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出版史上,最驚人的處女作暢銷紀錄。
兩年銷售逾120萬本,上榜近100週!
34國版權售出,暢銷全歐逾500萬本,在西班牙成為唯一超越《龍紋身的女孩》與《暮光之城》的小說!
義大利最高文學獎「史特雷加文學獎」得獎作!於義大利掀起三十世代讀者的迷戀狂潮,書迷們甚至在城市各角落塗鴉書中佳句。
他們就像一對中間只隔一個數字的「孿生質數」,如此相似、如此接近,卻又永遠無法真正靠在一起……
兩個質數,代表兩個不幸的小孩、兩個孤獨的青少年、兩個脆弱的大人。
艾莉契討厭滑雪,卻在父親的逼迫下不得不去上滑雪課,因此遭逢了生命中最大的意外。
馬提亞有一個智能不足的雙胞胎妹妹,父母卻總是硬將他們綁在一起。當終於有同學願意邀請他們去參加生日餐會的那天,馬提亞做出了讓他一生懊悔的抉擇。
兩個人生曾經面臨缺憾的青少年,在另外一場生日會上相遇了……他們如此相像,卻又如此不同;如此接近,卻又難以真實碰觸,像兩個「孿生質數」,緊密卻又非獨自存在不可。他們,究竟會面對怎樣的未來?
這是個關於童年經驗、孤單與愛的動人故事。看完之後你會想問:當你愛上另一個人時,是否還能保有自己的完整性?為何越是相愛的人,卻越是無法彼此靠近?
26歲便和安伯托.艾可同樣榮獲義大利最高文學獎的裘唐諾知道,生命,是由殘缺不全卻極為珍貴的片段所組成的。而這一切的不完美,讓我們不得不陷落在整個故事中無法自拔。
亞馬遜網路書店2011年最佳圖書百大榜
在美國上市立即登上《紐約時報》排行榜第九名、美國獨立書商協會暢銷榜冠軍、亞馬遜網路書店及邦諾網路書店暢銷書。
全美銷售超過60萬冊(含電子書),銷售31國版權。
誠品書店2011年6月外文選書
「我多希望在還只愛她一個人的時候就死去。」
海明威口中這個「她」的故事
獻給所有義無反顧為愛燃燒的世間女子
你或許知道,巴黎所賦予海明威的靈感成就了《旭日依舊東升》這部小說,海明威在日後更有散文集《流動的饗宴》回溯這段難以忘懷的巴黎歲月。但你恐怕不知道,這兩本書都遺忘了一位在海明威生命中留下深刻刻痕的女子,她,是海明威的巴黎妻子,是海明威最初的愛戀,是時移事往無數年後,海明威在自殺前仍想說上最後一次話的對象。
海德莉,一個過著幽閉生活的二十八歲女子,像個老處女般寄居在姊姊家,看著昔日同儕或結婚成家,或謀職立業,過屬於她們的日子,做自己的事也犯自己的錯。而她卻活在童年意外與父親自殺的陰影之下,在家人的過度保護中寸步難行。渴望掙脫,卻無一技之長可賴以脫離困局。腳上沒有纏足,卻走不出家門去。
這樣的一名女子,遇上了日後將在美國文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海明威。這個當時還沒沒無聞、一樣活在父親自殺陰影之下的年輕窮小子,讓海德莉向來蒼白的人生幻化出炫目的色彩。愛情把海德莉的腳步帶往新的城市,婚姻則把她帶往全然陌生的國度。
海德莉跟隨懷抱著文學大志的海明威前往文人薈萃的巴黎,陪著他四處投石問路,與葛楚.史坦、艾茲拉.龐德、費滋傑羅等日後無不成為經典大師的人物相交甚篤,並成為當時風起雲湧的藝文團體裡的黃金佳偶。
在放恣不羈的巴黎氣息中,在才子佳人環繞、文人墨客相互較勁的環境裡,海明威努力尋找讓自己名留青史的聲音。他將自己和海德莉及一群朋友豐富而狂烈的生活寫進小說裡,成就了《旭日依舊東升》,之後更有散文集《流動的饗宴》回溯這段巴黎歲月。然而,隨著機會一個個到來、名氣日漸水漲船高,海明威對一眾文壇好友,甚至是對海德莉這位糟糠之妻,逐漸有了不同的眼光和態度。海德莉身為妻子的角色也變得更具挑戰性,但義無反顧的她仍努力地忠於這份刻骨銘心的愛情。她深切地意識到,巴黎成就了他的事業,卻彷彿要奪走她的愛情。到頭來,他們終究還是面臨了一場會讓他們的奮鬥目標徹底崩解的危機。
在海德莉的故事中,你將讀到世紀文豪海明威不為人知的面向,更將與海德莉一同經歷愛情裡的疑懼、擺盪、背叛。這是一個平凡女子的人生淬鍊與激烈蛻變,更是翻遍文學史也讀不到的哀婉篇章。
這趟旅行是從靠近河川源頭的地方開始。在大自然中旅行時,凡事都得靠自己是生存的鐵則。
某年夏天,三名少年和一個男人,以及一條狗,划著獨木舟沿河流而下,展開了一趟充滿刺激、痛快、感人的與大自然合而為一的旅行。對少年們而言,像這樣的獨木舟之旅是初次經驗,每天划著獨木舟直到日落,接著在河流旁的草原搭帳蓬落露營。
本書是知名旅遊作家椎名誠繼《草原之戀》後,另一旅遊名作。這是他與攝影高手佐藤秀明某年夏天跟隨獨木舟選手野田知佑先生、三個少年及一條狗到北海道河川的旅行記事。旅遊結束後,大家各自帶著屬於夏天的回憶回歸原本的生活,但即使夏天過了,屬於夏天的甜蜜回憶卻沒有結束。本書風格清新淡雅,是少見的抒情攝影散文,將可帶給讀者耳目一新的閱讀感覺。
★美國圖書館協會普林茲文學獎金牌獎
★英國史馬堤斯童書獎9~11歲類銀牌獎
★文化部優良讀物推介
★「好書大家讀」選書
★臺北市國小兒童深耕閱讀計畫好書
★中國時報開卷版推薦
一本連大人也會喜歡看的青少年小說。
這是一部充滿相對性的少年小說:好與壞,明與暗,生與死,虛與實。作者大衛‧艾蒙(David Almond)藉由本書,巧妙地把幾種不同的元素編織在一起——主人翁基特對爺爺的關心,對艾司庫的同情,他的學校生活,對於死亡的不安……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很自然而然地跟著基特穿梭於他的日常生活與過往的鬼魂之間。作者把魔幻寫實主義融合進一個令人心碎的現實世界,他像變戲法般設計了層層疊疊的情節——腦筋退化的爺爺在現實與夢境中的虛虛實實;活潑熱情的女同學愛莉所散發出的光和熱;基特受到爺爺的啟發而寫的故事,竟神奇地牽繫著艾司庫與母親和妹妹的親情,並因此使艾司庫得到救贖——將黑暗與光明、前世與今生巧妙地編織在一起。
這本書的特別之處還在於故事之中還有故事。我們不止被基特與艾司庫的遭遇深深吸引,也著迷於基特在書中創造出的「拉克的故事」,一個在遠古的冰河時期,掙扎著生存的原始少年的遭遇。這個故事中的故事,更增加了小說的張力與懸疑感。
「面對生活的殘酷,我為孩子們寫書;在送孩子到黑夜中漂泊之前,希望這是獻給他們的文學之吻。」——大衛.格羅斯曼
少年諾諾即將滿十三歲,參加成年禮。他獨自搭火車從耶路撒冷到海法時,在座位上發現一封寫給他的信。信上說,只要諾諾願意,可以發掘父親所準備的冒險活動,也可以百無聊賴地一路坐到海法。
「站起來,有著一顆獅子心的諾諾!勇往直前和命運邂逅吧!請移步到第三個包廂的三號座位,然後將你的目光轉向乘客們的臉龐,審視他們。當你選定了人群中誰是你的奇遇同伴,就過去跟他對暗號……」
諾諾藉由一段火車冒險之旅,脫離生活軌道,運用平時習得的知識,解決途中遇到的各種難題。過程中,他體驗與人交心,也曾經被欺騙;更讓他明白,親人對他的愛,是讓他接受挑戰的勇氣來源。
大衛.格羅斯曼以溫柔的筆觸寫下《鋸齒形的孩子》,讓諾諾在成年禮前夕,承蒙親人愛的呵護與引導,去體驗「生命中的黑暗面」。這趟旅程不僅是冒險,也是祝福,更是一份重大而意義深遠的禮物。
本書獲1996年義大利蒙德羅文學獎(Premio Mondello)、1997年義大利格林尚內卡渥(Premio Grinzane Cavour)文學獎的最佳外文小說獎;改編電影獲2013歐洲電影獎之青少年觀眾票選最佳導演獎、2013蒙特婁國際兒童影展之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年輕的軍官喬凡尼‧卓坷懷抱著雄心壯志,騎著馬一步步走向沙漠邊的巴斯堤尼堡壘,他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將掉入一個無法逃脫的陷阱,一個勢必糾纏他直到生命盡頭的夢魘早已如影隨形而來。一年又一年,喬凡尼每天遙望巴斯堤尼堡壘北邊韃靼人的國度,那個毫無人煙的荒漠,對他來說有種說不出的冒險挑逗,就像每個人一生總該碰上一次的奇蹟會在那荒漠間降臨。隨著時間流逝,為了抓住這種越來越模糊的可能性,喬凡尼毫無退路的捲入一場彷彿永遠不會發生的戰爭……
諾貝爾文學獎對於所有從事文學工作的人來說,意味著一種文學成就登峰造極;本書所選集的短篇小說都是年來十六位卓越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作品中精選出來。
這些作品在時間上相隔六十年,在空間上相距半個地球,由於時代的變遷、地域的迥異,使它們的內容顯得繁富多彩,亦表現了人類思想的殊異性。
這些作品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是人性的刻劃、人生的寫照。它們的筆觸,有的細膩,有的犀利,有的優美如牧歌,有的豪放似奔流,寫盡了人生的多姿和繽紛。
本書作者們對人性幽微的洞察,對於人生境遇的世故,淋漓透澈,叫人尋味,發人深思。
故事發生在19世紀的資本主義浪潮過後的法國。文本主要描述了一位從小接受過貴族教育的女性——波法利夫人,由於期望所謂的「浪漫主義文學」中的愛情範式,而選擇出軌,先後與何多夫、雷翁偷情,然而最後卻落得債台高築的下場,最後自殺。
據考證,波法利夫人是一個真實社會事件的改編。波法利醫生正是福樓貝父親的學生、外科醫生德拉馬爾,是一名鄉下醫生,德拉馬爾醫生早年喪偶,1839年娶了農場主女兒、17歲的德爾菲娜,也就是艾瑪的原型。
福樓貝在作品裡,除了透過無數的繁瑣細節描寫波法利夫人的心理狀態,書中還展示了法國共和時期的社會風貌。作品在1856年在《巴黎雜誌》上連載,因內容太過敏感而被指控為淫穢之作,詩人拉馬丁告訴他,「在法國沒有一個法庭能定你的罪」。果然後來經法院審判無罪,開始聲名大噪。
本書精選收錄菲律賓短篇小說包括:
岡薩雷斯《藍頭顱與黑棕櫚》
尼克.華金《聖母的寶石傳奇》
尼克.華金《五朔節前夕》
阿塞雅那《草蓆》
阿爾基雅《大哥攜妻返家記》
布里揚德斯《信、愛、時間和拉薩羅醫生》
費爾南多《曬黑》
李維拉.福特《喪生》
羅塞斯《公鷄和母鷄》
桑托士《蘋果的香味》
荷西《偷神像的人》
最受日本人喜愛的國民作家——宮澤賢治,點燃宮崎駿、手塚治虫、藤子不二雄等動畫大師的靈感起源。
穿越百年,照亮徬徨人心的永恆曙光,被譽為東方版《小王子》的經典鉅作!
「我不知道怎樣才是幸福。但無論再怎麼痛苦,只要那是走在正確路途的必經考驗,無論是上坡或下坡,都是通往真正幸福的一步。」——宮澤賢治
日本《朝日新聞》曾舉行過一項評選,請讀者投票選出「這一千年裡你最喜歡的日本文學家」,宮澤賢治高居第四,遠遠超過了太宰治、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谷崎潤一郎,以及村上春樹。曾有人如此說道:「每個日本人的家中一定有一本宮澤賢治」,由此可見,宮澤賢治文學備受日本人熱愛,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當全世界的人都幸福的時候,才會有個人的幸福。」宮澤賢治畢生抱持著追求讓所有人幸福的強大理念,不僅落實了他在農業改革上的貢獻,也貫穿了他的文學創作。他的筆觸溫暖且細膩,多以森林、原野及鐵軌,天空、彩虹與月光為創作主題。作品隱含的人生哲理猶如其人,總能帶給人們堅定而溫柔、純粹而慈悲的力量與希望。
〈銀河鐵道之夜〉是宮澤賢治最廣為人知的代表作品,集結了他的人生觀、宗教觀,與宇宙觀之濃縮,看似童趣的奇幻故事,卻蘊含了許多哲理,引領讀者體悟何謂真正的幸福、生死的奧秘,與人生的意義。
本書收錄十一篇宮澤賢治的經典短篇小說,其中包括:
〈銀河鐵道之夜〉:喬凡尼是一名家境貧困而孤獨的少年,他每天放學後都必須打工以維持家計,照顧重病的母親, 一邊等待出外捕魚的父親音訊。某一天,打工結束的喬凡尼疲累地在附近的山坡上睡著了。不知不覺中,他竟搭上一列奇幻火車,翱翔在朦朧的淡藍色天空,並發現自己的好朋友康內帕拉也在車上。兩人就此展開一段繽紛夢幻的銀河鐵道之旅,彷彿夢境一般的不可思議。然而,喬凡尼卻沒有發現所有乘客的共通之處,以及銀河列車的最終目的地……銀河站到了、銀河站到了,眼前頓時大放光明,令喬凡尼不禁一再揉眼睛。喬凡尼此刻竟然真的坐在夜間輕軌火車亮著成排小黃燈的車廂內,從車窗望著外面。空咚空咚空咚,這輛美麗的小火車奔馳在隨風翻飛的天空芒草中,奔馳在天河之水及三角點的淡藍色微光中,永無止境地不斷奔馳。
〈雙子星〉:以天上水晶宮的兩個童子,真誠幫助蠍子星與大烏星的善良本質,表現出人性光明的面向。
〈開羅團長〉:以貪杯的三十隻雨蛙,喝了上百杯的威士忌後,醒來便成為開羅團長的手下,每日被血汗壓榨。詼諧諷刺勞雇關係的權力失衡。
〈貓咪事務所〉:以四隻貓咪在事務所的相處,充分隱喻職場霸凌與歧視的情形。
〈大提琴手高修〉:描寫琴藝拙劣的大提琴手,連續被小動物打擾了幾晚的練琴時光,琴技有了不同的變化。曾被吉卜力工作室改編成動畫推上大螢幕。
《要求特別多的餐廳》是宮澤賢治生前少數出版的童話集,與〈銀河鐵道之夜〉並列為宮澤賢治最著名的代表作。在廣闊的原野之上,有著挺著滾圓肚子的山貓、祈禱和平的烏鴉艦隊,還有出沒在滑床山的熊……本書收錄十八篇天馬行空的故事,時有撫慰人心的溫暖、善待萬物的慈懷,也有暗喻人性與現實的諷刺,藉以探討生死、善惡、文明社會的殘酷等。宮澤賢治將樸實而真摯的信念寄託筆尖,洗滌內心的不安與煩憂,最終期盼每個人都能再次築出一片屬於自己的理想烏托邦。
〈橡子與山貓〉——經典動畫《龍貓》天然呆原形
宮崎駿:「宮澤賢治的童話故事裡面,我最喜歡〈橡子與山貓〉。巨大山貓獃獃站著遙視彼方,腳邊的小橡果嘎吱嘎吱作響的轉圈滾動著……是我心目中的山貓形象。只要想到山貓出神呆立的模樣,我就很喜歡故事中所描述的那個世界。」
某個週六的傍晚,一郎家收到一張奇怪的明信片。
兼田一郎先生 九月十九日
得知您心情愉快,非常好。
明天有一場麻煩的裁決,請來一趟。
請勿帶飛行工具。
山貓敬上
小男孩一郎收到了來自山貓的明信片,一想到山貓喵喵叫的花臉,還有那個據說很麻煩的判決,他興奮不已地出發往山裡尋找山貓。只見山貓穿著黃色外褂,瞪著渾圓的碧眼站在那裡,挺著滾圓的大肚子等待著一郎的到臨……麻煩的判決結果出爐了,最笨、最誇張、最不像話的,就是最厲害的人?!
〈要求特別多的餐廳〉——隱藏在幽默底下嘲諷的黑色童話
兩個年輕紳士扛著發亮的槍,帶著兩隻白熊似的大狗,正在深山裡樹葉茂密之處伺機尋找獵物,卻始終一無所獲。隨著天色漸暗,又冷又餓的兩人,竟在森林深處發現一棟氣派的西式洋房餐廳「山貓軒」。
兩人踏進餐廳,玄關的玻璃門上便寫著「歡迎任何人光臨。千萬不用客氣。」往前走了走,第二道門寫著:「尤其熱烈歡迎胖子及年輕人。」第三道門:「本店是要求特別多的餐廳,請多包涵。」受到如此禮遇的兩人,滿心期待推開一道又一道門,他們滿足了每一道門的要求,他們相信自己如此被禮遇,因為他們是最尊貴的大人物!終於來到最後一道門,門後到底有著什麼金碧輝煌的景象等著他們呢……?
〈踏雪〉——二十五歲刊登《愛國婦人》雜誌,賢治生前唯一獲得稿費的珍貴之作
「硬雪硬邦邦,凍雪冰涼涼!」皎潔巨大的滿月靜靜從冰上山升起,雪地晶瑩發出藍光。四郎和妹妹寬子,應小狐狸紺三郎的邀請,參加狐狸舉辦的幻燈片欣賞會,只有十一歲以下的人族才能拿到入場卷。這場狐狸聚會最後宣告了這樣的結論:「聰明且毫無醉意的人族孩童吃了我們狐族做的食物。我相信各位今後即使長大了,也能不說謊不嫉妒。」
這是一間活脫是從狄更斯書裡頭蹦出來的可愛鋪子。
店外陳列了幾架書,開門進去前,我先站在外頭假裝隨意翻閱幾本書,好讓自己看起來像是若無其事地逛書店。一走進店內,暄囂全被關在門外。一陣古書的陳舊氣味撲鼻而來。我實在不知該怎麼形容:那是一種混雜著黴味兒、長年積塵的氣息,加上牆壁、地板散發的木頭香……店內左手邊有張書桌,坐著一位年約五十、長著一隻霍加斯式鼻子的男士。他站起身來,操著北方口音對我說:「日安。」我回答說我只是隨意逛逛,而他則有禮地說:「請。」
極目所見全是書架-高聳直扺到天花板的深色的古老書架,橡木架面經過漫長歲月的洗禮,雖已褪色仍逕放光芒。接著是擺放畫片的專區:另一邊還放著幾疊迷人的古舊畫刊……
本書取材的範圍相當廣泛:這裏面有戰火扭曲下的人性,也有戰火洗劫後的塵埃;有小人物的歡樂和悲哀,也有富貴家族的疏離和苦悶;有街頭巷尾的傳奇,也有風林雪夜的鬼故事;有些故事是樂觀的,有些則反之。此外,還有三篇故事,不約而同以小孩為主角。似乎從童年、青春期轉變為成人的過程,是義大利作家不可避免的關懷。
本書讓人感受最深的,是他們都能在平平靜靜的文字底下,蘊藏著波濤洶湧的感情。這點特色,恐怕跟我們印象中熱情誇張的義大利民族性有所出入,但是,讀者仍能從中看出義大利人跟中國人某些相似的地方來。
本書獲獎紀錄:
美國紐伯瑞兒童文學獎銀獎
美國出版人週刊年度最佳童書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年度最佳童書
紐約時報年度百大童書
所有的科學,都是從震驚開始的!
那個暑假為卡莉的生命注入活水,也為她帶來新的期待。
1899年的德州夏天,白天氣溫高得嚇人,一般人即使安安靜靜躺下來睡午覺,依然汗流浹背。11歲的卡莉喜歡在這時候一個人偷偷跑去游泳。她對報社刊登太陽下的氣溫不滿意,寫信去反應,報社從善如流,改報陰影下的氣溫,果然讓人覺得涼爽了一點。
大哥送她一本筆記,她用來觀察紀錄每天看到的生物,也聰明的想出號令蚯蚓的方法,銷售給哥哥當魚餌。她對達爾文的進化論感興趣,偷偷設法去圖書館借書,卻被禁止,讓她很沮喪。後來她發現庭院裡的綠色蝗蟲體型比較小,動作迅速;黃色蝗蟲雖然動作慢,個頭卻大,她跑去問爺爺,以為自己發現了新品種,但爺爺要她自己找答案。她從觀察中體認到黃色蝗蟲因為有體色保護,所以即使動作遲緩,仍然可以活到比較老。
她把這個發現告訴爺爺,老人家大為驚訝,將她視為志同道合的朋友。爺爺引領她進入科學世界,教她如何做觀察筆記,如何使用顯微鏡,同時怎樣養成實事求是的研究精神,並告訴她許多科學家的事蹟。
卡莉的志向是進入大學就讀,當一名博物學家,但媽媽觀念非常傳統,期待她當個淑女,逼她學習縫紉、編織、烹飪和彈琴。她無力反抗,在媽媽的期待和自己的興趣中掙扎。
暑假期間她和爺爺發現一種巢菜,他們加以培育、觀察、照相,寄到博物館申請承認發現新物種,聖誕節過後,他們終於收到回信,並得到以家族姓氏命名的榮耀,也為卡莉爭取到不同發展的機會。
穿插在科學主題之間的是大家庭的日常生活、手足之情、成長的苦惱、家人間無言的默契和誤解……讓閱讀變成一件既興奮又有趣的事。
比利時著名詩人卡爾.諾哈克以精湛的筆觸為世人解謎 ——永遠的小王子,聖修伯里生命最後的旅程。
透過我筆下所顯露出的我,方能找到真正的我。——安東尼.聖修伯里
1944年7月31日,一個風和日麗的午後,《小王子》的作者安東尼.聖修伯里在一次偵察任務中,謎一般的消失。關於他的失蹤眾說紛雲,各種臆測流傳於世。在經過了將近一甲子的時間,2004年4月7日他所駕駛的飛機殘骸確定於馬賽外海尋獲,儘管他的死因仍有待釐清,但是對許多喜愛他的人來說,在沒有正式的告別儀式下,毋寧相信他是追隨了小王子的腳步,消逝於風中卻永遠存在人們的心裡。
作者比利時著名詩人卡爾‧諾哈克,從小就喜歡閱讀聖修伯里的作品,為了使讀者更接近這位不平凡的作者,諾哈克挑戰自己的寫作功力,運用豐富的想像力揣度聖修伯里失蹤當日的情景,深入考據、巨細靡遺,是一本對生命的禮讚,也是一場旅行的邀約。
聖修伯里在本書中化身成了主角,帶領讀者跟隨他的腳步遨翔曾賦予他諸多夢想的天空。諾哈克志不在寫出另一本《小王子》,而是要以精湛的文字描述讓讀者體會另一種魔力。
如果,一個糟糕透頂的人生能夠和別人交換……故事發生在巴黎,卻讓我們在這裡碰到一群鱷魚。
約瑟芬,是法國12世紀史的國家級研究員,40歲的她外表平凡,還極端缺乏自信,她失業許久的先生在一次大吵後離開,帶著情婦到肯亞養鱷魚,約瑟芬的婚姻和人生瀕臨崩潰邊緣,但為了一雙青春期的女兒和家中債務,她必須振作起來……
約瑟芬的姐姐艾麗絲—聰明美麗、才華四射,嫁給帥氣多金的律師菲力普,躋身上流社會一生平順得意,步入中年的她忽然感到乏味,在一次社交晚宴中,她謊稱自己在創作12世紀的歷史小說,使得在場的出版商眼睛一亮並表明出版意願,而這件事很快傳遍巴黎。
虛榮的艾麗絲最後向妹妹求救,她願用極高的代價換取妹妹的捉刀代筆,而約瑟芬礙於困窘的經濟狀況同意了,這是她破產前的救命繩索,只是兩個人不知道這個由謊言包裹的魔鬼交換,最後將翻轉兩人的命運……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