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五卷 覺醒年代 第三十章 公方資本

第五卷 覺醒年代

第三十章 公方資本

股息作為企業利潤的分配方式,直接關係到私方的個人利益,也是所有資本家、闊老闆們最在意的關鍵要點。
黃少通補充道:「福州船政局和江南造船所很早就已被政府接管,民航業務都拆辦為華南航運公司,造船和國防業務則還在整合之中。」
短時間立刻宣布大規模的公私合營,政治上亦不利。但林淮唐也傾向於利用各種可以利用起來的條件,盡量多地擴大「公方資本」。
黃少通上述所提到的企業,即便算上福州船政局和江南造船所這兩家大工廠、大企業,總資產也還不到三千萬元,規模之小、資本之少,才是民初中國工業的真實寫照。
「我知道許多同志希望把這些工廠企業全部直接拿過來……但這樣做對我們極為不利。一,一下子咱們沒有那麼多經營者、管理者,管不了、管不動,也管不好;二,容易造成恐慌,于政治上不利。對於這些過去在清廷和北洋政府統治時代,有違法經營壞歷史的資本家,除了民憤極大者要殺頭以外,還是首先以要求他們騰退現金為主。在資本家無力償還現款、要求出讓的時候,再接受其要求和_圖_書,實行公私合營,或只收買其股份,暫時不宣布公私合營……這樣更合適一些。」
私方的清估是以對實際資產的賬麵價值進行清查為基礎的,而政府一方的重估方式,按照林淮唐親自定下的基調,當然是「在公平合理、實事求是的原則下擬以賬存實有資產為準,各項固定資產凈值以實際已使用年限計算折舊數字后,通過協商方式,解決之」。
廣東製革廠創建於1910年,資本50萬元,由於缺乏流動資金,至1912年尚未正式生產。直到去年由社會黨換股注資,試辦腌皮,購置新的生產設備,方才起死回生。
林淮唐所說的「四馬分肥」和「定息政策」,都是過去中華書局所刊行的《激進社會主義ABC》里提到過的名詞。
「卓知,北直等地其餘各項官產的接收情況,怎麼樣了?」
因此公方入股、公私合營,甚至是公方要在企業中佔有51%以上股權的主導權,對資本家們來說都不是什麼特別嚴重而完全不能接受的問題。只有股息分紅這點,如果政府現在就著手進行改革,才算是到刺刀見紅的地步。和圖書
這其中國家稅金約為30%,企業公積金約為10%~30%,職工福利獎金約為5%~15%,股東紅利、董事、經理、廠長的酬金約為25%。
廣東省城自來水公司,資本120萬兩,官商各半。廣州電燈公司,原為外商承辦,1909年贖回,撥官款50萬元,招商股100萬元。這一類公共事業,本就以官股為主,新政府直接接收以後,當然理所應當佔有經營的主導權。
政府方面按折舊率這一項計算,那麼在收購設備等資產的過程中,就可以節省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花費。
但企業資本的增殖,最終目的還是要通過股息分紅的方式,將其轉化為個人的利益所得。
而定息政策,就是顧名思義,將資方股息紅利從總利潤的四分之一,改為由國家付給定額年息。
所謂四馬分肥,就是指企業利潤按國家徵收的所得稅金、企業公積金、職工福利獎金和資方的股息紅利四種方式,進行分配。
老闆們可以忍受公方入股企業,甚至於樂於接受公方的大規模投資,因為這總的來說是有利於他們企業資本增殖的。
林淮唐www.hetubook.com.com擺擺手:
總之這是溫水煮青蛙的解決策略,就以目前民國的工業發展水平,要發展到最後連定息政策都全部取消掉,那還是需要看今後中央政府的經濟建設發展速度了。
大江南北稱得上名號的大企業大公司,整個加起來,還不到三千萬元資本的規模,這就是中國現階段的民族資產階級了,真的是又孱弱、又渺小。
天津北洋煙草公司和北京丹鳳火柴公司經營狀況比較良好,但基本上都算商辦企業,官僚資本比例很低,上海閘北水電公司、上海龍章造紙廠也大抵在此行列。
這種情況,監察委員會和司法部門都還要進一步加強打擊力度。」
這時候兼管政法工作的林時爽,又提出另外一個問題:
現階段中國的工業規模還很低,資本家數量少、資產小,公方應當趁著資本家力量還未茁長發育起來的時候,儘早確保「公方資本」的優勢地位,使「公方資本」在今後的大規模經濟建設時期,佔有最大的增長份額。
但林淮唐也深知絕不能輕視他們,一旦其參与到今後中國的大規模經濟建設當中,並分享經濟發展的紅利時,其擴和*圖*書張速度也絕對會十分驚人,所以「公方資本」才有必要趁其孱弱之時,確保盡量多的主導權。
「銀元之役前後,我們發起的反奸清算運動除了審查出一批奸偽分子以外,同樣依靠群眾力量對貪污行賄、違法經營和盜竊國家財產的資本家,進行了有力打擊。
過去清廷和北洋政府所謂官督商辦或官商合辦的企業中,存在大量經營者竊取國家財產的情況,很多嚴重者甚至到了其所盜竊之國家財產已接近或超過工廠企業資產總值的程度。
「對股息問題,現階段我們先不要著急宣布任何處理方法。四馬分肥也好,定息政策也好,都不要考慮,先把北方較大的工業企業資產審核、股本審核搞好,核價控制搞好,等到政府方面有十足的控制能力與把握之時,再搞股息方面的改革。」
黃少通彙報說:「經過中央財經委員會的審核,天津北洋煙草公司、北京丹鳳火柴公司等產業,官股比重甚小,實屬商辦,我們也不作官僚資本看待。又有些樟腦廠、肥皂廠、碾米廠、印刷廠等,雖屬官辦,而規模甚小,談不上什麼官僚資本。還有一部分企業,早在解放戰爭以前或和圖書在解放戰爭期間,即沒收,諸如上海閘北水電公司、上海龍章造紙廠、江西瓷業公司、廣東士敏土廠、廣東製革廠、廣東省城自來水公司、廣州電燈公司等……總計設立資本三千二百萬元,除公用事業外,大多經營不良,風雨飄搖,常在官辦、商辦之間轉移,而最後多半是歸於商辦,或者停閉,需要政府重新注資方能發揮作用。」
同時在資產評估中,應該不過早確定私方股份的具體性質,也就是其股份究竟屬於要予以沒收的「反動資本」,還是要予以整改限制的「滿清北洋官僚資本」和「買辦資本」,或者是現階段比較安全的「民族資本」,不應該過早確定,如此就可以在收購、投資談判上取得主動權,既可以節省資本,也可以更好地壓制私股。
廣東士敏土廠,系粵督岑春煊於1906年創辦,屬新興水泥工業。這時,原官商合辦之唐山細綿土廠已經改為商辦啟新洋灰公司,經營頗有成績。廣東士敏土廠仍堅持官辦,並排斥華僑伍英勛等在粵設水泥廠;其資本大於啟新,而設備窳舊,管理腐敗,投產即告虧折,若公方不進行換股投資,那企業勢必將很快倒閉。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