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世界大戰
第六十九章 通三統
也就是所謂的通三統。
王爾琢剛回國的時候,到青島碼頭迎接他的人,除了代表國防部過來,且和王爾琢有師生之誼的紅軍訓練總監黃慕松以外,就是第一摩托摩化步兵師的參謀長彭雪楓和第一坦克旅的參謀長尋淮州。
「黃總監!」
王爾琢問道:「回青島了,我要先到哪個單位報道嗎?國防部還是總參?」
黃慕松這個訓練總監部部長,就經常被紅軍指戰員們直接叫做「黃總監」,軍內地位也就比總參謀長姚雨平低個半級。
他把各項事宜都處理的井井有條,做事老辣兼且滴水不漏,才氣縱橫之處一點都不像是三十年代最常見的那種紅軍年輕軍官,身上反而有一種辛亥時代的氣質。
由於作者是林淮唐,再加上這本書的思路、筆法確實比之梁啟超更為高明一些,寫的內容又和革命相關,所以在辛亥革命以後的民國初年,《義大利建國三傑傳》反覆再版,在青年學生群體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在那時候全中國的青年革命者中,幾乎人人以談加富爾、馬志尼和加里波第為榮。
黃慕松聽到這話,神色就有些怪異了,他先給王爾琢介紹了一下彭雪楓和尋淮州
m•hetubook.com.com
兩人,還有一個第二坦克旅的參謀長劉疇西,因為生病的緣故今天沒來,以後也會是王爾琢的重要同事。黃慕松淡淡幾句話就讓王爾琢分外吃驚,中央對他的任命和彭雪楓、尋淮州一樣,也是擔任第二摩托化步兵師的參謀長,如果今後幾項中革軍委很看重的實驗性質的訓練和演習中,他們表現出色,就很可能直接轉正為帶兵主官。
這種通三統的說法,當然不可能成為新中國的顯學,甚至不能成為一種合法的、可以公開宣傳的理論,但由於它具備的整合性質和民族主義性質,更強調中國社會黨人也是晚清以來中國自身傳統醞釀出來的政治產物,而非是嫁接自國際社會主義革命運動的舶來品,所以在國內不少人心中,其實潛移默化具有很不小的影響力。
「蘊璞你回來了就好!你在印度打的幾仗很漂亮,中革軍委開會的時候,就連主席都談到了你的名字,很是嘉獎了幾句,你回來就要負起責任,第二摩托化步兵師今後就要交給你來負責。」
三傑的說法,在清末民初非常流行,北方有北洋三傑,南方有士官三傑、湖
和*圖*書北三傑,雲南還有昭通三傑……中國歷史上確實不乏三傑的說法,春秋有三傑、戰國有三傑、漢初也有三傑,還有西湖三傑等等說法,不過真正泛濫起來,還是到了清末民初這個時間點。
通三統本來是中國古代儒學公羊學中的一種重要理論,按清儒陳立在其《公羊義疏》中的解釋,通三統就是要打通孔子所說的「春秋大一統」,通夏商周的三種法統為一統,通過接續前王的統緒來解決政治合法性問題。
並且,因為第一坦克旅是新成立的部隊,帶兵主官的人選國防部和總參方面都還沒確定下來,所以部隊在組建期間一切行政事務的實際負責人也是尋淮州。
但並沒有直說去青島哪個機關單位報道的事情。
還是王爾琢的小學弟尋淮州為他解惑道:「蘊璞,事情起了些變化……青島目前有一些人,對你們三個非常反感,聲勢鬧得很大,黃總監的意思就是你不要待在青島了,跟我們直接去諸城的軍營。」
在這種論調里,曾左李胡以及這些晚清舊官僚的繼承者袁世凱,就代表著義大利建國三傑里君主主義者宰相加富爾的地位,孫中山、黃興、宋教仁等國民黨的革www•hetubook•com.com命活動家,就代表著義大利建國三傑里締造了少年義大利政黨組織的組織家馬志尼,而最終繼承以上種種,刷新了中國政治的林淮唐,就代表了義大利建國三傑里的實踐者加里波第的地位。
八總部的首長,全都是對日戰爭時期的兵團級指戰員,而且其中的總幹部部、武裝力量監察部、總財務部、總軍械部職能又陸續併入到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和新成立的總裝備部中,到1930年的時候基本確定了紅軍的領導體製為四總部體制。
1934年年底,當王爾琢從孟加拉回國,回到總參已經遷至青島附近的「零號國營農場」軍事基地報道的時候,紅軍已經成立了帶有實驗性質的兩個摩托化步兵師和兩個坦克旅,其中一個坦克旅的參謀長還是王爾琢的同鄉和學弟尋淮州。
「你們要好好相處。」
黃慕松作為紅軍訓練總監部的部長,也算位高權重,竟然親自來碼頭接送王爾琢,可見他對裝甲部隊的重視程度是有多高。
要知道,中央政府在把陸軍部、海軍部合併為國防部以後,曾對紅軍的領導管理體制進行了一次重大改革,解放軍統率機構陸www.hetubook.com.com續建立了八個總部,即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訓練總監部、總幹部部、武裝力量監察部、總軍械部和總財務部,另外,還有獨立辦公、獨成系統的軍事法院、軍事檢察院等等機關。
訓練總監部則是八總部體制唯一遺留下來的一個部分,訓練總監部的地位只低於四總部半級,下設計劃和監察部、陸軍戰鬥訓練部、軍事學院和學校部、軍事科學和條令部、軍外訓練部、軍事出版部、體育訓練局、戰鬥訓練物資保障局、戰鬥訓練雜誌社等機構,主要職責就是抓全軍軍事訓練、全軍軍事院校的軍事教育和研究整理全軍各個歷史時期的作戰經驗。
尋淮州非常年輕,今年也才不過二十歲出頭而已!當年在湖南和後來在北京讀書的時候,王爾琢曾做過尋淮州的教官和導員,沒想到短短几年時間以後,這個年輕後生就像坐火箭一般被國防部飛速提拔為了紅軍第一坦克旅的參謀長。
像尋淮州這樣才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如果不是新式部隊的變革性質太強,現在又不是當年辛亥革命的那個年代,這麼年輕的人怎麼可能火速提拔到如今的位置。
到後來,解放戰爭以後林淮唐橫掃一切牛
和*圖*書鬼蛇神,重新統一中國以後,新中國接收了不少前清和北洋政府留下的技術官僚人員,這些人也急於創造一種史觀和話術,希望把林淮唐發起的社會主義革命嫁接到舊中國的傳統史觀之上。
原因說來也和林淮唐有些關係,晚清梁啟超曾寫過一本介紹義大利建國革命的書,影響不小,林淮唐在發起潮梅大起義之前,蝸居梅州山區的那段時間里,也參考梁啟超的範本,另外寫過一本《義大利建國三傑傳》。
「我們三個?你是說我,然後還有蔣先雲和馬尚德嗎?」
站在一旁的彭雪楓微微點頭,尋淮州則解釋說道:「你們三個人在國內、軍內,這兩年名氣很大啊,紅軍的宣傳部門要把你們打造成一個標杆性、模範性質的榜樣人物,軍內的一些內參報紙把你們三個一起叫做印華三傑。」
尋淮州算是王爾琢的半個學生,他非常熟悉了,年輕才高,是一號天才般的人物,彭雪楓的話,王爾琢對他約莫有一些印象,好像是馬尚德的半個老鄉,也是北京陸指里成績好到別屆軍校生都有所耳聞的人物。
革命政府接受下來的這些舊官僚,他們提倡的通三統學說,就是要把林淮唐說成是晚清以來各類舊勢力的整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