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兩個戰場
第30章 朝鮮停戰的轉折點
……
「當然得取出來了,要不然別人就看見你背著一帆布袋,不知道的還以為是運炒麵的後勤兵呢。」
對面台灣島上的國軍總兵力51萬,陸軍是6個裝備較好的美械軍(有兩個未完成訓練)30萬人、十來萬人規模的雜牌部隊和守備部隊。海空軍可能得加上美軍。
「因為我們是在北京讀取福建的計算機上的信息,而且因為廈門到北京的線路只有一條而有時候會不止一個連接,所以有時候會有一到兩秒的滯后,就是你發出一條操作以後,兩秒鐘對面才有反應,這時候不用急,稍等一會兒就好。」唐華說,「然後在北京您如果要協調指揮戰役準備工作,長途電話的呼叫很麻煩,所以最好不要打電話,而是把指令也寫在計算機里發送過去。」
唐華看牆上,戰情中心的參謀做了一個倒計時的數字板。
粟裕:「第一波登陸突擊之後,部隊在最短時間控制濁水溪的3座橋樑,就可以切斷第2軍和第1、第3軍的聯繫,這樣我軍的登陸部隊就可以專心對付南部的兩個軍,所受的地面壓力降低了三分之一。……但如果國軍繞開濁水溪,走山往南增援呢?」
根據諜報和偵查報告,國軍第2軍在台中、第1軍在嘉義-台南一帶,第3軍在台南-高雄一帶。每個軍都有兩個師擔任海岸守備任務、1個師稍微偏後擔任機動部隊。
「光算計也罷了,我有次還差點被重機槍掃到,」張桃芳說,「想想也挺嚇人,一串子彈噗噗地就落在離我不到3米的地方。營長,後來我也在努力增加戰績,沒看我最後一個月命中率都降了嗎,不都是為了多擊殺幾個,在六百米左右連移動目標也打。」
「總統和我都認為,當前西太平洋最大的隱患不在於朝鮮www.hetubook.com.com半島和三八線,而在於台灣海峽。朝鮮半島已不可能被朝鮮完全佔據,而台灣卻有被中國徹底佔領的可能。」
營長:「一回國肯定輪空一輪,說不定空兩輪,少說七個月,多的話14個月、21個月。我都不知道美國佬還能不能撐21個月……」
「如果李承晚因為失去了漢江平原的一半而懊惱和氣急敗壞,堅持要聯合國軍繼續與中國、朝鮮對抗,那麼就說服他。如果不能說服他,就讓他的部下說服(代替)他。」
「小唐,唐華,快點過來,我要訪問後勤管理系統的伺服器主機。」
現在4艘大型導彈艇和12艘小型導彈艇已經抵達澎湖,因為小艇比較好隱藏,空中偵察不太容易發現,因此提前兩周到位。
由於地形糟糕、土著兇惡,台灣中部山區現在幾乎沒有像樣的公路。
台灣戰役,劃歸到戰役建制內的陸軍包括3個兵團27個步兵師/半摩步師、1個坦克師、1個兩棲機械化師、2個兩棲步兵師、3個炮兵師、3個高射炮兵師。海軍參戰兵力是11艘水面戰艦、35艘各種小艇、30艘登陸艦和101艘登陸艇、20艘運輸艦。空軍參戰兵力是5個殲擊機師、2個轟炸機師、1個強擊機師和1個獨立重轟炸機團。
東京,聯合國軍司令部。
「必須儘早結束朝鮮的戰爭,如果可能的話,總統希望現在就結束。」
鄧書記招手示意,唐華也看見了鄧書記,就過去看他的計算機怎麼回事。聽鄧書記說是要看台灣戰役的後勤準備情況,就幫他把遠程登錄設置好。至於計算機的基本操作倒不是事,鄧書記在廈門的時候就學會了。
克拉克說,「中國和朝鮮談判代表團做出了讓hetubook.com•com步,自東豆川和報川以南的北漢江平原,民政管理權歸還給韓國。」
呂長青:「不知道這次回國之後,下一次輪換要什麼時候,再去朝鮮前線,還能打多少敵人。」
雖然陸軍參戰人數和戰鬥力都佔優勢,不過這是兩棲登陸戰,對比全軍數量沒有意義。諾曼底登陸盟軍在英國集結了280萬人,其中陸軍150多萬,但第一波登陸只有16萬人。外加三個空降師。
「營長,有時候這個是得看緣分的,」呂長青先說話,「后三個月鬼子也太精了,有時候耗上一天都不一定能找到個露頭的。如果當面有美國鬼子的狙擊手,雙方還得互相算計,一算計起來,一整天就沒了。」
「營長,要把槍從袋子里取出來嗎?」
「李刻農你可裝得真像……」
看完布雷德利的電報,克拉克思考了很久。
「控制整個朝鮮半島、讓韓國與中國接壤的可能性從1951年1月起就不復存在。現在朝鮮半島對於美國的價值,僅僅在於它是對馬海峽的西岸。只要韓國在朝鮮半島的南部一部分地區存在,我們就可以從兩岸監控對馬海峽,也就能阻止蘇聯太平洋艦隊南下。對於美國西太平洋的海上利益,這已足夠了。因此,現在朝鮮與韓國在哪裡停戰,是三八線還是37.5度線甚至37度線,都不影響美國的根本利益。」
查爾斯·威洛比:「如果是這種模式,或許情報機構可以策劃和發動一場兵變。但這場兵變又不能真的殺死李承晚,只是讓他和他的班底狼狽不堪。如果確定要這麼做,我需要一些時間做籌劃。」
克拉克接過電報,快速閱覽一遍,臉上露出了微笑。
在朝鮮作戰七個月,冷槍執勤六個月,張桃芳和呂長青小組射彈hetubook.com•com351發,擊中237個目標,此外還用無線電召喚9次炮火襲擊,引導摧毀聯合國軍1個彈藥庫、覆蓋了4個炮兵陣地、3個停留的運輸車隊、1支行進中的摩托化步兵。
在台灣戰役的登陸首戰,雙方兵力不是72萬對51萬,而是3萬對1萬5,或者3萬對5萬——這要看對面的國軍調兵能有多快。
在廈門前指,粟裕根據最新的敵情報告,重新審視地圖。
……
「總統已在謀划改變台灣的地位,將台灣的主權在法理上做出調整,改由聯合國託管台灣,總統和中情局正在掃除一切阻礙聯合國託管台灣的力量,包括蔣介石本人。而一旦聯合國託管台灣的程序啟動,必然會引起中國的極大憤怒,屆時我們西太平洋的海軍、空軍以及陸軍都要全力以赴投入到保衛台灣的行動中。我希望在保衛台灣的戰役發生時,美軍要能完全從朝鮮半島脫身。」
蔣介石在台灣中、南部放的3個軍是訓練時間最久的3個美械軍,但因為澎湖就貼在台灣的肚皮上,國軍的敵方守備部隊還比較拉胯,因此這三個本應該是機動部隊的軍不得不擔任海岸守備任務。
「三個,就差三個,」狙擊營營長在張桃芳的前頭,邊走邊回頭對張桃芳說,「你只要再擊殺3個敵人,戰績就到240人了。咱們軍的番號是什麼?24軍!你要是殺夠240個,那這戰績就太漂亮了,軍長都會高興得合不攏嘴。」
張桃芳、呂長青狙擊小組在進城前,和營長專門商量過一個事情。
鄧書記:「這我知道。在廈門我們用的電話是軍線,都是人工呼叫的。……倒計時就快到了呀。」
張桃芳:……
「兵力部署沒有明顯的弱點,只能挑選一個稍微好打的地區上岸。」粟裕看完和*圖*書地圖感慨,「這個整編第1兵團司令就是胡璉,好多年了打來打去都捉不到他,說明還是有些本事的啊。」
「按每小時10公里算,三百米要走兩分鐘,這倒也不是很長。」
「哦?是嗎?那我們考慮考慮進山。」粟裕說。
「報告,談判代表團來電。」
章震:「走山除非他們是進山打游擊戰,那裡幾乎沒有公路,連山間人行土路都斷斷續續的,重裝備很難通過。」
「查爾斯,政變,哦不,兵變的計劃可以稍靠後一點準備。我想現在有轉機了。」
「如果並不是真的打算推翻李承晚總統,而只是掀起一場讓他感到恐懼的高層政變呢?」
別看人數接近諾曼底盟軍運送人數的五分之一,其實運力只有盟軍當年登陸艦隊的十分之一的樣子——諾曼底第一波盟軍就送了三個裝甲旅上岸,7個步兵師其實也都是機械化步兵師,裝備又多又重。
……
「滲透進了韓國軍隊的情報系統和高層。但如果是要發動一場政變,這些人的力量可能不太夠,主要是我們這邊沒控制一兩個具有政治聲望和治國能力的領袖。」遠東情報司令部查爾斯·威洛比說。
……
胡亂擦乾臉上的水,這才往中心走去,一邊走一邊嘴裏嘟噥:
盟軍能一波送16萬人,粟裕手裡的艦船隻夠一波送三萬人的——也就是三個步兵師的戰鬥部隊,再加上兩棲坦克、炮兵、高射炮兵等等。
「整個台灣西海岸的地形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差,整體來說,海岸坡度太緩,登陸艇可以涉水往上沖,大型登陸艦可能要在離岸三百米的地方就開艙門放兩棲坦克上去。」蕭晉光司令員帶著海軍前指也在廈門,現在掌控著台灣周邊的海上敵情,但預定用於登陸掩護的殺手鐧都還藏著沒露面。
4月1日上午10點www•hetubook•com•com,唐華在戰情中心樓外下車,先找水龍頭嘩啦嘩啦沖了沖腦袋,讓自己冷靜冷靜。
「已經成功滲透過去兩支小分隊,還有兩支小分隊4月6日渡海。」鄧書記說,「都是夜間滲透成功的,沒有引起守軍注意,也沒有傷亡。」
瀋陽。3月歸國的志願軍23軍、24軍,離開朝鮮就在瀋陽休整,迎接志願軍戰士的是喧天的鑼鼓和鞭炮聲,以及沿途熱情洋溢的群眾。
「我們在韓國軍隊和政界的力量現在是否處於完全可控狀態?這些人有多少?」克拉克問。
「如果現在胡璉兵團的部署沒有調整的話,我覺得登陸地點選這裏合適,」章震指著台中到台南的一處地方,「濁水溪南邊。有20公里的平直海岸線,平直線好,技術再糙的艦員也能找著自己登陸的位置。然後,其實在這個地方,如果能夠控制這裏的話,登陸艦可以很靠近海岸,甚至直接靠岸都有這種可能。」
由總統授意、參聯主席布雷德利發給聯合國軍司令克拉克的電報很長,艾森豪威爾和布雷德利在電報里詳細分析了朝鮮半島乃至遠東的局勢。
然後是登陸艇,預定在澎湖集結80艘登陸艇,現在到位的是50艘,還有30艘繼續在廈門隱藏,在未來10天陸續過去。至於陸軍部隊,已經在3月30日全部到位。
參戰總兵力72萬,超過了淮海戰役。海空軍和陸軍技術兵器的參戰數量更是史無前例的。
「鄧書記,特戰分隊已經開始渡海滲透了嗎?」唐華問。
「總理你也真能裝……」
台灣島中間一條縱貫的高山,高山到西邊的大海有一條平地,寬度不大,最寬的地方也就50公里。高山到東邊——幾乎沒有平原,直接入海了。
唐華也打開廈門的後勤管理系統,找到了澎湖列島現在的艦艇集結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