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第43章 堅持
「洪督,我大軍十幾萬援錦,建奴恐怕只多不少。合兵一處,集中優勢兵力,無可厚非。但謹防後路被斷,糧草被劫,否則大軍凶多吉少。」
眾人紛紛回到位置上坐下,洪承疇臉色凝重,下了軍令。
「洪督,錦州增援刻不容緩,敢問洪督如何安排,各路大軍如何行軍?」
「王大人,洪督進兵,自有安排,你只需尊令而行。」
曹變蛟心中冷笑,這個吳三桂,分明是欺負王泰人生地不熟,讓他貽笑大方。
「建奴攻錦州甚急,王師需儘快前往錦州!師老餉匱,十幾萬大軍人吃馬嚼,難道在這坐視不理,任由錦州落入奴手嗎?」
「洪督,末將是想說,洪督是一軍主帥,末將只是下屬,末將以洪督馬首是瞻。戰爭打的是後勤,只要後路暢通,大軍已經立於不敗之地。河南衛軍想要守住後路,確保大軍糧道暢通,還請督師定奪!」
文世輔微笑著拱手行禮,前面的衝突似乎沒有發生過一樣。
「張大人,稍安勿躁,這不是正在商議嗎。不過,十幾萬大軍,排兵布陣,安營紮寨,總要妥善安排。」
右側則是清一色武將,寧遠總兵吳三桂、宣府總兵楊國柱。薊鎮總兵白廣恩,大同總兵王朴,山海關總兵馬科,玉田總兵曹變蛟,前屯衛總兵王廷臣,密雲總兵唐通,八大總兵。
「洪督,援錦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否則錦州危矣,下官罪責難逃啊!」
王泰的問話,讓洪承疇微微不悅快。
「王大人,杏山、塔山各有精兵七千,寧遠駐兵三萬,難道這還不夠嗎?」
王泰暗暗搖頭。要是杏山等地守兵夠多的話,也不會清軍挖壕,和圖書杏山明軍毫無作為,任由清軍挖壕成功,狙擊潰散明軍。
「王大人,你不妨說的仔細些。」
「洪督,下官的觀點,只要後路通暢,這一場大戰,已經立於不敗之地,洪督也對天子,對朝中大臣,至少有個交待。」
「洪督,各位請看,紅線就是松山、杏山之間的深壕,大家可以一觀。我軍九邊精銳齊聚,建奴也必會發傾國之兵,這一場國戰,比的是殺傷對方的程度,勝者掌握主動。」
眾人都是圍著沙盤細看,連連點頭稱讚,洪承疇也是仔細觀看,若有所思。
「大人,怕就怕建奴圍點打援,逼我軍北上,與之決戰。」
「王大人,你怎麼看?」
洪承疇抬起眼睛,微笑著看了一眼張若麒,又是低下頭來,捋須思索。
「洪督,眾所周知,建奴圍錦州,圍點打援,志在松山。若是援錦大軍出師不利,兩軍僵持,建奴從錦州以西,沿女兒河,向南穿越松杏之間之大道,一直到海口,連掘三道大壕,深八尺,寬丈余。到時我軍糧草匱乏,軍心必大亂,我軍危矣。」
他忽然想起一事,不由得啞然失笑。《中原日報》不就是河南所辦,看來王泰的觀點,只怕都來自於報紙之上。
「洪督,下官從京城離開時,天子和陳兵部一再叮囑,錦州救援雖然刻不容緩,可也要顧全大局,有時更要乾坤獨斷。」
張若麒和馬紹愉都是臉色難看,在一旁催了起來。
洪承疇耐心解釋,轉過身來,回到了主位。
邱民仰看了看張若麒和馬紹愉二人,拱手說道。
心中雖然慍怒,洪承疇面上不動聲色,甚至可以說是臉色平靜https://m•hetubook.com.com,語氣平緩,看不出任何的心理變化。
若是前怕狼后怕虎,十幾萬援錦大軍遲遲不動,形同虛設,豈不是讓天下人恥笑?
他在關外已有兩年,和清軍屢次作戰,對遼西走廊地形熟悉。不過,王泰初來乍到,事事說到了點子上,讓他很是驚詫。
這個王泰,僅憑隻言片語,便知道松錦要勢,也不知道是紙上談兵,還是有真才實學。
「高公公書信往來,經常會提到關外,一些去河南的商旅,也會和在下談起這松錦地勢。」
王泰莞爾一笑。這一次,黃太吉真的是傾巢而出,滿蒙漢二十旗,沈中之丁,至少也是十五六萬,可不就是舉國精銳嗎?
「大軍東進,已是刻不容緩。如何進兵,還請各位斟酌。」
「洪督,合兵東進,下官也並無異議。但下官愚鈍,請問洪督,如何保證糧道暢通?」
「洪督,錦州危急,刻不容緩,宜早日進軍,速戰速決,解救錦州。若是錦州有難,洪督何以向陳兵部解釋?又何以向天子交待?」
洪承疇的淺笑看在眼中,王泰不由得微微一怔。
洪承疇眉頭一皺,憂心忡忡。
「前方得來的軍情,錦州之敵,已有十萬左右。建奴兵強馬壯,將士堅忍耐戰,若不聚兵一處,被建奴圍點打援,大軍危矣,錦州危矣。」
王泰看向了王朴,這個歷史上的逃跑將軍,始終面帶笑容,一言不發。
馬科和白廣恩看了沙碟片刻,面面相覷,都是無語。
唐通哈哈笑道,滿臉的猥瑣。
「張監軍,速戰速決,你以為建奴是紙糊的不成?天子和陳兵部要是的是解救錦州,不是要hetubook.com.com援錦大軍陷入絕境、灰飛煙滅!洪督一軍主帥,排兵布陣上自有分曉,不需要你一個門外漢指手畫腳!」
王泰的話,讓洪承疇一愣,堂內眾將也是驚疑不定。眾人猶豫的功夫,王泰對身後的文世輔耳語幾句,文世輔點點頭出去,很快,兩個軍士抬著一張桌子進來,上面的沙盤赫然在目。
「洪督,各位,圍點打援,建奴玩的是爐火純青,相信各位都深有體會。以在下認為,只要不頭重腳輕,後路被斷,就已經立於不敗之地。」
這個時候,他也抬出天子和陳新甲,以提醒和敲打張若麒。
王泰暗暗搖頭,洪承疇一品大員,援錦大軍統帥,張若麒不過區區一介兵部郎中,二人地位天壤之別,但這相處看起來,似乎張若麒才是上官。
監軍張若麒開口,慷慨激昂,堂內各人,都是變了顏色。
薊遼總督洪承疇一身紅袍坐在上首,其幕僚謝四新立於身後。
「是啊!洪督,早做決斷啊!」
「傳下軍令,三日後大軍誓師,兵發錦州!」
「洪督,吳將軍,各位,松山介於錦州和杏山之間,為寧錦咽喉,軍事重地,要救錦州,必過松山。建奴曾屢次攻打松山,都是功敗垂成。此次建奴集重兵于松山北,日夜炮轟錦州,其實志在松山。因此,圍繞錦州戰事,松山必會成為戰場,而乳.峰山、東、西石門會成為主戰場。」
王泰臉色鐵青,先懟了一下張若麒這個「攪屎棍」,讓他臉紅說不出話來。
「洪督,韃子雖然善戰,我關寧男兒也從來不懼。洪督旗之所指,末將鐵騎所至,即便是刀山火海,亦無所畏懼!」
王泰的話,讓洪承疇和_圖_書微微點了點頭。
洪承疇心頭怒氣上升。這個王泰,公然質疑自己,還抬出朝廷的名頭,豈不是太過狂妄?
洪承疇看向了王泰,一臉的驚訝。
「各位,這幾日建奴兵圍錦州,紅衣大炮攻城甚急,錦州糧草不濟,恐怕支撐不了幾日。看來,大軍不容拖延,謹防錦州陷落,功敗垂成。」
洪承疇忽然轉過頭來,頓時眾人的目光,都是一起,看向了王泰。
其他低官銜的文官武將分立文武官員背後,濟濟一堂,人滿為患。
「王大人去過松山嗎?不然對松錦地形怎會這般熟悉?」
監軍張若麒看了一眼王泰,目光又移向了洪承疇。
吳三桂看眾人都是沉思,催促起王泰來。
下首左側分別是監軍張若麒、馬紹愉,遼東巡撫邱民仰,河南巡撫王泰,大同監軍張斗等一眾官員,這是文官一列。
「好!」
他是薊遼總督,各軍主帥,行軍布陣,自然是乾坤獨斷,前面已經說過合軍一處,直奔錦州。王泰這樣問,難道是質疑自己的安排?
洪承疇滿意地點了點頭,朗聲道:
「要是軍中將士都如吳將軍這樣,即便是黃太吉率舉國精銳而來,本督也不放在眼裡!」
再看前面的張若麒、邱民仰等人,一面之緣,都是沒有認出文世輔來。
可惜,洪承疇卻沒有採納,坐失時機,自負狂妄,大敵當前,不思如何破陣解圍,竟退師就餉;退兵時,不能善後,形見勢拙,此又一失誤。以至於兵敗垂成,九邊精銳,覆於一旦。
「二位督軍勿憂,本督已有決斷。」
王泰站起身來,對著洪承疇和眾人說道:
沙盤活靈活現,山川、河流、軍堡、地址高低,一一呈現在https://www.hetubook.com.com了眾人面前。
王泰抱拳行禮,鄭重其事。
洪承疇此人極其聰明,心思太活,受外界壓力變化極大。張若麒太強勢,處處以天子和兵部的名頭壓人,對洪承疇統兵極為不利。
「吳將軍勇力過人,這一次大戰,可就看你關寧鐵騎的了!」
看到王泰背後站立的文世輔,洪承疇微微一怔,隨即向文世輔輕輕點了點頭。
王泰轉過頭去,目光陰冷。誰要敢臨陣脫逃,不管朝廷如何,他也絕不會放過。
王泰讓出身位,請洪承疇上前觀看。
這些他在報紙上已經宣揚過的觀點,自然是熟稔於心。不過他稍稍一提,也是因為洪承疇早已經有所籌劃。
吳三桂看了一眼堂中眾人,站起身來,抱拳行禮,慷慨陳詞。
第二日,寧遠城總督衙門,眾將齊至。
「謹遵洪督軍令!」
自己身經百戰,十二年老督師,難道還比不過他王泰一個不諳軍事的地方官?
王泰拱手行禮,面向了洪承疇,依然堅持己見。
眾人立起行禮,各自陸續離開,王泰就要離開,卻被洪承疇叫住。
王泰這個莽夫,絕不是浪得虛名的繡花枕頭!
「王大人,你似乎意猶未盡?」
王泰拱手一禮,據理而爭。
張若麒的話,讓洪承疇臉色陰晴不定,他心中一橫,誰知王泰卻接著開口。
洪承疇眼神幽幽,看著王泰,終於點了點頭。
「王大人,請坐,咱們慢慢細談。」
歷史上,即便是被清軍切斷糧道,置於孤危之地,但明軍銳氣尚盛,仍可置死地而後生。乘銳決戰,或分兵襲清營,可以得志;或退保杏山,徐圖制勝,或分屯長嶺山,可防清兵抄明兵后,並使餉道保持通暢。這些都是絕處逢生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