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五卷 覺醒年代 第十九章 接管中國銀行

第五卷 覺醒年代

第十九章 接管中國銀行

社會黨人進入北京以後,中央財經委員會和興閩銀行總部的各種機關、人員也紛紛北遷。原來擔任興閩銀行總裁的黃少通,也被調入北京,他一身西裝乘坐小汽車來到中國銀行在北京的總部,望著那扇氣質莊重、外形考究精緻的大銅門,揮揮手嘆道:
中國銀行還沒有形成後來常用的那種辦公室包圍營業大廳的平面布局,它的營業廳是一個長方形的大廳,金庫即在同層的後面,中間要經過有天窗的夾道,遠沒有後來銀行布局那麼嚴密。
這樣,無論是在中國銀行總部里佔有很大勢力的洋人大班,還是對中國銀行擁有監督權的海關總稅務司,就都沒有名義和借口來阻撓社會黨的接管了。
黃少通冷冷一笑:「接管中國銀行以後,要立刻對北京金銀、金融市場展開整頓……我倒要看看梁士詒這位五路財神爺,我們社會黨人不需要動用行政命令和暴力機關的力量,咱們就靠金融策略來掰掰手腕,讓我瞧瞧北方這些財經人士有幾分本領吧!」
營業廳旁的經理室、客廳和圖書等也都很豪華,大部分是鑲嵌地板、硬木護牆,用大量石膏花飾。室內並有壁櫃、皮椅、壁爐等固定裝修。二樓以上的辦公室也基本相同,只把地面換成水磨石,沒有固定裝修而已。
大陸銀行位於西交民巷東口,之所以將地址選在這裏,因為當時的東交民巷和西交民巷一帶已開設了許多家銀行,是北京金融活動的中心。大樓設計和主體施工由國內著名的基泰建築公司負責,地下庫的安裝由德商禪臣洋行技|師和基泰公司工程師錢翼如共同指揮施工。
民國肇造以後,大清銀行改製為中國銀行,中國銀行就在沿用西交民巷原有建築的基礎上,改建了中國傳統建築基礎上受西洋建築風格影響的早期折衷主義建築,富麗堂皇處雖然不如大陸銀行,但整個簡潔古樸的設計,顯得可靠穩固,同銀行的身份相稱,亦更顯出大國氣度來。
大陸銀行的裝修富麗堂皇,其頂上用假梁分割成井字,其中鑲嵌拼花玻璃,在每個梁的交叉點上懸挂吊燈,營業廳內www.hetubook.com.com還有壯觀的大理石及漢白玉櫃檯、樑柱、樓梯、台階,室內所用各種設備、傢俱均系特定製做,並帶有大陸銀行英文縮寫標記;許多立櫃、角櫃、酒櫃等都是按照樓房及室內面積、體積特製的。
中國銀行總部內的好幾個洋人大班,都操著一口很不流利的中文怒吼了起來。這些洋買辦以英國人為主,黃少通原來就是在英國讀的計量經濟學,他用一口地道的倫敦東區土話懶懶回答道:「先生們,諸位閣下,很不好意思,我們是代表中國新政府前來接管央行工作的……」
「中央財經委員會……前來接管中國銀行。」
這座古典主義立面的建築物,就屹立在前門附近,看起來一如此時歐陸流行的大樓一般。
他從懷中掏出一份文件,淡淡說道:「這是中國政府與英國公使館達成的諒解協議,請閣下一閱,如果沒有其他問題,就請讓開吧。」
但大陸銀行和旁邊的中國銀行——也就是前清時的戶部銀行和大清銀行——相比,建築物便又遜色和圖書許多。
剩下那些中國銀行的職員們,眼見就連過去一向氣焰囂張的洋人大班都束手投降,當然也不再敢於反抗社會黨的接管了。
前門地區集中了大量銀行建築。其中位於西交民巷的就有大陸銀行、保商銀行、中國農工銀行等等總部。大陸銀行的建築宏偉壯觀,是最早一批由中國建築師設計的西方古典建築。
中央財經委員會和興閩銀行已經就接管中國銀行的問題,同英國人達成了一份臨時性的諒解協議。這次談判也是黃少通親自主持,他把接管央行的條款納入到了社會黨人接管北京政府的總條款中,由於總條款的細則約有一千多條,極為繁複,所以英國公使館方面並沒有就每一條細則具體研究,就草率簽下了這份諒解協議。
至於大門和門外的裝修更是獨具匠心,兩扇黃銅大門是在國外定做的,每扇門和門樑上都鑄有醒目的行徽,樓頂設有鐘樓,鍾也是進口的,全部用電控制,樓內有一座和普通座鐘大小相似的母鍾,連接著樓內及鐘樓的幾個子鍾,鐘樓的四面各和圖書有一個鍾,都是圓形的,每個鍾直徑都超過一米,遠看近看都很吸引人。
但也因此,慣於使用權謀之術在部下中搞平衡的袁世凱,就把稍次一些的中國銀行作為一支可以用於制衡交通銀行的勢力培育,所以中國銀行並不在交通系的控制之中。而且由於中國銀行沒有經手操辦善後大借款等外債款項,所以也沒有得到東交民巷外交團的庇護和干涉。
「你們是什麼人?!」
中國銀行是民國名義上的中央銀行,也有代理國庫、承匯公款、發行鈔票等權力,而且還是政府特許的國際匯兌銀行,只是財力不及有鐵路穩定收入的交通銀行雄厚。
黃少通在十多名興閩銀行經理的簇擁陪同下,直接走到中國銀行總部的總辦辦公室,一腳將大門踢開,揮手道:「對全行財務進行會計核算——所有賬務,全部清查一遍!」
而這之後,社會黨新政府就將以中國銀行為北方地區的據點,對交通系進行一場金融大反擊了。
黃少通帶來的中央財經委員會和興閩銀行的一大批會計人員,總數約有二三和_圖_書百人之多,幾乎是調集了廣州、南京、上海等地金融和財政系統的精華。
宣統三年度支部因大清銀行身為中央銀行,而原有西交民巷房屋頗嫌狹隘,左右均系民居、鋪戶,難於原地擴建,奏請撥戶部街吏部舊署新建大清銀行。此議雖獲准,但隨著清王朝的被推翻而告吹。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后,各地大清銀行相繼停業,在上海組織大清銀行總清理處,辦理結束事宜。但是1913年,袁世凱為了避免中國銀行的控制權落入林淮唐手中,所以又策動參議院決議公布,將大清銀行改稱「中國銀行」,總部遷回北京。
他們有條不紊地分隊進入中國銀行之中,原來中國銀行總部內的許多官僚職員都大驚失色地站了起來啊,有的人想要出面阻攔,但跟著便有許多政保局幹部也跟了進來,他們全都配有手槍,一下就把中國銀行的職員都震懾住了。
中央財經委員會的準備可謂嚴密十足,黃少通一口氣調來近三百名會計人員,就是要確保能夠一鼓作氣將中國銀行徹底納入到社會黨人的控制之中。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