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佛前長明
第二十章 名聲喪本(上)
楚萬里「咦!」了一聲,挺劍再刺,沈未辰又以鳳凰交叉格架,這撥雲劍勢之妙,便妙在撥字,劍尖抖動,撥而擊之,沈未辰用鳳凰這麼一夾,這劍尖便抖動不起,撥也無從撥起。
合理,並不出奇,穩紮穩打的戰策,魏襲侯倒有些懷念起漢中那段時日,一路上就是瞎打。不過奇策風險太大,夜路走多總會見到鬼,穩穩來沒什麼不好。
此時衡山隊伍中也竄出條人影,輕身一躍,足有半個城牆高,左足在箭桿上一踏,只兩個縱躍便逼近那人,那是衡山高手白妙雲,兩人在踏橛箭上相鬥,衡山陣中又衝出一人,乃是衡山麾下拏山派戰堂堂主鮑天錫,他輕功不如白妙雲,四、五個起落從左方攀上,兩人一左一右合攻那劍客,但這踏橛箭上圍攻不易,那劍客向下一躍,落在下方踏橛箭上,刺下正在攀爬的衡山弟子,隨即繞往右側,白妙雲躍出追上,那劍客趁他身形在半空,猛地回身反撲過去,長劍連抖十餘個劍花,白妙雲急不可閃,揮劍去格,左肩中劍,身形下落,連撞著幾支箭桿才摔著在地,也幸好有這箭桿緩衝,要不這下摔得不輕。
「表哥!」沈未辰喊道。
諸葛然剛離開的時候,青城與衡山就趁機發動過一次襲擊,他穩穩守住,沒有失誤,直到諸葛然謀反失敗,逃逸無蹤的消息傳至軍中,那時大軍震動,顧東城急召眾將,安撫軍心,又加強嚴管,他知道沒有比一場勝仗更激勵士卒的做法,不等聯軍攻來,反派兵襲擊藍勝青營寨,燒了鹿角而回,果然激勵了士氣。
「現在是攻打冷水灘最好的時機。」藍勝青道:「諸葛然謀反逃亡,點蒼軍心不安,冷水灘可一舉而下!」
……
沈未辰見他劍尖仍是不住抖動,不明白他劍法虛實,躍向另一處箭桿避開。楚萬里又追了上來,沈未辰心想如此躲避,終究難以取勝,躍向遠方一處箭桿,回過身來,搶先快攻,楚萬里落在相鄰的箭桿上,兩人快劍連環鬥了起來。
「四爺跟殷掌門的隊伍還在南方,零陵城還被點蒼佔領著。」魏襲侯道:「藍副掌打算怎麼打?」
守住一個月,顧東城心想,自己答應副掌守住一個月,他做到了,他不知副掌為什麼突然謀反,也不相信副掌真會謀反,要謀反,帶著這批大軍回去不是更好?
忽地一道青光在城牆上炸開,伴隨著幾名衡山弟子慘叫摔落,一條清癯人影自城牆上躍下,踏在牆頭一支箭桿上,左手持劍,寒光照人,迎風玉立,衣袖飄飄,竟有幾分仙姿,只見他一個縱身躍出,在箭桿上此起彼落,手中長劍如電光雷閃,所經之處衡山弟子紛紛中劍摔下,竟無人可當得一招,下方衡山弟子要用箭去射,都被他或格檔,或閃避,盡數躲了去。
沈未辰見他劍尖打圈似不住抖動,不知他攻向何方,揮刀去格,那劍光猛地一偏,刺中左肩,沈未和-圖-書辰大吃一驚,本能向後一退,可踏橛箭上哪有餘地,這一失足便向下摔去,沈未辰左手急探,攀住箭桿,她方與楊維剛對過掌,左手乏力,於是搖晃身子一盪,落在下方的箭桿上,一摸左肩,幸好身著銀甲,又閃避及時。只有皮肉傷,忽覺視野一暗,抬頭望去,楚萬里已凌空下擊,挺劍刺來。
他率著護衛隊伍殺入青城弟子群中,接連擊垮三、四個小隊,只在舉手之勞,青城弟子見著他武功如此高強,一時無人敢近,楊維剛奮勇當先,趁機率隊衝鋒,所經之處所向披靡,眼看著就要將青城前鋒隊伍打出一個缺口,忽地突來三箭連環,迅疾異常,楊維剛眼捷手快,左右連環,將來箭抓在手中,隨即一個仰身避開第三箭,抬眼望向箭來處,從隊伍缺口中奔出十餘騎,為首那人身披銀甲,束髮隨風飛揚,正將一柄長弓背負於後,從腰間抽出唐刀。
巨箭破空,六支鐵槍釘進城牆上,入牆三尺。
沈未辰慌忙擺盪起身,察覺對方劍法九成皆是刺擊,甚少砍劈,心念一動,唐刀入鞘,楚萬里已落在隔壁箭桿上一劍刺來,沈未辰猛地抽出腰間鳳凰交叉格架。
原來那姑娘腳掌一撥,將地上唐刀挑起,打了半個圈,腳面頂著刀柄向上一送,從下方刺向楊維剛喉嚨。
沈未辰伸手拔出唐刀,氣喘吁吁,她左臂與楊維剛對了一掌,兀自酸軟無力,周圍幾名點蒼弟子正向她奔來,一匹快馬闖入,長槍連挑帶刺,將這幾名點蒼弟子刺于馬下。
沈未辰重又上馬,喊道:「我去看看!」隨即駕馬領隊奔去。
不僅是個姑娘,還是個高手。
前方的隊伍已經交接上,兩名青城弟子揮刀向他砍來,楊維剛腳下不停,迎上前去,兩隻虎爪扣住兩名青城弟子咽喉,隨手將兩人舉起,摁倒在地同時已抓斷兩人喉管。一個矮身迴旋,避開砍來的一刀,拳頭狠狠擊入另一名青城弟子小腹,力透腰背,指節上傳來脊椎骨的觸感。
說軍心不安,點蒼幾天前才來劫過營呢。魏襲侯想著,他沒有說出來,用不著讓衡山盟友臉上無光。
咕嚕嚕的車輪響動聲,六輛巨大的三弓床弩在衡山弟子掩護下緩緩前進,離著城牆一百五十丈遠處,三十餘名精壯弟子緩緩搖起弩床,張開弓弦,將長達一丈,猶如鐵槍似的踏橛箭安上。
是個姑娘?
沈未辰見一擊不中,也不停馬,手在馬鞍上一按,凌空躍起,左手抓住一支箭桿,身子一翻,風車似轉半個圓,向前一撲,落在另一個箭桿上,抽出唐刀,屈膝蹬起,雙手握刀向上撲向楚萬里。
楚萬里半空中一口鮮血噴出,像是斷線紙鳶般摔下,沈未辰低頭望去,只見他忽地伸手抓住一支箭桿,幾個起躍,已翻上城牆。這三下重擊竟還未能將他擊斃,沈未辰也佩服此人功力深厚,還未來得及多想,城牆上矢石具
和圖書下,方才兩人纏鬥,無人放冷箭偷襲,怕傷著楚萬里,現今楚萬里敗走,這些石頭弓箭無一不朝著沈未辰招呼,沈未辰忙縱身躍下,抬眼望去,矢石交錯中,又見城牆上站著一人,著深綠色錦袍,身材壯碩,尤其手臂格外粗壯,負手而立,俯瞰著沈未辰,沈未辰不知又是哪位高手,但她接連挫敗兩個強敵,氣力放盡,也無能再戰,避開矢石,喚來馬匹,駕馬望北而去。
那劍客敗一人,殺一人,隨即又往另一支箭上撲去,攀上城牆的弟子不知被他殺了多少。城牆下雖有不少衡山高手,但這人不僅劍法超卓,身法更是絕妙,尤其踏橛箭上地形特殊,更利他發揮,一時無人有把握上前。
這下棄刀、出掌、挑刀、送刀,動作一氣呵成,如行雲流水毫無窒礙,楊維剛中門大開,雙手俱麻不能格檔,欲待後仰閃躲已慢了一步,喉頭一涼……
這場軍議只有三個人,除了藍勝青,還有青城北面軍總督彭天從跟魏襲侯。
這場會議本該是沈從賦或殷莫瀾參与,他們的隊伍原在後方擾亂點蒼糧道,人數不多,直到魏襲侯率隊會合后才有足夠兵力,沈從賦與殷莫瀾要領軍,魏襲侯便被派來參与軍議。
「消息派人通傳就好,你留下。」軍議結束后,彭天從對魏襲侯說道:「衡山幾乎把大半高手都調去長沙跟丐幫放對,銅仁那來了一批隊伍,需要領軍的人。」
鮑天錫見白妙雲落敗,揮刀砍來,然而他輕功不行,那劍客幾個起落,又殺了幾個衡山弟子搶奪箭位,繞得他暈頭轉向,猛地又從下方竄起,鮑天錫居高臨下,正要揮刀去砍,忽地寒光閃動,那劍客擲出長劍,貫穿鮑天錫小腹,鮑天錫慘叫一聲,那劍客不等他摔倒,已站在箭桿上,握住長劍一橫,鮑天錫肚破腸流,從牆上摔下。
楚萬里臉色鐵青,正沒奈何,沈未辰覷著機會,躍上楚萬里所在箭桿,埋身殺入,鳳凰或刺或敲,變化多端。劍是短兵,但峨眉刺更短,那箭桿只有七尺長度進退,如此近身埋殺,長劍極端不利。楚萬里要逃至他處,沈未辰知他輕功高明,哪容他逃脫,鳳凰盡往他身周招呼,鎖他退路。楚萬里被逼得退至城牆邊,無可再退,沈未辰鳳凰連擊,敲中他左臂,楚萬里長劍脫手,知道敗勢已定,拼著受創向左躍出,沈未辰搶上一步,連環三下重擊,正打在楚萬里背上。
不料兩掌相接,楊維剛只覺一股巨力撞來,手臂劇震,兩人各退了一步,那姑娘左臂也軟軟下垂,但右手唐刀已作勢要劈,楊維剛右手兀自酸麻不能動彈,忙舉左臂以盾格檔,那姑娘忽地棄刀,唐刀墜落,楊維剛正自不解,那姑娘右掌已經拍來,楊維剛真氣已竭,推山掌力道不足,仍是以左臂圓盾抵擋,砰的一聲悶響,掌力竟穿透圓盾,打得他小臂劇麻,這才發覺對手所使是棉掌一類功夫,忽和_圖_書見眼前寒光一閃,不知怎地,唐刀自下方飛向他咽喉。
東面,衡山大隊已擊潰點蒼隊伍,點蒼大開東門,以弩箭掩護城下弟子入城,隨即將東門緊閉。
「沈望之?那個帶面具的?」彭天從搖頭:「沒見著他。」
楚萬里見這姑娘身法利落,撲來之勢猶如一支利箭,不敢怠慢,躍向旁側箭桿躲避,趁對手還未站穩,回身便還招「雲開月明」。
這大戰經歷一天一夜,衡山弟子前仆後繼,然而一天過後,城牆上的虎符旗仍在飄蕩著。
衡山弟子見楚萬里敗走,士氣大盛,一眾人攀上城牆猛攻,有數人殺向那綠袍壯漢,那綠袍壯漢雙掌一推,當先兩名衡山弟子被打飛出去,撞著後邊兩名弟子,滾成一團,綠袍壯漢大踏步去接應楚萬里,問道:「萬里兄還好嗎?」
這一推,正是他最引以為傲的推山掌。
沒想那姑娘竟不閃避,左掌跟著拍來,楊維剛忖度對手是個姑娘,年紀又輕,即便功夫再好,也不能與自己修練三十餘年的推山掌硬拼,這一掌非得將她打成重傷不可。
「那個沈望之有沒有來?」魏襲侯問:「這人好使得緊。」
魏襲侯望向遠方:「衡山要攻城了。」
崑崙九十一年 三月 春
「讓青城從北面佯攻,我們從東面攻擊。」藍勝青道:「四爺的隊伍牽制著零陵一帶,別讓那幫狗爪子來救。」
一波又一波的巨大利箭插在城牆上,密密麻麻,參差不齊,悍勇的衡山弟子衝過點蒼殘餘敗兵,輕功較好的弟子踏箭而上,輕功較差的弟子攀著箭身上城,城牆上的點蒼弟子或潑熱水滾石,或以弓弩射之,但爬上城牆的衡山弟子越來越多。
魏襲侯不禁好奇:「那這批隊伍是誰領頭?」
楚萬裡外號撥雲劍,善使四十九路撥雲劍勢,這撥雲劍勢要訣就在一個「撥」字,每一劍刺出,劍尖不住擾動,一旦接觸對方兵器,便「撥而擊之」,沈未辰與他相鬥,只覺他劍法變幻詭異,難擋難防,更不知會刺向哪邊。只能且戰且走。兩條身影在城牆上近百根踏橛箭間往複穿梭,時上時下,來回縱躍,有時以手攀箭,有時立身箭上,有時盪鞦韆似地在空中交會一招。沈未辰本想以輕功與對方纏鬥,但楚萬里不愧對名中萬里兩字,輕功猶在沈未辰之上,沈未辰游斗無功,想使大器訣迎敵,偏偏地形特殊,難以施展。兩人又斗幾招,隨即躍至兩支相隔不過三尺左右的箭上,楚萬里一劍刺來,劍尖抖動,沈未辰潛運三清無上心法,挺劍刺出,劍上真氣鼓盪,隱隱有風雷之勢,她原擬要將楚萬里長劍震脫手,雙劍交格,楚萬里劍尖一搭一撥,卸去沈未辰劍上五分力道,長劍雖被震歪,卻順勢刺入沈未辰腰間,沈未辰想不到對手劍法竟如此精妙,忙向後躍,半空中失衡墜下,砰的一聲,腰部重重撞到一支箭桿上,只疼得她呲牙咧嘴和*圖*書,腰上傷口也不知深淺,忙攀住箭桿,一抬眼,楚萬里已躍下追擊。
楚萬里嘔了口鮮血,險些摔倒,綠袍壯漢忙將他扶住,楚萬里呻|吟道:「池兄……那姑娘好厲害……」
他不等那姑娘落地,右手虎爪迎面抓去,左手猛地一探,后發先至,抓向對手小腹,右爪這爪也並非虛招,若是抓實了,能把眼珠子都摳出來。那姑娘身子一側,避開小腹這爪,左手抓住楊維剛右腕,順著這一抓之勢向側邊一拖,楊維剛收不住身子向前踏出幾步,那姑娘唐刀從側面刺來,角度極其刁鑽,楊維剛忙舉盾擋住。忽地腳下一軟,已被掃腿擊中膝彎,身子不由向後仰倒,楊維剛大吃一驚,一旦失去平衡,對手立刻便能取得優勢,幸好他下盤功夫極穩,雖然失了身形,危急間仍是屈而不倒,化爪為拳,由下向上轟出,這拳勁力十足,莫說打著,就算擦著皮都得淤血,那人被逼退一步,楊維剛緩過氣來,踏上一步,雙拳如狂風暴雨般揮出,這拳勢又快又急,目不暇給,從旁人看來,宛如生了四條手臂似的,
一匹馬正面沖向他,瞧馬上人服色,應該是個小隊長,左右又有青城弟子揮刀殺來,楊維剛雙盾分格左右,雙手畫圈,扣住兩人咽喉一掐,眼看已避不開奔馬,楊維剛雙臂打橫,圓盾護在身前,砰的一聲悶響,一股巨力撞向楊維剛,楊維剛左腳向後一蹬,陷地近寸,他馬步穩固,竟將這馬匹扛住,隨即繞至馬匹側面,不等馬上人挺槍刺來,雙掌一推,將那馬匹推得四足離地,翻倒壓向另一名青城弟子。
這劍客便是點蒼高手撥雲劍楚萬里,城牆上點蒼弟子見他如此神威,士氣大振,衡山弟子一時搶不上城牆。盤龍堡主文瑀遠遠瞧見這人,正要親自一會,忽地自北面繞來十餘騎,還離著箭牆五十丈遠近,領頭那人猛地張弓,一箭射向楚萬里,楚萬里見來勢勁急,矮身避過,那箭射中城牆,箭頭竟釘入城牆裡。
他是鐵山楊維剛,點蒼大將,昊山門戰堂堂主,但他的武功遠比掌門更高。昊山門的武功以霸道、橫練為主,有十二路裂虎爪與三十四路碎骨拳,還有……
至於昆明派來的監軍他一點都沒理會,送進屋裡,給他們幾個女人跟錢財,他們就安靜下來。
那姑娘左格右檔,身子忽矮忽躍,抓著空隙一刀劈來,攻勢也是凌厲無比,兩人動作迅捷無倫,轉眼便過三十餘招,率領的弟子正各自混戰,一時無人插手,楊維剛將三十四路碎骨拳使盡,緩了口氣,再使十二路裂虎爪,這十二路裂虎爪是擒拿手的變化,扣、絞、扭、折,只需沾著一小片皮,就得刮下一大塊肉。
楚萬里臉色一變,快劍連環,連刺十七八劍,每劍都是劍尖抖動,沈未辰鳳凰不住夾擊,像是用兩根長筷子去夾蛇的七寸似的,每一夾都讓楚萬里無功而返,若是尋常對手,楚萬里大可以內和圖書力震開峨眉刺,向前挺擊,但沈未辰年紀雖輕,三清無上心法已至一品,仗著峨眉刺較短,又是以二夾一,即便左臂少力,楚萬里使盡全力也震不開鳳凰,只是徒耗氣力。
顧東城站上城牆,遙遠的號角聲嗚嗚傳來,遠眺著衡山與青城聯軍緩緩退去。
青城的箭雨來襲,楊維剛舉起雙臂,他左右前臂各綁著徑長三尺的圓盾,左上右下,左右一分,便將箭雨掃蕩開。
「這人很厲害。」沈未辰轉動肩膀,想儘快讓自己恢復,她畢竟年輕,對上這以渾厚勁力著稱的推山掌,饒是用上三清無上心法也只能拼個平手,眼下雖無外傷,但這隻手臂短時間內也要行動不便,若再遇上這樣的高手,只怕要吃大虧。
這人便是池作濤,別號只手翻江。池作濤見楚萬里傷勢沉重,喚人將他扶下養傷,又望向攻打城頭的衡山弟子,親自率軍迎上。
楊維剛沒有大意,這服色不是普通隊長,至少也是個大將,他側過身避開馬匹衝撞,眼看唐刀劈來,楊維剛左手舉盾相迎,鏘的一聲,這刀勁力十足,他右手虎爪趁勢搭上姑娘手腕,一把將她從馬上扯下,那姑娘半空中一個扭身,手臂順勢扭過,竟掙脫他虎爪,他指上勁力即便不如硬爪黃柏雄厚,但巧勁猶有過之,而這人竟能掙脫。
但他知道副掌不會回來了,他很難過,雖然副掌嘴上總是不饒人,但他確實英才睿智,忽然間,他覺得自己對這場大戰失去了信心。
楊維剛氣力不繼,更被擾得眼花繚亂,當下不管虛實,只管舉臂盾抵擋,啪啪幾聲響動,每一下都像個鐵鎚敲擊似的,震得他手臂發麻。他不耐久守,右掌蓄滿真力,左手盾牌隔開對方唐刀,右掌拍出,正是他壓軸絕技「推山掌」,掌力如排山倒海,洶湧而來。
魏襲侯看了楊維剛屍體一眼,問道:「表妹沒事吧?」
但即便沒了副掌,自己還是要想辦法打贏這場仗,除了不辜負副掌的信任,還要告知天下人,點蒼即便沒了諸葛然,依然強大。
「再射!」盤龍堡主文瑀大聲喝道:「快!」
他是點蒼高手,即便以爪功聞名的黃柏也難能在他手上走過三十招,然而當他連十二路裂虎爪使完也傷不了對手分毫時,他開始覺得焦躁煩悶,這兩套武學俱是強橫外功,耗力極重,楊維剛方覺真力虛竭,那姑娘猛地反攻,只見她掌刀交錯,左掌時掃時劈,右刀忽砍忽刺,掌影重重,虛實難辨,尤其她揮刀劈出,破空聲嗤嗤作響,可見勁力雄渾。
城門開啟,殺聲伴隨著滾滾煙塵,混天儀旗號迎風飛揚,點蒼出城迎戰,楊維剛隨著步卒前進,他身邊護著三十名菁英弟子,相比其他弟子的衝鋒,他更像是在走路,只是每當他一腳跨出,另一腳就離地而起,等前一隻腳落地,另一隻腳便向前跨出,步伐足有一丈之遙,所以他即便用走的,也絲毫不比周圍的弟子更慢,甚至更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