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明嫡子

作者:肉絲米面
大明嫡子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百三十七章 倭工就是生產力

第四百三十七章 倭工就是生產力

瞧瞧這叫什麼話?幾十萬兩的黃金白銀折了也就折了?
而在遠處的海面上,幾隻三兩千料的小船,炮口打開,官兵列陣,由船隻載著駛出海灣淺水區,往海灣外的深水區及更遠處分佈開來。
海灣后的一個個山頭上,發出號角聲迎合著海面上的訊號。
除了官員體系的層層下沉,致使行政體系的拉長之外。
李景隆轉身在望樓上移動到朝向海面的方位,皺眉說道:「依著我的意思,如今就不該這麼大張旗鼓的大動干戈。你這麼一弄,有賊心的人都不敢動彈了。
海灣旁的大營望樓里,鐵鉉痛心疾首的嘔吼著。
那鋼鐵軌道的用料,朱高熾剛剛已經查看過。他根本不相信,能做到將這東西鋪滿整個大明。朝廷就是一整年不吃不喝,可能最多也只能將應天周邊給串聯起來。
李景隆哼哼了兩聲:「我軍二萬,且不說以一敵十,亦可以一敵五。倭人這幾年被我們經營的,已經開始有享樂之風浮現。只要有個機會,先拿下北朝,再南下南朝。餘下那些尋常倭人,左右不過是我大明不記賬冊花名的倭工而已。」
朱允熥沒有開口,只是眼睛里透露出肯定的神色,而後朝著眾人招招手。
要我說,隨便弄條船裝上這批金銀,就往應天城送回便好。
與張二工一同走過來的朱高熾,不由面露笑容,開口詢問:「那你繼續說說,這優缺點都有什麼?」
此處位於應天城外,在通往太平府的水泥路旁,臨近長江,可以通船的一片地,如今這兩年被一座座帶著煙囪的工坊佔據。
最為重要的就是交通和通訊問題。
在熔煉廠面向碼頭的一面,則是一條只允許明人直通碼頭一條禁區棧橋的道路,被高大的牆體嚴密護衛著。
鐵鉉愈發無語。
如今已經官任工部左侍郎的張二工,不曾穿上大紅袍,只是穿了件深紅色卻粘滿污漬的常服。
鐵鉉心中沒來由的發了慌,他有些不願相信的看著hetubook.com.com沉默的李景隆:「你不會已經動手了吧。」
遠處的海面上,傳來了一聲號角聲。
海灣里,前出的碼頭棧橋,像是一柄柄利劍扎進深海水域,好迎合吃水更深的戰船往來停靠。
張二工亦在一旁開口道:「此路我等稱之為鐵路,此車乃火車。臣等驗證可得,朝廷若要建造鐵路,則必須用工充足。路要鋪墊根基,而後伐木以為枕木,再與其上鋪設鐵軌。
咯噔一下。
當濃煙和蒸汽自山林中糾纏而出,便見一尊巨大巍峨的鋼鐵巨獸,以摧城之勢碾壓在地面上那兩條鋼鐵軌道上。
千年以來的皇權不下鄉是因為什麼造成的?
朱允熥則是連連點頭:「貨物運輸,除了船運,我已經想不出還有什麼能比此車更多的了。至於你說的乘載百姓亦或是兵馬,確也是個頭等的大優點。」
他揮手指向在軌道上被蒸汽機頭拉動的整整三節滿載車廂:「最大的優點,此車比馬車拉的東西更多,就是蒸汽車也不如此車。如此,朝廷往後若是要賑濟某地,亦或是某地貨物運來應天,將會節省眾多的人力。
反倒是穿著親軍千戶服、腰配長刀的朱尚炳則是面露深思,片刻后小聲試探著開口道:「此路造價高昂,鋼鐵乃禁物,若要造路,恐怕得要另組護路衛所,以備地方賊人毀路竊取。」
熔煉廠里發出一陣叮咚叮咚的聲音,幾道嘟嘟聲傳出,就見那兩道牆體中間,鋪設的軌道上,駛出了幾輛小了很多的鋼鐵機械。車廂上悶著厚厚的油布。
「李九江!你瘋了吧!」
「公爺我現在出去一趟,都得擔心會被那些倭女在床上捅刀子。」李景隆有些煩悶的罵了兩聲。
李景隆沉默不語,只是眼瞼不斷的收縮著微微眯起,望著海灣里那一艘艘只有今日大明才能打造出來的戰船。
已經建成並維繫了三年之久的鎮倭大軍大本營,迎著海風,洗去了夏日的酷熱和-圖-書
朱尚炳開始懷疑自己今天出門的時候,是不是忘了帶耳朵。
如今的大明,裝備精良的騎兵,已經是移動能力最強的了。
至於缺點……此車所用道路固定,且造價高昂,容易被賊人覬覦。
嗯?
鐵鉉有些意外于李景隆今日的細微變化:「金銀島的二季度產出到了。公爺如今似是更加洒脫從容。」
他甚至是挺了挺胸膛,看向正在做驗證實驗,跑在軌道上的蒸汽火車:「我是覺得,此物……此車,優缺點都很是明顯。但如果用得好,卻可以為我大明助力良多。」
也就是他們這些人如今每日都在成堆的黃金白銀裏面待著,才讓李景隆能說出這樣的話。
「除非是瘋了!不然如何能將鐵路鋪滿整個大明?」
他張著嘴啊了一聲,雙臂輕輕抬起拍在身前望樓邊緣的欄杆上:「鐵行走不愧是太孫殿下夾帶里的人,果然聰明!」
嗯!
李景隆顯得很有氣魄的擺擺手:「什麼奏章都沒有這一車車的金子銀子更實在。只要公爺我替朝廷辦好了事,家裡頭也不會出什麼大事。」
這就是一個在外的人,對故土的思戀。
鐵鉉有些頭疼,長嘆道:「我軍如今還要依靠山東道和李氏朝鮮供應大部分糧草物資。一旦開戰,暴露目的,不論是南下還是北上,你認為南北兩朝會坐視不理?到時候,我軍就是腹背受敵!」
自己想的是對的?
只要讓燃燒室里添加充足的煤炭,就能保證車輛一直是行駛在鐵路上的。
有了捧場的,朱尚炳臉上笑容更盛。
問完之後,鐵鉉深吸了一口,卻覺得胸中更加的悶了。
就連站在看台最前面的朱允熥也轉過身,臉色有些讓人捉摸不透的盯著小憨。
雖然整個看台上,沒有一個人開口說話,但朱尚炳發誓自己明明是聽到了這些人的嗓子里,發出了一道道含義不同的質疑聲。
一陣陣的轟鳴聲從遠方的山嶺中發出,煙塵伴隨著林鳥升上天hetubook.com.com空。
朱高熾點頭道:「新政之下,朝廷必須要有充足的準備。但此刻攤丁入畝、京察、軍功爵等事都在推行,還要試行戶籍鬆綁,官府和民間恐怕很難徵辟徭役民夫。」
朱高熾更是開口道:「這會兒倒是說在點子上了。」
連續得到肯定的朱尚炳,頓時整張臉都笑開了花,搶在所有人前面到了朱允熥身邊。
若是放到朝廷里,只怕早就被一堆人狂噴了。
燕世子的不理解和疑惑,傳遞在台上眾人耳中。
原本被壓在腰上的衣袍,剛剛才被放下,還帶著深深的褶皺。
朱高熾站在一座高台上,望著眼前的鋼鐵軌道,以及行駛在上面的蒸汽火車,滿臉的震驚和詫異,以及不可信的表情。
戰略物資運輸,軍事力量的投送,是建立在種種交通之上的。
坐落在群山腳下,海濱平地上的大營歷經多次擴建,往日里的木樁營牆也已經換成了厚重條石築成的寬大牆體。
……
在熔煉廠不遠處的山脊上,一隊官兵正分佈在很長一段距離上,目光向著四周的遠方注視著,不時有人舉起手中的黃銅望遠鏡查看更遠處肉眼不可見的地方。
朱高熾皺緊眉頭,默不作聲的看向朱允熥。
一時間,鐵鉉也不知道該如何勸說這位從未明說的好友。
只要倭國亂起來,才能有更多的倭工為我所用!」
「這個世上,為什麼會有那麼多聰明人,難道就不能笨人多點?至少我大明以外,得都是笨人也好啊。」
朱高熾眨眨眼,暗自念叨著,自己往後再也不會說他是個真憨憨了。
李景隆卻是忽的開口喊道:「亂!只要倭國亂起來,我們才能有更好的機會!大戰一起,我朝自會有用不完的倭工。
東海之外。
此等意義,恐怕不下於運送貨物了。」
鐵鉉搖搖頭:「動用大軍作戰,勢必會影響到石見和金銀島的產出。而且如今朝中的局勢在變動,這個時候我等身為臣子,就不該再給朝hetubook.com.com廷增添負擔。」
聽著燕世子的質疑,張二工抬頭看向看台邊緣正背對著眾人的太孫殿下。
李景隆輕嘆一聲,沉默了好一陣,隨後神色微微一黯:「想回京啊……我都快要忘了十里秦淮的燈火是什麼模樣了。」
且臣等近來也探得地方上新礦痕迹,亦是要用工開採,不然比照如今朝廷每年的鐵錠產量,不可能保證鐵路的建造……」
可一整日又能跑多遠?且戰馬還要固定間隔時間的休整。
鐵鉉翻了翻白眼,轉頭看向已經行駛到棧橋上的蒸汽火車:「二季度的金銀,除了預留下來收買倭國南北兩朝之用,今日盡數發回應天。大將軍可有奏章或是書信,今日也可一併發回應天。」
他遲疑的轉頭看向朱允熥,似乎是想要徵詢更加準確的意見。
「那又如何?明軍自是無敵!」李景隆挑動眉頭,不屑的樣子清晰流露在臉上。這並非是他驕傲自大,而是身為領軍坐鎮一方的大將,必須要具備的底氣。
但方才我還想到,此車分明不光光是能運送貨物,這車廂稍作整改,同樣也能讓人乘載。時下這一節車廂,我看就能裝下百十人,十節車廂就可以裝下一整支千戶所的兵馬!
鐵鉉似有所感,整個人轉了過來,臉色凝重的盯著眼前這位大兄弟,語氣鄭重道:「你最好別想著拿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來做擋箭牌!」
李景隆收回視線,看著臉色緊繃的鐵鉉,微微一笑。
僅僅是一隻手可數的車廂,卻足足有上百名官兵密不透風的護衛在左右,甚至就連車廂上的空隙區域也藏著手持強弩的官兵。
一個大胆的想法,在李景隆的腦海中從模糊變得逐漸清晰起來。
朱允熥卻是笑著點點頭:「炳哥兒高見!」
石見這邊,滿朝第一個用上蒸汽火車,朝中亦是知之甚少。可金銀島、山西道各處煤礦、應杭水泥路以及朝廷各處動工的地方,卻是沒有的。
他希望這位已經可以說是朋友的國公大將軍,能明和-圖-書白自己的意思。
此言一出,鐵鉉亦是當即沉默了下來。
可火車不一樣,不需要考慮休息的時間。
靠近熔煉廠一側的大營營牆后的高大望樓上,武英殿大學士、曹國公李景隆放下黃銅鎏金望遠鏡,幽幽一嘆的說著話。
一聲聲悠長的嗚咽聲,從海面上傳來。
李景隆的話是純粹的,他說的是十里秦淮燈火,此刻便真的就只是那十里燈火,不摻雜任何的私慾。
「那就讓曹國公和開國公從外頭抓勞工回來!」朱尚炳直接斬釘截鐵的說出解決辦法。
不等朱高熾開口,朱尚炳已經舉手道:「朝廷現在在山西道、直隸等地,早就有數不盡的倭工。只要倭人不死光,我大明就不缺用工!」
折幾十萬兩的金銀算什麼?
而在炮台下的山澗溝谷里,是一炷墨黑的濃煙不斷的在試圖侵襲那潔白的蒸汽。
在一座座山頭上,是宛如被持劍天神削去的平定,巨大到在海面上也肉眼可見的戍堡炮台,威懾四方。
一支船隊帶著一面面的旗幟,降下船帆,緩緩的停在了海面上。
碼頭上,一艘寶船緩緩的從海面上駛入只允許打著專屬旗號的船隻停靠的棧橋旁。
在他身邊的鐵鉉平靜的笑著:「我軍已增至兩萬,前出百里拒地而止,據金銀島為大明獨有。而我們在這裏已經三四載,倭人如何能不知曉兩處所藏黃白之物?」
巨獸的後面,一節節車廂滿載著原礦石,在巨獸的牽引下駛向大營不遠處,海灣角落裡的熔煉廠。
「不論是否建造此路,朝廷都需要開採出更多的鐵礦!」朱尚炳持續扣准問題的核心點。
鐵鉉當即反駁:「南北兩朝確實有享樂之風出現,可也不能忘了,他們也有人開始暗中勾連,試圖將我們明人趕出這片彈丸之地。」
說完之後,鐵鉉轉頭看向李景隆。兩人領軍出海,遠離應天,在這異域共度數年,已經可以說是關係緊密了。
朝廷可就有了送到手的理由,到時候一舉蕩平倭國,哪還需要像如今這樣?」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