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立國之戰
第213章 你們需要10到12億盧布
唐華看著這艘即將上船台的大艦零件也是感慨。
蕭司令員:「我方經過了很多次的詳細分析和推演,美國如果進行兩棲登陸,它可以一次投入4到5個聯合國軍師在我後方登陸,而且會有大規模的空降作戰。由於蘇聯海軍在黃海的威懾作用,他們在西海岸進行登陸的可能性不大,但在東海岸尤其是元山以北的港口進行兩棲登陸的可能性比較大。不知道蘇聯太平洋艦隊能否在日本海對美國海軍實施同樣的牽制行動。」
總之這算是划算的買賣,到時候討論港口設施轉讓的時候仔細談折扣的事情就可以了。
接著是唐華和羅順初向斯大林詢問購買軍艦和建立中國的現代化船舶工業的問題。對這些技術細節,斯大林聽完之後就說一句話,通過。有時候就只是點點頭,旁邊的秘書表示不用再談了,斯大林同意了。
蕭司令員、唐華一行人在列寧格勒遇到的震撼,在尼古拉耶夫又經歷了一遍,震撼強度大概是在列寧格勒的1.5倍。
建造斯大林格勒級的理由,據說是斯大林喜歡大型軍艦。所以斯大林一去世,這個項目就玩完了,在尼古拉耶夫已下水的「斯大林格勒」號停建,先當靶船再拆掉回爐。眼前的這艘二號艦「莫斯科」號、三號艦「喀琅施塔得」號在船台就拆掉了。
羅順初:「蘇聯造船業的這種格局確實非常好,幾個距離較遠的造船聯合體,各自可以獨立建造艦船,降低了戰爭毀壞的風險。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在大連、上海,還有廣州……」
尼古拉耶夫造船廠,又名黑海造船廠,成立於189m•hetubook.com•com5年,是蘇聯海軍的主要造船廠,也是現在歐洲最大的造船廠之一。
羅順初:「……」
「中國同志列出的海軍建設計劃總計大約需要從蘇聯採購6到7億盧布的艦艇和裝備。在會談時中國同志很坦率地承認,他們制定的這個計劃考慮到了有一些項目會被我方以不便於出口的理由駁回,因此在其中多摻了一些項目方案。」
斯大林:「延長共同使用旅大港的倡議應該由你們來提出,因為蘇聯是客人。客人不應該提這些問題。」
唐華、蕭司令員、羅順初、林太真、羅書評五人憑欄眺望隔壁的船塢流口水。
「絕對250米以上,看這船塢,都快300米長了吧。」
「那邊那一堆可能是要安裝上去的裝甲板,隔這麼遠都能看出來有厚度,估計得在200毫米以上。」
在尼古拉耶夫造船廠,「斯維爾德洛夫」級的「捷爾任斯基」號正在舾裝,看樣子年底能交付蘇聯海軍使用。
羅書評:「給了技術資料我們可能也造不了。」
這艘奇怪的大型巡洋艦標排三萬六,噸位已經趕上北卡和南達了,但裝甲和戰列艦差得遠,速度倒是飛快。三萬六千噸的艦主炮口徑只有305毫米,強裝葯長身管的嗑藥炮。
想來想去,斯大林格勒級和中國都是沒什麼交集的,買不起更用不起。
「我已向他們提出建議,再進一步擴充他們的海軍建設計劃。首先無論是否準備攻打台灣,中國沿海的防衛體系必須建設完成,而現在他們計劃的海軍艦艇編隊不足以防衛大沽口和*圖*書、天津、威海、青島等北方港口。而中國的東南沿海,他們雖然打算從這裏進攻台灣,但這一帶的城市,比如上海,也是需要有海岸防禦力量。明顯的例證是1952年2月,國民黨的軍隊登上了浙江的一個小島,雖然這些軍隊很快被中國的地面部隊殲滅,但他們畢竟登陸成功了。」
斯大林:「什捷緬科總參謀長同志向我提交過一個報告。如果美國在朝鮮東海岸登陸了,那麼不是因為它在日本海不需擔心蘇聯海軍的攔截,而是因為朝鮮的東海岸防守較為空虛,你們部署在那裡的地面部隊太少,美軍有可乘之機。在海上,無論日本海還是黃海,蘇聯海軍都會保持存在,與美國保持海上的某種平衡。但蘇聯目前不會直接參与朝鮮戰爭。」
唐華順著林太真的目光看過去,這幾位眼真尖,看到了「斯大林格勒」級首艦「斯大林格勒」號。
「你們需要一個10到12億盧布的海軍建設一攬子方案。」
「中國應該在重點海港城市建設6到7個海岸炮兵陣地,每個陣地配置15門100毫米以上口徑的要塞炮。我支持他們修復和改造『重慶』號巡洋艦的計劃,除此之外他們需要4~6艘艦隊驅逐艦。」
「然而在我看來,即使把中國同志列出的海軍建設計劃全部落實,這個計劃對於當前的中國海軍來說也是遠遠不夠的。他們既想防禦中國的海岸線,又想衝破美國海軍的封鎖攻佔台灣。如果按照中國同志的這個戰略構想,那麼他們的海軍建設計劃太小了。」
「中國應該是共產主義陣營在東方的兵工和圖書廠。去年徐的代表團與我談到軍火工業,徐告訴我,現在朝鮮戰場上,美軍打出5發炮彈,我們才能回擊1發。我告訴他,美國人打出5發炮彈的時候,中國同志應該向他們打10發炮彈。」斯大林繼續說,「這才是我們的風格。和坦克大炮工業一樣,中國有必要計劃建立一支有規模的海軍,並且在5年之後完成這個計劃,以接替我們在旅大的海軍基地扮演的角色。」
唐華:「哈哈。老羅的這個想法也是可以實施的,但不是降低戰爭毀壞風險,而是同時帶動這三片地區的造船業,然後帶動區域的工業發展……你們往那邊看,尼古拉耶夫的潛艇車間。」
斯大林見面之後,首先談到的是旅大港的蘇聯基地問題。
蕭司令員:「之前我們和庫茲涅佐夫司令。法金副參謀長進行過磋商,法金建議我們再行擴大海軍建設的方案。但這樣需要擴大貸款的規模。我們目前只準備了3億盧布的現金,海軍建設如果需要更多的資金,那麼就需要蘇聯援助或者提高貸款額度。」
蕭司令員:「斯大林主席,旅大蘇聯海軍基地的延長一事,您可以向主席、總理提出,延長蘇聯使用旅大港的期限。」
蘇聯海軍從旅大撤走時,把整個旅大港的設備、一些出不了遠洋但蘇聯懶得用大型滾裝船載走的小艇、港務船隻都轉讓給了中國,也就是1955年中國海軍突然多了一個現代化的海軍基地。
其餘四人往造船廠一角的封閉區域看過去。
蕭司令員說完,斯大林聽了翻譯說的話,想了想,用十分肯定的口吻說道:
……
羅書評:「https://www.hetubook.com•com羅副司令,蘇聯的幾個船廠分別在幾個海,咱們這幾個城市都在太平洋上,比不了的。美國海軍如果能炸掉大連,那也肯定能同時炸掉上海和廣州。」
「根據1950年2月我和毛的協議,旅大港我們會逐漸撤軍最後交到你們手裡。後來朝鮮發生了戰爭,到現在形勢也很緊張。在形勢變化的時候,我們之前協商過的事情也可以再調整。」
「唐部長,我看到那邊有個很長的艦體,骨架已經成型了,好像就是在列寧格勒看到的大艦的同一型。」
「旅大港可以對中國的海防起到加強的作用,你們如果覺得北方的海岸線不夠安全的話,旅大港的蘇軍海軍基地應該再維持一些年。」
旅大海軍基地只要有蘇聯軍艦在,那麼美國在朝鮮西海岸搞兩棲登陸的可能性是不太大的。
……
「蕭司令員,在列寧格勒我們看到的大艦,中國是完全買不起的。但是現在看到的這一艘,我們或許買得起。如果我們的『重慶』號確信無法修復,那麼倒是可以花點錢從蘇聯買一艘這種68型,也叫「斯維爾德洛夫」級輕巡洋艦。」唐華說,「不過蘇聯這個「斯維爾德洛夫」級比『重慶』號要貴很多,畢竟裝著12門152毫米主炮。
首先是感慨都20世紀50年代了,蘇聯還開工新的大型火炮巡洋艦,或者叫戰列巡洋艦。
……
「蘇聯的造船工業,主力艦一向是雙保險甚至三保險的格局,黑海和波羅的海都能造這種軍艦,有時候太平洋艦隊的造船廠也可以一起造。」唐華說,「這樣在未來的戰爭中,蘇聯某個大區被入侵、城市https://www.hetubook.com.com和造船廠不能運轉時,另一個方向的港口和造船廠還可以繼續生產。」
「從5月4日到5月9日,我與中國代表團的同志進行了三次會談。」
唐華:「這確實沒錯。武昌造船廠如果獲批建立,還是先從小型潛艇做起吧。」
唯一的難點是「中國領土上繼續存在外國軍隊」以及「外國軍隊駐紮在中國的期限可能會延長」這兩個敏感問題,只能繼續存在了。
其次是感慨好窮。代表團來蘇聯之前的心理準備是花掉5億盧布,唐華自己知道最大可能爭取到9億盧布其中6億還是貸款。而這斯大林格勒級一艘的造價是……11.6億盧布。
代表團參觀考察之後回到莫斯科,在這裏唐華也首次以中方代表的身份見斯大林。
唐華:「那裡應該是在建造蘇聯海軍的中型艦隊潛艇,613型比我們想買的S型大得多,一千三百多噸,續航力八千海里以上,真正的遠洋潛艇。可惜這種最新式的艦隊潛艇蘇聯不一定願意給我們,至少是現在不願意給。」
「中國同志顯示出對小型潛艇的興趣,並提出了想在武昌建立一個建造潛艇造船廠的計劃。我個人十分讚賞這個計劃,武昌就像伏爾加河的下諾夫哥羅德,潛艇可以從武昌水面航行至上海進入海洋。我認為我們應該向中國派遣一組造船專家,幫助他們在武昌建立造船廠。」
「唐部長這一指點我看出來了,這條艦的龍骨確實不簡單,長度至少在250米。」
唐華一行人離開列寧格勒,庫茲涅佐夫寫了一封給斯大林的電報。
蕭司令員記下了斯大林說的意見,表示今天回去就由大使館向國內發報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