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世界革命
第十五章 天賜良機
「……連續的戰壕意味著沒有敞開的側面,這意味著傳統的操作和戰術機動都將化為泡沫,進攻方發起的所有攻擊都不得不從正面發起,為了改變這一困境,德軍指揮官必須從更高的層面進行創新,我們必須汲取來自全世界的智慧,西南非洲赫雷羅人的游擊戰術,布爾人的靈活伏擊戰術,中國紅軍的滲透穿插和四組一隊戰術,德軍必須切實掌握這些戰術,才能破解歐陸戰場的困局……」
不僅在青島戰場上,此時在歐陸戰場上嚴密的塹壕和鐵絲網也向世人展現了恐怖的威力。福爾貝克中校雖然沒有親身經歷德法邊境上殘酷的塹壕戰,但他通過青島作戰的經驗,還有從報刊上了解到的信息,很快就憑藉普魯士軍人卓越的戰術嗅覺做出了相當準確的判斷。
像德國人在青島戰役里陸軍部隊的指揮官福爾貝克中校,就是先到徐州給紅軍上了將近半年的課以後,又被調到了成都,以他長年在西南非洲「剿匪」的經驗給西南紅軍的學員們介紹一些叢林、山地作戰的戰術。
福爾貝克中校最後在報告書上總結道:「在步兵之前,裝備有鋼絲鉗和大量手榴彈的尖兵組會先行一天在軍屬炮兵的彈幕掩護下穿過溝渠並開闢一條小道,用手榴彈回敬那些試圖干擾他們工作的敵人。隨後,步兵會以鬆散的三、四人小組前進,迅速展開突破,和_圖_書當突擊隊打開缺口以後,大部隊再採取大炮跟隨突擊的戰術佔領敵人的陣地……德國軍隊需要用機槍、輕步兵炮、迫擊炮、炸藥包、火焰噴射器、手榴彈等一切手段如暴風一般席捲敵人的陣地,這樣的戰術我想也可以稱之為暴風突擊隊戰術。」
福爾貝克中校除了記錄下德軍和日軍的情況以外,也把自己大半年來對中國紅軍的觀察總結也都寫進這份報告書里——他對紅軍的評價極高,認為這支軍隊的武器裝備水平雖然很差,但軍隊的組織結構形式和普魯士軍隊相似,特別是其士官基層,也就是紅軍自己所說的基層指戰員基層,是同普魯士軍官團一樣採用任務式指揮方式,擁有高度的獨立自主作戰能力。
但中校並不知道,在他把報告書拿到電報局的時候,一直對這群德國軍人重點關注的政保局,就已經把福爾貝克報告書的複印件送到了北京。
這,也是為愛國發電了。
同這些人的交往和學習,就讓福爾貝克中校更快洞察到了近代戰爭形式的演化,已經處於一個極為關鍵的十字路口上了。
「真要是德國打贏了歐戰,那就是我們紅軍放眼四海的天賜良機!」
福爾貝克中校完成他的作戰經驗總結報告以後,首先拿給老朋友華德克看了看,不過總督並非專業的陸軍戰術指揮官,也提不出太多有價值和*圖*書的建議來。福爾貝克本來還想把報告書的副本寄給他在中國認識的幾位朋友陳更新、李濟深等人看看,但想了想便又放棄了這一決定。
「……在戰場上輕機槍的作用比重機槍更大,機槍應該可以跟隨步兵班一起前進,即使是普通的步槍也應該截斷其槍管,就像馬槍一樣,步兵必須擁有適於近戰的武器……」
福爾貝克中校準備把這份充滿他心血結晶的報告書,通過無線電報加密的形式,一點一點傳遞迴柏林去。由於技術和設備上的限制,在中國使用無線電發電報的價格極為高昂,為此福爾貝克中校便慫恿了同樣在中國做「戰俘」的華德克總督,讓他設法從中國人支付給德國僑民顧問的薪水裡設法剋扣下來一筆錢。用作發電之用。
「……缺乏自動武器時,手榴彈是更可靠的武器,面對擁有縱深的戰壕防線時,必須配置火力強勁的突擊隊,只有這樣才可能突破複雜的坑道和密集的機槍堡壘……」
林淮唐拍了兩下手掌:「我不指望德國人能拖住英法俄這些帝國主義列強多長時間,但德國人拖得越久,對我們中國革命的好處就越大。按我的設想,如果德國人能拖住協約國集團三四年的時間,我們就可以先完成社會主義過渡期的經濟基礎建設,再長的時間,那就是能多拖住英法一天,就對我們更多的有利一和圖書分。」
回到北京負責總參謀部工作的林述慶和姚雨平,也把這份報告書的完整版專門拿去給林淮唐看了一遍。
青島的陸軍官兵,則被分批調往徐州、鄭州、洛陽、成都和瀋陽等地,除了幫助紅軍訓練新部隊以外,也參与了各地初級軍事院校的建設工作。
不過這實際上只是用於搪塞協約國的名目而已,像東亞艦隊的那些德國籍海軍官兵,絕大部分都被革命政府留用,只有像施佩伯爵這樣的海軍首領以及各艦艦長等高級軍官,被林淮唐設法調到了福州、廈門等地控制了起來,剝奪了德國人對東亞艦隊真正的領導權。
林淮唐失笑道:「哪有這種好事!如果德國人真能打敗協約國集團,那簡直就是老天爺給全世界受壓迫人民的一個大獎啊。你們想,協約國集團如果戰敗,英、法還能維持得住他們在東方龐大的殖民地嗎?殖民地獨立勢必成為風潮,而德國人的海軍實力不比英法,又要忙著在歐洲接收英法等老牌列強的遺產,哪裡有功夫管得到帝國主義在亞洲殖民體系的崩塌啊。」
姚雨平懷疑道:「歐洲鏖戰正急,協約國的確在國力上有優勢,但戰爭又不是純粹靠國力來決定勝負的。這一年以來,德國人在戰場上還是處於上風,萬一最後結果是德國打敗了協約國集團呢?」
林淮唐也沒有把事情做絕,中國政府給施佩伯https://m.hetubook.com.com爵這批德國海軍高級將領的待遇依舊十分優厚。他們在福州和廈門雖然是戰俘身份,但實際上做的還是諸如福州船政局造船廠總顧問一類的工作,享受的津貼也都是比對同等職務最高級的待遇。
林淮唐對福爾貝克中校的先見之明極感佩服,這份報告書恐怕真的能夠大大提高德國軍隊的作戰能力,林述慶和姚雨平大概也是看出了這點,所以都有些遲疑,姚雨平直接問道:「主席,我們要不要把報告書扣下來?報告書里的內容確實寫的鞭辟入裡,讓德國人發回柏林未必是一樁好事。」
由於協約國的要求,福爾貝克中校在中國境內不能再穿著德軍軍服,也不得攜帶任何武器,但除此以外就沒有什麼其他限制,說是俘虜,其實生活完全和正常的外國顧問沒有區別。
林述慶和姚雨平對視一眼,低聲道:「德國革新其步兵戰術以後,就能把協約國集團一直拖住嗎?」
德國駐守在青島的軍隊在戰爭結束以後,也被全部解除了武裝。由於中國政府已經向同盟國陣營宣布了斷絕外交關係的政策,因此青島守軍都是以俘虜的身份在中國居住。
這天福爾貝克中校剛剛結束了他在鳳凰山紅軍軍營的課程,回到成都城區內的獨棟住宅以後,馬上就又伏案寫作,把自己對於青島戰役的作戰總結和經驗教訓都記錄了下來。
福爾貝克中校在徐hetubook•com.com州和紅軍的那些指戰員朝夕相處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他對紅軍將領的評價也都很高,陳更新是個冷靜至極猶如冰山一樣沉默的統帥,擁有著超乎超人想象的戰略定力,他的參謀李濟深則是個很有才氣的戰術家,還有姚雨平,一位相當合格的後勤大管家,方聲洞充滿熱情的進攻精神雖然已經逐漸不適應戰爭形式的演化,但在東亞戰場上依舊很有作用……
林淮唐似乎想到了些什麼,又微笑起來:「歐戰是一場帝國主義狗咬狗的戰爭,不論是協約國集團還是同盟國集團,不論哪一方都毫無正義性可言,就讓他們打起來吧!打得越激烈,打得規模越大,那就越好,戰爭繼續升級下去,遲早可以粉碎帝國主義秩序鏈條里最薄弱的一環。我本來就擔心德國實力不濟,太快被協約國打垮,到時候洋人們可就又要回來嘞,咱們中國的日子能像現在這樣好過嗎?」
但林淮唐卻不以為然:「無妨,讓他發嘛。同盟國和協約國對比起來,最大的問題絕不在於一兩個戰術的革新上,而是兩個陣營之間在國力上就有絕對的差距。更何況,不管德國怎麼刷新其步兵戰術,只要協約國控制住制海權,英國人就遲早能拉美國下水,同盟國是不可能贏得大戰勝利的。」
「……在突擊小組裡配屬充分的輕迫擊炮和37mm步兵炮,要遠比一整個集團軍大炮的彈幕轟炸有效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