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七卷 東亞公社 第二百四十一章 聯盟軍

第七卷 東亞公社

第二百四十一章 聯盟軍

僅靠日本自己,既不是德國的對手,也不是美國的對手,這也是一項非常清楚的事實了。今天革命以後的日本,海陸軍里的革命軍人們至少在這方面腦子比舊軍閥清醒得多,他們是很明白日本軍隊今天有幾斤幾兩,海軍實力確實不差,可日本缺席了歐戰末期的造艦競賽,在超無畏艦方面遠遠遜色於美德兩國,論艦隊決戰是一點希望都沒有了。
不過總體而言,不論是大聯邦主義者還是聯盟主義者,至少都不反對東亞聯盟現階段的存在,他們都算得上是聯盟的支持者,總要比各國國內同樣數量不少的民族主義者強得多。
日本做出了相當大的讓步,這既是由於日本需要應對來自朝鮮的壓力,另外一個方面,也是由於德國海軍兵臨新加坡,確實給身為島國的日本帶來相當大的心理壓力。
說到底,中國可以自己來維護自己的國防安全,而1925年高度依賴於東亞聯盟經濟體系的日本,則需要整個聯盟來維護它的國防安全。
如此,聯盟中只有日本一國反對聯盟軍計劃,孤掌難鳴、獨木難支之下,北一輝也無話可說了。
比大聯邦主義者溫和一些的,就是聯盟主義者,這也是https://www•hetubook.com•com中國國內對東亞聯盟最為主流的一種看法。
北一輝現在還是反對聯盟軍計劃,但在聯盟軍計劃的壓力下,北一輝是不再反對搞東共聯國家情報委員會了,他也表示日本將支持在財政預算中為情報委員會提供相應比例的經費,同時日本也會立法允許情報委員會的人員在日本國內享有和保安省相同的調查權。
中國在東共聯中享有最大的領導地位,但在經濟上的收穫卻沒那麼多,像此前引進法國技術搞特級項目建設的時候,中國就出錢出力幫朝鮮也搞了配套的特級工業項目建設,對朝鮮來說中國至少在聯盟內的權利和義務是對等的,日本在這方面就太有一些佔便宜的意思。
林淮唐倒是稍緩和一些,說:「考慮到各國財政預算壓力不同,我看百分之十的軍費比例有些困難,未來幾年裡能做到百分之五就很不錯啦。」
越南、寮國、柬埔寨都處於東共聯地緣上的最外圍,國防壓力最大,如果德國東進,那麼最感威脅的就是這幾個國家,所以他們當然支持有聯盟軍來分擔自己的國防壓力。
其他東共聯成員國中,尤以朝hetubook•com.com鮮的意見特別尖銳,本來朝鮮在戰前時代由於處在殖民地的地位,經濟體系就是配套于日本,負責一些產業鏈的下游工作,革命以後,朝鮮又直接加入東共聯,並且接受了聯盟的大量經濟援助,這也就導致了朝鮮獨立建國以後的工業建設,從一開始就沒有走獨立自主建設一套體系的道路,而是繼續依附於中日兩國,給中國和日本做配套產業。
陸軍的話,日本舊有的百萬陸軍,在青島戰爭和滿韓戰爭里已經被中國紅軍消滅殆盡,革命以後重建的人民赤軍只是一支規模小得多的輕量軍隊,根本不足以應付同德國、美國的世界級戰爭。
而朝鮮在地理上處於東共聯的腹里,國防環境可以稱得上是所有東共聯成員國里最安全的,本來以朝鮮的外部環境,他們應該是最反對出錢建設聯盟軍的一個國家,可由於對日本的不滿,朝鮮反而成為了聯盟軍計劃的首倡者。
現在林淮唐就是希望日本能為聯盟多付出一些資源,他對北一輝已經是相當直接的說道:「自從日本皇居革命以來,聯盟國家為重建日本的經濟,都以國際主義精神無償貢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朝鮮的煤炭,越南和_圖_書的鐵礦石,中國的勞力和市場,日本經濟如此之快復興起來,增長速度還遠遠超過了革命前的舊日本時代,現在反過來,聯盟也需要貴國承擔相應的國際主義責任。」
「聯盟軍」計劃由朝鮮提出,確實令日本深感被動。
林淮唐率先開炮以後,朝鮮代表也在青島峰會上向北一輝提出眾多問題,在兵權問題上,朝鮮代表則提出了建設一支「聯盟軍」的宏大設想。
形勢比人強,北一輝也不得不讓步妥協,無論如何,日本在東亞聯盟里得到的好處總要比它得到的壞處更多,就算不能再繼續搭便車,光是聯盟給日本帶來的國防保障和心理上的安全感,就可以使得千百年來孤懸于地震火山帶上的日本人體驗到充分的滿足感。
按照朝鮮方面提出的計劃,今後東共聯各國都應該將其當年軍費開支中的百分之十作為「聯盟軍」軍費。這個計劃就比林淮唐主張的聯盟各國軍隊協調機制還要更為激進,林淮唐的計劃只涉及到各國的「軍令」方面,朝鮮提出的計劃則直接跳過「軍令」一步,等於是要另開一新世界,完全繞開各國舊有軍隊的限制。
不過大聯邦主義者就算在中國都屬於極少數,他們的主hetubook.com.com張如此激進、極端且很不尊重其他國家的主權和民族存在,只要一提出來就肯定會收穫海量的反對。
今天的日本已經高度依賴於東亞聯盟的整個經濟體系,大量日本的企業和工廠,原料和市場都位於大陸地區,而日本自己也有多達上百萬的技術人員在中國、朝鮮、越南等國工作。如果德國海軍最後衝過馬六甲海峽,進入南海乃至於是東海地區,那麼大陸上的東共聯國家還能繼續維持,日本卻要被切斷海上航線,陷入困絕之境。
在中國,這幾年來也湧現出一些聯盟問題上的激進主義者,他們倡導要把聯盟建立成一個真正的聯邦制國家,而非邦聯,更不是今天這種更為鬆散的經濟軍事聯盟,這些大聯邦主義者提出的計劃就是連名義上的國家也不能保留,要求各國都以省級自治區的形式加入聯邦,並且對於自治權的限制也極為嚴格。
東亞聯盟內的各成員國,對於聯盟的未來各懷心思,雖然林淮唐作為聯盟的建立者,在全聯盟內部都擁有獨一無二的崇高威望和政治地位,甚至被日本、朝鮮、越南等國也均譽為亞洲最偉大的革命導師和一切被壓迫民族的領袖,甚至於被北一輝送上「解放之父」的和圖書桂冠,可是真要落實到具體的聯盟政策上,也不是所有人都同意林淮唐的主張。
只是聯邦主義肯定對中國這樣的大國更為有利,聯盟主義則多少帶有些搭便車的性質,特別是對工業、教育更為發達的日本而言,聯盟主義其實也就意味著想要享受更多來自東共聯的權利,卻不願意承擔相應的義務。
聯盟主義者在日本等國市場也很不小,北一輝就屬於聯盟主義者,只是他在聯盟主義者的立場上又後退一步,僅支持統一的關稅市場,連統一貨幣都不大支持。
聯盟主義者只希望將東亞聯盟停留在國家聯盟的形式上,他們主張聯盟統一關稅市場和貨幣政策,但也僅限於此,之後像更進一層的統一立法原則、統一軍事指揮權、統一財政政策和統一的外交政策,都遭到聯盟主義者的反對。
林淮唐對「聯盟軍」計劃興趣一般,他更希望從統一協調、統一軍令這樣一步步走,直接走到統一軍政上面,聯盟軍計劃另開爐灶的方式,和林淮唐自己的想法是有些衝突,但也不失為一種可以嘗試的法子,而且利用聯盟軍項目還可以對日本施壓,使日本對聯盟的公共事務多付出一些資源,或是讓日本向聯盟讓渡更多主權,都很有好處。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