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回到民國當小編

作者: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回到民國當小編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立國之戰 第53章 三大神器得其二!

第三卷 立國之戰

第53章 三大神器得其二!

「這就是超級巴祖卡?美國現在最厲害的單兵反坦克武器?」
「鍾老,我軍現在的摩托化程度很低,而且境內有很多山地丘陵,也不太適合重裝機械化部隊展開。」唐華解釋道,「因此當前急需研製一種可騾馬牽引的、適合山地使用的輕型多管火箭炮。而且,這種火箭炮要正規軍能夠使用,甚至游擊隊也可以使用。」
「鍾老,鍾老,」唐華打斷中老爺子滔滔不絕的藍圖描繪,把文件遞了過去,「兵工總局下發了火箭炮的新規劃,您有新的研製任務,但不是152毫米重型火箭炮……」
「我先定個大概方向。新火箭筒要採用低膛壓無後坐力-火箭發動機混合方案。火箭彈以無後坐力炮方式發射出膛,在飛出安全距離后,彈上發動機點火,給火箭彈再次加速從而達到較遠射程。火箭發動機參考四式火箭筒,採用多噴管自旋。發射管不是火箭筒那種非承壓結構,也不是無後坐力炮那種相對較高的膛壓,而是要承受一個比較低的膛壓。謝總工,你來設計一個詳細的火箭彈布局方案。」
「我找馮才發,就說鍾林找他,讓他趕緊來我這裏一趟。」
建新公司反坦克武器分廠。唐華拿起一根長度超過一米五的大鋼管掂了掂,不裝火箭彈的空筒6.5公斤,夠有分量的。抬大鋼管上肩膀瞄了瞄,搖搖頭,把火箭筒扔了。
鍾林,1923年參加工運,1925年親歷五卅慘案。1926年在東北兵工廠做技工,親歷918。后回關內,在漢陽火藥廠做工程師,親歷武漢淪陷。后在重慶軍工署謀職,親歷重慶大轟炸。1947年來到根據地,1948年在華北兵工廠組建了火箭技術室,在作坊里自製了第一門102毫米多管火箭炮。1949年華北軍工廠調整,鍾林帶著他的火箭炮技術室來到了大連,成為建新公司的一個分廠。
唐華笑笑,攤了攤手,「我只是從部隊實際情況和戰術——運動戰山地戰的角度,覺得www.hetubook.com.com我們需要這樣一種火箭炮,但是具體的工程設計,要拜託您鍾老。」
吳運鐸,新中國第一代工人作家,自傳體文學《把一切獻給黨》的作者,中國的保爾·柯察金,也是「狂熱」的兵器製造專家。現在的吳運鐸失去了4根手指、三根腳趾、一隻眼睛、左腿膝蓋,雖然被送去去蘇聯治療,現在身體里還有七八塊彈片沒取出來。
「設計小組和無後坐力炮師傅請儘快計算出所需的管壁厚度。」唐華補充道,「發射筒的直徑就不需要89毫米了,就定在40毫米吧。」
唐華用鉛筆和尺子在紙上畫了一張草圖。
在大連建新公司廠區的邊緣,靠近郊區森林的地方,有幾座紅色的小廠房和一個金黃色的大車間。
「我知道,我知道,」鍾老爺子說,「我47年投奔華北解放區,在剛到那兒的頭一年時間里,華北的解放軍也是每天都在不停行軍,撤退、阻擊,經常就上了山。所以我一直想的是,怎麼樣讓解放軍也有國軍那樣的重炮。今天聽你說山地戰火箭炮,恍然大悟,兩條路都是正道嘛。」
唐華點頭表示同意。
第二天開會的時候,唐華面前的長桌除了昨天那具超級巴祖卡,還多了一具「鐵拳」,還有一根大鐵管,長度直徑和超級巴祖卡差不多。
「首先,新的火箭炮,火箭彈的長度適當縮短,定向管的長度也適當縮短。其次,取消火箭彈尾翼。第三,以發動機6噴口偏轉產生自旋來保持火箭彈的飛行穩定。」
「是的是的,發動機的6個噴口偏轉,會讓同等推力下,火箭向正前方的推力矢量降低10%,而取消尾翼給火箭彈帶來的性能增益不足以彌補這10%的虧損。」唐華說,「但是,這可以讓火箭彈在緊急情況下,不需要火箭炮架、定向管就能發射出去並且保證有很高的命中精度。」
謝光選是51式90毫米火箭筒的設計師,就交給他本人來搞最合適不www•hetubook•com.com過。作為共和國軍工系統早期的跨界大佬,謝光選無論做什麼型號都能做出讓人大吃一驚的作品。(他在設計完51式火箭筒之後就轉行跳槽了,第二個作品是長征二號運載火箭。)
「美國人的這武器也不怎麼樣嘛。」
鍾老已經拿出繪圖板,開始設計火箭彈的推進系統了。唐華現在不知道大連廠生產的發射葯和推進劑的參數,只能在一旁看著鍾老一邊查手冊一邊在紙上畫圖、標數據。
為了讓火箭彈能多一點加速時間,「超級巴祖卡」的管子巨長無比,必須拆卸成兩節讓兩個士兵背負,否則根本沒法行軍攜帶。如果戰鬥中背著兩截鋼管的士兵相互跑丟了、有一個陣亡了或是腳崴了掉隊,這火箭筒就廢了。
鍾老爺子能看明白唐華的示意圖,問道:「為什麼要取消尾翼?尾翼是重量最輕的使火箭彈保持穩定的方案。」
……
唐華聽見吳運鐸三個字,眼睛一下瞪大了。
即便做了一米五幾的管子,「超級巴祖卡」發射的火箭彈初速也就一般般,有效射程200米,條令要求最好在坦克接近到100米以內才開火。
「研製口徑100至110毫米口徑的輕型多管火箭炮?那就還是我的A3火箭炮嘍?」
在李書記的調度下,反坦克武器分廠立即乒乒乓乓動了起來。
「鐵拳」其實不是火箭筒,嚴格來說它是一門發射前裝超口徑炮彈的低膛壓無後坐力炮。一扣扳機,「砰」,一顆彈丸晃晃悠悠大弧線飛出去。作為動量平衡,炮管向後噴出許多粉末狀的配重。由於初速實在喜人,「鐵拳」的有效射程比手榴彈遠不了多少,RPG-1也改善得有限。
兵工總局的規劃就一頁,研製任務也是一頁紙。鍾老爺子看完這兩頁紙,抬頭看著唐華。
當然不需要唐華時時刻刻盯著,等設計進入到下一階段,唐華去瞅瞅這設計組有沒有跑偏,就行了。
「現在的火箭筒體積重量太大,非常https://m•hetubook•com.com不適合步兵攜帶,尤其是我們以徒步行軍為主的步兵。所以,我們不能直接仿製超級巴祖卡,要重組設計隊伍,重改方案。」
裏面住著一個白鬍子老爺爺。老爺爺會造火箭炮。
「這是日本造的四式90毫米傘兵反坦克火箭筒,從瀋陽找到的試量產型。」唐華說,「其實它和這支超級巴祖卡是親戚。不過現在我感興趣的是它的火箭彈。」
「如果火箭彈採用鐵拳式的超口徑模式,箭形彈,火箭彈飛行的穩定性是關鍵,」設計小組組長謝光選說,「我在三天之內出一個布局方案。」
「吳運鐸嗎?小吳,我要研製新火箭炮,你要是方便就過來幫我。」
「吳運鐸……他身體還好嗎?」唐華問。
國內的軍工產能還是不足,能問蘇聯老大哥伸手要到的東西,如果又不是技術含量特別高,那就先伸手要著最好。
「唐華……部長,你早就想好了這種火箭彈的方案構思,是嗎?」
「這個A3火箭炮,我在華北做的時候材料短缺,很多零件質量不好。到了大連條件好多了。以前做出來的火箭彈射程五千米,現在七千五百米還不止。」
「我設想的口徑就是100到110毫米,在這個範圍內就行。」
鍾老爺子猛地從圖紙上抬起頭來,厚厚的眼鏡片后兩隻眼睛盯著唐華直看。
「去蘇聯治療一年多,回來大連繼續休養了一段時間,還可以吧,」鍾老爺子說,「前幾個月問他去不去西南局株洲兵工廠當廠長,他說要留在大連,所以現在是引信廠的副廠長。這個火箭炮我馬上就開始做,今天下午就開始。」
見到唐華,鍾老就打開了話匣子,聊他工廠里的寶貝。
……這效率有點嚇人啊。鍾老找來的都是一群瘋子么?
在設計室,炮廠來的工程師馮才發、引信廠的吳運鐸見鍾老確定下了火箭彈的口徑和外形,立刻就拿起圖紙抄副本,然後拿著副本往車間走。
唐華看看設計室坐在自己對面低頭畫圖的鍾老爺子。和-圖-書
唐華知道在21世紀,「巴祖卡」這個流派贏了,成了單兵火箭筒的主要形式。但那是基於大推力超速燃發動機以及納米技術的固體推進劑才做到的,現在上哪找這些黑科技啊。
唐華還需要撥動另一個廠。
「火箭筒的發射管已經可以造了,」反坦克武器分廠的李竹平書記說,「火箭發動機的固體發射葯已經仿製成功,火箭發動機正在仿製,火箭彈的錐形裝葯和銅罩已經製作出一批試驗品,正打算進行破甲測試。」
但是如果抗美援朝開打,蘇聯一定會加大援助,不但之前談好的122和152榴彈炮,喀秋莎也會一併送過來。
「唐部長,我初步計算的結果,」鍾老說,「因為火箭發動機偏轉安裝,要達到和102火箭炮相當的射程,火箭彈的直徑要少許擴大一些。至少擴大3毫米。」
鍾老爺子噔噔蹬蹬走進辦公室,開始搖電話機。
「好,那我也留在這兒住了,」唐華說,出門對遠處站樁的吳秘書喊道:「吳秘書,開車去把我行李拿過來,再找一套鋪蓋。」
「邢局,我要一組人,七車間那六個小夥子吧,現在就到我這裏報到。是兵工總局的研製任務。」
「那當然,零件設計一個做一個,以前都是這樣的。」
「巴祖卡」和「超級巴祖卡」是正兒八經的反坦克火箭筒。發射器是一根長長的鋼管,把火箭彈從鋼管屁股塞進去,一扣扳機,火箭彈朝後噴火,當火箭彈運動到管子前端、飛出鋼管之前,推進劑燃盡火箭停機。這是必須的,要是火箭彈出了管發動機還在噴火,射手怕是要成烤豬。
「我知道你們拿到超級巴祖卡之後已經開始著手仿製了,效率很高。」唐華說,「現在,根據兵工總局、軍委後勤部的裝備新規劃,對單兵反坦克武器的技戰術指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重新研製。當然,你們的工作也是卓有成效的,可以算是為研製新單兵反坦克武器做的技術準備。李書記,現在仿製超級巴祖卡,都有什麼零部件已經自製成功https://m.hetubook.com.com了?」
現在,主流的單兵反坦克武器有兩種。一種是德國「鐵拳」和蘇聯的仿製品RPG-1、仿製品的改進版RPG-2(剛開始研製)。一種是「巴祖卡」系列及仿製品。
「老吳,老馮,你們是馬上就要去開機床做火箭彈外殼?」唐華問。
鍾老爺子還有更宏偉的計劃。建新公司的機器好,鋼材好,火藥也好。現在鍾老爺子琢磨著火箭炮也要鳥槍換炮了。正在設計一個更大的傢伙,152毫米口徑重型火箭炮,威力射程都要高一大截。就是這東西可能馬拉不動,肯定得是車載火箭炮。
唐華拿起一枚日式反坦克火箭彈。嚴格來說,這叫做渦輪自旋轉穩定火箭彈,尾部有6個傾斜的噴氣孔沿圓周均勻排列,點火后既推進火箭前進,又能產生自旋。
「擴大3毫米是105毫米……不行,和105榴口徑一致,易混淆。」鍾老從東北兵工廠到現在做了20多年兵工,對彈藥口徑太熟悉不過。「106毫米……也不行,和無後坐力炮衝突。107毫米是化學迫擊炮的口徑。108毫米。108毫米你看行嗎?」
鍾老爺子規劃的152毫米火箭炮大概是喀秋莎的增強版,射程和132毫米喀秋莎差不多,威力大一些。
「定向管現在是用大連的外國機床削出來的,比以前造的打得准多了……」
鍾老爺子研製的102毫米火箭炮在工廠稱為A3型,部隊一般稱50式火箭炮。在抗美援朝中使用過,喀秋莎大批到貨之後就轉給越南打法國佬了。
啊,因為這個時代我軍還有繳獲的107毫米迫擊炮存在,所以,名滿世界的107火箭炮要成為108火箭炮了嗎?
「這是德國的鐵拳,無後坐力發射,彈丸初速大約40米每秒,射程很近。」
「第一,找一個製造57無後坐力炮的師傅來加入設計小組,最好是熟悉無後坐力炮發射葯的;第二,火箭筒的仿製小組全員加入新的設計小組,組長還是謝光選。還要另外新加一些人手,工程師、技工師傅都行。」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