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回到民國當小編

作者: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回到民國當小編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五卷 急行軍 第159章 整流罩

第五卷 急行軍

第159章 整流罩

這份資料是從厚厚一疊探空火箭的太空探測資料里挖掘出來然後經過分析寫成的,朱光亞第一次看探空火箭的資料時也吃了一驚,太空看起來空無一物,輻射環境卻這麼惡劣——地球大氣層尤其是臭氧層給人類擋槍真是功不可沒。
「反應堆內部區域的輻射種類和太空中不完全相同,」朱光亞說,「因此不能百分之百模擬太空環境,只能力爭比較近似。另外反應堆內部區域的輻射值比太空中還是要大很多,放在反應堆里測試,大概一個月這顆衛星吃的輻射量就和在太空中一年吃的差不多。」
科羅廖夫:「火箭前四次發射,兩次成功,兩次失敗,因此理論上來說,這一次火箭發射的成功率是50%。」
因為蘇聯洲際導彈試驗成功,美國必須得開加速掛,不能等阿特拉斯洲際導彈慢騰騰地試驗,所以打算用雷神-DM18改出一個「先鋒」號運載火箭,打顆衛星上天再說。
錢三強:「放種子在裏面?那不是全壞了嗎,裏面輻射這麼強。」
發射架上的TK-3點火,緩緩上升。大腦袋雖然質量不大,但是風阻……還是比一般的TK-3大不少的。還好今天草原上只有2~3級風,對火箭沒太大影響。
「錢主任,稼先!」
如果裝的不是個模型,而是真的火箭的第三級,那麼8K71PS就可以把一個物體加速到第一宇宙速度……
衛星的名字主席定下來了,是「前進一號」。
錢三強的注意力已經放在了朱光亞推著的小推車上。「光亞,這就是我們要發射上太空的人造衛星?」
老馮哦了一聲:「可惜了,發射衛星的場地要轉移到太原進行,真是太遺憾了。」
距離烏梁素海380公里的阿拉善雷達測控站,從第70秒開始就一直跟蹤著TK-3。
就讓這顆衛星天天在美國和西歐頭上嗡嗡嗡地循環播放國際歌和義勇軍進行曲,那場面一定很有意思。
任新民:「這枚T和-圖-書K-3是整流罩測試火箭,上面那個大頭,在衝出大氣層以後就由小型的爆炸螺栓分成兩瓣,自動脫落,實際上它的飛行加速能力比普通的TK-3還高,因為整流罩裏面基本沒有什麼載荷,只有測高和測速的儀器。」
9月2日,拜科努爾。
第一枚R-7發射成功才半個多月,又一枚新的R-7擺上發射架。
太原火箭(衛星)發射中心的工程正在緊鑼密鼓地收尾。除了工程建設,衛星發射中心還需要一組工作人員。
1957年8月,剛成軍還沒離開哈爾濱的彈道導彈第一旅一分為二,這個導彈旅要想重新滿員,可能得等1958年7月第二屆導彈系的學生畢業了。
意識到蘇聯洲際導彈試驗成功的嚴重性之後,美國進一步加速了運載火箭/導彈的試驗進度。28日這天,一枚「木星」亞軌道運載火箭擺在了發射架上,這是美國陸軍彈道導彈局造的火箭。另外一枚火箭這時候已經運進發射場,美國海軍的雷神-DM18。
28日下午3時,木星火箭順順噹噹升空了,完成了一次高460公里、距離2020公里的亞軌道飛行。
鄧稼先:「怎麼,光亞,你才被借調過去一個半月,就被唐部長退貨啦?」
這枚R-7和8月份試驗的那枚又稍有不同。它的全長反而短了一些,頭部形狀不同。8月份試射的那枚叫做8K71,9月2日試射的叫做8K71PS,這其實不是彈道導彈,而是從彈道導彈小改出來的運載火箭。
8K71PS和上一枚一樣,一切正常地從發射架騰空而起,直插高空。幾分鐘后,蘇聯的測控雷達站發現導彈/火箭的助推器脫落,且主箭體飛行姿態大部正常——這次有戲!
陳庚:「為了建起哈軍工,從人才師資到資金材料,全軍乃至全國都出了大力,那我們當然也不敢懈怠,要對得起國家的投入。」
「這火箭頭大屁股小和-圖-書,看起來一陣風就能吹歪,怎麼看都不靠譜呢。」基地司令員老馮說。
忙著做衛星的時候,時間就過得特別快。焊出第一個人造衛星的核心,時間就到8月底了。主席總理從北戴河回來,知道了衛星的基本設計和功能之後,拍板定下了衛星播放的歌曲:
彈道導彈旅是兩年前確定下來的,哈軍工導彈系第一批畢業生57年7月畢業,就以這批軍官為骨幹組建彈道導彈部隊。全旅清一色裝備東風-1近程彈道導彈,不過,18套東風-1的發射系統只到位了6套。
錢三強:「太空的中子流密度是遠遠低於反應堆內部區域的,但是X射線強度倒是差別不太大。伽馬射線的數值……我們再合計合計,在反應堆中找一個合適的區域,讓輻射的功率佔比盡量接近太空的環境。」
「按照火箭製造廠的準備速度,這次之後一個月。」
行吧……
錢學森:「烏梁素海基地也要做好準備,你們是備用發射場,萬一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不能如期完工,……10月底我就會通知你們做好一切準備。另外,你們也有測控任務呢,衛星繞幾圈之後還是會經過你們頭上。」
朱光亞:「那就太好了。」
……
錢三強拿著人造衛星預定軌道輻射基準值、變化規律的資料仔細閱讀。
國際歌打頭,然後是中國國歌,然後是所有社會主義國家的國歌。
唐華:「陳校長,這次來除了挑選太原基地旅,我還想打聽一件事情。機工部六機局的同志說,你們學校有教員帶了一個設計小組,在設計……氣墊船?」
不知道這會不會成為地質部的固定儀式,每個大的地質發現損失一輛路虎:萬噸級鈾礦一輛,勝利油田一輛,建軍油田一輛。
看來不只有李四光是毀車王,老黃也是……
「雖然中央主席團要求你們儘快將人造衛星送上太空,但是,科羅廖夫同志,這一枚火箭成功的幾率有多大?」米和-圖-書高揚在電話里問道。
高度80公里,90公里,95公里,100公里……整流罩該分離了。
「哈軍工果然名不虛傳,光看這校園就氣派。」走在校園裡,唐華看四周一棟棟厚重高大的蘇蘇式建築,一時感覺自己是走在伏龍芝或者什麼蘇聯的軍事院校里。
黃汲清還沒回北京,不是怕見唐華,而是要繼續在安達縣-薩爾圖這一帶勘探地質,不過應該也快了。東北發現大油田對於現在的中國等於是雙保險——華北東北任何一個油田都能保證全國目前的工業消耗,從國防地理來講東北可能比渤海更安全。
最後,8K71PS墜落在距離拜科努爾8200公里的地方,比上一枚飛得還要遠一些。這是因為它攜帶的不是模擬彈頭,而是模擬的火箭第三級,重量輕了1噸。
錢三強:「……」
反應堆內部當然不能進人。錢三強和朱光亞確定了現在反應堆內部各區域的輻射狀況,然後就由542堆的操作員移動維修吊臂,把裝著衛星測試樣機的架子提起來,緩緩移動到反應堆上方,再放置在指定的區域內。
朱光亞在衛星組忙了一個月,又被派回了他原來的單位——中科院原子科學技術研究院。推著四輪小推車進來的朱光亞一眼就看到了錢三強和鄧稼先。
……
烏梁素海。
錢學森:「這東西看起來像下盤不穩的樣子,其實它的大腦袋很輕,裏面是空的。」
第二枚R-7、第一枚8K71PS運載火箭試射成功,科羅廖夫馬上決定:第二枚8K71PS火箭搭載「人造衛星一號」,準備發射!
嚴格來說,火箭只成功進行了一次分系統測試,就敢直接發衛星。不過話說回來,只會在太空中「嗒嗒,嗒嗒」幾下的「人造衛星一號」,本來就是個試驗品。
唐華還有三輛路虎,一輛送到烏梁素海去了(雖然一年難得開一次),兩輛屯在北京。另外上次李四光找鈾礦開毀的路虎是榮益仁hetubook.com.com的,唐華後來買了新車要一輛還給榮益仁,榮老闆說什麼也不肯收,現在還擱在上海的房子里。
……
路邊不時有穿軍裝的教員或學員走過。路過陳庚和唐華身邊時,無一例外都暫停下來立正敬禮,敬禮完了一般都還帶上一句「校長好!」,有部分教員還會再多說一句「唐部長好!」
整流罩要飛離大氣層后才脫離,所以目視肯定是看不到的。三人在火箭發射前就回到指揮部,聽各雷達測控站的報告。
唐華來哈爾濱,是看中國第一個成立的彈道導彈旅——就看一眼而已,然後這個導彈旅馬上就要拆走一半的人,變成太原基地旅,擔任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的運轉和日常維護任務。
美國和蘇聯現在為了搶第一個向太空發射人造衛星的名頭,都有點不計成本了。
「美國人在兩天之內進行了兩次運載火箭的發射,他們試驗的密集度太高了。如果第一次失敗,我們就有可能失去領先的地位。」
米高揚:「如果這次發射未能成功,我們下一次發射什麼時候進行?」
美國和蘇聯,不是在試洲際導彈就是在試亞軌道飛行的彈道導彈,中國這邊就沒那麼上檔次了。錢學森今天要發射一枚東風-1/TK-3,射程660公里的那種近程彈道導彈/探空火箭。
朱光亞:「種子被輻射照過之後,種在地里會有90%不能發芽,但是有小部分是能發芽的。發芽生長的種子,有大部分和原先沒有差別,但有極少部分會和原先不同,有的長得特高,有的長得特矮,有的不結果,有的結果。如果我們能找到一個果實又多又大的變異個體,就發財了。」
「陳校長,」唐華笑道,「55年大演習之後,又快兩年沒見面了。」
木星是月初發射的朱諾-1火箭的小改進型,雷神-DM18和木星一樣,也是中程彈道導彈改的火箭。
朱光亞:「去去去,誰被退貨了,我是來公幹的!」
8月28日,卡納維hetubook.com•com拉爾角。
……
朱光亞:「唐部長還說,反應堆里的這些區域,還可以放一些……作物種子。」
「廣島和長崎被原子彈炸過,最近幾年,有調查隊重訪原來的核爆區域,就發現雖然這裏滿地動物屍體,但也有一些奇怪的東西,比如三隻腳的貓,比兔子還大的老鼠,這些都是輻射導致的變異。反應堆里也有輻射,如果有計劃地利用起來,那就是一個育種的好方法。」
木星發射升空,美國海軍的雷神-DM18馬上進場加註燃料、最後檢測。8月30日,雷神-DM18點火發射,它這次也是做亞軌道飛行的,但是最大飛行高度達到1100公里,實際上是把一枚3000公里射程的彈道導彈搞了個高彈道試飛。倒霉的是,92秒后火箭在空中解體。
「是的,錢主任,」朱光亞說,「這顆衛星是用於測試的樣機,重量是55公斤,帶有無線電發射機,用太陽能供電,內置晶元可存儲12首歌曲,單次播放時間有20多分鐘。衛星核心器件的防輻射屏蔽層是我設計的,現在要拿回來借反應堆測試。」
……
「這能怪誰,主要責任在你那兒啊,」陳庚說,「聽說你經常去長春,但都是到了長春就掉頭往回,都不肯多花個兩天時間來哈爾濱轉一圈。」
9月17日,第二枚8K71PS被火車運到拜科努爾,一根主箭體四個助推器拉到發射場組裝。
科羅廖夫:「我並不這麼認為。美國似乎在同時進行兩種彈道導彈-運載火箭的測試,因此它們每一種導彈的試驗成功數字是不夠充足的。」
此時在雷達屏幕上,一個亮點變成了3個,其中一個亮點在加速飛行,另兩個亮點在迅速減速。加速飛行的那個亮點雷達反射信號很穩定,減速的那兩個亮點信號忽強忽弱,顯然這是翻滾著往下掉的整流罩。
唐華在哈爾濱下車,就有三輛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的車在火車站等候。上車直奔哈軍工,在主樓前迎接唐華的是陳庚。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