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故事

作者:高陽
大故事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狀元的故事 二、得而復失

狀元的故事

二、得而復失

「趙翼是常州人,江浙狀元很多,得失看得輕;如今西征之師平定回部,我想給陝西人一個狀元,以示偃武修文之意。你們看如何?」
「不然。」劉綸答說:「今年一共二百另七卷,我每一卷都檢查了,沒有找到趙雲崧的筆跡;如說此卷非趙,那麼他的卷子在那裡呢?」
話雖如此,劉綸終以為疑,及至進呈後,正好有御史建議,前十卷請先拆彌封,再定名次;目的即在抵制軍機章京因軍機大臣徇私而得鼎甲,高宗降旨,准予試行。
畢秋帆不善書法,他之能中狀元,頗出人意外。原來他在乾隆二十二年考取軍機章京,同事中有諸重光、童鳳三,亦皆是舉人,而且一起在庚辰科的會試中了進士;到得殿試前一天,原該諸重光在軍機處值宿;諸重光對畢和*圖*書秋帆說:「今晚上應該你代我值夜。」同僚互相換班是常事,但何以說是「應該」呢?諸重光指著童鳳三說:「我們倆的書法都很拿得出去,有鼎甲之望,今天應該早點回去,養精蓄銳,一躍龍門;像你老兄的一筆字,我想你自己也不會作非分之想吧!」
談趙翼以前,先要談乾隆二十五年庚辰正科的狀元畢沅,此人字湘蘅,別號秋帆,江蘇鎮洋人,乾隆十八年中舉人以後,捐了個內閣中書,在京當差;迷戀名伶李桂官,債臺高築,正業俱廢,後為李桂官所知,大為感動,盡其力之所及,助畢秋帆上進。及至畢秋帆大魁天下,李桂官亦因而名滿天下。袁子才曾賦長歌詠此一段佳話,內有句云:「若教內助論勳閥,合使夫人讓誥封和*圖*書」李桂官遂為人稱作「狀元夫人」。
及至一拆彌封,果不其然,第一本即是趙翼;第二本是杭州人胡高望;第三本王杰,字偉人,號惺園,陝西韓城人。
「本朝有沒有陝西人得過狀元?」高宗問劉統勳。
將進呈時,劉綸跟劉統勳說,九圈一卷,疑心是趙翼的卷子。劉統勳笑道:「趙雲崧的筆跡,燒了灰我都認得。」
及至第二天殿試,所發下來的策問題中,正有一題談屯田,在許多應試者尚不知新疆位在何處的情況下,畢秋帆得心應手,將這一道策問,發揮得淋漓盡致。進呈的前十本中,畢秋帆原列第四,高宗親手拔置第一;而原為第一的諸重光,被壓成第二,到手的狀元,拱手讓人。童鳳三亦在十本之內,中了二甲第六名。和_圖_書
高宗於王杰的筆跡很熟,因為王杰曾先後在兩江總督尹繼善、江蘇巡撫陳宏謀幕府中專司章奏;而且他曾問過尹繼善,知道王杰人品高潔,決定拔擢他為狀元。
趙翼字雲崧,別號甌北,文名甚盛,自視亦高,當然亦有掄元之想。及至聽說二劉有此約定,怕他們認出字跡,決定變更字體。趙翼初入京時,在劉統勳家當西席;劉統勳之子劉墉字石庵,寫顏字有名;趙翼學他的書法,平時偶作正楷,亦寫顏字。其實,他本來擅長的是歐陽詢的「率更體」;這天殿試的大卷子,以率更體來寫。
大家當然沒有話說,趙翼與王杰的名次互易,即成定局。這就是趙翼的狀元,失而復得、得而復失的曲折經過。至於王杰,確是不負高宗的識拔。乾隆末年,和珅當www.hetubook.com•com政,勢燄薰天,軍機大臣中除了首輔阿桂以外,只有王杰持正不阿,有一回和珅執著王杰的手說:「這雙手好軟,真好。」王杰答說:「這雙手雖好,不過不會要錢。」和珅為之面赤。嘉慶七年告老還鄉時,仁宗御詩贈行:「直道一身立廊廟,清風兩袖還韓城。」傳誦一時。
「沒有。」
原來如此!畢秋帆性情寬和慷慨,一諾無辭。到了傍晚,發下一件「交議」的奏摺,是陝甘總督黃庭桂所上,以準噶爾、回部之亂平定,應如何在新疆興辦屯田事宜,以期一勞永逸。入夜枯坐無事,他將黃庭桂的奏摺細看了幾遍,對於新疆屯田是怎麼回事,大致已了然於胸。
此言有理!劉統勳將趙翼的卷子要了來,聚精會神地覆閱了一遍說:「趙雲崧才氣縱橫,但常有不中繩墨之和*圖*書處;這一卷嚴謹修潔,絕不是雲崧的手筆。」
及至轉桌已畢,九圈的只有一本。不是說讀卷大臣共八人嗎?何來九圈?其中有個緣故,平定回疆的定邊將軍兆惠,班師還朝;高宗為示榮寵,特為派他充任讀卷大臣。兆惠面陳,身為武夫,不諳文事;高宗跟他說:「不要緊,你看圈多的,也給他圈好了。」其中有一本八圈,兆惠錦上添花,便出了一本九圈的卷子。
第二年辛巳,皇太后六十萬壽開恩科,同為軍機章京的趙翼,上年會試鎩羽,這年捲土重來,禮闈得意。殿試以前,軍機大臣協辦大學士劉統勳及左都御史劉綸,已內定派為讀卷大臣,私下計議,去年狀元、榜眼,皆出於軍機章京,外間嘖有煩言,說軍機章京占盡便宜;本年為避嫌疑,進呈的前十本之內,絕不能有趙翼的卷子。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