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兩個戰場
第32章 台灣有點緊張
「陸戰隊不就是用來干這個的么。……不,沖繩現在並不破敗,戰後恢復得還不錯,就是城市小了一點。」
激光全息的影像動了,主席開口說話:
台灣,桃園附近海岸線。
三軍司令、參謀長面面相覷。
「你們34中隊半年掉了四架飛機,全都是路線走錯,共-軍雷達一掃,飛彈一竄,人就沒了,」王叔銘說,「澎、金、廈那地方防空飛彈密集得很,我們飛機去多少都是送。而且,我們2月份飛過一次金門上空。」
「總統!總統!」侍從室的軍官一路小跑,將東京來的電報送到蔣介石書房,「美國和中-共今天中午12時,正式簽署了停戰協議!」
「3月20日,陸軍傘兵戴晴川小組執行傘降任務,21日凌晨在福州集結,21日中午小組電報稱與匪軍交戰,21日下午2點之後丟失聯繫。3月6日,陸軍傘兵趙連生小組在沙縣成功傘降,3月8日下午與匪軍交戰,8日晚上電報稱小組已傷亡殆盡,僅剩趙連生及兩個重傷員,從9日起完全失聯。」
如果發展到數字化,使用成本大幅度降低,全息技術還是有使用價值的。工業無損探傷,醫學的全息顯微鏡、超聲全息、三維設計等等,拍全息人像短視頻——反倒是個表演性質的技術秀。
……
拍攝的間隙,唐華忍不住插了一句:「其實剛才主席的動作已經很好了。」
……
這是主席影像里的最後一句話。
聽見身邊的女聲喊NG糾正動作,主席「哦」了一聲,重新來了一遍。負手站立,目光從左到右,依次掠過面前的一排白紙板,看完之後不忙開口,而是先停頓幾秒。
「可是從任何一個角度看,它都是一個實體,這是一個立體的形象。」
「按照參聯會制訂的方案,停戰之後逐漸削減西太的地面部隊,至1953年底從10個師削減到5個師。部署的調整如下:陸戰一師從日本調至沖繩;騎一師和一個步兵師留駐韓國;兩個步兵師駐紮日本。1954年hetubook.com.com以後,看情況可能會把在韓國的師從2個減少到1個。不過,從韓國撤出8個師需要時間,調動部隊和運輸的時間,從一線撤出之後休假的時間……」
其實膠片還好了,一整套沖印系統現在也只有蘇聯能生產。
胡宗南:「最近一段時間美國派到台灣的顧問團人數又增加了,他們對台灣還是重視的。」
唐華已經決定了,在數碼成像元器件/數碼系統量產進入商業化之前,先不碰激光全息技術。否則簡直太燒錢了。
蔣介石:「美國人不就是怕了嗎,怕自己的軍隊踏上中國領土,就又要跟中-共打一仗。連跟中-共打仗都怕,他們的膽子都哪裡去了。」
「我們和你們所代表的資本主義能不能和平共處?我認為可以和平共處。只需要一個條件,就是雙方願意共處。」
……
在場的將校對這個消息略有些吃驚,但還沒到現場炸鍋的程度。
王梁見空軍司令並不採納自己的意見,嘆了口氣,敬禮離開。他今天是來領勳章和賞金的,儀式之後憋不住,說說自己對台海形勢的擔憂,但既然長官不以為然,那就算了。
就是膠片真的貴……
……
聯合國軍參謀部,參謀長和參謀部成員在審閱陸軍參謀部的軍事部署計劃,做出補充或完善,其中該馬上落實的事情則儘快安排。聯合國軍在朝鮮的軍事行動受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的指導,作戰計劃也在很大程度上由美國陸軍、空軍或海軍參謀長提出建議。
在台中附近,解放七隊的5名隊員也如法炮製,充氣橡皮艇開到了濁水溪的入海口,在這裏登岸。七隊隊長宋振國帶領隊員一起把橡皮艇拖到草叢中隱藏起來,將手中的AK-47甩一甩,稍微清理了一下海水和泥沙,然後從背囊中取出防水包裝裹得嚴嚴實實的對講機。
胡宗南、周至柔、王叔銘:……
克拉克默不作聲,靜靜聽身後的翻譯,隨後也站起來,與彭總握了握手。
蔣介石:「m.hetubook.com.com誰說沒有鐵路共-軍就不會進攻的?徐蚌會戰,劉伯承有鐵路嗎?」
「哼,美國人,」蔣介石說,「美國人就會派顧問來盯我們,他們要是真在乎台灣,就調三個師過來,來台北。可他們不願意。他們能調出三個師,但是提出的條件是由聯合國託管台灣,娘希匹的。」
「我發現,自民國41年10月起,在福建、浙江傘降的特工小組遭遇的圍剿力度遠超從前。民國41年10月至今,共有8批傘降的特工小組,落地后存活時間3天零2小時。民國41年10月之前傘降的特工小組,平均存活時間超過7天。這證明匪軍確已在福建、浙江兩省暗中增兵。不僅是增加了步兵部隊用於對付我傘降特工小組,可能還有其他重裝部隊已進入福建、浙江,匪步兵加大巡邏力度,是為了給重裝部隊做掩護。」
唐華把激光全息技術交給蘇聯科學院讓他們去繼續研發了。現在蘇聯人剛剛搞出第一套可運行的樣品,唐華作為技術的原創者當然可以拿來用,但是全息膠片現在只有蘇聯能生產。
「參聯會過幾天一定會將確定的名單發過來的。90天時間足夠完成部署調整。」
……
「參聯會給陸軍完成重新調整留的時間是90天,再留30天的休整休假……但現在的8個步兵師里,哪個師返回本土、哪個師在韓國、哪個師在日本都還沒有確定。」一名參謀說。
「現在……對面現在也不會馬上進攻台灣的。」周至柔說,「他們通往福建的鐵路才修了一半不到,估計1955年才能通車,最快也要1954年底。沒有鐵路,他們拿什麼調兵。」
湖邊的一處空地,主席被攝影器材包圍著。他的正面豎起了五六塊白紙板,高度和一個人坐著時差不多。白紙板上寫的是幾個名字和頭銜:「聯合國軍司令,克拉克」「南朝鮮總統,李承晚」「聯合國軍談判首席代表,小威廉·哈里遜」……
「天哪,這是一個幽靈?」
「hetubook•com•com好,好,你的推論是有道理的,」綽號王老虎的空軍司令王叔銘上將的話說得有點敷衍,「戰鬥機部隊也發現了,對岸的空軍飛機數量有增加。而且,你的推測與周總長的想法一致。」
「我們會用半年的時間,重新調整在西太平洋的地面部隊。」
「長官,我認為對岸還是在發生變化。」
王叔銘開完給黑蝙蝠中隊的授勛儀式,回到自己的辦公室不久就接到侍從室的電令,要立即趕往總統府開會。在總統府外開門下車,王叔銘看旁邊停著的車車牌號,海軍總司令馬紀壯、陸軍總司令胡宗南、還有自己的老上司、現在的總參謀長周至柔都已經到了。
克拉克這句話里,「足夠先進」是說科技所處的層級遠遠超過了親歷者的認知,以至於親歷者無法理解科學現象,只能歸結于魔法。原始人看見機槍會認為這是魔法;但是拿破崙時代的老兵看見機槍會猜出來這大概是什麼東西。軍用運輸機這個時代普通人不會感到陌生,但在太平洋的土著眼裡就誕生了新宗教「貨運崇拜」。
採訪停戰談判的記者團出會場就爭先恐後地奔向碼頭自己租的摩托艇。今天他們不但拍攝到了停戰協議簽字、朝鮮戰爭結束的歷史性場面,還拍到了一個神跡,一種沒人知道原理的影像。現在西方記者們只想儘快沖回後方的記者站,把照片沖印出來,配上文字,然後用最快的快件發回報社。
「停一下。主席,您剛才眼睛稍微有點瞟了一下左邊的攝像機。還可以再自然一點,就像在海子里閑庭散步一樣,這些攝影機就當它不存在。」
……
「來不及了,來不及了呀。」蔣介石搖搖頭。
晚上9點,天已全黑。「解放六隊」的5名隊員乘坐一艘蘇聯貨輪,在貨輪經過台灣海峽北部的時候五人下船,打開充氣橡皮艇划向台灣海岸線。經過近兩個小時的海上飄蕩,解放六隊終於踏上了陸地。
主席原音+英語同步旁白的短視頻放完了,工作人員關上全息儀,和-圖-書談判會場的光線稍稍暗了一下。
長長的會桌,蔣介石兩手扶在桌面,一字一句地說道。
「今日12時,美國和中-共在華川簽署了朝鮮半島的停戰協議。」
「海軍最近一批赴美培訓的學員將在六月畢業,美國援助的三艘基林級驅逐艦也即將修繕翻新完畢。學員畢業后就可直接駕駛三艘基林級返回台灣。」海軍總司令馬紀壯說,「台中、台南兩處海岸要塞炮台的工程即將收尾,鋼筋混凝土的要塞炮基座,裝備美式15生地和20生地遠程要塞炮,半年之後就可投入使用。」
王梁一口氣說了最近黑蝙蝠中隊執行的好幾個任務。
「蘇聯和中國的科學技術站在世界的最前沿。老夥計,你們要習慣這種情況。」
「我建議空軍戰鬥機和轟炸機部隊在白天對澎湖、金門、廈門進行空中目視偵察。」王梁說,「要搞清楚對面是不是在集結兵力準備渡海。」
停戰以後,中國會幹啥呢?這應該不用猜了吧。
中朝代表團走出談判會場,熔岩里這個小村莊還是歡呼雀躍的人群,還是簡樸整齊的房屋和街道。只是早上一直在下的春雨,這時候停了下來,一抹陽光穿過雲層,灑在朝鮮半島的山川大地。
蔣介石眉毛一擰。軍官將電報雙手放到辦公桌上,蔣介石用兩隻手指按住電報紙,說道:「知道了,你先出去吧。」
「任何足夠先進的科技,皆與魔法無異。」——英國科幻小說家亞瑟·克拉克
激光全息影像其實只高出了這個時代的科技一個層級,如果在華川談判現場有一名藤校的物理學博士,那他可能就會比較理性地思考這個東西是怎麼成像的、怎麼播放的,後面的技術原理是什麼。然而在場的聯合國軍軍官和記者沒有一個是物理學博士,所以激光全息系統播放出來的主席形象,在他們的眼裡就是——
東京。
西方記者想反駁,可在這個場合又沒法舉出什麼有力的證據反駁。
「陸戰一師從東京調到沖繩?天哪,從國際大都市一下被扔到那個破敗的小和_圖_書島?我想我們應該提防海軍陸戰隊嘩變。」
自1951年6月,聯合國軍和中朝聯軍在華川坐下來談判開始,國軍就一直在關注著談判的進展。
台北。
其實1951年6月美國坐下來談判,對國府中層和高層軍政大員就是個不小的心理打擊,吳國楨就是這時候突然辭去台北市長去美國當寓公的。那段時間裸辭而走的還不止吳國楨一個。第二個打擊是1952年8月7日,雙方原則上同意以當前控制線停戰。從那以後,國軍上下都知道美軍遲早要和志願軍停戰。
雙方最高長官和談判代表並沒有起身離場,還是坐著對視。
……
「黑蝙蝠中隊」——空軍第34中隊王梁少校,在國軍空軍參謀部闡述自己的分析。
周至柔:「是!我們一定要加強戒備。」
時間倒退二十五天。3月15日,中南海。
唐華不說話了。反正主席留了一下午的時間錄影像,時間肯定夠。
「正如主席所說,讓我們為創造更美好的明天,為世界的和平,共同努力。」彭總先站起來,伸出手。
「……如果諸位同意的話,我們就繼續努力,創造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
「那麼我拍攝的照片,這個影子會顯現在膠捲上嗎?」
「解三,解三,我是解七。我已上岸,位置……D-37。」
「這可是主席第一次出現在全息影像里,意義很重大的事情,雖然不苛求盡善盡美,但也要盡量不留遺憾吧。」主席身邊的女聲說。
「如果中國軍隊進攻台灣,從沖繩往台灣增援有用嗎?台灣距離中國大陸可比沖繩-台北之間的距離小得多。」
蘇聯記者:「嗯,我得到的通知,會。不,他真的不是幽靈,既然它發著光,而膠捲感光之後銀鹽就會有反應,那麼它就一定能被記錄在膠捲上。」
4月10日下午。
「空軍新一批美援F-86戰鬥機在5月就可交付。」王叔銘也報告空軍這邊的情況。
神跡。
「當然不是,這是中國的主席,他們在播放電影。」蘇聯記者回答旁邊一個記者的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