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回到民國當小編

作者: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回到民國當小編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七卷 邁出第一步 第25章 有人在證明哥德巴赫猜想

第七卷 邁出第一步

第25章 有人在證明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我有了新的突破性進展》
……
蘇步青:「他的論文全稿當然投出去了。我看了看,和你一樣,也只是粗略地看,證明思路清晰,幾個證明階段步驟都很可信,但沒有完全讀懂。數學研究嗎,以前未涉足過的分支要看進去是很費時間的,是王元和潘承洞給他的論文審的稿。」
然後唐華再換回本體馬甲,在陳景潤的主題下回了個貼:
「樓主可能對計算機的使用還不太熟練,有些可用計算機運算證明的過程可以簡化,現在論文120多頁太長了。」
鄭州。
唐華:「陳景潤在網上發布了他對哥德巴赫猜想(1,2)的證明過程的簡略提要,我看了幾眼,他的證明思路挺清晰的,不知道您覺得怎麼樣?還有,他有沒有把完全版的論文發表出去?」
海南文昌航天發射中心1號和4號發射塔同樣也在擴建。
承德的航天測試中心擴建,要為新的火箭發動機和登月艙做測試。
哥德巴赫猜想的終點是1+1,任何一個大於4的偶數可以表示為兩個素數之和。
今天「工程特快」有不少討論在中南海門口遞登月飛船圖紙的老伯,北航的學生老師在裏面不斷地科普地月飛行、運載火箭,如何軟著陸等等基礎知識。
要是有條件,確實是應該搞點花樣,但就現在這緊急程度,以及暫時沒有長期滯留太空的計劃,所以先吃著稀糊糊吧。
……
1924年拉馬赫證明了7+7,然後這兩個數字不斷縮小,1948年證明了1+c,1962年王元證明了1+4,1965年也就是去年,1+3也證明出來了。
進入20世紀,數學界總算找到了兩種可以逼近歌猜真相的路線:圓法和篩法,然後開始吭哧吭哧地往前爬。
鄭州國營食品二廠(鄭州三全食品公司)。
這張照片是一個梳兩條麻花辮的小女孩。
北影的學生在上大四之前,都得外出實習六個月,多數情況下是到工業企業,其中鐵路貨運編組站、汽和-圖-書車廠的總裝流水線去的次數最多。
三全公司不是剛剛加入航天計劃了,兩年前,神舟飛船和載人航天計劃啟動時,三全公司就中標成為太空食品研製和生產商。
在主席的FTP里,唐華找到了陳景潤的論文。看了開頭幾頁,放棄,還是看他在論壇發的簡略提要吧……
後來……現在都2021年了。現在公認最後證明1+1歌猜,用篩法簡直是不可能的,而新的數學方法還沒能拿出來,大家只能說越發的膜拜陳景潤。
「別想那麼多了,這就是你。」
「怎麼啦?」櫃檯後面的胖大姐滿不在乎地問道。
蘇聯那邊,2人登月艙的概念設計出台,但具體尺寸還要等長征-15設計到可以計算運力的階段。
SA-500F樣箭霍霍掉,NASA7月初換上了第二發地面樣箭——SA-500D。斯坦尼斯航天測試中心把火箭左晃右晃看看承受過載和振動的能力,一直到晃出極限過載為止。
「好。下次可別再弄錯了啊。我兒子先照。」
主席的新書上傳帖子、書評是發在「讀書」版。
周璇:「不,我也去蘭考看看。」
陳景潤證明的是1+2,任何一個大於4的偶數可以表示為一個素數和一個素因子不大於2的數之和。
胖大姐站起來看看姜洪齊身邊的姜文,「喲,這小娃娃才過一周就換了髮型啊」
「都在鄭州貨運站宿舍安頓下來了,年底再來接他們回去。」
三全公司和登月計劃有關係嗎?有。
「你們這照相館是怎麼回事啊?工作怎麼這麼不負責啊?」
唐華:「那你的工作就完成了,要不你先回北京,我還有蘭考和開封兩個點,順便把漢城帶去蘭考,然後再回。」
唐華說的這些,其實鄧發的工業監督部門平時說得最多。鄧發的巡查組在各城市、各企業的巡視,大多數情況不是查貪污違紀,而是工廠運轉和管理上的異常,導致企業效率和利潤下跌觸發「工業監督警報」。巡視和*圖*書組得找出其中的毛病,要求工廠公司制定整改方案。
在篩法路線,1920年挪威數學家布朗證明了9+9,也就是任何一個大於4的偶數可以表示為兩個素因子不大於9的殆素數之和(它要麼是個素數,要麼是一個由最多9位素數相乘而得來的合數)。
畢竟把火腿腸運出河南,比把豬或者豬肉運出河南損耗小得多,而且這些食品深加工企業還能招收大量的產業工人。
「找不到了,上周照相衝印出來之後都被人領走了,就他回來說拿錯了。」
姜洪齊氣呼呼地又從相片袋裡掏出一張,「這是我兒子嗎?」
唐華:「那就是要發在《數學通報》上了。」
額……今天是民科集體詐屍出動的日子?
……
在一堆一堆不斷出現的帖子中,唐華看見了一個新的主題:
實習並不是讓這些演員和未來的編劇導演們受苦,主要目的是長見識。在這兩個地方打雜不苦,但最能代表現代機器大工業:高度自動化、大機器,最關鍵的是,這裡有現代工業最大的特點——嚴密分工和精確配合。
唐華嘴裏的瓜子都掉了。
在照相館外,唐華看著裏面發生的爭吵,偷笑個不停。
1+2的的「陳氏定理」在推出後頭20年大家還覺得是一個階段性的突破,表明大家攻克歌猜的進程已經「站在了點球線上」,五年之內肯定證明歌猜。
「太空食品它的存放環境有可能會是真空,這需要食品既密封包裝,又在遇到真空環境的時候不膨脹爆炸,這還真是一個技術難關,」三全的太空食品部主任張立生說,「我們最近兩年的研究,結論是得在食品粗加工的時候就採用不同的工藝。」
「篩法證明哥德巴赫猜想,(1,2)基本是到頭了,感覺篩法無法最後走到(1,1)。」
唐華:「符合太空運輸安全需求,符合太空食品的質量要求,保證航天員15天以內只吃這種食品不會發生營養失衡。其實除了這三條,還有一條,就是生產成和圖書本不能無限超支。我看到你們的實驗室有11個人,不會是為了研究公關,從別的科室抽調了人馬過來吧?如果是抽調人過來幹活,人力成本是要加入你們的項目總花費裡頭的哦。」
錢學森不但研製長征-5的時候暗戳戳地準備好了三聯CBC方案,而且還做了最初的規劃,回國之後打開舊文檔就接著做了。
反正在神舟飛船里還是在登月飛船里吃的東西大致一樣,都是供應航天員短期太空生活用的,都是一袋一袋稀糊糊。
周璇:「相片裝錯,倒也不是很罕見的事,就是這營業員怕重拍一套費錢,那套說辭太好笑了。」
1962年之後,鄭州乃至整個河南的食品加工業發展很快,從安陽、新鄉、鄭州到許昌、漯河、駐馬店、信陽,這一串掛在京廣線上的城市紛紛建立了方便麵、火腿腸之類的食品深加工企業,充分利用河南小麥多豬多的優勢。
在登月計劃的路線圖裡面,五、六條線有時候并行,有時候交叉,互相影響互相制約,搞得相當讓人頭大。
這些都是正常流程,中國這邊,一型新的運載火箭要完成研製定型,也得有地面樣箭的匹配測試和破壞性測試。
「這他媽不是我!」
基本上今天的「工程特快」就是圍繞各種業餘設計做的評析/批駁。
帖子信息是1966.6.6,gcyBBS
哥德巴赫猜想於1742年提出。從1742年到1900年,全世界的數學家不但沒解開這道看似很簡單的猜想,甚至不知道該如何下手。唯一的進步是不斷用蠻力把一個又一個越來越大的偶數拆成兩個素數之和。
「吵什麼吵什麼,」照相館的店長從後面工作間出來,制止了爭吵,他拿過相片看了看,「馬姐,看來是你裝相片和底片的時候裝錯袋了,能找著錯裝到哪個袋子里了嗎?」
「蘇老,您還沒休息吧?……是這樣的,你們中科院數學所有一位叫陳景潤的研究員,您有印象吧?」
蘇步青:「當然有印象了,hetubook.com.com就是我把他從廈門大學調到中科院數學所的。」
不過,長征-15的測試可以省略其中一部分的工作,因為長征-15的第一級——三個長征-5號,早前已經走完了測試流程。
「這就是你。」
「你看看,」姜洪齊從相片紙袋裡掏出一張,「我上周五在你們這照的相,昨天取回來一看,啊,這是誰的照片,這是我嗎?」
1+2和1+1之間就差億點點(指間銀河)。
登月計劃在5月初完成初始的布局之後,暫時陷入沉寂。所有的工廠都在調整生產或者更新設備、擴大產能,長征-15在運載火箭研究院進行工程設計。
張立生:「不是不是,這6個是凍餃子和凍湯圓項目組的,他們過來借用我們實驗室的儀器設備,因為他們的凍餃子和凍湯圓也需要密封包裝。所以,其實在內部財務報表裡面,他們反而要給我們太空食品部划錢。」
航天員在路上吃的東西由他們生產。
不過,這次他在網上先發布了這個消息。
唐華又打電話給華羅庚——他算是陳景潤的老師,讓數學通報再找幾個人一起看陳景潤的論文,看完之後讓數學通報出一個專刊,別的不發,就只發陳景潤的完全版論文。
還是在1966年。
這是哪位民科……不對。發這個帖子的id用的是一串字母,仔細一看是漢語拼音:
中國工程院BBS有最初始的功能——公布工程院近期公開動態的版面,有各高校的分版,有學術/學科分類版,當然人氣最高的永遠是閑聊大雜燴的「工程特快」。
看看時間七點半,蘇步青應該還沒睡,唐華趕緊給蘇步青家裡打個電話。
陳景潤做出了歌猜1+2的初版證明。
回完帖子,唐華閃電下線關程序。這動作是得快,要是陳景潤在線,看到唐華回的這個帖子纏著問「為什麼為什麼」,那可就糟了。
「因為BBS只能一行一行地顯示數字,公式很難表達出來,所以我把論文的書頁文件上傳到FTP了,大家有https://m•hetubook.com•com興趣可以去那裡看。看論文需要安裝計算機所朱院士的字處理/公式編輯軟體。還有,我的論文有120多頁,文件比較大,內存小的計算機可能會報錯。」
鄭州的街道除了電影院、文化宮這些大型設施,最多的就是小飯館。除此之外,書店、大百貨、小便利、租書店、錄像廳、賣錄音帶和錄像帶的音像店、照相館,一條街全都是,擠擠挨挨的。
店長:「這位大哥,要不我給你和你兒子再照一套相片吧?」
美國那邊,NASA終於把斯坦尼斯航天測試中心的那台土星-5號地面樣機霍霍掉了。NASA把火箭組合起來,灌水看看能不能承受3000噸的重量,然後檢查零件匹配程度和測試設施操作能否正常完成。
chenjingrun 5
現在的鄭州有17條公交線路,上下班高峰時期5分鐘一趟車。每天晚上6點,在鄭州街頭是密密麻麻的自行車長河,大姑娘小夥子,大叔大媽,騎車從工廠里出來,從辦公樓出來,或直接回家,或拐進菜市場,或直奔電影院,還有的直奔路邊小飯館。
「我都說了這不是我,怎麼說這就是我!」
鄭州是隴海鐵路和京廣鐵路的交叉點,有這兩條中國最重要的鐵路大動脈在此,鄭州超越洛陽和開封,成為河南的省會、經濟中心、人口中心,一點都不意外。
唐華:「項目執行前做好規劃和準備,做好中途出意外時候的預案,執行中嚴格把控流程,讓項目順順利利完成,不要因為中間出了什麼幺蛾子,著急上火召喚全廠一起加班加點攻關。這種攻關,最後是把任務交付出去了,但造成的負面影響很大。」
姜洪齊把姜文抱進去,摁在椅子上。三歲的姜文若有所思地打量著照相館的陳設和給他照相的這兩個人。
……
唐華:「我是看那小孩,大腦袋,獃獃的,挺有意思。……北影來實習的學生都安頓好了?」
蘇步青:「對。」
帶唐山口音的普通話。在照相館櫃檯前,姜洪齊生氣地拍著櫃檯桌。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