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赤色子夜
第三章 大合圍
紅軍第六兵團利用大風雪天氣的掩護,迅速穿過白軍在列日附近的防線缺口,一路朝敵縱深迅猛發展。當天夜裡紅軍第六兵團就兵臨涅維揚斯克,步兵部隊在大批突擊炮的支援下,迅速突破了白軍本已就十分薄弱的防線。
鄧尼金將這份報告轉交給了薩文科夫,可是薩文科夫依舊不為所動,反而繼續向葉卡捷琳堡空投元首手令,聲稱:「參謀長的報告是一份驚慌失措的報告。相反的,情況卻要求軍隊各級將領保持格外的冷靜和沉著。不要驚慌失措,要採取一切措施守住已經佔據的陣地,尤其要固守兩翼,要毫不動搖地執行元首命令,務必守住葉卡捷琳堡直到十二月份。」
薩文科夫還直接繞過尤登尼奇,向南烏拉爾方面軍的各軍、各師空投了「反對驚慌失措」的元首手令,要求前線部隊鼓起勇氣作戰,並在每個師內成立兵力約一個營的攔截隊,授權他們可以用武器對付逃跑的官兵。
撤到伏爾加河西岸?
這樣,第一裝甲兵團距離與第四摩托化軍南北會師的距離,就只剩下了短短几十公里。
一旦紅軍達成目的佔領彼爾姆,無疑意味著南烏拉爾方面軍的腦死亡。
直到第二天早和_圖_書上,老將鄧尼金和馬爾可夫研究了尤登尼奇的報告以後,才再次向薩文科夫提出建議:至少應該允許葉卡捷琳堡的部隊撤往伏爾加河的東岸,至於車裡雅賓斯克方向的部隊則可以繼續據守防線,等待中亞方面軍的分兵增援。
結果,尤登尼奇只好又從葉卡捷琳堡北面的列日等地抽調兵力,南下增援,這就又給紅軍第六兵團提供了可乘之機。
經過短暫的調整以後,洛達和科涅夫指揮的蘇軍部隊也趕到了波列夫斯科伊火車站北部戰場,並且此時葉卡捷琳堡附近的風雪天氣也已經轉晴,紅軍得以獲得強有力的空中支援,第二天,在洛達、科涅夫和尋淮州三支部隊的通力合作之下,紅軍官兵們這回通過猛烈炮擊和步兵的衝擊終於拿下了列夫達。
這一折中建議讓薩文科夫勉強點頭,但他仍要求尤登尼奇必須留下一部分部隊在葉卡捷琳堡繼續作戰,俄羅斯軍隊絕不能未經一場會戰就放棄這座葉卡捷琳娜大帝興建的偉大城市。
這可是幾十萬人上百萬人的一個戰略重兵集團啊!
尤登尼奇再次大驚失色。
薩文科夫根本不可能批准這樣離譜的請求,那等於要求白軍放和_圖_書棄俄羅斯歐洲部分五分之一的領土和六分之一的工業、人口,只要白軍還沒有遭到毀滅性的失敗,薩文科夫就不會允許尤登尼奇的這一要求。
雖然薩文科夫的口氣仍然很強硬,但他或許也已經預感到了災難的降臨。在空投了上述手令以後,薩文科夫就跑到莫斯科牧首那裡,不再討論任何緊迫的作戰問題,反而一門心思沉浸在了準備給前線幾個戰死將領封聖的事情上。
薩文科夫彷彿想暫時躲開那些令人心煩意亂的前線報告,但這絲毫也不能改變葉卡捷琳堡那裡戰局極度惡化的事實。
尋淮州帶著第一坦克旅的戰鬥車輛一路狂奔,很快就衝到了南烏拉爾方面軍第五步兵軍司令部所在的波列夫斯科伊火車站。因為紅軍坦克突進速度過快,還沒有醒過神來的白俄軍哨兵居然把紅軍坦克從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放進了司令部大樓。待到回過神來,可憐的第五步兵軍軍長、參謀長等高級將領只能從窗口跳出去逃生。
攔截隊並不能阻止戰局的惡化,尤登尼奇似乎也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他只好硬著頭皮繼續向薩文科夫提出建議,希望直接放棄葉卡捷琳堡,但薩文科夫再次朝葉卡捷琳堡空
hetubook.com.com
投手令,要求南烏拉爾方面軍必須留下若干部隊堅守葉卡捷琳堡至少一個月的時間,他認為一旦過了十二月,天寒地凍之下,將很有利於守軍的防禦作戰。當天晚上,尤登尼奇再次給薩文科夫發去急電,請求允許將南烏拉爾方面軍的部分主力撤往伏爾加河一線,可是薩文科夫一聽到要放棄葉卡捷琳堡等地便怒不可遏、大發雷霆。
第一坦克旅迅速從這一缺口穿過,可惜此時尋淮州的部隊重裝備編製缺失極為嚴重,攻堅力量大為削弱,還沒有衝到葉卡捷琳堡後方鐵路的列夫達火車站,第一坦克旅就撞在了區區一個懲戒營的白軍步兵阻擊陣地上面,這些白軍步兵多為重刑事犯,開戰以來手上又對無辜平民沾滿血債,深知一旦戰敗落入紅軍手裡不會有好下場,所以抵抗異常激烈,令尋淮州遲遲不能獲得寸步前進。
尋淮州佔領了波列夫斯科伊火車站以後,距離同紅軍第四摩托化軍會師的距離便只剩下不到一百公里。而且由於白軍第五步兵軍的指揮中樞被尋淮州迅速癱瘓,在葉卡捷琳堡的西南側防線處出現了一道超過五公里寬的缺口。
不過這挫折對第一裝甲兵團整體來說https://m.hetubook.com.com,不算什麼。
更為糟糕的是,紅軍的第四摩托化軍也開始經由涅維揚斯克南下,第一裝甲兵團的坦克部隊則由上烏法列伊北上,兩軍之間的距離僅有一百五十公里,一旦第四摩托化軍和第一裝甲兵團的坦克部隊會師,那麼葉卡捷琳堡的白俄軍就會被紅軍完全包圍。
佔領涅維揚斯克以後,紅軍第六兵團迅速抽調了大量工兵部隊構築防線,然後先頭部隊繼續朝彼爾姆方向挺進,經過一天時間的迅猛穿插,紅軍第六兵團距離伏爾加河上的重要城市彼爾姆只剩下了不到二百公里的距離。
這場攻擊令尤登尼奇猝不及防,彼爾姆位於伏爾加河的支流卡馬河河畔,從地理上來說已經處在烏拉爾山脈的西麓,在俄羅斯歷史上彼爾姆邊疆區向來是從歐洲前往烏拉爾山區和西伯利亞的重要通道,一旦彼爾姆失守,那麼位於伏爾加河以東的整個白軍南烏拉爾方面軍都將面臨全軍覆沒的危險。
在葉卡捷琳堡尤登尼奇還掌握有七八個步兵師、騎兵師,另外還有數以萬計的方面軍直屬部隊,總計兵力依然在二十萬人以上,可是尤登尼奇手裡缺乏可靠的機動部隊,只靠步兵根本難以制止紅軍的大量裝甲集群繼續
hetubook•com•com向南烏拉爾方面軍的後方大規模穿插。
就在第一裝甲兵團急進的同時,其他各條戰線發動的輔助攻勢也都取得了相當程度的成功,中亞方面軍和北烏拉爾方面軍都被牽制住,只能派出少量部隊增援南烏拉爾方面軍,尤登尼奇出於直覺感到了紅軍的來者不善,他迅速向薩文科夫請示希望允許南烏拉爾方面軍全線後撤,如有必要,最後撤至伏爾加河西岸重組防線。
但這就使得南烏拉爾方面軍的戰略迴旋餘地大為縮小,尤登尼奇指揮下的幾次反突擊又不斷被紅軍裝甲部隊粉碎,大批的白軍士兵向紅軍部隊據守的山坡沖坡去,當他們的前排散兵線到達並翻越高地稜線時,整個高地都被紅軍和蘇軍鋪天蓋地的炸彈、迫擊炮彈和炮彈所覆蓋,接著第一裝甲兵團的坦克群開始從高地的稜線上向下開來,而白軍士兵只能在炮兵的掩護下,一面回射一面慌忙用躍進方法退卻。
可是這道空投手令只起到了完全相反的作用,尤登尼奇麾下的各位軍長、師長們人人自危,大局崩潰,誰也不想留在葉卡捷琳堡殿後,對前途感到絕望的南烏拉爾方面軍參謀長向白俄總參謀部和鄧尼金報告了形勢:「您所知道的災難一兩天之內就要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