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明匹夫

作者:浮沉的命運
大明匹夫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八卷 第12章 天下亂

第八卷

第12章 天下亂

孫傳庭連連點頭,汗流浹背。
「陛下,臣有罪!」
不過,蘭州重鎮失守,肅王一門被殺,失藩之罪,就看皇帝如何取捨了。
崇禎鼻子裏面,冷哼了一聲。
想起女兒,崇禎臉色難看,心頭壓抑。
這吏治腐敗,可是排在了第一位。
「陛下,臣需精兵兩萬,餉銀百萬,兩年之內平定陝西。」
「陛下,李闖肆虐陝西,連破數城,佔據隴右。陝西三邊總督丁啟睿調度諸軍,然徒勞無功,官軍敗績。丁啟睿督師不利,可奪其督師之職,降職使用,將功補過。」
西北李自成大亂,塞外蒙古虎視眈眈;江南富庶,形同割據,稅賦少的可憐;北地糜爛,天災人禍,百姓嗷嗷待哺;關外僅余寧遠一城,寧遠孤城形同虛設。
對於御座上的大明天子崇禎來說,孫傳庭幾人從河南帶回來的消息,讓他覺得失望的同時,更是羞辱萬分。
焦頭爛額之下,倔強的大明天子,這一刻終於爆發了。
「陛下……」
「朕奉皇祖寶命,嗣奉上下神祇,五省總理王泰大逆不道,擁兵自重,不聽朝廷調度。近年河南形同割據,意在北上犯闕,敕大肱骨之臣率師控遏,務在掃除,爾四方都司、布政司、按察使及諸府衛文武之臣,聞國有急,各思奮其忠勇,率慕義之士、壯勇之人,赴闕勤王,以平寇難,以成大功,以扶持宗社。嗚呼!朕不德而致寇,固不足言,然我臣子其肯棄朕而不顧乎?各盡乃心,以平其難,則封賞之典,論功而行,朕無所吝。故茲詔諭,其體至懷!」
崇禎眼光掃到高起潛身上,目光冷厲。
凌義渠臉色煞白,他環顧和圖書了一下大殿,所有大臣,包括閣臣們,個個都是目光低垂,並無人上前奏對。
孫傳庭沉吟片刻,輕聲說了出來。
崇禎沒有說下去,周皇后深知其意,也是惘然。
崇禎看了一眼孫傳庭,目光轉向了幾位閣臣。
處理完朝事,心事重重的崇禎來到坤寧宮,正在焦急萬分的周皇后一看到他,立刻過來。
內閣首輔魏藻徳和閣臣陳演幾人出來,都是肅拜一禮。
崇禎溫聲細語,凌義渠不由得一愣。
「謝陛下!臣領旨謝恩!」
崇禎柔聲而言,面色平靜,看不出喜怒哀樂。
「陛下明察秋毫,請陛下釋疑解惑。」
「朕將女兒下嫁於你,直如漢室和親,已是屈辱萬分。你還是如此跋扈,聽調不聽宣,公然對抗朝廷,真當朕可欺嗎?」
「凌義渠,王泰居心叵測,其心當誅,你只是傳話之人,與你無關。」
「賀人龍軍紀渙散,當年就不聽節制,以至於楊嗣昌鬱鬱而終。這次又臨陣脫逃,損兵折將不說,致使鄭嘉棟部全軍覆沒,鄭嘉棟身死。你倒是說說,朕該如何處置他?」
崇禎停了一下,繼續開口:
孫傳庭肅拜一禮,崇禎擺了擺手,他在屏風前看了片刻,這才轉過頭來。
皇帝直接說王泰居心叵測,這不是相對於和王泰決裂了嗎?
「臣見過陛下!」
「蒙古只是擄掠,王泰卻是其心可誅。他要的,是大明的萬里河山。」
崇禎揮了揮手,左右上前,將披頭散髮的高起潛拖了下去。
「陛下,老奴知罪!」
「高起潛,你這狗奴才,你舉薦王泰,識人不明,引狼入室,你可知罪嗎?」
和圖書滿殿文武百官,竟無一人有救國之良策,竟不如那王泰一人之力,真可謂百無一用,無一可用之人。
「陛下,臣等有罪,請陛下責罰!」
凌義渠站了起來,向寶座上的崇禎肅拜一禮,臉色凝重。
「陝西的戰事,你們閣臣有結果了嗎?」
看來這宮中各處,屏風倒最是能吐露帝王的心聲。
「陛下聖明!」
孫傳庭忐忑不安,進了西暖閣。
「陛下,老奴有罪!」
「謝陛下隆恩!」
魏藻徳讀完,崇禎輕聲一笑,不置可否。
崇禎十九年夏初,大明朝廷昭告天下,原天子駙馬、大明五省總理王泰跋扈自重,居心叵測,行為乖張,大逆不道,朝廷與其割裂,定為逆賊,擇日王師討伐。
天下形勢依然糜爛,天災不斷,盜匪猖獗,吏治腐敗,豪強縱橫,百姓水深火熱。
孫傳庭大驚失色,額頭冒汗。
「可憐了我家娖兒,夾在朝廷和王泰之間,她又何以自處?」
那個匹夫,不會登堂入室,搞什麼革新變法了。
崇禎說完,王承恩趕緊示意了一下,一旁的侍者心知肚明,馬上站了出來。
兵部尚書陳新甲讀完,又有宦官大聲宣讀勤王詔書,慷慨激昂,人人心驚。
他王泰憑什麼如此囂張?他不過是大明的臣子,一個小小的無權的五省總理而已。
初夏十分,京師、紫禁城、乾清宮。
「王泰和娖兒,朕已經是失策。堂堂一國公主,和歌姬、商賈之女共伺一夫,皇家的顏面何在?娖兒不知廉恥,反而對王泰死心塌地,朕真是失望至極!大明祖制,王泰不得掌兵,朕允他為五省總理,鎮守中原,已經是m.hetubook.com•com……」
「宣吧。」
孫傳庭、凌義渠、高起潛三人站在殿中,餘光看向御座之上的崇禎皇帝,都是惴惴不安。
崇禎轉過頭來,輕輕搖了搖頭。
孫傳庭冷靜下來,侃侃而談。
「陝西紫陽知縣孫傳庭接旨!」
兵禍重起的陝西,的確需要孫傳庭這樣的能臣穩定地方。
高起潛臉色煞白,跪在地上,以頭搶地,「咚咚」有聲。
不加害大明皇室一人,尊大明朝廷為正朔!
道義頹廢,官以財進,政以賄成,招權納賄,諂媚成風,互為傾軋,中飽私囊,欺上瞞下,巧立名目,敲骨吸髓…………
這還是大明的天下!
提起王泰,崇禎的臉色一下子變的陰沉。
「孫傳庭,以你看來,那王泰,可有解決之策?」
「王泰擁兵自重,倒行逆施,其心可誅,昭告天下,除去王泰五省總理一職,擇日興王師討伐,以告天下!」
好一個亂臣賊子!
「凌義渠,你何罪之有?」
「高起潛識人不明,罪莫大焉,發配戍邊延邊。」
「陛下,閣部已經有了決議。」
況且,皇帝已經和他們通個氣,要起用孫傳庭,讓其擔任陝西三邊總督一職。既然丁啟睿已經挪了地方,就沒有必要一棒子打死了吧。
報紙上所說,可謂是一針見血。
「何人能敵?大不了,朕的江山給他!不過,他想要我大明國祚,先從朕的屍身上踩過去再說!」
「臣接旨!」
「陛下,臣未能勸服五省總理王泰回歸朝廷,臣有罪!」
「王泰啊王泰,你真是狼子野心。朕真是瞎了眼啊!」
滿朝文武一起行禮,人人都是心驚,人人都是出了口氣。hetubook.com.com
「賀人龍跋扈,難以節制。你到了陝西以後,厲兵秣馬,立刻處死賀人龍。不管他是不是「通賊」,他都沒有這個機會了。」
周皇后欲言又止,眼中流下淚來。
崇禎嘴裏輕輕念叨著,眉頭緊皺。
大殿之中,人人都是驚恐。皇帝連自己的寵臣都不放過,君威難測,這可不是個好的跡象。
吏治腐敗、豪強|暴虐、宗室驕橫、土地兼并!
「孫傳庭,你要多少兵馬,多長時間穩住陝西?」
「聽調不聽宣,驅逐藩王宗室、朝廷官員出境,私自用兵、政由己出,勢成割據,你讓朕何以自處?若是如此,朝廷的威嚴何在?朕的顏面何在?」
賀人龍部和鄭嘉棟部功敗垂成,鄭嘉棟戰死,但此時三邊總督丁啟睿尚在涼州邊城,他們此舉降職處置,中規中矩,已經是偏嚴了。
崇禎臉色鐵青,拂袖而去。
「賀人龍和鄭嘉棟,尤其是賀人龍,他不是駐兵寧強嗎,怎麼李自成大搖大擺進了隴右?」
「將丁啟睿革職查問,收繳其尚方寶劍、督師印綬。」
魏藻徳和陳演幾個輔臣對望一眼,都是惴惴不安。
朝廷和王泰那個逆賊,終於割裂,昭示天下了。
崇禎臉色平靜,語速不徐不疾。
孫傳庭上前一步,跪在了地上。
「陛下,王泰其勢已成,須得緩緩圖之。為今之計,是剿殺流寇,穩住陝西之局,以防塞外蒙古入侵,也能堵住王泰部北上的要道。」
一時間,大殿上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剛剛站起身來、捧著冠服的孫傳庭。
凌義渠此言,倒是掏心掏肺,至誠一片。
李自成連破秦州、蘭州等地,威震隴右。大明兩大總兵一人hetubook.com.com兵敗身死,另一個倉皇逃竄,陝西邊軍元氣大傷,塞外蒙古虎視眈眈。
孫傳庭從屏風上收回目光,他已經看的清楚,屏風上,自己的名字赫然在目。
看來,聖意已決。驕傲倔強、眼裡揉不得沙子的天子,已經是忍無可忍了。
「丁啟睿身為陝西三邊總督,任由流寇肆虐,毫無應敵之策,調度無方,部下將士死傷無數。」
孫傳庭和高起潛一起行禮,肅拜而出。
周皇后一時語塞,「嚶嚶」哭泣了起來。
也不知道,這是不是和王泰有關?
崇禎看向了孫傳庭,低聲細語。
「詔曰,封孫傳庭為兵部右侍郎,接替原督師丁啟睿,總督陝西三邊軍務!」
「只是和王泰為敵,似乎太過草率了些。王泰手握重兵,麾下都是虎狼之士,天下何人能敵?」
「女生外向,誰知道她心裏,是不是向著那個匹夫。」
向下看去,滿殿衣冠禽獸,人人臉色平靜,只是不知這平靜的外表下面,是怎樣的一番心思。為國分憂者,又有幾人?
王泰天縱奇才,文韜武略,太過聰明,若是和夫君相比,似乎更適合為天下之主。
「賀人龍,當年或許驍勇善戰,但現在,貪生怕死,一文不值。」
崇禎看著孫傳庭,目光如炬,冷厲異常。
要說罪責,似乎陝西巡撫衙門更要擔責一些。
「陛下,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你就不能忍忍?我的娖兒!」
孫傳庭臉色通紅,伏地磕頭。
「陛下,你和王泰公然決裂,是不是太意氣用事了些?」
相比較過去,皇帝對跋扈的武將,是越來越不客氣了。
這個可怕的念頭一閃而過,周皇后趕緊收回了心思。
滿朝文武,人人皆殺!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