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回到民國當小編

作者: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回到民國當小編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五卷 急行軍 第152章 竹竿捅下一架

第五卷 急行軍

第152章 竹竿捅下一架

美國空軍參謀部,副參謀長托馬斯·懷特聽取飛機墜落事件的彙報。
亨特:「應該是正常的。我來檢查一下……沒錯……的確是正常的,頭兒,它在狂叫……」
……
如果只是單純地讓飛機飛得高,那加大機翼的長度就行。把堪培拉/B-57到RB-57、RB-57F、RB-57D,再到U-2,連在一起看圖,那差不多就是翅膀越來越長的進化過程。
「干擾機!啟動!啟動!」
帕特森先確認方向,然後對照了一下地圖:「鄂爾多斯。」
「真是不錯!這套全國防空信息系統建立起來,只要往這兒一站,全國的空情,就跟在眼前一樣啊!」
「夥計,再檢查一次雷達告警器和干擾機。」帕特森對副手說。
「導彈部隊共射彈三枚,第一枚近失,第二、三枚準確命中,敵機已經墜落,我空軍部隊正在搜尋是否有飛行員跳傘。」
劉業樓:「可惜啊!前兩次侵入,都沒能抓到它。廷發,這一次我們多擺了一個營的紅旗-3,抓到RB-57D的把握有多大?」
亨特:「嘿,我倆都不懂中文,地面上中國人的廣播電台有什麼好聽的?」
帕特森:「中情局的頭頭堅信在那個中國城市附近有兩到三座正在建設的核工廠,因此我們需要對那一帶地區做詳細的偵察。如果這次拍攝的照片仍然沒有找到核工廠,那麼美國空軍還要偵察第三次、第四次。」
中國核設施的偵察是個至關重要的任務,估計總統和空軍部長還是會壓著一線部隊繼續去偵察。換U-2是肯定要換的,畢竟U-2在蘇聯領土上空飛行了三個月了,沒被擊落過。這說明24000~25000米的飛行高度即使不是絕對安全,應該也幾乎和S75的最大射高齊平了。
「榆林雷達站發現空中目標。」
蘇聯和美國已為此打了好幾次嘴炮了,蘇聯說美國人入侵凌空,美國人說沒有,你那雷達上顯示有空中目標入侵說明雷達壞了。
米爾斯和斯馬特少將不收聽中國廣播,因此知道這個消息又慢了一拍,米爾斯是從中情局沖繩站驅車趕往嘉手納的路上,聽到沖繩電台播www.hetubook.com.com放的消息才知道不用去迎接飛機返航了。
飛機遭受連續波照射!這說明導彈攻擊即將來臨!
「西北是中國最大的秘密,」米爾斯說,「中情局十分確信中國啟動了核計劃,他們的核工廠分佈在包頭和包頭以西的若干個西北城市。」
章廷發:「我們的防禦正面太大了,海岸線不好攔,西北國土面積又大。多一個營,攔截概率大概是從35%提高到39%的樣子。」
北京。
「錢主任,這次試射完全成功,彈道觀測數據我看了,非常穩定,而且很準確,」屠守鍔在實驗基地打電話回北京,「東風-2的全狀態試射我看基本上可以開始了。」
扎薩克鎮外兩公里,空軍地空導彈第一旅二營是在10天前轉移到這裏展開的。
在RB-57被擊落後的第二天,東風-2導彈進行了一、二級發動機結合的試射。
四、五月的草原春暖花開,二營的幾十輛重卡、拖車分佈在直徑幾百米的圓圈內,防空導彈發射架早已展開、固定,尖尖的紅旗-3(S75)直指蒼穹。搜索雷達和跟蹤雷達擺成六角陣位,平時靜悄悄的,今天指揮部一聲令下,搜索雷達突然就旋轉起來,沒過兩分鐘,兩部跟蹤雷達也仰起頭對著天空某處。
「哦,很好,這樣我們就能更準確地把握世界鋼鐵期貨行情了。」
臨起飛前基地的空軍參謀才到場,將飛行任務手冊交給機長帕特森,兩名飛行員敬禮,轉身登機。
亨特從來沒覺得RB-57D的偵察飛行有什麼危險。這可是能飛到7萬英尺(21300米)的怪物,只有傳說中的U-2飛行高度能超過它,蘇聯最厲害的戰鬥機飛行高度只有16000米。
神經兮兮的機長帕特森倒是一臉嚴肅,好像飛在天空時到處都有陷阱的樣子。
米爾斯:「以前偵察中國東北,往返7個小時,偵察包頭需要9個小時,大概尿袋的容量也要高一些了吧。」
到1957年,洛克希德公司已經有5架U-2交付美國空軍,不過這5架U-2全都在歐洲,已對蘇聯進行過6次戰略偵察,和圖書主要是從土耳其起飛,偵察蘇聯的烏拉爾地區。
……
從烏梁素海發射升空后,東風-2的第一級將導彈推出大氣層,爆炸螺栓啟動,一、二級脫離,第二級發動機順利點火——不過第二級發動機沒有裝滿燃料,在燃燒了25秒后就關機,火箭第二級和彈頭配重的結合體向西飛行了1150公里,掉在酒泉附近。
「之前我們認為,固定式發射的S25防空導彈射高20000到22000米,而機動發射的S75導彈性能應該不如S25,最大射高在18000米左右,現在我們們的估計有誤。S75導彈的最大射高應該能達到22000米。」
空軍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劉業樓在全國空防司令部雙手叉腰,看著牆上不停有小光點閃爍的全國地圖。
……
是一幅很大的特製地圖,在固定警戒雷達的搜索半徑以及連接城市的空中航線埋設了發光線,另外用光點投影的方式在地圖上打出不明入侵飛行器的軌跡。
……
亨特和昏迷不醒的帕特森被我軍搜索部隊找到,這個消息立即被步話機傳遞給了防空旅指揮部,然後5秒鐘之內劉業樓就知道了,兩分鐘后彭總和主席都知道了,兩個小時后,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對外廣播就播報了這條消息。
懷特揮揮手,表示算了,你走吧。
「飛行高度大約兩萬一千米,可以肯定是RB-57D,」一名參謀說,「這是RB-57D第三次侵入中國上空了,第一次長春,第二次包頭,這一次從航線判斷,是往西北去的,很可能還是包頭。」
所以,1957年5月1日的這場戰鬥,是S75/紅旗-3導彈的第一個戰果。
RB-57D保持在20500~21000米的高度,先在海上飛行了大約1000公里,然後從蘇北進入大陸,避開連雲港,有在濟南和鄭州之間穿過,一直向西北飛行。
劉業樓拿起電話向彭總報告。
而蘇聯的國土比中國還大,就算現在蘇聯裝備部隊的S75防空導彈數量是中國的三倍,也不太容易攔住U-2。
第二枚導彈打得比第一枚還准一些,彈hetubook.com.com頭爆炸之後,RB-57D的右機翼從中間上折了90度,顯然是機翼承力結構被導彈戰鬥部的大塊破片切斷了。隨著右機翼折斷,RB-57D迅速下墜、右傾,在天空打起了滾。
一架RB-57D高空偵察機停在跑道上,兩條長長的翅膀伸出跑道,在跑道和草地留下兩條影子。
「截擊機還是不能沒有啊。蘇聯同志什麼時候才能搞出兩萬米的飛機?」
……
由於是在極限高度附近飛行,飛機這一轉向,高度就在嗖嗖地往下掉,轉眼間就從21000米降到了20200米,接著又跌破了2萬米。
「彭總,兩分鐘之前,我空軍地空導彈第一旅二營,在鄂爾多斯附近擊落一架美軍高空偵察機。」
「亨特,上次310機拍攝到的工地,據說情報部門分析出結果了,是一座正在建設的大型鋼鐵廠。」帕特森對亨特說。
「是的,將軍。我們在遠東也需要使用U-2了。」
……這不是液晶電視牆。
……
從1953年到1956年,對中國的偵察是由RB-57和RB-57F完成的,就連這種飛行高度18200米的偵察機,進出中國也基本沒遇到麻煩,除了有一架飛機在名古屋附近故障墜毀,沒有其他任何損失。
「漫長的航程。希望兩位小夥子能憋住。」CIA遠東情報局負責人麥克·米爾斯就在機場的塔台,目送這架RB-57D從跑道上緩緩加速,然後飄飄然飛上天。
……
……
鄂爾多斯扎薩克鎮上空。
「蘇聯在援助中國建造原子彈?」
米爾斯:「我不知道,將軍。我不是艾森豪威爾,只能由他下這種命令。」
「……工作正常。要來點音樂嗎機長?」
亨特:「頭兒,我們看不到黃河了,下面全是草原。」
全國防空信息系統的另一個優點——戰報發得快。
「空軍幹得好!接下來,仔細搜尋跳傘飛行員,仔細收撿飛機殘骸,送到總參進行研究分析!」
劉業樓不說話了,在地圖牆前走了兩個來回,看著從北到南長長的海岸線。
蘇北。
東風-2導彈的這次試射,既是高拋彈道、又採用了第二級半推https://www.hetubook.com.com進劑、配重還是配到了導彈的預設起飛重量,這樣剛好把導彈的落點壓在酒泉附近。因為過了酒泉,下一個導彈落點觀測場就是在新疆,那要導彈至少飛行2000公里才能到達。
……
托馬斯·懷特參加過二戰,那時候他指揮的還是第13航空隊的偵察機部隊,對於這次RB-57D的損失,他覺得很不妙。
……
「雷達告警器依舊正常嗎?」帕特森第三次問亨特。
飛行員霍特·帕特森和史密斯·亨特已穿戴齊全,增壓飛行服將全身裹得嚴嚴實實,上飛機再戴個大氧氣面罩,差不多就跟宇航員一樣了。
斯馬特:「那個戈壁和草原之間的乾旱城市到底有什麼值得偵察的?」
不用帕特森喊,亨特已經讓干擾機發射信號了。
北京。
朝鮮戰爭時斯馬特還是個准將,在阿拉斯加當聯隊長,但是他知道美國空軍在朝鮮戰爭中後期的無力感和狼狽感。
沖繩,嘉手納空軍基地。
……
「很顯然,使用任何一種RB-57飛機偵察中國內陸的行動都應該取消了,」托馬斯·懷特說,「我們不能與中國人玩導彈換位和偵察航線變換的賭博遊戲。」
「米爾斯先生,如果偵察結果的確證明中國正在設計和製造原子彈,那麼接下來,是要美國空軍出擊抹掉這些核工廠嗎?」斯馬特又問了一句。
帕特森穩住自己的心跳,操縱飛機轉向。在兩萬米高空,RB-57D笨拙得像一隻得了帕金森的豬,轉向是不可能躲過導彈的,他讓飛機轉向是為了提前返航,這次偵察任務不需要再進行下去了。
帕特森:「我沒讓你欣賞節目,放監聽廣播是讓你保持警惕。必須時刻記住我們在敵國上空飛行,地面有無數的高射炮、防空導彈、戰鬥機,還有成千上萬憤怒的軍人。」
穿過濟南和鄭州之間,從太原南部繞過,稍轉了一下彎,RB-57的航向就正對著包頭了。在沒到太原的時候,兩人就往嘴裏送了些餅乾和巧克力,然後打開增壓飛行服里的瓶子,滋了一泡。
米爾斯:「完全正確。正是因為蘇聯在把一座氣體擴散廠拆散之後往東方運輸,我們的情報系統才確信www•hetubook•com.com中國啟動了核武器研製計劃。實際上我們獲知情報已經比較晚了,當中國人在建造氣體擴散廠的時候,說明他們已經完成了至少一座反應堆、氧化鈾和六氟化鈾的加工廠。」
第一枚導彈還是瞄著RB-57D飛來,兩人只能眼睜睜看著導彈從斜下方逼近,飛到飛機斜上方大概100米的地方,彈頭爆炸。彷彿聽見「噗嗤噗嗤噗嗤」一連串的聲音,右邊的機翼被彈片打成了篩子,飛機也迅速晃動起來。
「不需要。打開廣播監聽頻道。」帕特森說。
情報參謀:「……」
錢學森:「那就完美符合研製節點。7月初進行全狀態試射,但是你得把彈頭配重里的測量儀器帶回來,試驗場的觀測數據也帶回來,我們在北京再做最後一次分析。」
「呂梁雷達站,目標距離75公里,繼續遠離。」「呂梁雷達站目標消失。」
地圖牆的光點在太原市南到西南轉了一個半徑很大的彎,然後以正北稍微偏西的航向保持直飛。在它的飛行路徑下面,有一套防空導彈系統處於工作狀態。
「所有的高空偵察任務都是尿袋之旅,」美國空軍雅各布·斯馬特少將不以為然地說,「如果有機會您也可以體驗一次乘坐RB-57D或者U-2的感覺,一定永生難忘。」
「劉司令員,按照美國飛機的這個航向,他們很可能會撞進2營的作戰範圍!」章廷髮指著地圖上的一個坐標,「扎薩克的地空一旅二營!」
「這真是個糟糕的消息。」
這時候沖繩基地的米爾斯等人還不知情,甚至沒到機場塔台——按照原計劃,離飛機返回沖繩還有三個多小時,而偵察機一般飛行時是無線電靜默的,遭受導彈攻擊時帕特森啟動的緊急廣播又被漏聽了。
下午4點,草原上放牧的牧民突然看到遠處騰起煙火,接著三枚「大火箭」以兩秒鐘的間隔陸續飛起,拖著長長的火焰尾巴,迅速飛上高空。
懷特:「今天中國人擊落了21000米的RB-57D,你們說S75導彈的最大射高是22000米;那麼是否在將來我們損失了一架U-2,你們會把情報重新訂正為『S75導彈最大射高其實是25000米』?」
……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