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立國之戰
第217章 還好我們只掉了三架飛機
……
上次來50中心還是1950年11~12月,在這裏和王永俊一起攻破了美軍的軍級和集團軍級密碼破解。雖然一年多沒來50中心,但唐華感覺和這裏並不陌生——先是國防專線電報,後來把電報線改成網線直接計算機互聯,唐華和王永俊有什麼事要溝通,就跟發條簡訊一樣簡單。
「老王!李強李部長!」唐華說,「我們幾個可是好長時間沒見了!」
「那讓C隊和D隊返航,重型轟炸機、第五航空隊,準備白天的攻擊。」奧托·韋蘭德看看表,他已經和C隊和D隊熬夜熬到了凌晨三點。
李強得知人民軍3部雷達被毀的消息已是20分鐘后。他立即爬起來,拽上翻譯來到電話部門。
斯大林覺得這個計算機還是不錯的,但可能年齡因素(也因為T52就這麼些簡單的功能),似乎沒覺得計算機有多麼驚天駭俗。
聽監聽員喊出這句話,電子對抗協調員馬上抄起無線電大喊「B1小隊裝訂參數投彈!馬上!馬上!S1、S2小隊爬高!」
「那麼,可以動手了。」參謀長說,「A-26反輻射作戰狀態,繼續空中待命,S1小隊、S2小隊,下降。目標,金剛川大橋。」
時間倒退回兩個月前,1952年5月9日。
「A1小隊,裝訂參數,準備投彈。」
「三處雷達站都有夜間對空觀察瞭望人員,王陵雷達站附近還布設有探照燈部隊。這些觀察員沒有發現空中有噴火的飛行物體。」
「空軍研究實驗室總算給了我們一點管用的東西。」
……
李強:「這第六次戰役還沒打完呢,不如看到正式總結報告出來再說。唐華,總參通信部電子對抗處從5月份到現在的總結報告,你要不要看看?」
「菊頭蝠」制導炸彈投放,在慣性陀螺的控制下向目標的大致區域滑翔。接近目標區和*圖*書域時,彈上的無線電偵聽定位裝置會收到雷達發出的電磁波,而且信號越來越強。制導炸彈就調整舵面,讓自己朝電磁波的源頭飛去,最後抵達目標時,無線電近炸引信起爆將雷達摧毀。
王陵雷達站北偏東30公里就是長豐的S-25導彈基地,長豐再往東北不遠是鐵原郡,以前也有過美軍的B-29帶著干擾機來試探人民軍的雷達站,所以這次美軍的入侵再脫離,人民軍再打了個電話報告「美軍飛機退了」,就沒再關注。
唐華在站台超海軍代表團一行人招招手,從長春去吉林蛟河再去50中心的車已經停在這兒了。
「將軍,今天上午的戰鬥……或許應當從樂觀的心態去看待。」參謀長看起來是在安慰奧托·韋蘭德,「中國人的前兩次陷阱,每次至少讓我們損失幾十架飛機。……而今天上午的陷阱,我們只掉了三架飛機。將軍,遇到事情時,應當從好的一面去想。」
「遭受不明攻擊前,搜索雷達是否都處於開機狀態?」
「把探測到的大型目標在空中轉向的時間、轉向時空中目標與雷達站的距離、從轉向到雷達被毀的時間差整理出來,我要分析研判。」李強說,「你們長豐基地兩台搜索雷達被毀,搶修組完成重修雷達站的工作大約要36小時時,導彈跟蹤雷達先不要開機了,等待進一步指示。」
從50中心的門口往洞庫深處走,閑聊了幾句,王永俊還是先開口了:「唐部長你回來晚了半步。第六次戰役第一階段已經打完了,一個南朝鮮整編師和一個非整編師……」
「一路順風,」蕭司令員說,「你這包東西我到北京就送去你家。」
「T區漢城導彈系統雷達重新開機!」
長豐的S-25導彈基地接到報告,進入最高警戒狀態。不久之後,S-和圖書25系統的搜索雷達發現空中有4個大型目標正在靠近。當空中的大型目標距離長豐導彈基地50公里時,它們在空中又轉向退了回去,S-25導彈系統的跟蹤雷達都沒構成開機條件。
「唐華。」「唐部長。」
「在黃海上空盤旋的C隊和D隊,進入朝鮮腹地。」
「A4小隊,裝訂參數,準備投彈……」
王陵雷達站被毀。雷達站值班員也無法弄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只是電話回報「勞資的雷達被炸爛了」。
但不管怎麼說,斯大林覺得計算機不錯,覺得可以用來減輕辦公人員的負擔,加快工作效率或者減少冗員,這就太好了。既然斯大林都發話了,那蘇聯部長會議下面五六十個部幾十個委員會那豈不是都得學著用計算機?
當他穿戴整齊走進參謀部,所有在場軍官都起立敬禮,但奧托·韋蘭德發現所有人都是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
這是朝鮮人民軍的雷達站。美軍現在的電子偵察機/干擾機已經記住了人民軍和志願軍大部分雷達的特徵,哪些是獨立的警戒雷達站、哪些是S-25導彈系統的搜索雷達、哪些是「漢城」防空導彈系統的搜索雷達,都門兒清。固定式的警戒雷達美軍還按所在城市+數字的方法給編了號。
李強又要通了金川雷達站的電話,讓雷達站的人民軍暫停使用雷達。
電子對抗協調員絕望地雙手離開無線電通話器,轉頭從舷窗向外看。
……
一會兒,S-25基地和王陵雷達站把自己的記錄報告給李強。
……
監聽員:「T區。漢城導彈系統,目標跟蹤雷達開機。連續波照射。」
「多謝多謝,一路順風。」
「平康,T區一台漢城導彈系統雷達正在開機。……F區一台漢城導彈系統雷達正在開機。」
「A2、A3小隊裝訂參數,準備投彈。」
10秒鐘后和*圖*書,戰鬥結束了。S2小隊有一個機靈鬼收到電子對抗協調員的警告后立刻丟掉炸彈爬高,再用盡所有甩彈技能,躲過了兩枚導彈的攻擊。其餘三架F-84都在空中成為火鳥。
開城市西,建設在恭愍王陵附近山上的朝鮮人民軍雷達站,深夜仍在運行。這裏距離聯合國軍控制區最近的地方約20公里——漢江出海口外有南朝鮮軍把守的小島,蘇制雷達開機后可探測80到100公里的空域,如果美軍飛機從這個區域進入朝鮮半島,王陵雷達站會是第一個發現者。
5月10日。
「平康一號雷達重新開機。」
每個小隊的電子偵察/干擾機都是這麼報告的。
唐華和張聞天回來,總結今天的成果是「重大利好」,告訴王司長下半年努力努力,很可能有驚喜。
「即便這樣,我們的反輻射武器已經對朝鮮雷達達成了壓制效果,他們的搜索雷達不敢開機,和被摧毀的效果是一樣的。5月10日的作戰計劃可照常進行。」參謀說。
莫斯科。下諾夫哥羅德。基洛夫。秋明。新西伯利亞。伊爾庫茨克,赤塔,滿洲里,哈爾濱,長春,到了。
「被動無線電制導的滑翔炸彈。」李強說,「C方案。」
在過去這幾天,海軍代表團從斯大林格勒也回來了,合同也簽了。
「王陵雷達站、S-25基地的雷達被毀時,現場有沒有目視觀察瞭望人員?有沒有觀察到空中有噴火的飛行物體?」
遠東空軍司令部。
機群有8架B-29負責壓制或摧毀地面雷達站,8架A-26是多功能機,還有十多架作為攻擊機使用的F-84,在機群附近還有F-86戰鬥機做護航。不過,機群還是謹慎地避開了S-25防空導彈陣地的覆蓋半徑,同時讓自己處在6000米這個安全高度。
幾分鐘之後,S-25導彈和-圖-書基地又是幾聲巨大的爆炸,導彈系統正在開機的兩部搜索雷達被毀。好在S-25導彈系統雷達是建在地面的,而雷達控制室、指揮室都是挖的地下室,雖然雷達被炸毀,但沒有人員傷亡。
昨天晚上熬夜到凌晨三點才離開參謀部,奧托·韋蘭德今天一覺睡到10點才起床。
C隊和D隊接到電報后陸續回應,然後從6000米高度進入朝鮮上空。
5月9日深夜11時,王陵雷達站的朝鮮人民軍發現2架大型飛機自海上而來,從7500米高度、以480公里/小時的速度靠近開城,判斷是B-29。雷達站立即用電話向開城和長豐的S-25導彈基地報告。然而就在打完電話后,雷達屏幕上這2架B-29開始轉向,又退出了雷達站的控制範圍。
幾公裡外,S1小隊預定第二波投彈,此時高度還在4000米以上,而S2小隊已經降高到3000米以下,此時S2小隊的4架飛機,每架屁股後頭跟了兩團火焰。
「A1小隊投彈完畢。」「A2小隊投彈完畢。」「A3小隊投彈完畢。」
用戰鬥/攻擊機俯衝轟炸吧,防空導彈能把遠東空軍打哭。用無線電制導炸彈高空投彈,又總是被|干擾。現在制導炸彈也就在朝鮮西北部,中朝軍隊布防比較稀疏的地方才能找到沒有干擾機的時候,炸炸港口或橋樑。
幾分鐘之後,王陵雷達站的監視員發現屏幕上有兩個小亮點,距離雷達站已經只有20公里了,還在以800公里左右的速度靠近。監視員正疑慮這是不是雷達的誤報,離雷達控制中心50米遠的小山安裝的雷達發射機、接收機就發生巨大的爆炸。這爆炸威力可不小,不但把雷達炸得粉碎,彈片和衝擊波把雷達控制室也給炸塌了半邊,人民軍的雷達組1人重傷3人輕傷。
遠東空軍三十多架飛機構成的編隊和-圖-書浩浩蕩蕩,在6000米高度進入朝鮮領空,目標是鐵原-金化-平康這個鐵三角地帶。
上火車,顛兒。
在鐵原-金化-平康鐵三角地帶的這座橋,遠東空軍看它不順眼已經很久了,這座橋溝通鐵三角地帶和金城,從金城再往南,補給線就連通了華川和楊口郡。這座修築在60多米寬的合流上的100多米長的橋,在第五次戰役前被炸斷過兩次,五次戰役後到現在,還沒斷過。
「平康一號雷達信號消失。」「T區雷達信號消失。」「F區雷達信號消失。」
「中國人和朝鮮人只用了45分鐘就搞清楚了雷達站被攻擊的原因?」奧托·韋蘭德眉頭皺了起來。
「蕭司令員,羅副司令員,那我就在這裏下車了!」
朝鮮的地面上一片寂靜……
C隊和D隊各有6架A-26攻擊機,每架飛機在腹部掛一枚AGB-3「菊頭蝠」滑翔炸彈。之前美國海軍曾研製過的空地/艦導彈叫「蝙蝠」,這一次美國空軍實驗室也沿襲了繼續使用翼手目動物為綽號的傳統,命名為菊頭蝠。除了負責投彈的A-26,每個小隊還各有一架觀察機和一架電子偵察/干擾機。
「是。」
「平康一號雷達正在開機。」
當平康一號雷達再次被炸啞,遠東空軍參謀部接到電子偵察機/干擾機的電報,包括參謀長在內的所有人都興奮了起來。
奧托·韋蘭德和參謀一起在熬夜。剛剛6架飛機攜帶12枚滑翔炸彈進行了3次攻擊,從無線電偵察來看效果完美,三個朝鮮雷達站在滑翔炸彈落地后都不再發出雷達波。
電子偵察機/干擾機確認雷達已被摧毀,再接到東京發動攻擊的明確指令,S1小隊和S2小隊各4架F-84戰鬥機在空中轉了個大彎,陸續找到了金剛川大橋的位置,從6000米高度降到三千米再進入俯衝航線,準備一擊炸毀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