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東亞公社
第九十五章 箕子崇拜
林時爽站在崔南善和金九兩人中間,眯著眼睛說:「從箕子朝鮮至今三千余年,再沒有一個時代的亞洲秩序能比今天更有利於朝鮮了。二位,為國交計、為朝鮮國民未來的美好生活計,二位都應當向前看啊。」
同樣的事情,放在日本就很難實現。
如果說林淮唐是鋼鐵鑄造的革命超人,那麼林時爽就是鋼鐵革命過程里的潤滑劑,他在黨內的地位也可以說是毫不動搖的第二名。
朝鮮代表團的崔南善和金九,受到多喜子盛情迎接的時候,這兩個在朝鮮文壇、政壇都有一定名聲的青年才俊臉色就變得十分微妙。
能被林時爽這樣的偉大人物認可和讚賞,對還只是一名少女的多喜子來說當然十分有意義,只是她繼承大正天皇的口吃,越是情緒好的時候越說不出什麼話來,只能支支吾吾答謝:「……謝、謝謝,我實在愧、愧疚……」
李朝時的禮曹判書趙璞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朝鮮檀君,東方始受命之主;箕子,始興教化之君。檀君是熊女所生,也是朝鮮民族傳說中的鼻祖,但在朝鮮歷史上只有其擺脫中原王朝的時候才會強調檀君傳說,當其維繫與中原王朝關係的時候則會轉而強調箕子才是朝鮮民族和文明的始祖。
「今晚大家都在僑商會館吃飯吧,明天下午我們就同行出發,過印度洋、經和圖書蘇伊士運河以後直抵法國之馬賽港,再和法蘭西公社代表團匯合以後,一起到柏林去。這將是東亞聯盟在國際社會上的第一次亮相,也是我們全體社會主義國際彰顯團結的一次行動……」
而且不同於中國的末代君主是異族統治者,明治天皇畢竟有開國維新的歷史功績,大正雖愚卻也不算昏庸之君,在社會各界的風評都還算比較好,東京革命也是重點在在於打倒藩族、軍部和財閥,火力並沒有太多集中在天皇制上。
崔南善對林時爽的勸誡,非常重視,立刻答道:「書記閣下,誠如斯言!」
所以即便到今天,多喜子的天皇身份還是在日本國內具有非常強大的影響力,片山潛也不能無視這點,隨隨便便就徹底終結天皇的歷史。
可朝鮮在本時空也一樣亡國於日本之手,還在日本天皇的旭日旗下做了將近十年的亡國奴。今日之復國,也不是像中國那樣于堂堂的大戰場上將宿敵徹底擊倒。
多喜子性格靦腆,話非常少,可在林時爽的引導下她的話閘好像也被迅速打開,變得越來越健談。等到越南代表團和朝鮮代表團的成員陸續抵達新加坡以後,多喜子已經能夠很大方的迎接眾人。
「多喜子會長寫得很不錯哩錯,如果會長和貴國政府都不反對,我們還可以把那幾篇文章轉https://www.hetubook.com.com載到我國的主要報刊上。」
林時爽對多喜子天皇的稱呼是用會長,可謂相當中性。在日本國內,像片山潛和武藤純子對多喜子都還是直接尊稱陛下,北一輝這種桀驁的人則有時候用「閣下」來稱呼多喜子,總體而言都還是帶相當尊敬的態度。
林時爽還把最中間的位置讓給多喜子,但他的風采不論站在人群中的哪個角落,也都會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走。
崔南善輕嘆以後,即向多喜子鞠躬道:「閣下父輩與朝鮮雖有國讎,但亞東既在林君漢書記長領導之下步入了大同革命的新世代,我們這一代人也就理應共同攜手,內革新政、外御歐美,閣下,今後請讓朝鮮人民和日本人民保持世世代代的友好關係吧!」
崔南善從日本早稻田大學高等師範部地理歷史學專業畢業以後,就一直致力於收集和刊行漢籍朝鮮文化叢書,他對檀君朝鮮、箕子朝鮮的演變歷史比一般朝鮮人有著深刻無數倍的認知,林時爽的話正擊中崔南善的內心。
在這個時空,日本是曾一度壓制和傷害過中國,主要的仇恨和血債就是甲午戰爭,不比另一個時空那樣還有十余年的抗戰積累而成的幾乎不可化解的矛盾。
越南還好,朝鮮對待日本的心理比中國還要更加微妙。
箕子是孔子hetubook.com.com所言「殷末三仁」之一,所謂紂王無道,其叔父比干因諫而被殺,微子去之,箕子只好佯狂為奴並遭囚禁。周武王滅商后,把箕子從獄中釋放出來,箕子不忍,遂東走朝鮮,建立箕子朝鮮。中國史書強調箕子對於朝鮮教化之功,而以後朝鮮半島的歷代王朝對此也是津津樂道,在朝鮮的李朝時期箕子崇拜更發展到高峰,成為也是朝鮮政事與禮儀中一項重要內容,因為他們把箕子朝鮮看成是朝鮮王朝維繫與明朝關係的一種重要媒介,是他們在中華世界體系中爭取到「小中華」地位的重要保證。
還是林時爽拉起二人及越南代表團的阮海臣,笑道:「今天真是一個好日子啊!中朝日越四國攜手並進,像這樣一幕畫面就應該讓攝影師們拍下來,留影後世,少川,我們有沒有攝影機?」
「對。」
今天的朝鮮因中國而復國,從意識形態到軍隊和工業的建設,也都高度依賴中國的保護和扶持,事大主義和箕子崇拜的民族心理甚至比李朝時期還要更加強烈。像崔南善從日本留學歸國以後負責整理國故,他本來在日本做研究時是傾向於以檀君為朝鮮始祖,但入黨以後,思想也逐漸發生變化,轉而開始尊箕子、輕檀君。
林時爽的笑容里包含著自信、矜持、節制等等非常豐富的情緒,他笑著搖搖頭:和圖書「日本的平安公卿,那就和中國的魏晉風度一樣,空談多於實幹,還是不適合革命的年代啊。我有看多喜子會長在白樺雜誌上刊登的幾篇小說,筆法很有普羅文學的韻味,比起那種清淡的高門風度,我還是比較喜歡這樣著墨在平實處的風格。」
天皇制度按照皇國史觀來講,在日本已經延續了兩千多年歷史,按照近現代考古學得出的結論,也在日本擁有一千五百年左右的歷史,而且皇統始終不絕,即便在天皇權威、地位最衰弱的時候,日本天皇也是神道教事實上的宗教領袖,從這點來說,日本其實其實和達賴、班禪一樣,同時兼具世俗和宗教的雙重統治身份。
「林書記是直接讀的日文版白樺嗎?」武藤純子問道。
顧維鈞忙不迭應答:「有的、有的,方誌敏你來拍張照片。」
「按我們日本人的觀點,林書記可謂有十足的平安公卿風度。」武藤純子也掩口輕笑,三人談著柏林會議的話題,聊得非常投機。
就算在另一個時空的越南,越共在中蘇支援下連美國都打敗了,胡志明也還要善待越南阮朝的末代君主保大皇帝,數度希望和保大皇帝組織聯合政府。日本天皇的威信還遠在越南的保大皇帝之上,片山潛小心謹慎對待天皇制度也不能算錯。
白樺雜誌在東京革命以前,就是日本國內新派文藝的主陣地之一,多
和*圖*書
喜子受武藤純子的影響,在中學時就很喜歡看白樺雜誌上的普羅文學。林時爽的誇讚,很明顯戳中了多喜子的內心,令少女不由自主露出驚喜之色。說話間,顧維鈞就叫來方誌敏給四個代表團一起拍攝照片,鎂光燈閃爍數次以後,方誌敏就拍下了好幾組照片,除了林時爽、多喜子、崔南善、阮海臣四位團長的留念合影以外,還以新加坡僑商會館為背景,讓四個代表團所有成員都站在階梯上拍攝了一張超大合影。
林時爽長袖善舞,在黨內就善於處理人際關係,很多時候在林淮唐一意孤行強推某些多數黨員不能理解的政策時,大家雖然表面上都會說服從書記長,可私底下肯定還是會有些怨言在。這種時候就需要林時爽出面,由他來不厭其煩的找各種人來談話,來解決問題。
像李朝儒林就只是認為可能存在檀君這樣一個始祖時代的朝鮮人物,但是對其如何產生、對朝鮮的歷史上到底有何功,則十分懷疑,朝鮮儒林宗師南九萬就直斥檀君傳說「妖誣鄙濫,初不足以誑閭巷之兒童,作史者其可全信此言,乃以檀君為神人之降,而復入山為神乎」。
中國因為清朝近百年來的割地賠款、喪權無能,早已沒有了什麼威望,愛新覺羅氏又是以少數八旗貴族統治中國的異族君主,所以辛亥革命武昌一聲槍響,數千年的中國帝制便一朝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