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立國之戰
第58章 密碼腦袋去上海了
「哦,王科長已經拿著介紹信去上海了,算算時間,他應該已經到上海計算機所了。」
……
「一、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的方針。中國有5億人口,如果還不能生產供軍隊使用的大部分武器,而要依賴進口,這是我們難以接受的。在未來幾年,快速推進國家的工業化、建立一個相對完整的工業體系,在此基礎上構建相對完整的軍事工業,應是我國重工業部門的主要工作。」
9月3日,人民軍又對釜山防禦圈發動了全線進攻,這大概是人民軍最後一次攻擊了。東線人民軍一度突破了新增援的南5師,美21團防線,美軍也創造了朝鮮戰爭中單日傷亡的新紀錄——一天之內1245人傷亡。不過,人民軍的能力也到了極限。9月6日,南線的攻擊力一下子銳減下來。9月9日,人民軍被迫後撤,10日,人民軍第15師在美軍的反擊中被徹底打垮。
「三、注重武器裝備的體系化、m.hetubook.com.com標準化、系列化、通用化建設。不能以孤立的和割裂的觀點看某一件武器裝備,而要將其放在全軍的裝備體系中,思考它能否最大限度地發揮它本身的作戰能力?能否增強部隊的整體戰鬥力?這種裝備是否可以形成裝備系列,不斷改進提高作戰能力?一件武器同時滿足兩個或更多的軍兵種裝備需求?建議成立一個國防部領導的裝備規劃局,對準備立項的武器裝備進行審查和研討。」
給總理(並轉主席、總司令)的建議書寫完,唐華舒了口氣,讓機要秘書打戳發出。
「二、立即著手完善戰術武器的生產和研製體系,同時制定研製裝備戰略武器的遠期計劃。戰略武器,即核武器及可遠程運送和投放核武器的裝備,如核武器與彈道導彈結合、核武器與重型轟炸機結合等形式。戰術武器是常規戰爭、衝突所用的非核武器的總和,也是目前各國軍隊武器裝備的主體。m.hetubook.com.com」
八月攻勢結束后,人民軍的形勢已經非常嚴峻了。前面是敵軍的堅固防禦,而人民軍精銳已經消耗殆盡,後勤又跟不上,雖然動員了30萬民工運輸,但補給線實在太長,美軍的空中封鎖實在是太厲害,前線甚至糧食也開始短缺,甚至開始一天只吃一頓飯。還有更可怕的事情,人民軍因為情報能力的不足而沒有掌握:美軍的增援還在繼續加強。至9月1日,雙方兵力對比是98000:176000,人民軍雖然還在圍攻釜山防禦圈,但防禦圈裡的敵軍已幾乎是人民軍的二倍,即便單算美軍數量,也幾乎與人民軍持平。
唐華拿著電話的手僵在空中。嗯?也太自覺了吧?
……
「新中國成立以來,統一全國的偉大事業正進入最後的階段,我們解放了除台灣、西藏外的全國絕大部分地區。但中國周邊並不安寧,朝鮮和越南的戰爭正在進行,美國不僅在中國周邊挑起戰事,同時進犯台灣海https://m•hetubook•com•com峽,阻止我解放台灣。……新中國的成立,使我國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發展有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有可能加速實現國防和軍隊的現代化。」
現在已是1950年9月。蘇聯那邊,第二批T50計算機的訂單已經統計出來了,比上個月還多,20台,1100多萬盧布。這可能是因為莫斯科大學在第一批的客戶之列,他們買了一台計算機,然後在整個莫斯科乃至蘇聯的學術界引起了轟動。
「四、建立尖端國防科技和裝備的研究體系。在總體上,目前西方國家的武器裝備、科學技術水平領先於我們,但也有例外。澎湖戰役中制導炸彈的使用、國產電子計算機出口蘇聯,都證明了在某些特殊條件下,中國的單項技術、單項裝備,是可以領先於世界其他國家的。在強有力的軍隊的手中、在得當的戰術和指揮之下,領先於對手的尖端裝備能在戰場上發揮最大的效用,在一定程度上使我方獲得戰場的優勢
hetubook.com.com
。為進行此類尖端裝備的規劃和研發,建議在國防部的裝備規劃局之外,成立一個秘密的、專用於研究尖端和前瞻性技術裝備的機構,從頂層的角度,規劃和研製可改變戰場態勢的下一代武器裝備。」而人民軍不知道的是,在最後一次進攻還沒結束時,釜山防禦圈中的美國海軍陸戰隊一旅悄悄脫離戰鬥,在釜山港上船。這既是美軍指揮官對前線戰局遊刃有餘的表現,也是麥克阿瑟下一階段行動的序幕。
朝鮮。
「李部長,」在辦公室,唐華要通了李刻農的電話,「超級計算機和密碼破譯系統的研製已經收尾,我看可以組織破譯小組進行試運行了。上次我跟你提了,是不是讓王永俊同志去領導破譯小組……」
主席去蘇聯訪問,耗了兩個多月的成果是獲得3億美元、年息1%的貸款,每年3000萬美元。如果每年能賣給蘇聯100台T50、T51計算機,等於是剛成立不久的新中國,每年可支配的外匯增多了1/3。加上https://m.hetubook.com.com華潤額外從帝國主義們口袋裡掏的錢,應該說建設項目是可以加速不少了。
……
1950年還有四個月,按這個勢頭,如果樂觀估計的話,T50計算機在1950年能賣出去100台,這可是5000多萬盧布、1000多萬美元啊。
「既然這樣,那我也準備動身去上海了。」唐華說。
王永俊和二雷爺爺的人生經歷相似,最開始在國軍當報務人員,在1933年的一次戰鬥中被俘參加了紅軍,並得到任老和賀老總的信任與重用,擔任湘贛軍區無線電隊報務訓練班教員,然後專攻敵方密碼的破譯。在紅軍時期,他累計攻克各類密碼共約60種,其中普通密本約30種,中級密本25種,高級密本5種……湘贛蘇區周邊敵軍所用的密碼,基本全被他破掉了。長徵到達陝北之後,王永俊從1938年秋開始研究,經過一年的努力,又破掉了中統所用的新碼本。1941年攻軍統的密碼,1941年底破掉。從此,王永俊在黨內被稱為「密碼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