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七卷 東亞公社 第二百四十三章 新綱領

第七卷 東亞公社

第二百四十三章 新綱領

另一派則是以御林軍首領披耶帕鳳為首的少壯派軍人,他們都是熟悉政務、職位較高的軍官,他們把在世界經濟危機衝擊下暹羅社會政治經濟的深刻危機,歸咎於君主專制政府中那些身居高位,獨攬大權而無能的親王貴族處理政治經濟的不當。他們與封建舊官僚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只是由於王室貴族、高級官吏大權獨攬阻礙了他們的升階晉級之路,而對王室專制深懷不滿,希望通過對君主專制政體的改革,而分享部分權力。
所謂猛虎團,帶有一定民兵性質,成員都穿著統一的制服,定期接受軍事訓練,拉瑪六世還會親自訓練曼谷地區的猛虎團,並親自向猛虎團成員開設講座,宣揚一套忠於佛教、忠於國王的宗旨。
政變以後的曼谷大街上,處處可見武裝起來的起義勞工,他們代替了六世王時期建立起來的那些極為不靠譜的「猛虎團」、「童子軍」,成為人民黨政府政治上可以依靠的強大同盟軍,在現階段至少也保證了政變以後人民黨能夠迅速恢復曼谷的秩序,並且也能依靠武裝起來的工人,避免政變成果被一起參与政變的御林軍篡奪。
現在工人們到處張貼陳家樂起草的革命綱領宣言,宣言力數專制政權的種種弊端,也是向民眾表明新政和_圖_書府的領導人不是披耶帕鳳等軍人,而是以陳家樂為首的革命家們:
攝政總理陳家樂隨後宣布大赦,並親自拜會了各國外交代表團,特別是向德國和中國許諾暹羅今後還會將保持中立地位,對於外國目前在暹羅任職的顧問和技術人員,也都會保障其原有的待遇。
人民黨在曼谷的政變成功以後,大部分的卻克里王室成員都被軟禁在了寺廟內,王太后也被限制了出入自由,懷孕的王后則被攝政內閣捧了出來安撫民意,暹羅各地的駐軍沒有發生太大動靜,東北部靠近柬埔寨和寮國邊境的軍隊,都被方聲洞死死盯住,一動不能動,只有位於北大年的一部分暹羅軍隊曾發生過嘩變,不過很快當地的軍隊將領們也摸清了形勢,選擇約束部隊站到了人民黨政府這邊。
政變的推動者是以四世王、五世王一係為主的貴族成員,但密謀發起1912年政變的直接領導者九十一人中,大部分是陸海軍中的青年軍官。發難政變的三位領導人是實差突上尉、差倫納·班猜中尉和春柿·沙旺少尉。他們計劃趁曼谷和其他各省首府的所有文武官員聚集佛寺,參加一年兩度的向國王表忠「飲表忠水」的隆重儀式之際,包圍佛寺,以武力挾逼國王接受王室合和-圖-書議政體。
在朱拉隆功大帝實行近代化改革以後,暹羅的社會生產力在某種程度上得到了解放,國民經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從拉瑪五世時代到拉瑪六世時代,暹羅的年度預算收入部分從二千四百八十萬銖增長到六千六百八十萬銖。歐戰前後,各種稅收從一千九百七十萬銖增長到五千三百四十萬銖,即增長了約一倍半,其中間接稅從一千六百六十萬銖增長到三千五百四十萬銖。
但是,由於內部有人告密。他們還來不及動手,就在一九一二年二月二十七日被全部逮捕。為首三人被判死刑,其餘的人則被判以二十年徒刑,後來因拉瑪六世受到來自王室成員和許多貴族的施壓,又赦免這些人,使其得以免於死刑和分別減刑。
但是,由於帝國主義在暹羅所享有的各種經濟特權和既有的勢力依然存在,為了鞏固和加強其在暹羅的既得利益,它們與暹羅封建君主專制政權下的地主貴族和高利貸者互相勾結,共同壓抑暹羅民族資本的發展。帝國主義各國還極力利用他們的經濟特權,千方百計地要把已經發展起來的民族資本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而暹羅政府也沒有認真計劃興修水利灌溉事業,鼓勵開墾耕地,以及採取借貸形式扶植本國民https://m.hetubook.com.com族工業發展等措施。所以,暹羅國民經濟的發展是十分緩慢的。而民族工業更由於低關稅的外國商品的衝擊,國內市場的狹小,原材料匱乏,資金短缺,缺少興辦企業的人才以及得不到政府各方面的扶持等諸因素,而長期得不到長足的發展。
在拉瑪六世剛剛登基之時,為了擺脫父輩留下的王室貴族重臣之桎梏,他在曼谷和其他城鎮建立了大量「猛虎團」和「童子軍」,鼓勵文武官員參加。
歐戰爆發時,拉瑪六世本人因青年時代曾在英國求學,對英國有著較深的感情,因而在個人感情上是同情協約國的。但是,由於英、法兩國在十九世紀下半葉和二十世紀初對暹羅的蠶食行徑,使暹羅人民對英、法不滿,尤其是反法情緒仍普遍存在。
拉瑪六世希望用猛虎團和童子軍來為自己掌握軍權,確保君主地位不至於受到其他王公貴族的影響,這就導致從拉瑪六世登基之初開始,六世王就和其他王室貴族關係極差,早在1912年暹羅國內其實就爆發過一次反對六世王的政變。
所幸,貝特曼所考慮的最惡劣情形並未出現。
所以在暹羅國內,拉瑪六世時期利用歐戰局勢,在行政機構內部,尤其是鐵路、銀行、公共事業等機構,效仿中www.hetubook•com.com國,聘用了大批亞洲的德國僑民為顧問。
必須指出的是,政變伊始就存在著兩個派別的鬥爭。一個是以陳家樂為首的暹羅人民黨革新勢力,他們代表暹羅產業工人、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中小官吏和農民利益,要求推翻君主專制政體,建立君主立憲政體,實行經濟改革,在將來如果政權穩定,可能還要進行更進一步的二次革命。
直到歐戰期間,暹羅的民族工業才有所發展,除了民族資產階級藉著歐戰的黃金時期迅速發展起來以外,產業工人的數量也迅速增長,雖然還不足以作為單獨一個的政治力量來統治暹羅全國,可是暹羅的無產階級勞動者們,已經有能力來維護人民黨目前建立的聯合政權。
到今天,這些德國顧問還在暹羅不少重要部門工作,也擁有相當的政治影響力。
因此1925年政變爆發以後,德國外交團團長貝特曼最擔心的一件事情,就是政變以後的人民黨政府,會不會對暹羅的行政機構進行一番大清洗?如果這些德國顧問被解聘,德國在暹羅政變的問題上就會顯得非常吃虧,這也是柏林方面所不能容忍的結果,一旦真出現這種情況,柏林方面已經授意貝特曼,那時外交團就退出曼谷會議,準備用武力和戰爭解決問題。
這些人平素牢騷https://m.hetubook.com.com滿腹,一旦要真正推翻封建專制政體時,他們卻又猶豫不定,有的甚至持反對態度,此前陳家樂在大皇宮中部署政變具體事宜時,披耶帕鳳就十分遲疑,若非披汶頌堪等受社會主義思想影響的軍官竭力勸說,政變可能從一開始就失敗了。
「……始初,人們期待著政府會好生對待它的臣民,他們大失所望了。王公貴族像以往那樣凌駕法律之上,他們沒有傾聽民眾呼聲,皇族和不稱職的貴族竊居高位,奸佞的政府官員濫用職權,在政府建設和買賣交易中收受賄賂,中飽私囊,揮霍無度。皇族階級沒有任何功勞與政績,就能獲得高官厚祿,還擁有可以為所欲為地壓榨老百姓的種種特權,王室也不按任何法度治理國家。結果,因經濟不景氣和人民陷於水深火熱之中而致國家尊嚴蒙受恥辱,這已是盡人皆知的事,專制制度已到了無法救治這些弊端……」
加之,暹羅軍隊中又有一個強大的親德集團,因此因,在世界大戰爆發之初,暹羅根據海牙國際代表會議的精神,發表了中立宣言。對此,德國感到滿意,它得以利用暹羅的中立地位,使它在暹羅的既得利益為其戰爭服務﹔而英法則竭力動搖暹羅的中立決心,希望暹羅站在協約國一邊參加對德作戰,以便削弱德國在遠東和東南亞的地位。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