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卷 北伐之歌 第五章 抵滬

第二卷 北伐之歌

第五章 抵滬

連大名鼎鼎的清末狀元企業家,南通的張謇,居然也專程來上海迎接林淮唐,這面子還真是挺大。
「南社歡迎林淮唐先生抵滬!」
「滬北錢業公會歡迎林先生到上海來!」
「我所帶者,革命的暴力耳。」
區別無非是張謇的功名較張弼士高得多,但張弼士的官位和錢財,又比張謇高得多。
方聲洞的哥哥方聲濤,還主動請纓,放棄了許崇智委任的閩軍第二旅旅長軍職,加入華野,擔任了第二混成旅的參謀長。
上海碼頭的防務,現在完全是由滬軍的福字營控制,但華野的多條運兵船同時靠岸,沒過多長時間就登岸少說幾百人,還人人荷槍實彈,好像生怕遭遇突襲,發生什麼意外一樣。
一個搞軍事教育的方聲濤,一個主持福建同盟會大局的鄭祖蔭,還有一個專門搞教育工作的黃展雲,目前福建同盟會的這三大元老,都傾向於先鋒隊。
有記者從旁問道:「林先生您這次前來上海,都帶來了什麼?」
「聖約翰中學歡迎林淮唐先生抵滬!」
在上海碼頭迎接北伐軍貴客的要人,包括同盟會的陳其美、光復會的李燮和、上海商團的李平書,自然還有先期到上海組織華野參謀部班子的姚和-圖-書雨平。
陳其美略過了海珠亭事件的各種餘波和影響不提,直接開始向北伐軍眾人介紹起在場的社會名流。
……
「製造工人同盟會歡迎林淮唐先生抵滬!」
「上海南市商會歡迎林淮唐先生抵滬!」
林淮唐走向迎接的隊伍,雖然所有人都知道他僅以普通一兵身份參加北伐軍,但完全無改其革命巨星的氣度,只向歡迎的市民人群揮了揮手,便掀起了雷動的歡呼聲。
至於他們會不會拿錢去支持先鋒隊的反對派,難道先鋒隊不去鎮壓反革命,這群大老闆就不會這樣做了嗎?
「復旦公學歡迎林淮唐先生抵滬!」
林淮唐此言一出,前來碼頭迎接的上海社會名流賢達、各國領事及各省留滬代表,無不露出各異的神情,顯露出他們之間完全不同的政治傾向來。
「上海書畫助餉會歡迎林淮唐先生抵滬!」
而在林淮唐的考慮,方聲濤的軍事履歷比先鋒隊大部分軍事幹部其實都可靠得多,好歹也做過雲南講武堂教官和廣西兵備處會辦,教出過朱老總這種學生,才能擔任混成旅參謀長是足夠的。
但在林淮唐的心目中,張謇還真未必比張弼士強到哪裡去,無非都是保過和圖書大清的有錢老闆而已。
張秩卿本人被大埔縣農會自衛軍逮捕以後,經過完整的公審程序以後,已經被判處十五年勞動改造,先鋒隊也因此徹底得罪了張弼士。
先鋒隊和老闆們的關係遲早徹底破裂,只不過張弼士夠有錢,有夠頑固守舊,所以最早破裂而已。
和張弼士這種大老闆,維持一層模糊體面的關係,又有什麼用呢?
「哈哈哈!孫先生是不會同意這份申請書的,海珠亭事件既然已經全部解決,這種意氣用事的話,君漢今後我看也不必再說了吧?來,咱們今天不談這個,我為君漢介紹一下,在場諸公都是滬上有頭有臉的社會名流,大家都是因君漢面子而來呀,這位,季老!光緒二十年的科甲狀元,南通的張季直老先生,上海光復以來,季老是給咱們很大幫助呀。」
國民資格高的歌聲響徹碼頭,歌詞里國民、共和、講求學問、知識開通這樣先進的詞彙,已經成為部分商埠市民共同的追求和時髦的理念。
但在林淮唐看來,對大埔縣張家這種反革命分子,徹底鎮壓要遠比與其保持模糊曖昧的關係,好得多,至少大埔縣一縣的農會工作能夠因此貫徹下去。
反正他又不會給林淮唐hetubook.com•com錢。
確保這些人站在先鋒隊的革命立場上,而不是站在某些人堅持的反革命立場上,對於保障閩粵後方大本營,是非常重要的。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那名列兵的身上,林淮唐穿著最普通的戰士軍裝走下兵艦。但任何一個人都能夠看得出來,穿著這樣樸素的青年人,卻走在北伐軍隊伍的最中央,被那麼多的將官簇擁,還被那麼多記者跟隨著,誰不明白這就是林淮唐呢?
張謇的大名,林淮唐自然聽說過。
新到上海的年輕人。
林淮唐和張謇說話時,維持著非常矜持的態度,多多少少令張謇有點摸不著頭腦。
「林先生,漁父常和我講您的事情,百聞不如一見,今天會面,果然是我同盟會難得的後起之秀。」
看起來身材頗挺拔,頭髮好像剛剛裁剪過,髮際線和鬢角乾淨利落,面龐英氣勃發,走路很慢,但已有虎虎生風之勢。
這個人集豪放與逼狹於一身,有敢作敢為的一面,但又好玩權術,比起君子的宋教仁,當然要難相處得多,也難對付得多。
林淮唐下了船,同行的人還有華南野戰軍總司令林時爽、華野第一艦隊司令謝葆璋、華野第一混成旅旅長陳更新、第二混成旅旅www.hetubook•com•com長方聲洞等人。
武昌首義以來的又一位煊赫偉人。
他就是林淮唐嗎?
上海市民都非常期待林淮唐的到來,熊克武也站在人群里,他踮起腳尖往前張望,想從北伐軍的隊伍里找到但懋辛、饒國梁等熟人面孔,但或許因為人聲鼎沸的緣故,熊克武頭暈目眩下,只看清楚一個相貌清雋的年輕人。
民間輿論中,已有了把孫文、黃興、黎元洪、林淮唐稱為首義四大偉人的說法,所謂「孫黃培植之,黎元洪點燃之,林淮唐燎原之」,把林淮唐放到了奠基革命火種的地位上。
剛一下船,林淮唐的回答就已經散發出很不好惹的氣質,陳其美臉上掛著儒雅的微笑,心中卻因為胡漢民的事情,早對先鋒隊提起十足的戒備心。
林淮唐的衛隊長孫寧更是擅自在周圍拉起一道封鎖線,連滬軍士兵都被擋在人牆的外圍,不知道的還以為這上海是他先鋒隊的地盤!
武藤純子目睹上海各界紳民對北伐軍堪稱極致的熱情與歡迎,臉上也重新掛起甜美的笑容,甚至呵呵傻笑起來,以至於被北一輝提醒要保持《朝日新聞》的客觀性。
張弼士那個蠢兒子張秩卿,在大埔縣搞東搞西,弄來幾百條槍組織什麼民團。此前省軍製和*圖*書造海豐屠殺的時候,張秩卿也頭腦不清醒,在大埔縣煽動叛亂,旋即就被縣長藍寧安帶著農軍鎮壓掉。
林時爽趕緊從旁找補道:「林淮唐同志是以北伐軍普通一兵的身份來上海,他所帶來者,當然是革命的一名士兵!」
林淮唐對陳其美這個人並不感冒,陳其美其人固然是一個鐵杆的革命者,但他以冒險家自居,某種意義上來說,與其說陳其美忠於革命,不如說他是忠於孫文個人。
「廣肇公所歡迎林淮唐先生自粵旅滬!」
畢竟張謇以為他的身份資望,北方不說,至少在南方,那最起碼也是和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一個資格,林淮唐表現這麼自矜,確實讓張謇心裏的期待落空不少,略有失望。
更主要一點,方聲濤在同盟會福建分會中地位很高,影響很多閩籍革命軍人。
方家兄弟二人,共同從軍北伐,也傳為佳話。
林淮唐和陳其美握手道:「英士先生的大名,唐亦常聞之。上海光復,功勞除光復會外,三分在陳都督的身上,久仰久仰。只是本人前日已向孫先生提交了退出同盟會的申請書,目下恐怕不敢以同盟會會員的身份自居啊。」
但中國的土地如此廣闊,少少的幾座商埠城市,終歸還是國度中的極少數。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