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回到民國當小編

作者: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回到民國當小編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六卷 一手持核,一手種田 第53章 你們的氫彈才1千萬噸呀

第六卷 一手持核,一手種田

第53章 你們的氫彈才1千萬噸呀

……
這其實是蘇聯80年代設計的Skif-DM激光反導衛星,預定要用能源號火箭發射升空的。但1987年,Skif-DM的縮小版,20噸級的驗證星發射失敗,在設計局調整衛星和火箭技術狀態準備打第二發時,蘇聯解體了。
唐華一行人在504研究所,前半天就是隨便走走看看,唐華心裏沒什麼鬼名堂,鄧稼先和彭恆武應該也差不多。
科羅廖夫肯定不知道,要是知道了,他一定會從莫斯科飛過來掐死普羅霍羅夫,土星-5那麼大的火箭要連發8枚才能把這艘太空戰艦發射上天。
唐華把ЛА-3的概念模型鼓搗出來了。衛星的主體是一根長37米、直徑4米的圓柱體,這尺寸已經趕上長征-3運載火箭了。重量如果用純太陽能+電池+電容儲能是80噸,如果要核電池供電,大概要奔著100噸去。
蘇聯進口的四台天河一號超算,其中一台就在504所。
阿爾齊莫維奇呵呵笑了一下:「千萬噸級而已。」
現在國內有兩座鈈生產堆,在啟動產鈈的時候會把順便發出來的電併入電網,算是搭便車發電,但沒有專業發電供電的核電站。
唐華想參觀列寧墓也費了不少周折,是讓駐蘇聯大使館幫提前打招呼,這才放一行人進去的。
長江的運力不是無限的,而且中國最大的產煤地不是在長江流域而是在黃河流域,所以還是很難辦。
80到100噸的ЛА-3,可能最後是一個戰略忽悠武器。如果那時候(再快也得70年代了)的蘇聯領導人智商在線,或許可以反過來,蘇聯拿這個概念忽悠美國……
原子能科學研究院設計第一座國產反應堆的時候,就開始計算核電的成本效益了。
核電池這個東西現在不是什麼科幻玩意,上個月美國剛剛往天上打了一發,蘇聯也做出了原型機。
第504科學研究所。
和*圖*書6626基地返回莫斯科,鄧稼先和彭恆武剛好從北京趕到,匯合在一起。
……
「中國的核武器?發展方向就是常規的那幾條路線方向吧。」
別爾烏辛在北京時,雙方商定互訪核武器設計單位,別爾烏辛和庫爾恰托夫先訪問了房山的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現在中國專家回訪。
唐華:「阿爾齊莫維奇院士,千萬噸級氫彈已經不算超大當量了?你們不會在搞億噸當量的氫彈吧?」
這艘「殲星艦」尾部的五個大圓形不是發動機噴口,而是五套激光攔截器。殲星艦內裝兩台反應堆。由於系統極其複雜,這艘殲星艦是載人的。
再以後的列寧墓,就和現在不一樣了。
唐華和彭恆武分別從計算機硬體和模擬程序兩方面,簡要介紹了現在中國的進展,504所的核專家一邊聽一邊說自己用計算機輔助設計核彈的心得。
……
「蘇聯同志說,參觀504研究所還需要等兩天,」唐華說,「下個月,蘇聯就要恢複核試驗了,他們研究所確實比較忙。」
鄧稼先:「我們小型化氫彈研究工作的優先順序排在超大當量氫彈之前。」
蘇聯核武器的主設計單位是第504科學研究所,這個研究所是……蘇聯由農業機器製造部下屬的。
「是的,原型機在烏拉爾已經做出來了,56到80瓦特的電功率。」普羅霍羅夫說,「畢竟Kosmos-84整個衛星重量才200公斤。」
鄧稼先:「嗯……是有這種說法。不過我們現在的研究設計工作,也覆蓋了千萬噸級當量的氫彈。」
中國需要核電嗎?還是需要的。廣東福建這兩個地方煤礦稀缺,海運或鐵路運煤發電太貴。就算是長江三角洲——江蘇和上海,最近兩年新建發電廠時,也遇到了煤炭運輸瓶頸。
「Kosmos-84的核電池功率這麼小嗎?都不到100瓦?https://www•hetubook.com•com
現在是1961年8月,兩個月後是蘇共二十二大,赫魯曉夫做出決定:將斯大林遺體從列寧墓中移出,另行下葬。
庫爾恰托夫:「這麼說,你們現在已經能夠生產氣體擴散廠的所有關鍵設備了?」
唐華:「我們在研究用氣體離心法來對鈾進行同位素分離,這種方法能耗低,因此發展前景很樂觀。不知道你們是不是也在朝這條路線發展?」
庫爾恰托夫:「你們可能只想建立一個小規模的核武庫吧,如果是這樣,一座氣體擴散廠也夠用了。但是你們必須得考慮核潛艇和未來核電普及,那時候會需要大量的濃縮鈾。那座氣體擴散長即使改造和升級,也無法滿足要求。」
衛星入軌之後打開兩片大型太陽能帆板,整個衛星呈大「T」字形,那一豎是大圓柱體,尖端是激光器,中間有電池、儲能裝置、觀瞄通信控制裝置,控制系統連接著四組十幾個小型姿態控制火箭。
雙方交流時,阿爾齊莫維奇院士問中國核武器今後怎麼發展,鄧稼先回答。
普羅霍羅夫拿出另一張草圖,「根據現在彈道導彈的技術發展以及導彈數量的增幅,激光反導系統在部署的時候,會面對數量極其龐大的彈道導彈群,單台ЛА-3的最大攔截數量是有限的,而在同一個軌道,同時運行的航天器數量也是有限的。我們要在一個航天器內集成多台激光攔截器。」
中國已經突破原子彈和氫彈,在今年還初步對氫彈做了小型化,現在中國核武器暫時沒什麼急迫獲得的技術要拐彎抹角地請教蘇聯了,雙方就是聊聊天交流交流即可。
阿爾齊莫維奇:「超大當量氫彈可能在效費比方面不一定划算,但是少量裝備這個東西,國家層次上的威懾力度不一樣。」
唐華目瞪口呆地看著普羅霍羅夫拿出來的草圖。達瓦里希,殲星艦都給https://www•hetubook•com.com你設計出來了?
可能是因為激光本來就是中蘇高度機密的研究項目,激光武器又是機密中的機密,建6626基地時,蘇聯乾脆就把科學家也送到這裏來了,一百公里內除了6626,連個像樣的村鎮都沒有,安全而且保密。
唐華:「那看來只有等RORSAT項目的熱離子堆,而且看這情況,熱離子堆也只能作為輔助能源。」
……
但這可是6626基地,一個地圖上都不存在的地方,無論唐華在這裏做了什麼都不會傳出去。
算出來的結果一點都不樂觀。
「唐部長,又逛列寧墓啊。」
ЛА-3平時就像根大炮管,始終瞄著下面的地球,當美國和蘇聯發生核大戰,正好掠過美國-蘇聯之間的衛星就進入發射狀態,稍微轉一轉衛星的炮管,大致對準攔截區域,衛星頭部的激光器再根據導彈速度和方向微調,基本就可以盯住彈道導彈了。
「達瓦里希,你想過這樣的殲……天基戰鬥基地地,重量有多少噸嗎?」
對天基攔截項目的前景,唐華覺得,在1967年《外太空非軍事化條約》簽署之前,要是能把20噸的驗證星發射上天,試試在太空中用激光燒導彈,那就圓滿了——做到了原歷史位面都沒做過的事。
一轉眼,斯大林去世已經8年了。自1956年赫魯曉夫的秘密報告后,斯大林/列寧墓就成了莫斯科市民乃至全蘇聯人十分尷尬的一個地方,蘇共領導人再也不在大型節日評價和幾年,列寧墓接待普通觀眾的時間也很稀少,一年到頭開放的時間可能都不到100天。
唐華:「核潛艇的鈾需求量是得解決,我們對氣體擴散廠的大修和升級就是為了它。至於核電,我們計算過核電的成本,就現在的技術水平,核電非常不划算。核電不划算的主要原因,就是鈾同位素分離成本過高。」
其實就算是唐華畫的和-圖-書80~100噸的ЛА-3,要打上天也得超重型運載火箭。
老普啊,你設計的東西這麼牛,科羅廖夫知道嗎?
基地其他幾百人都是科學家:院士、研究員、高工、各種工藝工程師,這些穿常服的基地駐紮人員里,博士就有近百個。
普羅霍羅夫:「八百噸左右,但是單個部件不超過100噸。它的5套激光攔截系統供能充足,攔截頻率是ЛА-3的兩倍以上,只要呆的位置合適,一部戰鬥基地在一個周期的作戰中就可以擊毀100枚彈道導彈。」
這兩天空閑的時間,唐華在紅場參觀了一次列寧墓,上上下下拍了很多照片。
「如果RORSAT項目的熱離子堆功率還是太小,我們可以等比例放大它。如果還是太小,那就在ЛА-3上面帶兩個反應堆。其實我還有個更大的方案——」
……
基地的常駐人數兩千出頭,包括護衛部隊400人(一個摩托化營)、900多工程/操作/維修等技術兵種。基地里的軍人符合蘇軍5、60年代的性別配置慣例,有不少女兵,目測超過三位數,而且這些女兵非常主動。
阿爾齊莫維奇咳嗽了一下:「好了,我說不上什麼技術細節。我對氫彈所知其實並不多。」
唐華:「我們根據核武器的殺傷特性做的推算,如果要達到對地表最大面積的超壓殺傷,多枚中等當量的氫彈覆蓋,要比投放一枚超大當量氫彈划算得多。」
參与了一些分系統設計的第326中央設計局,是郵電部下屬的。還有中型機器製造部的幾個研究所,也是蘇聯核武器的輔助設計單位。
列寧墓也就是斯大林墓,兩人的遺體都在這裏。
唐華看一本厚厚的器件數據手冊,ЛА-3大型空間激光武器平台的分系統、零件一般情況下都取自這本手冊,看到核電池那一欄時,唐華忍不住問普羅霍羅夫。
庫爾恰托夫:「那你們和我們想到一塊兒了。」
和_圖_書咳……好像說了什麼不該說的話。
6626基地。唐華考察的第5天。
這裡是名副其實的「激光之城」,一座小而全的城市,不像烏梁素海那種單純的武器測試基地。6626基地不但有激光武器測試中心,還有裝配生產工廠、研發中心,其中包括非常基礎的激光物理研究室。
天然鈾用氣體擴散廠進行同位素分離要消耗海量的電能。直觀地說,如果一組核燃料棒能發一億度電,那麼生產這組核燃料棒,要耗電4500萬度。這投入產出比可不怎麼高。
唐華知道阿爾齊莫維奇沒有故意謙虛,他確實不是氫彈工程的直接設計者,他是托卡馬克之父。
「那就是說,超大當量氫彈、小型化氫彈、特種核武器?」
這隻是計算耗電和總發電量,核電站建起來投入運營還要花很大一筆錢。核算下來,現在建核電站竟然是在建面子工程,真大規模建設核電站用來併網供電,那是要虧死的。
最簡單的核電池是衰變電池,它不是核反應堆,就是在電池芯里放了大量的強衰變元素,比如釙210、鈈238,在啟用狀態電池芯是燒得通紅的,然後在電池芯外面圍一圈太陽能發電板。
「去年我們對氣體擴散廠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設備大修和升級,使用的確實是國產設備,累計更換了6%的氣體擴散機,12.5公里的管道,還有其他的一些零件。」唐華說,「但是,我們不打算再建第二座氣體擴散廠,現在這一座已經夠用了。」
鄧稼先:……
「趁這兩天有時間,再看一看,」唐華說。
衰變電池電池功率太小,後來出了升級版熱離子反應堆,電池芯換成鈾235,可發生鏈式反應,產生的熱量把鈾棒周圍的鉀、鈉燒到紅得發光,然後在外面圍一圈太陽能發電板……
除了工作忙,504所大概在努力拾掇各辦公室,把一些連中國同志也不能看的東西收起來吧。
彭恆武:……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