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破案之神3:網路連續殺人魔

作者:約翰.道格拉斯 史蒂芬.辛格勒
破案之神3:網路連續殺人魔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章 網路世界,誘惑無限 15

第三章 網路世界,誘惑無限

15

一開始,網際網路並不普及,因為多數美國人還沒有個人電腦。隨著八〇年代末電腦漸漸普及,九〇年代蓬勃發展,網際網路進而風行美國及全世界,變成一個全球網路系統,連結了數以百萬計的電腦和人類。網際網路被稱為「資訊高速公路」,因為它是有史以來攜帶最多資料、傳輸速度最快的機制。到了九〇年代中,約有三千到四千萬的美國人一週至少上網一次。不相識的人可以在網路空間相會、溝通,正如ARPAnet的創立者在二十年前所發現的,網際網路上的溝通大都極為私密。
羅賓森既然出獄回到外面的世界,又開始搜尋脆弱的靈魂,結果他發現到處都是。這些年來,他透過假的慈善組織認識不同的女人,載她們穿梭往返堪城街道,提供她們工作及旅行的機會,和她們約在餐廳見面,或透過報紙、雜誌的個人廣告和她們接觸。九〇年代中,羅賓森開始擴大狩獵範圍,他學到的誘惑女人及剝削弱者的手段,即將連結二十世紀末問世、最具威力的科技:網際網路及全球資訊網。
九〇年代中期,這項新穎的科技產物出現在全球舞台上,帶來一個前所未有的嶄新世界,別有洞天,每個領域各自擁有自己的語言、規則、網路禮儀、祕密及通往更隱密領域的幽密路徑。比方說,住在芝加哥的人,坐在電腦螢幕前,就能立刻同時和住在該城、美國,甚至全世界的人交談。舊有的地理界限、概念和限制轉眼消失。拆卸藩籬後,人們的行事速度也隨之改變,以「光速」交換想法、心情、影像、憤怒、恐懼、內心深處的渴望及幻想。人的想像力從過去的限制和概念被解放出來,只要一上網,就能隨心所欲到任何想去的地方,變成任何想變成的人。整個世界彷彿突然間變成一個以電線連結的新式人際互動網。
新罕布夏州有個警https://www•hetubook•com•com察萬分沮喪,於是和網路上的備胎情人廝混了一整晚。他剛和上司、太太和幾個月前在網路認識的情婦吵架,現在他想上網尋找新的安慰——一個全新的人,不知道他的過去,不會批判他,覺得他有活力、有趣,讓他覺得自己不孤單,而且很棒。如果他在聊天室搜尋得夠久,表現得夠討人喜歡,他一定可以找到他需要的人,因為他已是箇中老手。
在動物的世界裡,掠奪者會先挑出弱者,將牠驅離獸群,使其孤立,再加以獵殺。狩獵技巧高超,效率良好,幼獸及族群才得以溫飽。牠們會謹慎選擇獵物,並趁其不注意時予以攻擊,也學到要靠獵物多近,才不會讓牠逃脫。
「那股罪惡感縈繞不去,因為你聊天的對象不是家人,而是陌生人。這會破壞你和家人的感情。上網會網友、對他掏心掏肺,是你最期待的事,覺得世界上終於有人懂你、欣賞你、愛你。我想那是人類最深的幻想——期待有人懂我們,以我們希望的方式看待我們、瞭解我們、明白我們的內在。這樣的可能性支撐著一群人繼續在網路上尋尋覓覓。少了這個可能,我們便覺得渺小、孤單。
網路既可拿來當作任何科目的研究工具,也可獲得許多想像不到的資訊。網路上提供的服務非常多樣,從如何在美國或國外領養小孩、買賣股票、收集硬幣,到如何跟蹤,應有盡有。如果說網路是這世界上最大的圖書資料庫,那麼也存在著諸多陷阱。有些望子心切的夫妻就被騙了數千美元領養不存在的小孩,還落得心碎的下場。網路上的資訊應有盡有,無論是派餅食譜、製造炸彈的技術,或者國內外恐怖份子使用的各種資訊。從八〇年代中開始,美國的激進右翼已利用電腦網路連成一氣。行將邁入千禧年之際和-圖-書,國際恐怖份子如賓拉登和蓋達組織(Al Qaeda)的網路,透過電子郵件扣壓縮檔案,和追隨者整合。網路可為善亦能為惡,其能力無遠弗屆,有些人道主義網站,捐贈食物給貧窮挨餓的國家,但也有戀童癖網站,剝削一些不過三、四歲的孩子。
網路上也形成了所謂的「網路黑幫」,漫遠在網路最黑暗的角落。這些人精於電腦技術,隨時可侵入個人電腦,偷取密碼、住家地址和電話號碼,甚至能竊取信用資料,破壞硬碟,把所有儲存的資料和檔案破壞殆盡。但是這些人一被逮到,軟體公司馬上設立防火牆,防止這些駭客肆虐。但棘手的是,新的防火牆一設立,馬上就被駭客破壞,於是更新一代、更堅固的防火牆又跟著產生。這就像一場科技高手對決的遊戲,預防犯罪的這方勝負參半。在網路上,一切都是競賽,看誰先在網路空間的未開發領域,發展出新的可能。
一九七〇年,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畫局的網路成立,共連結了四所西部大學的電腦主機:史丹福、加州大學的洛杉磯和聖地牙哥分校、猶他大學。網路運作得很順利,可是發展過快,悖離當初的設計。創立這套系統的人的初衷,是希望這四所大學能夠利用這套網路交換專業的問題,如此而已。他們壓根沒想到學校的人會開始登入電腦,藉由鍵盤輸入文字直接交談起來,也沒想到這可以拿來作私人用途。當時沒人預見這可能造就一種全新的人際溝通方式。到了一九七二年,使用ARPAnet的人開始收發電子郵件,並使用一種FTP(檔案交換協定)的方式互傳檔案。這些使用網路的人透過系統發送即時訊息,不再藉由電話或郵局寄信,他們笑稱這種舊式、慢得可以的溝通方式為「蝸牛郵件」。為了將所有的電腦網路連結在一起,也就是創造所和_圖_書謂的網際網路,需要一個共通的協定,於是電腦技術人員發明了TCP(傳輸控制協定)/IP(網際網路協定)。一九八三年開始,TCP/IP問世並開始正式運作,網際網路於焉誕生。
路易斯安那州有個傢伙,和他網路上的瑞典、日本、西班牙及加州女友,分享婚姻的痛苦和外遇的幻想。他和太太早就沒有親密關係,可是網路戀情卻使他生氣勃勃,對待妻兒更加和善。有時候,他深信網路戀情讓他變成一個更好的人。一開始,他喜歡在聊天室認識女人,和她們建立一對一的關係,先要求她們寄照片來,大部分都願意,再將這些女人的照片和電子信箱地址存在一個專屬檔案。他太太從沒用過他的電腦,也沒有上網的密碼,況且他跟她表明不希望她到書房來。她也就不打擾他,從不過問他在地下室幾個小時都在做些什麼。他絲毫不露口風,她自己也不是那麼想知道。
「網路就像個告解室,」他說:「有些話你不會跟最親密的朋友說,但會告訴網友,因為他不認識你或你家人,也不知道你的背景,你會覺得很自由、很有活力、有歸屬感。很快地,你和網友的關係會變得更密切,向他吐露心事,無須顧慮後果。可以暫時逃離大人的世界,逃避身為丈夫、父母或甚至男人的壓力。除此之外,可以自由選擇身分,任何身分都行,通常不會招致任何不良後果。話雖如此,還是擺脫不了欺騙的內疚。

網路意味著生活方式的新變革,舉凡商業買賣、搜尋資料,甚至結識新伴侶的方式都改變了,所有溝通方式都電子化,電子商業或網路羅曼史的網站隨處可見。網路上的個人廣告和聊天室變成新式酒吧和單身俱樂部,只有一個巨大的差別:人們不再侷限於某個真實的場景,或侷限於和一小撮人攀談。取而代之的是,透過網路,毫無限和圖書制地和全世界可能的對象來往。還不過幾年前,與人結識還得仰賴面對面的互動,藉由眼神接觸、身體語言以及外表來打量彼此。人類和動物本能的結合,往往能讓我們避開危險,眼睛所見最能幫助我們決定如何反應,是要反抗或走避,而直覺更是選擇伴侶時最珍貴的武器。
電腦是二次世界大戰後於一九四〇年代發明的,不過只有少數幾個大企業及政府機關在使用,因為體積太龐大,價格也太昂貴。六〇年代以前,美國國防部的高級研究計畫局(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開始設計一套網路系統,萬一發生戰爭,可以讓軍方繼續發送命令給武裝部隊。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的專家研究這個問題,並作出結論:戰爭期間的主要通訊中心,如電話交換局、廣播電台、軍方及政府的建築物等會是首要的轟炸目標。研究員認為,避免這種災難最好的方法,就是透過電腦網路,並將它分設在幾個不同處所。軍方建立高級研究計劃局網絡(ARPAnet)時,便採行了這個策略。
那個傢伙從未在網路上透露真實身分,也絕口不提自己的長相和年紀,只專注在自己的心情和想法,以及和他聊天的女人的感受。他懂得如何表達關心和憐憫,也懂得如何傾聽。他會運用審問犯人或目擊者的技巧,讓她們說出他想聽的話。他幹這行很多年了,知道只消分享自己的秘密就能輕易釣別人上鉤。
住在堪薩斯的前科犯,可以在網路上假裝成有愛心的牧場主人和事業有成的企業家,樂意對困苦的人伸出援手。在真實世界從未涉足聲色場所或從事性|交易的女性,現在可以大方地在網路上探索這些領域,無須尷尬,因為根本沒人知道妳是女的。女性突然間從過去的種種限制獲得解放,能毫不避諱地到www.hetubook.com.com網路上東瀏覽,西逛逛,慢慢嘗試又無須擔心洩漏真實身分或冒任何風險,安全無虞(表面上似乎如此)。
「有些網友尋求的也許是性,但是他們也渴望和人的聯繫,網路提供了一個全球聯絡網。那是個嶄新的事物,而新事物往往帶來希望,即使到頭來證明是空歡喜一場,但網路就像生命中小小的假期,每個人偶爾都會需要這種調劑。」
俄亥俄州某個政府機關有個女性員工到了下午,便無心工作,她瞄了瞄週遭,看有沒有人在看她。老闆出去了,也沒有人注意她,於是她打開電腦,敲了幾個鍵,瞬間就連上了一個色|情|網|站,偷偷摸摸瀏覽這些網頁,還不時偷瞄有沒有人朝她走來。她既迷戀這些影像又得抗拒,眼睛既不能緊盯著螢幕,但也移不開視線。如果說在上班時間上色|情|網|站讓她感覺一丁點的羞恥,那她同時也獲得了片刻的快樂。幾分鐘後,她重新投入工作,精神百倍,足以應付單調乏味的工作內容。她試著少幹這種事,可是近來她每天都要上上這個網站。
在網路世界裡,這全面改觀。在這冷冰冰的科技遊戲場上,什麼都可以造假——年齡、姓名、長相、職業、種族、性別、性傾向、個人經歷和性格。每次上線,都能改頭換面。在網路世界裡,生性害羞的人,可以變得大膽、風情萬種;個性殘暴的人,可以給人溫柔、謹慎的印象;十四歲的小孩,可以假裝成世故、老練的大人;七十五歲的人也可以佯裝成三十五歲。網路上,沒有踰越規範這回事。有人將網路形容為「打字機的狂歡節」,彷彿科技本身將人身上的某種東西或無意識的東西釋放出來,那些舊有的規則、自我表達方式和自我控制已不再適用。在網路的國度裡,你可以化身成任何東西或任何人,在這裡,可以放下最後的矜持。這項新科技似乎在鼓勵人們大聲說出、甚至奉行內在最原始的衝動。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