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回到民國當小編

作者: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回到民國當小編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立國之戰 第52章 大連軍工在前進

第三卷 立國之戰

第52章 大連軍工在前進

在這裏,兩型很重要的槍械已經開始量產了。
北京,唐華和周璇的小院。從6月25日周璇來到北京,在過去的一個月,唐華奇迹般地沒有出差任務,任憑世界風雲變幻,唐華都在北京巍然不動,上班、下班、偶爾晚上開個會,去了一趟天津還是周末,差不多等於是帶周璇去天津玩。
另一個車間正在進行技術改造,看得出來改造即將收尾,設備都已經安放進去了,幾個工人在車間里檢測調試。這原來是37毫米戰防炮的生產車間,以前這炮打打國軍的輕型坦克、打碉堡打炮樓都很好用,現在沒什麼用處了,停產,車間轉作他用。
50式班用機槍就是蘇聯的RPD輕機槍,這種輕機槍1943年就設計出樣槍了,是最早採用7.62X39彈的槍械,比SKS還早。但蘇聯大概嫌棄這種使用中間型步槍彈的機槍威力不夠,雪藏了幾年,AK-47量產後才開始生產裝備,但沒多久就被與AK-47算是同一槍族的RPK輕機槍取代。RPD在蘇軍裝備時間很短暫,但在其他國家尤其是中國,56式班用機槍可是使用了很久。
7月22日,人民軍總算擺脫了第24步兵師的糾纏,越過大田,揮戈指向釜山。而這個時候,美軍25師、騎兵1師早已整師上岸,並構築好了防禦工事等待人民軍的到來。除此之外,海軍陸戰隊第一旅、美步2師開始整團整團上岸,潰退回來的24師殘部則在迅速補充兵員、重配武器,準備再戰。入朝美軍已經有4個師的番號、55000人,加上83000名新招募的南朝鮮軍,總兵m.hetubook.com.com力達到近14萬人。與此同時,前線的人民軍兵力卻只有不足70000人,僅為敵軍的一半,坦克部隊也已經損失過半。但金日成已無法退縮,將作為後備兵員的3萬名新兵補充到前線之後,人民軍硬著頭皮重新發起進攻。
人民軍現在面對的不是釜山一座孤城,而是釜山防禦圈。防禦圈外圈的兩個支撐點是西北的大邱和西面的晉州,防禦縱深高達80公里。在大邱,人民軍的T-34-85坦克首次遭遇了美軍從歐洲運來的M26重型坦克。在洛東江,美軍一次就出動98架B-29轟炸機,對人民軍的集結陣地進行了地毯式轟炸。在接下來一個半月的攻擊中,人民軍雖然在一些戰鬥中將美軍和南朝鮮軍打得很狼狽,但從未攻佔過大邱或晉州,根本突破不了釜山防禦圈。
「先去大連,要在那裡呆大約一個月,然後返回北京,不久就再去上海,在上海呆一周左右,再然後回到北京。」唐華說。
唐華開始心算東北邊防軍的裝備問題。現在東北邊防軍4個軍,每個軍四萬多人。但並不是一個軍就需要四萬多支半自動步槍。38軍入朝參戰的時候,全軍裝備7000支步/馬槍和700多支美製卡賓槍,加上衝鋒槍、輕重機槍短槍,全軍大概就一萬五六支槍。因為許多兵種和職位,是可以不配槍的,比如榴彈炮炮班就沒有槍,因為基本上用不上。你給他們配發一支50半,他還嫌沉呢。炊事班也……好吧,38軍的炊事班或許是該配槍。
在鋼鐵區,兩台中頻感應電爐、1和-圖-書台電渣重熔爐忙碌著,將粗鋼一爐爐地冶鍊成高強度合金鋼。
「我下半年沒有電影要拍,」周璇說,「就留在北京吧。」
大連,建新公司。
……
……
其實,從7月底開始,戰局的轉折點就逐漸肉眼可見了。但是斯大林嚴格命令他派往朝鮮的蘇軍軍事顧問不得越過三八線,現在這些蘇聯人大多在平壤隔空指揮,或是訓練新兵,無法在一線戰場給蘇聯高層帶回準確的戰況報告。
「你們是增加了槍管長度嗎?」唐華問。
「唐部長,我們經過測試,50半的可靠性甚至比原版的SKS還要好一些。」經理說,「50半所用的鋼材成分是和蘇聯SKS一模一樣的。製作工藝上,我們在各零件的公差標準、組裝流程、質檢規範這些方面,都用了建新公司自訂的標準,據說比蘇聯的兵工廠還要嚴格。」
在身管火炮區,唐華讓司機停下,走進組裝車間考察。按照兵工總局的規劃,自行研製的105毫米長榴彈炮雖然性能不錯,但佔用太多的原料和產能,鑒於蘇聯確定援助重炮,因此在生產了第一批18門之後暫時停產,轉而主要生產75毫米輕型榴彈炮。這是當前我軍的軍屬/師屬主力身管火炮,需求最高。組裝車間里,12門75毫米輕型榴彈炮排成一列,正在做最後的零件組裝。
哎,劉鼐這個老八路,刺刀黨的最後的倔強啊。
帶刺刀的長度提高了40毫米,是有那麼一丟丟優勢。槍管長了20毫米,初速大概從735米/秒提高到740米/秒,其實沒什麼明顯變化,反而又要重新測算彈道,重遍www.hetubook.com.com制射表,夠麻煩的。
迫擊炮生產區直接略過,唐華讓車開進了槍械生產區。
被丟到大田拖時間的美軍第24步兵師算是完成了任務。
唐華下了決心,一定把38和99步槍的生產/修理線馬上給停了,再把產能擴充到3萬支/月。
這座在本來的歷史上就功勛卓著的軍工廠,在過去四年,源源不斷的資金、技術、工業機器的補充下,已經悄悄發展成了龐大的重工業-軍工生產聯合體,甚至已經超過了全盛時期的奉天兵工廠,是現在亞洲最大的軍火生產商。
唐華接過經理手中的50式半自動步槍,確實是當年摸過的56半的手感。嘩啦拉開槍栓,扣動扳機,再嘩啦拉開。把槍管下方的固定三棱刺展開,收起,雖然有點費力,但機構運轉很順滑。不對,好像有哪兒不對。
南朝鮮。
50半和50班機的產量基本同步,保持9:1的比例。
「是的,根據劉總局長的意見,50半的槍管比SKS加長了20毫米,現在全槍長是1040毫米。刺刀長度也加長了20毫米。」
史密斯特遣隊拖了人民軍24小時。34團拖了人民軍48小時。然後,第24步兵師主力以傷亡7300多人、師長潰散時迷路最後被俘作為代價,在大田拖住了人民軍整整12天。
唐華感覺「50半」導氣管前的槍管比當年的56半長了一點點,因為刺刀刀刃段的位置不再是卡在這段槍管四分之一處了。唐華四下找尺子,找到了一個捲尺,拉開來量了量50半的長度。
唐華點點頭,「很好。現在50半的生產,主要的問題是產量https://m.hetubook.com.com。你們6月15日投產的,到現在為止,月產量可以達到多少支?」
經理:「50半的生產線現在達到日產400支,月產約一萬支。根據兵工總局的擴產方案,我們車間工人的擴充已經在做了,完成了槍管產能的擴充,其他關鍵零件的配套產能擴充計劃也已在進行。」
「唐部長,這是我們生產的50式半自動步槍,」槍械區經理說,「按照蘇聯SKS半自動步槍的圖紙仿製而來,4月15日首批小批量生產,6月15日通過批產測試,6月15日至今已經生產了9500支。」
「新的目標是達到月產兩萬支。車間工人分兩組,半老帶半新,要儘快讓新手熟悉技術,在擴產期間50半的製造質量也不能下降。槍管是主要零件也是加工難點,重視是對的,但產能加倍要考慮到所有的零件,甚至木托的產能也都要盯緊,不能因為小事情掉鏈子。」
拿過10發子彈的橋夾,唐華將子彈壓入彈倉,對著100米外的靶子就「砰砰砰砰砰」,快速打出去10發子彈。接著又壓上10發子彈,又一口氣打完。
這種武器……就是唐華要給陸軍的新概念項目。
50班機用100發彈鏈鼓供彈,在這個時代的班用機槍里大概是火力持續性最好的——這個時候美軍還在用20發彈匣的BAR呢。缺點一是只有連發沒有單發——唐華琢磨等有時間了改進改進。二是彈鏈鼓再補彈比較麻煩。但要研發像81式班用機槍那種真·彈鼓,有點麻煩,連槍上的供彈系統都要一起改。
「璇璇,接下來一兩個月,我可能要出差一段時間,你是留在北京還https://www.hetubook.com.com是回上海呢?」
「都要到哪裡出差?」
「給我拿點子彈。」唐華說完,扛起50半,往車間外用來當靶場的小山包腳下走。
在子彈區,唐華看見了至少8個車間。大連建新現在在同時生產12.7X99高射機槍子彈、7.62X54R步機彈、7.62X63步槍彈、7.62X33卡賓槍彈、7.62X39中間型步槍彈、日7.7步槍彈、日6.5步槍彈、7.92步槍彈……十幾種口徑制式。現在,非制式的雜舊武器彈藥要逐漸停產,全軍的統一換裝差不多就要到了。
在炮彈區,也是一大片的車間,大連需要生產的炮彈也有七八種制式,生產線同樣也很複雜。
等等,他們兵工總局的第一台T50就運到了大連,原來他們用計算機就是干這個去了?
步槍、班用機槍的問題解決,衝鋒槍在AK-47到貨之前,暫時還得用。但這已足夠讓我軍的班組武器與美軍對標了,而且更輕、更靈活、火力更強。
大連建新公司拿到RPD的技術資料后就開始仿製,現在也開始批量生產,只比50半晚了一個月。
往多了算,給每個軍配1萬支50半、1000支50班機,肯定是夠用的。到10月1日,大連建新可以生產5萬支50半,足夠裝備5個軍。到12月1日是9萬支——按我軍入朝的速度,12月1日就有點趕不上了。
看完50半的生產線,接著唐華繼續看50式班用機槍的生產線。
時隔半年,再訪大連,唐華肉眼就能感覺到大連建新公司的廠區又擴大了。
只是對標還不夠,唐華需要一種壓倒性的武器,利用技術的不對稱來獲得優勢。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