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雲旗
第二章 臨江夢龍(三十二)
趙長希嘆道:「沒想到竟是這樣。今日寧姑娘提及貧道的師弟李素微修成了『空游訣』第九重,想來那也是意勁雛形的一種吧。」
寧簡遲疑道:「且不說刀宗『天地朝夕』之神異,我曾在舂山腳下目睹摩雲教『影使』施展意勁,竟似能從陰影中借力,這般匪夷所思的招法,又如何能靠內力使出?」
「道長見識高明,所言極是。」秦芸繼續道,「這武林之中,每個人的內力看似彼此隔絕,孤存於各自體內,蔓散在天地之間,但因所有內力本是同質同源之物,故而天下的內力在深處卻是聯繫在一起的,就恍若……天地也有一處丹田。」
葉涼看了一眼方輕游,亦道:「去年我和方大哥在樹林中交手,方大哥的意勁『浮光』能以刀光傷人,這似乎也並非用內力能做到的……」
楊仞道:「千萬年的內功修為么,那自是極為渾厚,渾厚之極了……」
秦芸道:「修成『意勁』只是與天下內勁建立了聯結,但各人根據天資心性不同,所能承受和運使的內力也有各自的極限;『意勁』施展之際,往往只是從天下每個武人身上抽走了一絲內力,便連十成中的半成也遠遠不到,故而被借勁之人是極難察覺的……但即便每人只被借走一絲,匯聚到一個人身上,也是超過數百年的修為了。」
秦芸頷首道:「不錯,摩雲教的『意勁和-圖-書』與天下內力結成的聯繫極為微弱;但即便如此,十多年前數萬名摩雲教徒死傷殆盡之後,中原各派武人的內功修為其實都有所提升,只是各派未必知曉其中緣由,只當是自己勤修有成,或是天資穎悟罷了。」
秋剪水曾看過兩封刀宗書信之一,數月來對體內隱約萌生的那一絲「意勁」體悟頗深,這才能將其與「心照境」相融,聞言微微頷首:「晚輩確是有了一個猜測,只是恐怕不對。」
游不凈沉吟道:「一個人的精神氣力,難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日漸衰減,這不是勤修苦練能克服的,但若真有人永遠不衰不老,練上一千年、一萬年的內功,究竟會如何,那自當另說……可是人壽有限,此事只怕永遠也難知答案。」
楊仞心下恍悟,驚詫暗忖:「……看來老子要當天下第一高手,一須祈求許老頭長命不死,二須他自己少用內力,他娘的,這可麻煩得很了。」
「所謂『意勁』,便是『意動天下內勁』。」
陳徹道:「當時柳續前輩猜到殺刀宗的原因或與『意勁』相關,吳重口齣戲言,誇讚柳副山長『機靈』,而後他說……」
楊仞聞言微凜,隱隱想到了什麼,只聽秦芸又道:「千百年來,天下武人生死交替,如今世間內力的總量究竟是增是減,恐怕誰也不知;倘若修成『意勁』之人越來越多
和圖書
,『意勁』施展愈發頻繁,遲早有一天,亦會有越來越多的武人察覺到自身內力的減損。」秦芸點了點頭,道:「除此之外,『竹聲新月』能擾動敵人『意勁』的聯結,使其反制自身;無顏崖的心法『半日紅妝』,以及其他能短時激增自身內力的功法,則都是與所謂的天地丹田短暫聯結,粗具雛形罷了。」
秦芸轉頭瞧向秋剪水,道:「秋姑娘,方才我說到『傳功』一事與意勁相關時,你神情異樣,似有所悟,是么?」
眾人一怔,雖知萬年內功自是深厚到駭人聽聞的地步,但人力有時而窮,若說能摧山移海,只怕終究做不到。
寧簡心弦微動,脫口道:「吳大叔說,『須知這意勁一物,並非渾成獨立,實與世間其他武學此消彼長,在深處頗有關聯,如今武林中會使意勁之人越來越多,這可著實不是好事……』」
「這便是意勁的真相,也即是……內力的真相。」秦芸低眉斂目,輕輕一嘆。
秦芸道:「秋姑娘但講無妨。」
秋剪水思忖片刻,道:「據我猜想,『意勁』就是內力。」
秦芸道:「不錯,楊幫主不妨試想,倘若一個人能活千年萬年,持續修練積累內力,將會如何?」
楊仞與秋剪水對視一眼,心中驀然閃過一幅圖景——
秦芸神情微悵,道:「知曉了其中道理,距離創建自身與天下內
和-圖-書
力的聯結、真正修成『意勁』,還相隔甚遙;而從創出『意勁』到寫下能讓他人領悟意勁的書信,其中又有許多難關……刀宗實是千載難逢的奇才,不愧是天下一人。」楊仞皺眉道:「內力?」
趙長希頷首道:「不錯,貧道修習『空游訣』多年,對武林中的其他內功也略有了解,隨著功力漸深,越來越覺得內功心法實與外門招式一樣,均是表象;武學一途,說到底不過是『厚積薄發,靈心運用』而已。」
寧簡一怔:「什麼話?」
眾人默想刀宗當年神采,又念及他身死舂山,心中感慨嘆惋。忽聽裘駟道:「秦姑娘,我有一事不懂,倘若一個人修成『意勁』,借用別人的內勁施展諸般神奇武學之時,難道別人內力減少了,卻毫無覺察么?」
世上武者的內力深深淺淺,行走各地,就像星星點點的燭火,有的蠟燭光焰明亮,有的蠟燭則只有微小的火苗,但他們不知道,所有蠟燭的燭芯都在他們看不見的地方糾繞合一:天地宛如燭台。
眾人震驚不已,屋裡沉默片刻,何輕生撓頭問道:「可既然無人能活千年萬年,這答案又是如何得出的?」
眾人聽完良久無言,均覺神魂深處輕顫不絕,各自沉思起來。
秦芸道:「要知答案,也不必非要活上千年萬年。」頓了頓,繼續道——
屋裡沉寂下去,眾人心頭陣陣戰慄和*圖*書,既覺豁然開朗,卻又不自禁地惶惑起來;陳徹默然在旁犯困,聽到楊仞提及「吳重」,忽而想起一事,道:「主人,你可還記得吳重在舂山峰頂上所說的話么?」
秦芸凝視秋剪水,眼神中卻似有讚賞之意,轉頭環顧眾人,道:「其實秋姑娘所言雖不中,亦相差不遠。諸位覺得詫異,並非是因不懂『意勁』,反倒是對『內力』思悟不深之故。」
楊仞心思飛轉,介面道:「既然天下內力相連,回想吳重那般神異的傳音之法,定然也是藉助於此了,而方兄能自廢『意勁』,便是切斷了這種聯結之故……」
秋剪水忽道:「我記得燕山長在舂雪鎮上曾說,摩雲教的教徒人人都會『意勁』,想來他們所使的功法,也都只是意勁的雛形了?」
「一個人若能將內功持續不斷地修練下去,千萬年後,雖不能力摧山海,卻能從影中借力,以刀光傷敵,亦能施展出『天地朝夕』、『天風縈迴』這般神妙超絕的武學招式——
「內力是『蛹』,意勁是『蝶』,意勁的誕生,便是內力積疊到某種地步之後的『蝶變』。」
「這……」眾人相顧錯愕,心中均不以為然。
一時間屋裡低語紛紛,楊仞耳聽諸人反駁秋剪水,心下不喜,朗聲道:「究竟如何,咱們還是聽秦前輩講說。」
「這答案,便是『意勁』。」
秦芸輕聲敘說:「天下內功繁多,各hetubook•com•com派都有各自的心法訣竅,但所修練出來的『內力』,卻都是同源同質之物。」
秦芸點頭道:「那麼諸位覺得,假使一個人當真身具萬年修為,內力渾厚無比,是否便能一掌掃平昆崙山,盪盡東海水?」
「方才秋姑娘說『意勁就是內力』,此言不能算錯,但確切說來,意勁其實是一種『聯結』,是一個人聯結所有人的內力,彷彿與天地的丹田接通。」
屋裡諸人多是武學行家,聞言紛紛點頭,均覺頗有道理。
楊仞喃喃道:「原來如此,倘若一個人聯結了萬名高手的內力,運使起來,便如同自己修練了萬年內功一般……」
「這便是多年之前,我告訴刀宗的那個隱秘的關竅。」
何輕生咋舌道:「怪不得方兄弟、陳兄弟年紀輕輕便能修成『意勁』,我本以為他們是活過千年的老妖怪呢,沒想到竟會是這般道理。」
秦芸說著看向楊仞,道:「楊幫主,你所遭遇的內力驟失之事,亦與此相關:柳老山長傳功的法門,實是『意勁』的雛形,不同於『意勁』與所有人的內力聯結,柳老山長卻只是在你和他兩人之間締結了這種聯繫,故而你能借用他八十年的內功修為,但當他自己動用全部內力與人交戰時,你便無力可借了。」
眾人不由得屏息凝神,心知稍後聽到的或許便是武林中最大的秘密之一,但見秦芸目露凝思之色,似在斟酌該如何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