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回到民國當小編

作者: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回到民國當小編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五卷 急行軍 第153章 六月事件

第五卷 急行軍

第153章 六月事件

蘇聯第一枚R-7爆了,科羅廖夫很不服氣,6月11日,第二枚R-7火箭又擺上了拜科努爾的發射架。
唐華也算是搞清楚了,每當中國準備全力建設發展種田的時候,美國就會過來提醒提醒:「嘿,兔子,現在是在冷戰哦!」
「國際極年大會」正在召開。國際極年主席S.恰勃曼面對50多個國家的地球物理學界代表,宣讀手中的通告:
章廷發:「沒有。」
國際極年本是物理學界一項純學術的、既不涉及政治也不涉及軍事背景的研究。
馬林科夫:「我提議終止赫魯曉夫同志的黨內第一書記職務,而且,我建議今後蘇共也不再設立黨的第一書記這一職位。」
美國和蘇聯的洲際導彈差不多同時研製,蘇聯的研製進度稍微快一些,但美國也沒落後太多。1957年6月6日,美國空軍的「戰略導彈65」項目第一次試射,這就是「阿特拉斯」洲際導彈。
美國人說,各位國際物理學界的朋友們,我現在有革命性的觀測方法,發射衛星,從太空看地球。
……
「我宣布,第三屆國際極年的主題為『國際地球物理年』,持續時間是1957年7月1日至1958年12月31日。」
(遠程區域防空導彈系統裝備空軍,編製為地空導彈旅,中/近程野戰防空導彈系統裝備陸軍,編製為高射炮兵師。)
國際地球物理年竟然成了美蘇冷戰的高潮——太空競賽的導火索,這就有點出人意料了。
「當時米格-19和U-2的高度差是6600米,拍攝時兩機的實際距離是8500米,但由於飛機在抖動,所以照片有些模糊。」
「你個人獨斷,對斯大林進行批判的決議未經詳細的組織討論,之後對波蘭和匈牙利的變故反應遲鈍,導致這兩個https://m.hetubook.com.com國家尤其是匈牙利發生嚴重內亂,有損社會主義國家的團結與國際聲譽。」這是卡岡諾維奇說的。
比利時,布魯塞爾。
「烏克蘭的糧食在春季播種時與國家計委確定的計劃數量存在偏差,現在是時候種植短期作物來彌補產量損失了,」赫魯曉夫環視一周,「同志們,如果沒有其他因素的話,我們就先從這個議題開始討論。」
科羅廖夫從1953年開始研製的、能從蘇聯直接把核彈打到美國去的大導彈,終於修成正果。但是!火箭上升了幾十公里,在助推器脫離時出了問題,一個助推器崩開了主彈體造成導彈失控,墜落在距離發射場400公裡外。
RB-57D被擊落後,我軍立即動員了兩個團在草原上搜尋殘骸,方圓十幾公里地面上所有可疑的金屬物體或工業製成品全夾了起來收袋子里。撿垃圾大軍用了整整7天打掃戰場,戰利品運回北京,拼裝起來。
由於這不是第一次試圖截擊U-2,所以蘇聯空軍也做好了準備,米格-19在座艙裡帶了一架特製的仰拍相機,拍到了幾張U-2的照片。
……
……
會場安靜數秒。
1957年5月1日,就是中國用竹竿捅下來高空偵察機的這天,第一枚R-7洲際導彈從拜科努爾發射場升空。
……好吧,火箭飛行的前98秒還是正常的。
防空導彈系統是很貴的東西……
赫魯曉夫:?
RB-57D的兩名飛行員都跳傘生還了。亨特基本完好無損,只是肺部咳血和皮膚擦傷。帕特森倒霉一些,跳傘時暈厥,落地時腳踝骨折。
但是,本屆國際極年——國際地球物理年到後來就完全變味了。
既然要重點解決U-2雷達探測的問題,和-圖-書那就由電子信息工業局,或者說主要是雷達研製系統來辦這件事。
比如貼壁紙和「鞦韆」改裝,就是在1957年4月才開始做的,現在不可能運用到飛越蘇聯的偵察機上。壁紙和鞦韆都是失敗的設計,1958年研製的鐵氧複合塗層才是真正有效的隱身手段。
「第三屆國際極年,重點是研究地球大氣、內陸和水圈內的物理現象及變化規律,解決科學理論的重大課題。主要學科和內容為氣象學、太陽活動、天文學與重力測量、地磁、電離層和流星、北極光、宇宙線、海洋與地震、冰川學。」
在復盤S75/紅旗-3導彈的在作戰時,蘇聯國土防空軍參謀部也有人來北京參与。而且從莫斯科來的蘇聯參謀帶來了蘇聯國土防空軍的最新報告。
……
「這個干擾機發射功率80千瓦,很不小。然後它的工作頻段可以做到在一個中心頻率內同時干擾64路無線電通信線路。」
R-7洲際導彈是兩級液體火箭,「阿特拉斯」是一級半液體火箭。雖然內部結構和外形都完全不同,但他們倆的第一次試射結果都差不多。從發射架上升空后,「阿特拉斯」衝出大氣層,然後發動機推力開始出現不足,原定的3000公里射程(第一枚測試彈裝的是減配發動機)只飛了1100公里。
如何研究地球的大氣、內陸和海洋?如何觀測太陽活動?大氣電離層到底是怎麼回事?
莫洛托夫:「您粗暴|干涉外交工作,無視外交部門的同志十幾年來為蘇聯外部環境做出的努力,貿然恢復與南斯拉夫的外交關係,給蘇聯的意識形態帶來危機。」
唐華:「電子信息工業局可以先在南京建立一個大型微波暗室,然後西北導彈試驗場更新地面雷達,這樣烏梁素海也可以作和_圖_書為雷達隱身飛機的測試場。」
但是這種小騷擾是不會有太大影響的,和平發展就是和平發展,這不但唐華知道,主席和總理也都看出來了中國的這段發展機遇期。
……得多虧這是赫魯曉夫時期,要斯大林還活著,科羅廖夫可能又要去西伯利亞挖土豆了。
這次唐華也來開會,看到了那張模糊的U-2照片。
李強:「那就有點遺憾了,這種飛機的外形可能很關鍵。」
赫魯曉夫鎮定下來,表面上看情緒毫無波動,實際腦子在飛速運轉,尋找對策。
R-7不僅是蘇聯的洲際導彈,而且是蘇聯打算用來發射人造衛星的載具。
1955年,第一艘改造完成的基林級北上渤海灣訓練,「鸚鵡螺」號過來挑事兒,戲弄了4艘護航的護衛艦和獵潛艇揚長而去。
至於對擊落的RB-57D偵察機的分析,也略微有些發現。
6月18日,尼基塔·赫魯曉夫走進克里姆林宮的蘇共主席團特別會議會場。
「新偵察記的飛行高度接近S75導彈的極限射高,要發射到這個高度,導彈只能以接近豎直飛行的彈道,將絕大部分火箭能量用於克服地心引力,因此S75的有效作戰半徑變得極其有限。」
現在紅旗-4已經服役了,用途功能定位完全覆蓋紅旗-1和紅旗-2,但這不意味著紅旗-1/2就要退出現役。目前紅旗-4隻裝備了一個高射炮兵師,這個師的裝備馬上就賣給朝鮮了。然後還有7個高射炮兵師的紅旗-1和紅旗-2在服役。
「初步看起來,外形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李強說,「我怎麼覺得這是蘇聯同志的雷達在大仰角探測時的回波過濾沒有搞好?」
章廷發翻出一張模糊的照片,這是蘇聯一架米格-19戰鬥機仰拍得到的。當時米格-19和圖書拼盡全力,也只飛到了17600米的地方,而且這個高度米格-19無法持續平飛,馬上就要掉下去。
然後美國不斷對中國腹地做戰略偵察,直到在1957年五一節被揍下一架RB-57D為止。
李強:「我也認為是蘇聯雷達沒有做好探測這麼高的飛機的準備,而不是這架飛機做到了雷達隱身。但是,我們需要建立一個電磁反射截面實驗室了。」
……
長33米、全重280噸的R-7綁著四個矩形助推器,火箭根部的直徑有10.4米,作為導彈時能把5.5噸的載荷丟出去8000公里。5.5噸是1955年蘇聯製成的第一種輻射內爆式300萬噸當量氫彈的重量。
「蘇聯特工……蘇聯同志有沒有獲得美國新偵察機的照片,比如土耳其空軍基地內拍的?」
擊落美國偵察記剛好是在57年的勞動節。5月2日,中國駐美大使館去白宮向艾森豪威爾傳達中國的抗議。當然沒見到艾森豪威爾,美國政府現在奉行的是「實質上不把顧維鈞當大使」政策。4
李強問章廷發。蘇聯同志反映了雷達對新偵察機的有效探測距離變短的問題,在李強眼裡,這句話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U-2可能採用了初等的雷達隱身措施。
蘇聯人說,呸,這還用你說?我衛星都在開焊了。
馬林科夫:「赫魯曉夫同志,主席團多數成員認為,應該先討論您的問題。」
章廷發想起了什麼,開始掏資料袋:「不,蘇聯同志肯能拍攝到了美國偵察機的照片。」
幾個回合的嘴仗過後,美國暫時停止了對中國的戰略偵察。
拼裝殘骸也是一項技術活,這可是個幾十米長的3D立體拼圖遊戲。中蘇專家總共五十多人在大機庫里擺了十幾天,也只是大致還原了飛機的框架輪廓。但是RB和_圖_書-57D的無線電干擾機倒是很快被還原了。
「另外,請中國同志注意,新偵察機對雷達信號的回波不強烈,這是重點。」
李強看到了照片中的飛機,但似乎外形也沒有太奇怪的樣子,平直機翼,長度很誇張,比RB-57D還誇張。
6月11日的洲際導彈發射失敗並沒有對蘇聯高層造成多大的影響。
但這第二枚R-7依然沒能實現這個目標,發射升空后,R-7的電氣短路導致導彈在空中打滾,旋轉越來越快,然後整個火箭和助推器解體了。
唐華:「不怎麼樣,那就對現役的紅旗-1和紅旗-2做一下升級吧。」
得到蘇聯提供的資料,電子信息工業局、機工部二機局(戰術導彈局)聯合召開會議。
「這種偵察機和RB-57D相比,它的發動機是內嵌在機身里的,而RB-57D是在機翼上有兩個發動機短艙,這種改變會讓雷達回波稍微降低一點。」
……
歷史上U-2剛剛服役時其實並沒有做什麼雷達隱身措施,後來洛克希德的臭鼬工作室才逐漸腦洞大開,給U-2加上了各種隱身技術。
「這套干擾機對紅旗-3無效,紅旗-3的跳頻電台是在128個頻率點之間切換的,紅旗-4也是這樣,但是,美國的這套干擾機現在可以干擾紅旗-1和紅旗-2了。」李強說。
「從1956年開始,出現在土耳其的美國新型偵察機最大飛行高度超過了RB-57D,據我們的雷達觀測數據,其執行任務時的飛行高度達到24000~25000米。」
「第1屆國際極年是1882至1883年舉行的;第2屆國際極年是1932至1933年。兩屆國際極年期間,物理界進行了大量卓著成效的試驗與觀測,讓人類更好地認識我們的世界,找到世界的本原規律。」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