生活的序曲。她運用傳統的比興手法,借「梅花」比喩自己的高潔性格,「雪初融」象徵舊生活的解凍。當那新舊交替的時分,她振奮地發出了「一夜高風激轉東」的歡呼;而且從殘冬中新生出來的「柳條如線」上,看見了卽將來臨的明媚春光。

朱淑真在這兩首詩裏,顯然加入了自己的生活體驗。由於她少時喜愛寫作而受到無辜的毀謗,由此非常同情和自己同樣遭受迫害的人,往往在有意無意間,將自己的不幸和古人的際遇聯想起來,以發抒內心的孤憤。從而在詠歎晁錯、揚雄、董仲舒的詩裏,明顯地呈現著她的詠懷詩〈自責〉的投影。
這些詩篇大都合於口語,似是心有所感,脫口而出,一點沒有矯揉雕飾。而且情感充沛,氣勢磅礴,因而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如像詠晁錯:
其次是怯寒。〈舊愁〉之一有云:
這裏以她幽居這一年做界線,把大致可確定爲前期的作品,也就是從她少時到嫁後這一段期間所作的八十四首詩,作一番詳細的檢査。我們不難看出,詩中使事用典,出自經部的,有〈易經〉、〈書經〉、〈禮記〉、〈月令〉、〈左傳〉、〈論語〉、〈家語〉、〈爾雅〉、〈千字文〉等。出自史部的,有〈史記〉、〈帝王世紀〉等。出自子部的,有〈太玄經〉、〈莊子〉、〈抱朴子〉、〈列仙傳〉、〈荊楚歲時記〉、〈拾遺記〉、〈世說〉、〈酉陽雜俎〉、〈白氏六帖〉、〈本草〉等。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