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回到民國當小編

作者: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回到民國當小編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卷 兩個戰場 第31章 啊哦,真簽了

第四卷 兩個戰場

第31章 啊哦,真簽了

「主席同志,第一書記同志,」貝利亞壓低嗓音說,「我先小範圍披露一個秘密消息。那個東西將在三到四個月內完成試爆。」
一輛古老式樣的前裝炮炮車緩緩進入紅場,炮車拉著斯大林的棺槨。斯大林的遺體經過處理,要放在紅場的列寧墓旁邊,和列寧同志躺在一起。
蘇聯在研製原子彈的時候,對於熱核聚變武器的研究就已開始,但在很長時間內一直處於探索階段。1951年5月,美國第一枚氫彈原型試爆,蘇聯覺得研製氫彈的任務更急迫了,但一直未能參透輻射內爆構型的機理,仍然在做各個方向的試探。蘇聯人想到的第一個方案是混合使用鈾-238和重水的「非均質」構型,接著薩哈羅夫提出一個改進的「千層餅」方案,不用重水而是用氘化鋰-6,氘化鋰-6和鈾-238交替,一層一層包裹在原子彈外頭。
「我以美利堅總統的名譽保證:一、停戰協議簽署后,即簽訂美韓安全條約;二、美國在1953年向韓國提供兩億美元的經濟援助,此後為韓國提供長期經濟援助,上述條件可以以協議形式記錄在案;三、如果停戰協議簽署后30天內中國和朝鮮仍未完全履行協議,美國將與韓國一併推翻停戰協議;四、為韓國提供20個陸軍師的裝備、彈藥,並幫助韓國軍隊完成人員培訓,增強韓國的海空軍,這一條亦以協議形式記錄在案。」
「漢江北平原地區的居民、非警察民政管理機構人員均禁止佩戴、儲存和使用重型武器、制式與非制式槍械以及一切管形火器。這一禁令不因朝、韓兩國國內槍支管理法令的變更而變更。聯合國停戰監督組織亦禁止世界其他國家向漢江北平原非軍事區出售槍支彈藥。」
作為被關押在戰俘營里沒有人身自由的戰俘,哪來什麼自願不自願,毒打一頓逼你按個手印,「我自願留在南朝鮮生活」,得了。
南日簽字。咔嚓咔嚓咔嚓。
畢竟這個時空沒有讓李承晚「悲憤不已」的金城反擊戰。在拿https://www•hetubook•com•com回漢江北平原的民政管理權之後,李承晚又得到了艾森豪威爾親口保證的「艾四點」,終於同意把8萬人民軍戰俘放了。
之前的停戰談判,中朝方堅持的是漢江北平原平分兩半,朝鮮和南朝鮮各拿一半,韓國不同意。
工作人員按下按鈕,兩張長桌之間,也就是雙方簽字和談判代表之間,那張金屬制的立方體桌子被激活了。
貝利亞陪著笑了笑,但過一會兒用不太明顯的幅度搖了搖頭。
付出了2年9個月和巨大的代價,中朝聯軍將世界的超級大國、頭號軍事強國打回了三八線,讓美國損兵折將,不得不坐下來與中朝聯軍談判。又因忍受不了中朝聯軍提出的剛硬的停戰條件,美國幾次試圖在戰場上拿回一些利益,但每次都徒勞無功,每次都招致更大的損失。
美軍陣亡84000人,美騎一師師長殞命于漢城,美步2師師長於青川江畔被俘,美步24師的兩任師長在全羅北道、漣川郡被俘兩位,第8集團軍司令沃克中將在漢城-議政府之間的公路被偵察兵抓獲。聯合國軍的其他僕從國,土耳其、英國的陣亡人數和被俘人數上千,泰國參戰部隊則奉獻了最高的傷亡數/參戰人數比率。
彭德懷簽字。現場記者咔嚓咔嚓咔嚓。
現在是朝鮮想避免自己的人員被自願遣返吃掉,那就得提出一些條件雙方才有得交易。在總理和主席的幾次商談溝通之後,朝鮮方決定把這一塊地區的民政管理權還給南朝鮮。不過,蘇屹邑雖然也在非軍事區劃界內,但這個村子靠著光岩山南麓,和北邊是連為一體的,沒法還。
戰俘自願遣返公然違背國際法倒在其次,主要是對手持戰俘較少的一方構成很大的羞辱。對自願遣返歷史上我們是不陌生的,聯合國軍對我們玩過這一套。這也是中國從1952年到1953年上半年一直在朝鮮不停地狠打的原因之一:聯合國軍公然羞辱人,氣不過。
「這是一個明智和圖書的選擇,中國和朝鮮可以恢復和平,建設社會主義。」
特納·喬埃任聯合國軍停戰代表團首席代表時,曾狡黠地辯稱停戰談判只談軍事問題,不談政治問題或朝鮮半島之外的事務問題。這其實是在耍賴,因為聯合國軍不想讓中國在停戰談判的條款中加入「外國軍隊從朝鮮半島撤軍」的議程。但談判到了1953年,雙方進入談判收尾階段的時候,不討論漢江北平原非軍事區的歸屬問題,那談判就沒法進行下去了。
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第一次出現在華川談判現場。聯合國軍司令克拉克上將也出現在談判現場。
9時30分,雙方代表進場。
從1952年8月7日,停戰協議第一條軍事分界線和非軍事區的原則性談判達成一致,到1953年3月底,雙方的實際控制線幾乎沒有發生變化。在西線,志願軍和聯合國軍保持著偵察分隊接觸但互不用重兵力對攻;在東線,不算攻守交替最後回到原點的山頭,中朝聯軍攻下了39.4平方公里的地盤,聯合國軍攻下了22.8平方公里的地盤,中朝聯軍雖然是凈盈利的,但也就賺了16.6平方公里的貧瘠山地而已。
然後韓國憑著手持人民軍戰俘數量遠多於朝鮮,拒絕按國際公約無條件遣返戰俘,而提出「自願遣返」,朝鮮不同意。
華川談判的新進展從春川發到東京,東京又迅疾拍發給華盛頓,而華盛頓那邊,艾森豪威爾立刻就給克拉克回了這封電報並轉發李承晚。
小威廉·哈里遜簽字。咔嚓咔嚓咔嚓……
「朝鮮戰爭就快要結束了。」莫洛托夫說了一句,「美國之所以在朝鮮如此克制,是因為蘇聯手中有原子彈。」
在拿起筆之前,聯合國軍司令馬克·韋恩·克拉克嘴裏小聲地嘟噥了一句。
在雙方緊貼區域,部隊、裝備和彈藥補給在停戰協議簽署后72小時內後撤2公里。
第一次出現在談判現場的還有金日成和李承晚。
總理靜靜聽後排的翻譯複述完,然後回答道:「現在談和-圖-書判已經步入尾聲,如果美國對談判持有誠意而且信守承諾,我們願意和他們簽訂停戰協議,恢復朝鮮半島的平靜。」
馬林科夫身上帶有「內臣」固有的缺陷,沒有基層執政經歷,不接地氣,還有點娘炮,和斯大林的形象反差太大,蘇聯人暗地裡給他起了個綽號「馬蓮尼婭」。再加上三人團里總得平衡平衡,蛋糕得三個人都有份,在馬林科夫看來,赫魯曉夫就是一面相忠厚的禿子,做什麼都任勞任怨,於是蘇共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就給了赫魯曉夫。
彭德懷神情嚴肅地注視克拉克,克拉克也注視彭德懷。
華川,熔岩里。
「4月1日達成的停戰協議,關於軍事停戰委員會籌備工作的討論,關於遣返戰俘細節的討論也已完成。」
蘇聯專門委員會下令將「千層餅」構型的氫彈列為優先研發方案,現在是1953年3月,第一枚樣彈RDS-1已經在車間製造和組裝了。
由於李承晚沒有afk,所以這次談判簽字儀式……人來得很齊。這樣也好,一天之內就能全簽完。
彭老總示意工作人員開始。
貝利亞:「不,不,接著中國同志會對台灣發起攻擊,消滅蔣介石匪軍在島上的殘餘力量,我想總理同志上次知會過我們所有人。」
馬林科夫這句話貝利亞倒是挺贊成,但赫魯曉夫有點意見:「只是美國就可以從朝鮮半島抽身了。」
……
……
「4月1日至4月9日,交戰雙方校驗軍事分界線和非軍事區工作全部完成,雙方均無異議。」
在這個最後時刻,有兩個南朝鮮人坐在談判席上。李承晚的位置次於克拉克,金鐘五更是在最旁邊的位置,但至少有南朝鮮人在這兒。
雙方代表簽字后24小時,即4月11日中午12時,交戰各方完全停止在朝鮮的一切敵對行為。
「噢,是嗎,」馬林科夫說,「如果這樣,那將又是一次對美國及其跟班的重大勝利。」
從4月10日清晨開始,雙方在熔岩里的工作人員忙著為簽字做最後的準備工作。
克拉和-圖-書克簽字。現場記者咔嚓咔嚓咔嚓。
至於現在嘛……志願軍心態很平和。尤其是在美國願意「賠償四次越境轟炸中國城市造成的損失」之後,心態更平和。這不一千七百多重傷和殘疾戰俘在三月初就已經離開戰俘鎮,從大連坐船回美國本土了。
1953年4月10日。
「什麼,朝鮮要停戰了?」赫魯曉夫很吃驚,「總理同志,莫洛托夫同志剛才說的話您能予以證實嗎?」
「漢江北平原地區警察機關所使用的武器數量、種類、彈藥儲存量,由聯合國停戰監督組織予以核定並定期督查,禁止朝韓雙方為非軍事區警察配備超過維持治安所需的重型武器及大威力槍械。禁止朝、韓擅自向非軍事區警察提供武器及彈藥。」
……
「我們的主席也有一些話想與在座的諸位說說。」
在棺槨的後面是送葬的人群。人群最前方,第一排幾個人是赫魯曉夫,貝利亞,總理,馬林科夫,伏羅希洛夫,卡岡諾維奇,布爾加寧,莫洛托夫。
1953年5月12日,永久界碑埋設完畢后,作為聯合國派遣的維和行動實體,停戰監督組織進駐非軍事區,雙方戰俘的交換遣返在漢江北平原的議政府舉行,而停戰監督組織的總部也在議政府。此後,停戰監督組織負責監督雙方對停戰協議的執行。
「真是個好消息,蘇維埃與美國在戰略武器方面的均衡即將恢復。不過,」馬林科夫說,「在使用核武器的情況下世界大戰將意味著現代文明的毀滅,故而未來世界大戰實際沒有贏家,恐怕核武競賽也毫無意義。」
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場犧牲97000人,一名副軍長犧牲于戰場,一名副軍長病故,一名師長犧牲,主席長子親上戰場,在美軍空襲中重傷。
在大廳正中,東西向並列擺放的兩張長方形會議桌是雙方代表團的位置,長桌中間是兩張方桌,其中一張擺放著用朝、中、英三國文字書寫的《關於朝鮮軍事停戰的協定》及其附件《停戰監督組織的構成與職權範圍》、《關於停戰協定的臨和_圖_書時補充協議》。另一張方桌更像是一個金屬制的立方體,上面沒有擺放任何東西。
「德懷特·艾森豪威爾總統委託我宣讀一封給諸位的信箋,」克拉克最後說。
戰爭中,朝鮮人民軍、居民死亡45萬人,韓國軍隊和平民死亡60萬人。
莫斯科,紅場。
李承晚簽字。咔嚓咔嚓咔嚓。
讀完艾森豪威爾的信,彭德懷接上話。
「我向參与停戰談判的代表團——每一方的代表團,表示敬意。你們使朝鮮半島結束了戰爭狀態,迎來了寶貴的和平。……我也謹代表美國人民感謝各位的工作,你們讓美國人民擺脫了戰爭的困擾,他們可以回家了。」
那個東西,就是蘇聯的第一枚熱核武器。嚴格來說,可能不算是氫彈。
金日成簽字。現場記者咔嚓咔嚓咔嚓拍照。
朝鮮戰爭暨中國人民抗美援朝戰爭,歷時2年9個月,其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時間2年零5個月,在1953年4月10日,這場戰爭落下帷幕。
「大韓民國及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所派駐的民政管理機構僅有警察機關可合法佩戴、儲存和使用槍械。」
「依據停戰協議第一條第四款所規定的漢江北平原地區,蘇屹邑之民政管理權由朝鮮執行,其餘地區之民政管理權由韓國執行。」
會場區的氣氛前所未有的活躍,到處可看到三五聚談的各國新聞記者,不少人對短時間內修繕得嶄新的會場讚嘆不已。
主席的三維全息影像出現在金屬方桌的上方,在空中閃閃發光。
軍事停戰委員會隨協議簽字而成立,在未來一個月,委員會將把長209公里的軍事分界線划為10個分段,並設立1100個標誌軍事分界線的永久界碑。
彭總和葉挺都聽見了會場里幾聲「咚咚咚」,這是有幾位記者的相機脫手摔到了地上。
「但是,不用我念,他已經來了。」
被陳庚替換下來之後許久沒露面的葉挺也在談判桌上坐著。
朝鮮停戰談判雙方代表團大會,歷時1年零九個月,前後舉行108輪會談,現在進入了最後一刻。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