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風起辛亥
第八十九章 青萍之末
「剩下五百條槍,是家父想在大埔縣組織一個民團,將來保境安民,共襄革命。」
福州城,動起來了嗎?
「剩下五百條呢?」
張秩卿望向大陸,嘴角露出不屑的蔑笑:「那個藍縣長好大的膽子,鼓動佃農抗租,動土動到太歲頭上……就連袁世凱、盛宣懷都要禮遇我爹,藍寧安他算一個什麼東西,敢和張裕公司斗。」
林淮唐在夜色里咧開嘴笑了笑,因為天氣變冷的緣故,他張口呼出的氣息也變為一團白霧。
林淮唐背對著眾人,手指遠方于山上一座佛塔的陰影,問道。
胡清瑞摘下圓片墨鏡,放在銀票上,淡淡地說:「困難,怎麼不困難?革命是需要使錢的,目前處處都在籌款,展堂經手的款子要按好幾百萬算!但他那個性子,手上一有錢,就拿去支持孫先生,都砸到上海和武昌去了,省城要革命,哪裡有票子可花?」
他身旁、身後,時刻都跟著大批軍官和衛兵,人們的臉上混雜著興奮與擔憂的神情——福州畢竟是省城啊!
張秩卿又笑了起來:「我來香港以前,家父囑託過,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叫問題,省城方面有要求儘快提,五十萬元以內我都能替m.hetubook.com.com家父做主。」
「家父用惠州福興玻璃廠護廠的名義,從海外採買了兩千桿步槍。只要胡先生幫忙,使這批軍火能運入省內,那麼一千五百條洋槍就是送給展堂先生的見面禮。」
張秩卿將桌上兩萬港幣的滙豐銀行提票推到了胡清瑞的面前,又說:
被張秩卿尊稱為「胡先生」的人,就是胡漢民的胞兄胡清瑞。他久居香港,在洋行工作,本來就和張弼士有生意上的往來。
張弼士去年才被公推為全國商會聯合會會長,他的名字,即便在林淮唐的後世也是大名鼎鼎,那著名的張裕葡萄酒就是他的產業。
「胡先生,聽說省垣方面很困難?」
眾人都露出疑惑的神情,只有陳更新眯起眼睛,他知道林淮唐的聽力感官特別敏銳,所以——
在福建省里,閩南人比較崇拜開漳聖王陳元光,福州這些地方的閩東人,就比較信奉五代時閩國政權的開創者白馬三郎王審知。
武昌起義以後,從香港開向大陸的船隻,數量之多,不可勝數。港英當局考慮到清廷的統治已經處在風雨飄搖中,所以也沒有對這批飛奔向大陸的香港革命黨人加以
和圖書
限制。在這樣的背景下,張秩卿才被藍寧安罷免了大埔縣財政部長的職務,狼狽躥到香港「求援」。
外洋風浪不小,客輪上的桌子也不時微微顫抖,兩疊票子在晦暗的海天下,似乎也散發出奪人眼球的光彩。
胡清瑞眼皮跳了跳,終於說:「那好,省垣方面我會疏通……只是對付國民軍,耗費巨大,恐怕——恐怕——」
街巷市民處處傳言,說月圓之夜革命黨人就要殺盡城中旗人。福州城內本就有滿城存在,旗下街就在林時爽祖宅仙塔街旁,國民不時目睹八旗子弟欺壓漢人百姓之事,熱血意氣,怒火中燒,旗、民之間的矛盾本就較潮汕更為嚴重。
香港外洋,一條汽輪向著九龍方向慢慢航去。
福州新軍第十鎮二十協的協統許崇智,已經宣誓加盟同盟會,他派來聯絡福州城外國民軍的炮營軍官蕭奇斌、朱明華二人,趁著夜色化妝出城,已經匆匆趕到林淮唐的司令部里。
張秩卿強調:「現在潮梅一帶,到處都是什麼農會的人在搞東搞西,鬧得鄉間烏煙瘴氣,城裡還有工會的人宣揚『罷工革命』的歪理——胡先生,省城若不治一治他們,天下是要大亂的!
https://m•hetubook.com•com」
更何況國民軍居然敢煽動老百姓抗張家的租子,還把張秩卿大埔縣財政部長的官位給罷免。
城內同盟會派來的聯絡軍官蕭奇斌愣住,他的副手朱明華卻很快答道:「總司令,是的,是定光塔寺,福州人又管它叫白塔寺。」
福州的天氣比廣東涼爽許多,嗖嗖的夜風吹過,林淮唐又裹緊了身上的黑色長風衣。
胡清瑞說道:「請放心!世兄,回梅后,請轉告肇燮公,國民軍自有省城方面來處理!萬勿擔心。」
張秩卿又掏出一張票號,道:「胡先生,這是我爹對同盟會的心意……請您務必手下。」
在光復前,張弼士看見革命的形勢無法遏制,為保持家財就派他兒子張秩卿向國民軍表示:
張弼士做過中國通商銀行總董和粵漢鐵路總辦,被西太后親賞頭品頂戴,如此優隆的地位,哪怕是受到國民軍一點點的怠慢,都足夠張家作為盛怒的理由。
「對,是白塔寺。」林淮唐重複道,「從前我在蒙學堂讀書時,常常經過白塔寺。據說這座佛寺,是五代時白馬王三郎建築的。」
「那是定光塔寺嗎?」
「呵呵。」
國民軍兩路軍隊自南北合圍夾擊,大軍已經和*圖*書壓境,光復在即,革命的氣氛使然,令福州坊間有一種蠢蠢欲動的激烈感。
前敵司令部里的福州人數量不少,國民軍兩大戰將陳更新和方聲洞也都是福州人,只可惜另外一個福州人林時爽現在駐軍在福州城的北面,沒有和林淮唐駐在一處。
福州城東南高高聳立的于山,怪石嶙峋、林木蒼天,中天明月的映照下,聳鰲峰垂下一道長長的陰影,懸在國民軍軍營的中央,彷彿利劍,割開大地。
張秩卿是大埔縣富商、清廷「欽差南洋商務大臣」張弼士的兒子,也是大埔縣官商會的會長。國民軍庄文統所部光復大埔后,張秩卿就做了大埔縣的財政部長。
但多數黨人,都把經費節省下來,一般乘船隻買最廉價低等的船票,少有人像大埔縣財政部長張秩卿這樣招搖過市,乘坐豪華客輪里最高等包廂往來陸港。
庄文統慨然允諾,不疑有他,光復以後,庄文統即委張秩卿為大埔縣財政部長。
……
福州郊外。
這是國民軍還沒有攻打過的大城市,裏面還有整整一鎮的清廷新軍!
革命黨起義時,張家願意捐獻軍餉五萬龍洋作為幫助。
動土到大清財神爺的頭上,真是瘋狂!
藍寧安上任以後,和圖書就要求張家履行諾言。張弼士、張秩卿父子卻突然變卦食言,居然一毛不拔,雙方几至於發生武裝衝突。
朱明華是秀才出身,默默回想了一下資治通鑒的內容說:「西元八九一年王氏兄弟出兵福州,距今恰好一千一百二十年。」
胡清瑞大笑起來:「哈哈哈!又是他!這個林淮唐好大的膽子,放心,省城本來就有對付他的打算,我一定為肇燮公討回公道。」
「那麼,這就是上天垂憐,使漢風重振……」林淮唐說,「你們聽到槍聲了嗎?」
張秩卿在客輪上給一位穿馬褂的辮髮鄉紳親手上茶,又把兩疊銀票挪到他面前,說:
「胡先生,請喝茶。」
林淮唐回首凝目:「一千一百二十年的歷史,是這樣恰好嗎?」
陳更新說:「一千一百二十年前白馬王審知奉福建觀察使陳岩之命,來福州授以軍政。一千一百二十年以後,總隊長也受蓀公之情,來光復福州。」
「肇燮公富甲天下,果真名不虛傳。」
但很快,隨著國民軍席捲潮汕,庄文統被執委會調到汕頭負責工會工作,大埔縣縣長之職轉由先鋒隊隊員、原大埔縣農會會長藍寧安負責。
那是一張整整二萬港幣的提票,胡清瑞的眼睛立刻就亮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