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明日魔法書

作者:西西莉雅.艾亨
明日魔法書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問答集

問答集


一個失去丈夫的女子跟我說,她的諮商師推薦她看《PS,我愛妳》。當時這件事對我意義重大,因為書評家都說:「她懂什麼悲傷?」她跟我說,她對荷莉經歷的事很有同感,光是知道別人也有跟她一樣的感覺,就讓她覺得自己並不孤單。

為什麼女人看書時都喜歡痛快哭一場?
我那兩個可愛的外甥今年兩歲半,他們的爸媽很鼓勵閱讀。我看得出來喜歡看書的孩子和不看書的孩子之間的差異。應該要藉由閱讀讓小朋友的心動起來,但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同意。我每次看到耶誕禮物都是一大堆塑膠玩具,就覺得很難過。我小時候在這種家庭節日裡,緦是一個人玩,怎麼玩都玩不膩。我會扮演很多角色,其中我很喜歡的一個角色是「女神探凱西」,我會到處破解犯罪案件,創造各種不同的角色和情境。小時候我們都會在馬路上玩,可是現在的孩子都不這樣玩了。他們都玩電腦遊戲,或者更規律的活動,譬如打一個鐘頭的棒球或網球。

我並沒有覺得有特定的人救過我,不過我遇到一些問題時,確實有我並不孤單的感覺。那種感覺很好。我不知道那只是人讓自己感覺沒那麼孤單的機制,還是我們的內心裡,真的有一種東西,將我們與某個東西相連——天地間那股幫助事情發生的力量。像《祕密》這一類的書,談的就是要人發送正面的訊息出去,我相信正面的力量確實會讓好事更可能發生。要是某人老是一副烏雲罩頂的樣子,老是認為情況很糟,自己有多倒楣,每次都是受害者,那他們的人生就會是這個樣子。可是如果你是比較積極樂觀的人,那種態度就會吸引某種力量來,讓美好的事情發生。
妳會如何解釋妳書裡的魔幻元素?
我會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我的直覺。對新認識的人,如果我感覺不太對,我就會聽從這樣的直覺,小心為上。人生中的每個決定,都要讓我感覺對了才行。我做事之前都會三思,這並不表示我不會冒險。我經常冒險,但都得感覺對了才行!


妳在人生裡學到的最重要課題是什麼?
妳相信有一個平行存在的世界嗎?和*圖*書
一想到不論各個國家發生了什麼事,我們的本質都是一樣的,就讓我有一種四海一家的感覺,覺得很安心。
我總是會記得讓我哭過的書和電影——因為它們以某種方式感動了我。人總是喜歡感覺跟某種東西有所聯繫,而經歷那樣強烈的情緒,你就會感覺到那種聯繫。我幾乎每天都哭,難過哭,高興也哭。我每次看新聞或歐普拉的節目,甚至是改頭換面那種千篇一律的節目,我都哭。我感覺挫折時也哭,遇到正在跟人爭執時也哭,這樣真的很討厭。我可以為了任何事情哭,而且通常哭過就感覺好多了。有人會覺得很丟臉,或很怕自己哭,可是我把哭跟笑一視同仁,那只是對某件事的反應而已。哭不會讓你變成弱者,事實上還會讓你更堅強,因為它幫助你將不好的東西發拽出來。
二十一世紀的科技發展,已經將魔法驅逐出境,讓人失去了純真,所以妳覺得讀者喜歡妳的文字,是因為他們想再度親近魔法世界嗎?
我覺得推廣閱讀與寫作的習慣是很重要的。讓孩子們待在一個沒有玩具的房間裡,發揮他們的想像力。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還重要,我同意這句話。


以問答形式瞭解西西莉雅寫作本書的靈感,以及西西莉雅的人生觀和她對「魔法」的看法,還有,書迷給她的最佳回饋是什麼。
如果它能給人暫時逃脫日常苦悶瑣事的機會,那也很好,不過那並不是我將「魔幻」加進書裡的原因。我愛我的讀者,可是其實我很自私,我完全不是為了讀者而寫作!我覺得為別人寫作會讓我分心,而且太刻意了,因為那樣一來我就會想要討好別人,老是在想不知道別人會怎麼想,這樣我的作品就不夠誠實了。我希望能保持作品各方面的平衡,有黑暗也有光明,有歡樂也有悲傷,所以也會有魔幻的元素。唯有書中角色經歷的事,以及他們的情緒是全然真實、不經璃飾,我才有可能讓魔法發揮作用。我認為在小說中,只要讀者能相信角色的經歷,最重要的是,能認同角色的情感,那你要帶讀者到任何地方去都可以。
《明日魔法書》的主題是什麼?
另一個重要的主題是回歸基本,不要擁有太多——而且永遠不應該認為自己有和圖書資格擁有什麼。我有那種「愛爾蘭人的心虛」,也就是覺得擁有越多的人,應該付出更多才對。我認為塔瑪拉擁有太多東西,太重視物質了。擁有東西並沒有什麼不對,重點是你對於擁有那些東西的態度。你應該珍惜,而不是把自己跟擁有的東西劃上等號——你的所有物不能代表你這個人,因為擁有東西並不是一種身分。塔瑪拉用她擁有的東西來定義自己,那些東西一被拿走,她就覺得自己的身分被一層層剝掉了。不過這時反而就對了,一旦那些防衛都被拿走了之後,剩下來的就是真正的她了。
對現在的孩子來說,閱讀這件事的展望如何?
我也相信,人在遇到困難時,會讓他們想要進一步尋找。尋找生命,也尋找自己的靈魂。人在尋找時,會突然對周遭的世界更開放,更能接納各種可能性,也更能接受以前從未想過的事物。所以這些發現自己置身新世界的角色,才會更容易相信新的事物。你在快樂時,不會對世界有太多疑問。等到覺得迷惘了,你就會對一切產生疑問了。
我從八歲就開始寫日記。兩年前,我搞丟了最新的日記本,我把它藏在一個很安全的地方,結果連自己都找不到了。我想保持敘述的連慣性,所以不想換新本子。我去年又很忙——一年內出版了兩本新書,又要做電視節目,還有短篇小說Mr. Whippy改編成舞台劇——所以每次忙完了工作上的事,放下筆,我就不想再提筆記錄我的感覺。最近我找到了那本日記,所以又開始寫了。我有好多東西要寫哦!年紀越大,你就越會分析一切,審視你在當時的感覺,或者你認為你當時以為自己是什麼感覺,可是日記讓人能在理性分析之前,就把當下的感覺寫出來,那跟經過分析的感覺往往不一樣。在那一刻,情緒不太會經過修飾,比較真實。
我的態度很開放,我想我並沒有特定的信仰。我所相信的,就是要做個好人、對別人好就對了。
我寫的都是普通人的人生——發現自己遇到特別狀況的普通人。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件或悲劇,都不是天真無邪或不切實際的事。大家都跟我說,他們自己或者朋友,也發生過我的角色遇到的事,或者可以想像自己遇到那種事。我從《PS,我愛妳》這本書裡學到,讀者對角色的認同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因https://m.hetubook.com.com為那個故事是我憑空想像出來的,並不是我個人或者周遭任何人的經驗。
(全書完)
我有一次到舊金山去宣傳書時,一個男人告訴我,他的妹婿去年夏天過世,聖誕節時,他妹妹一如往常到閣樓去搬聖誕裝飾,結果找到一箱禮物,全都包紮好,還寫了每一個家人的名字,是她先生準備的。他在好幾個月前就把聖誕禮物準備好了。還有人跟我說到許多事先留下來的信件和禮物,就跟《PS,我愛妳》的情形差不多。我認為寫信是很私密的溝通方式,每個字都是從某個人的心傾吐出來的,你可以保留下來,永遠珍藏。

這因人而異,我個人是覺得日記很有用。現在像臉書和MySpace這些社交網站——算是現代版的日記——在我看來都缺乏靈魂。這些媒介都不深入,寫的都是些很表面的東西,沒辦法吸引我。它們無法提供反省的空間。不過從能接觸更多閱聽眾的角度來說,我認為那是很好的機制,但也因為如此,我認為大家應該更謹慎篩選要跟全世界分享哪些資訊。
我的想像力非常活躍,所以我認為這是可能的,可是我從來沒有親身經歷過。我相信是有這種人。只因為沒S身經歷過,就以為自己無所不知,那是不對的。我想寫作是我最接近靈性經驗的時刻了——我在寫作時,是我感覺跟某種力量最接近的時候。寫作是一種忘我的投入,讓人沉浸在真正喜愛做的事裡。在那崇高的一刻,你感覺自己從來沒有這麼快樂過,你全心投入——而且你會感覺自己跟某種東西產生聯繫。我知道這樣聽起來很奇怪,可是那就是創作的過程,感覺跟別的東西產生聯繫,你的心是完全敞開的,時間一點也不重要。那就是心靈的力量。所以想要感覺跟別的東丙產生聯繫,不需要上天入地,我在寫作時,幾乎就像置身另一個平行存在的世界。
我知道我得對悲傷的經驗公平一點,可是我從來沒有真正想過,對失去某人的人來說,悲傷可能具有多強烈的意義。不過我現在還是會收到讀者的來信,告訴我悲傷的經驗給了他們多大的幫助。所以在寫作時,我就會想到,不論我的構想有多奇怪,都會有人經歷過。不論身處何種文化、哪個國家,我們都是同樣的人——有同樣的恐懼與希望。這m.hetubook.com.com真的開拓了我的視野。

不是只有女人看書會哭。哭是一種釋放情緒的方法。痛哭一場後,你會感覺頭腦清醒多了。而且有些人在看書時,會想像自己置身其中,跟著角色一起經歷所有的事,一想到「要是我遇到這件事,我應該可以面對」,就會感到安慰。這會讓人輕鬆許多。
就是我寫在書裡的東西——不可思議的人類精神。我筆下的人物,總是遇到很多困難,但後來都會找到力量度過難關。悲劇來襲時,你有可能跌入谷底,但也能因此讓自己變得更好,或者讓你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事情。世界就會顯得更寬廣也更開闊。我同意困苦能磨練心志的說法。剛開始你會想: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後來你才會瞭解,這些苦難都能造就你。我喜歡人的這種精神。我們其實比自己以為的還要堅強。我對於人心尋找對付苦難的過程很有興趣。
是的,而且我年紀越大越覺得如此。以寫作為業,讓我保持創意,這也讓蘊藏在我身上的直覺更有發展的機會。如果我必須朝九晚五坐在辦公室裡上班,就不會有機會經常順著自己的感覺走,只能聽令行事!
是我對書的愛。我相信書很神奇,而且有時候,是書選擇了你,而不是你選擇了書。書本可以在你最不順遂的時候進入你的生命,它具有能拯救你的力量,《明日魔法書》的故事正是如此。我是先想到這個概念——一本會自己書寫的日記,讓我不禁要想,誰會找到這本日記,那個人又為何需要它——然後角色才從此慢慢發展。
Where Rainbows End出版後,我收到一封信,對方說她一直暗戀著最好的朋友,但是從來沒有告訴他。我的書給了她信心去跟他告白。她寫信給我時,兩人已經訂婚,她正懷著他們的第一個孩子。真是太神奇了!
妳大部分的書裡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那就是主角很茫然、很孤單,然而在他們最脆弱的時候,總會有某人在某個地方守護著他們。妳覺得有「守護天使」在保護妳嗎?

我相信因果報應。就算沒有所謂因果報應,這樣的信念也讓我感覺好一點。我覺得知道自己是誰很重要。我知道我相信什麼,我知道生命中什麼事對我很重要,我不能讓別人輕易動搖我。如果你能盡力做到最好的自己,就不可能錯得太離譜。當個正直https://m•hetubook.com.com、良善的人,你的人生也會順遂如意,要是沒有,你就想辦法撐過去。如果你自私自利,如果你利用別人,占人便宜,或有所不忠,你的人生就等著出現負面效應。那些事情的效應,最後一定又會回到你自己身上來。我確實有信仰,我確實信任著某種力量。我並不孤單。遇到像墜機這樣恐怖的時刻,或者遇到一連串的因緣巧合讓一件美好的事發生,這時候你要不是求助,就是感恩。你還能找誰進行這種另類的對話?我每天晩上都禱告。我相信有股力量在監看一切。


我的中心主題是失落——為失去自己,也為失去摯愛的人而傷心——回歸基本,然後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我先想到一本會自己書寫、記錄明日事件的日記後,接著就設定塔瑪拉這個角色是個完全不會想到以後的人。主角塔瑪拉活在當下,只想滿足自己,從來不考慮她的行為會有什麼後果,她的決定又會如何影響到別人。後來她的人生天翻地覆,她不得不面對明天可能帶來的現實。她太忙著活在當下了,很少去思考許多事情的源由或後果。
引發妳寫出最新作品《明日魔法書》的靈感是什麼?

妳有寫日記的習慣嗎?
書迷給過妳的最佳回饋是什麼?
妳大部分的書裡都會傳達跟道德有關的訊息,主角都在某方面有所成長。是什麼主導了妳的道德觀?
信任直覺也是妳的作品裡一再出現的主題。妳認為這很重要嗎?
現代人都不寫日記了,妳覺得下一代會因此吃虧嗎?

一位社工員寫信給我,跟我談到If You Could See Me Now。她說她最近接了一個個案,對方在失去一個親近的人後,開始看到一個別人都看不到的朋友。那有可能是人的心靈創造出來的應付機制,幫助人熬過悲劇,可是這個女人告訴我,她相信人真的有嚮導——我們可能看不到——幫人度過困難的時刻,她自己就看過好幾次。或許有些人會對這個故事的概念不屑一顧,覺得可笑,我還是很高興知道,從某個角度來看,我正確地寫出了寂寞或受苦的人的情況。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