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風起辛亥
第一百一十九章 赤誠之心
但和宋教仁的樂觀不同,汪精衛卻對林淮唐有種出自本能的危險預感。他並不覺得林淮唐真如他表現出來那般純粹真誠,哪有單純的青年會綁架胡漢民呢?
「精衛和展堂共事多年,君漢,有精衛來此,相信事變必能順利解決。」
林淮唐說話間,又面向鏡頭揮了揮手,他很善於表現出媒體喜愛的那種姿態來,難怪這才幾天的時間,全世界新聞報紙都在談論這個默默無名的東方革命者,連歐美也不例外。
以林淮唐的肌肉控制力之誇張,都難以忍耐一種想殺人的衝動,他忍之又忍,才憋出一張奇怪的笑臉,但也沒有和汪精衛握手,只是尬笑了兩聲。
官廳里沒有唇槍舌劍的鬥爭,林淮唐在宋教仁面前表現出來的態度,只能用「真摯」二字形容。
林淮唐邀請兩人坐下,坦言道:
以《朝日新聞》撰稿人身份來此的北一輝,原來就是宋教仁的好友,他到中國來的緣故,正是因為收到了宋教仁一封書信的邀請。
這是一種相當粗暴的鬥爭方式,但也是工會初期階段,保衛工會權威,必不可少的一種方式。
林淮唐對這位相貌明艷的記者小姐,頗有一點印象,似乎記者招待會那天,她對國民軍的態度立場也是非常友好的。
林宋二人的擁抱,立刻引起記者們的歡呼聲,武藤純子趕緊拿小本子記錄著眼前的場景,
和圖書她身後《朝日新聞》的攝影師也在快速抓拍著充滿戲劇性的一幕畫面。
宋教仁哈哈大笑起來,賓主之間的氣氛十分融洽,好像胡漢民壓根沒有被國民軍「綁架」過似的,他也向林淮唐和在場記者們介紹了汪精衛的身份。
「遁初先生,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通電已經傳遍寰球萬國,豈有收回的道理?我與胡漢民共約下野,這是禮讓為國。更何況,革命成功之後,共和之國,急需要執政者,也需要在野者。淮唐支持遁初先生做執政者,那麼也請遁初先生支持淮唐與胡漢民先生做在野者。」
他心裏更加踏實,看來林淮唐和平解決事變的決心相當真誠,廣東的一場內戰,終於消弭無形!
這樣一位清麗明艷的男裝麗人,站在人堆里,都顯得如此出類拔萃,讓汪精衛的眼睛幾乎都移不開了。
呵。
「遁初先生,大駕光臨,還請恕淮唐軍務繁忙,不能遠迎。」
它既是對內維持工會組織秩序的重要力量,也是對外抗衡幫派流氓和老闆打手們的武力。
宋教仁步入官廳,在那裡他還見到了許多同盟會的老熟人,有鄭祖蔭、何子淵、高繩芝,還有姚雨平等人。
「總司令先生,總司令先生!您這樣迎接省城代表團,是不是說明海珠亭事變很快就會迎來完滿的解決?那麼您的下野通電還會作數嗎?據我www.hetubook.com.com所知,這幾天時間,支那,還有全世界各地,都陸續有許多知名人士致電國民軍,勸您放棄下野的打算呢!人們都說您是支那的玻利瓦爾和聖馬丁,那麼您最終究竟會選擇成為哪一位英雄呢?」
只要有攝影機在的場合,林淮唐的造型總是一絲不苟,髮型是自己精心打理的,軍裝制服則有專人為他整理得異常筆挺。
宋教仁贊同地點頭,他們兩人在國民軍衛兵的帶領下已經來到了官廳。官廳還是沿襲了前清的衙門建築,但庭院里的花花草草已經被全數清除,那些花里胡哨的多餘裝飾,也被通通摘除,剩下一片簡約的陳設。
「遁初先生,請。」
汪精衛深恐宋教仁受騙,被林淮唐「君子欺之以方」,立即道:
汪精衛眼神里還帶著些許懷疑,但是宋教仁已經完全被林淮唐表現出來的真誠態度所折服。
「二位請坐,淮唐是開門見山,國民軍方面沒有什麼條件可言,我們要的就只是和平,要的就只是維護革命軍之間的團結。滿清大敵在前,尚未殄滅,武昌、上海,北伐軍正浴血死戰,我輩身處後方,又豈能同室操戈?使英雄之血,濺于同袍之劍。」
只有擁有糾察隊的武力以後,工會的「同盟罷工」才真正具有了強制性。
羅賓漢的故事,總是這樣引人注目!
在宋教仁看來,這和*圖*書樣一個單純、熱血、正直和誠實的青年人,又這樣具備著令人吃驚的雄才偉略,同盟會不去爭取他,而是去陰謀迫害他,簡直是無理取鬧,根本無法讓人理解。
但林淮唐主動走下官廳的台階,沒有握手,而是直接將宋教仁擁入他的懷抱里。
「同盟會方面,意見也是如此!除了滿清以外,又有誰希望革命黨內部發生一場血腥的內訌呢?君漢,你能有如此胸襟,實在令我敬服。同盟會不是太平天國,我們也不會重蹈洪楊的覆轍,全國光復在望,這時候誰要打內戰,誰就是全國國民的敵人!」
宋教仁暗暗拍了汪精衛一把,他整理著革履的西裝,帶著優雅昂然的風姿氣度,微笑著走向林淮唐,想要和他握手在一處。
糾察隊,更能說明他們威力的稱呼,應該是「武裝糾察隊」。
官廳大門外,除了國民軍的衛兵,還有一大批的記者,站在最前面的就是《朝日新聞》記者武藤純子。
蕭枳的仇,更不能不報。
「君漢的胸襟,克強亦要羞愧。有這樣的青年在,何愁中國的革命不成功呢?」
宋教仁和汪精衛顯然沒有看出工人糾察隊的背後,隱藏著一種什麼樣的新秩序。他們浮光掠影地走馬燈,只是覺得汕頭工會糾察隊的民兵,紀律不錯,自發幫助警察維持秩序,還很聽先鋒隊的命令,實在是一種正規軍外相當良https://www.hetubook.com.com好的補充。
他們沒有想到,工會「暫時」從幫派手上接管了一點點小權力以後,就完全沒有要將這些權力還給幫派的勢頭了。
工會機關的建築附近,有工會糾察隊的民兵自發進行巡邏,他們還會協助巡警維護城市治安。
這之中,最重要的,就是潮梅總工會很快就組織起了自己的民兵武裝——即工人糾察隊。
林淮唐的心中還在冷笑著,但他知道該在宋教仁的面前,做何樣演說,也知道在全世界媒體和輿論的面前,應該做何樣的表態。
「君漢兄與展堂共約下野,這正是民主共和精神的體現,同盟會絕無反對之理,漁父,你何苦為難君漢兄的一片赤誠呢?」
媒體們的目光,很快也聚焦到了這名日本人的身上,還有汪精衛的身上。
汪精衛並沒有察覺到這點奇怪,他還陶醉在無數閃光燈的關注下,對汪精衛來說,好像再沒有什麼比萬眾矚目更有吸引力的事情。
宋教仁還說:「弟此前之電文,所謂共同下野,兄以為大可不必。汕頭一晤,兄已能篤信,君漢實是我革命後進之希望,豈能埋沒草野之間呢?兄來汕頭,就是這樣一個意思,君漢依舊任國民軍司令,只要釋放胡漢民,咱們既往不咎,過去雙方所有齟齬都煙消雲散,擱置不再重提。」
武藤純子因為有北一輝這層關係在,得以躋身到記者團的最前排和*圖*書,她很快舉起手來,用那並不算特別流利的中文問道:
「尊敬的記者,請恕我直言,我是中國的革命者,請不要稱呼我為支那的革命者……對於您的問題,我想答案並不在我這裏,而在宋教仁先生和同盟會袞袞諸公那裡。但我也可向諸位記者坦白,今天我與宋教仁先生的會談,一定能為解決事變做出重大貢獻。」
汪精衛這三個字,引起了林淮唐眼皮的劇烈跳動。
林淮唐常常說「輿論戰也是最重要的戰場之一,不能有絲毫懈怠」,他自己確實是身體力行了。
蕭枳的血,不能白流。
說得難聽一些,擁有武裝糾察隊以後,如果工會會員由於個人性格的軟弱或者受到老闆、幫派的收買,破壞罷工活動,那麼糾察隊完全可以使用武力懲戒工賊。
故人重逢,自然不勝欣喜與激動。
沒有武裝糾察隊的罷工,那不叫罷工,那叫自由辭職。
林淮唐向宋教仁介紹說:「遁初先生,這是您的好朋友,來自日本革命評論社的北一輝先生,汕頭政府已經招待了他好幾天呢!」
「漁父,林淮唐這個人真是有化腐朽為神奇的本領,咱們到汕頭才多長時間?就見到了那樣多特異之處!」
本來,當初庄文統代表工會,去拜訪潮汕各大會黨幫忙的頭目時,這些江湖大佬只當是歷來配合一下官府做些表面工作,滿心以為過一段日子,自然還會恢複原來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