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天野蒼茫:北朝末戰爭筆記小說

作者:賀六渾
天野蒼茫:北朝末戰爭筆記小說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明夷 第十八章 恥與雁行

第三卷 明夷

第十八章 恥與雁行

賀蘭二人相顧失色,不敢言語。回營后,侯景讓親隨給兩人各送去黃金三百錠,美女兩名,留口信說:「關西貧苦,當同君橫行河洛江淮間,共享富貴。」任約將禮物收下了。賀蘭願德本想推辭,見使者堅持,不得以收黃金百錠,其餘退還。
侯景從陳留到了潁川之後,即與王偉和潁州刺史司馬世雲密謀,據河南十三州之地降梁。
此時姍姍來遲的西路梁軍水陸並舉,自淮水入汝水,司州刺史羊鴉仁遣長史鄧鴻率軍溯汝而上。西魏不知侯景早已降梁,以為梁朝出兵乃是趁火打劫,就一邊以侯景為大將軍兼尚書令,一邊分韋法保及賀蘭願德諸軍赴潁川助其防梁。侯景遂以略地拒梁為由,引所部及西魏都督韋法保、賀蘭願德、任約等軍南下懸瓠,屯于汝水之南,與鄧鴻遙相呼應。
侯景立身而起,令諸軍繯甲。他將馬步大軍布在東邊楊樹林中,留下千余騎向前數里,橫在河岸邊列陣。
侯景遣軍士二百人載仗,暮入西兗州,欲乘夜襲取。被刺史邢子才發覺,掩捕之,經審訊,這才獲得侯景謀叛的消息。邢子才一邊散檄東方諸州,告知各為備,一邊遣使快馬自滑台渡黃河,飛報朝廷。侯景謀反的消息,才為東魏朝廷和晉陽幕府得知。東魏以司空韓軌總督河北諸路大軍,籌備軍馬甲器,準備南討。東魏河南、山東各州,都整軍閉城,以防被襲。由此,侯景所控之地,不過潁州(長社)、廣州(魯陽)、東荊(沁陽)、豫州(汝南)、梁(陳留)、北揚(陳)、南兗(亳州)七州。
陽州是荒僻小州,位於西面深山長谷之中,西通西魏,東面道路順洛水至洛州。一旦和_圖_書受制於洛州,則孤城懸遠,作用不大。
河南乃是四戰之地,不可割據久居。侯景、王偉定謀之時,便有上中下三策的打算。如果能「傳檄山東,輕騎北渡,以擁立帝統為號令,聯鄴中諸元為內應,先定河北,再圖晉陽」,此為上策;而「背靠江淮,請于梁主,許與割地,經略中原」,此為中策。「既不動兵,又無外援,坐待敵至」,則是下策,必定敗亡。
洛州刺史破六韓常、北豫州刺史元柱都心屬河北,並不聽命。
韋法保決定先走,為防止侯景追擊,他們半夜動身,用鐵騎斷後,一路慌忙奔王思政控制的潁川而去。侯景得到消息,笑著對旁人說:「都說韋法保是洛南一虎,不想怕我成這樣。」他派人給賀蘭願德和任約捎口信說:
到了五月初,有細作來報,洛州刺史破六韓常的軍馬大眾向東移動,有和北豫州元柱軍會合之勢,侯景即集合本部諸軍,北出潁川,背淯水屯軍。兩日後臨晨,東魏以北豫州刺史武衛將軍元柱為大都督,率軍出虎牢南下。午後飛騎來報侯景,說:「北軍萬騎輕輜重南來,晝夜兼行,前鋒已經過方山隘。後續有數萬眾正陸續啟程。」
侯景自屯軍懸瓠,多與西魏諸將相會,或筵宴,或射獵,頗為親昵。他得敕書後,對王偉說:「宇文黑獺要找我入朝。我入長安,雖得不速死,也不過是賀拔勝的下場。」次日和賀蘭願德、任約同席,侯景突然從容對二人說:「當年我隨爾朱天柱出滏口,破葛榮百萬大軍,宇文丞相及其父兄都為我所擒哩!」
侯景想,南朝不比北朝,依賴河道運送兵糧輜重,遷延到五月以和-圖-書後也不奇怪。但河北大軍一直不渡河南來,不知是基於何種考慮?他在北邊的洛嵩山地和梁州以東各軍鎮都布下了很多細作,密切監視東魏各路的動向。
轉眼春來春去,大河兩岸如雪的柳絮已經飄散。河南、山東各地,人們耕種勞作,同往年並無不同,似乎預想的戰爭根本就不存在。梁朝許諾的大軍沒有出現在邊境的山川隘口,而高澄忙於巡撫諸州,除了傳檄各地聲言侯景之罪外,諸路討伐大軍也無出動的意思。
宇文泰收到回信后,甩著書信對於謹說:「侯景自以為和爾朱兆、高歡同輩,不把我放在眼裡。寧願去找江東老翁,也不肯屈膝於我。恐怕他最後死無葬身之地,要被人切成塊拿去餵魚了!」他命先前援景諸將盡數撤回,又盡收給予侯景的名號,全部轉給王思政。以王思政為河南大行台,都督各軍,據占州郡軍鎮,準備同時和侯景、東魏交戰。
侯景在和鄧鴻取得聯繫后,從梁軍那裡,得到糧米數十船。他讓王偉準備給宇文泰的回信,經反覆措辭后,刪去繁縟辭令,只回復了一句話,將信交由西使帶回。信中說道:
吾恥與高澄雁行,安能比肩大弟!
雖為侯景所輕視,韓軌卻吸取元柱敗軍的教訓,步騎協同,漸漸向潁川逼近。韓軌軍倍于侯景,而梁朝答應的羊鴉仁軍糧救援,本該三月就到,迄今並無消息。侯景急促之間,索性賄地于西魏,遣使過魯陽關,通過西魏荊州刺史王思政向宇文泰求救,許割東荊、豫、魯陽、長社四地作為報償。
只有任約決意跟隨侯景,不再返回關中。
宇文泰判斷侯景長久必不可靠,下朝廷敕書,招侯景入https://m.hetubook.com.com朝。欲命法保、賀蘭等人趁此收編侯景軍。
而北襲鄴都過於弄險,高王死訊未至,萬一中其圈套,則悔之不及。侯景思慮再三,覺得還是南連梁朝,徐圖河洛較為穩妥。於是遣行台郎中丁和到建康,上表梁主蕭衍,許割河南十三州內附,請梁朝出兵北伐。梁朝庭議紛然,梁主與寵臣中書舍人朱異都主接納。這樣,丁和順利帶著梁主的敕書北返,梁庭封侯景為大將軍、河南王,都督河南北諸軍事、大行台,並許諾過了三月,河水上漲之後出兵。東西四路並舉,從汝水出懸瓠、潁水出項城、渦水出南兗,泗水出彭城(徐州)。梁朝又命司州刺史羊鴉仁都督淮北上游各州,籌備軍糧騾馬,待準備好之後,先出懸瓠接應侯景。
申酉相交之時,岸邊的驛路上如雷鳴般的馬蹄聲漸漸靠近,黑壓壓一片正是東魏軍的先頭馬隊。北軍見道路被守軍阻隔,都勒馬停下來等待後續騎兵的到達。不一會,北軍越聚越多。天色還沒有全黑,北軍見侯景軍人馬不多,以為是先路斥候,遂不待整陣,就策馬衝殺過來。侯景軍不等敵軍靠近,都紛紛撥馬逃走。北軍騎士爭先追擊,殺俘侯景軍騎士百餘人,頃刻就奔逐了數里之遙,正在這時,昏暗的楊樹林中,隱隱約約的白色樹木之間,侯景軍傾巢而出發動截擊。一時矢石如雨飛來,北軍都是輕騎,馬遇箭死者無數,馬上騎士墮馬而死者也不可勝計。侯景軍騎士和馬皆蒙甲,將士厚甲持長矟,從側方沖入。北軍不敵,所擋死傷相交。後面的軍士爭先奔潰,天黑路狹,擁擠的人馬把岸邊的斜坡壓垮,將士墜落入河,相互疊壓www•hetubook.com•com以至水流不通。
北軍潰逃之後,侯景才令親信都督率數千騎,都去了甲胄,帶弓矢斫刀輕騎追擊。追騎沿路射殺逃跑的北軍,敗軍驚恐四散逃命,不復收拾,以至於北逃了數十里,恐懼饑渴的軍士,連夜翻過了方山,到了汜水上的軍鎮里。步軍輜重尚在汜水岸邊,隨敗軍奔回了虎牢。
廣(魯陽)、東荊(即襄州,沁陽)、豫(汝南)三州地處東、西魏和梁朝三國交接之地,西接西魏,南連南朝,為進退之根本。侯景、王偉定謀,以來潁川商議軍機為由,誘執豫州刺史高元成、襄州刺史李密、廣州刺史暴顯等,再以親信都督代之,算是控制了這三州。
法保的弟弟法尚為李岐豐好友,本在太子座下為賓客,大統十一年來同軌城投靠兄長。此時法尚也在,他勸兄長道:「如果不願和他交往,不如尋找機會帶兵回本鎮,以免被他算計。」法保想了想,覺得依法尚所言最為合適。於是他私下同賀蘭、任約等人聯絡,想和他們一起拔營返鎮。賀蘭也表同意,但任約卻說,沒有朝廷命令,不敢撤離。
侯景又親自去韋法保營中,以示親密。他知法保為人,不送金銀,而於席間解腰間所配西域名刀相贈。法保不便推辭,就收下了。侯景走後,長史裴寬勸法保說:「侯景狡詐,明示友好,而實則想并吞我軍。大人稍有不慎,與之過從甚密,便墮其圈套,為朝廷猜忌,無後退之路。不如趁其來我營,伏兵擒斬,也為一時之功!」法保深然之,不過懼於侯景之名,擔心不能制之。就說:「我即刻拔營,離此三十里屯軍,不與他打交道就是了。」
未時,偵騎再報:「北軍馬隊沿淯水北岸一m•hetubook•com.com路南來,只停下來換了一次馬,沒有生火做飯。相去不到三十里。」
誠願與君共取功名富貴。如要返鎮,悉聽尊便。
公之教誼,深銘在心,他日各為其主,兵戈相向,還望見諒。
此刻艷陽高照,侯景在用布幔圍住的帳內休息。主要部將都在他的帳內,大家沒有繯甲,但都著戎服,讓從人捧了甲胄弓矢等待。眾人看著侯景,侯景說:「估摸他們晚上能到,趁他跑了一天路,人馬疲憊時,先打他的先頭!」令將士都解甲休息,等待天黑。
王思政得到侯景的書信,恐遷延時日貽誤戰機,一邊飛報長安,一邊率荊州步騎萬人先出魯陽關,聲援潁川。不多日,西魏太尉李弼、儀同三司趙貴領萬騎,出武關來救侯景。韓軌本懼侯景,而今見西魏援兵紛至,更不敢前進,逐次退回河北。北豫州刺史元柱與洛州刺史破六韓常,則只能退守本城。西魏人分兵略地,於是東魏自梁州以西,七州之地中,除洛陽、虎牢等少數幾城之外,共有十二處重要軍鎮落入西魏之手。
侯景位至司徒、河南大行台,總管函谷以東,瑕丘以西諸軍事,下轄豫、廣、潁、荊、襄、兗、南兗、濟、北豫、洛、陽、東荊、北揚十三州刺史。
雖然如此,腹心者不過潁、梁、北揚、南兗數州而已。
東魏先鋒既敗,而後續招討大軍才開始渡過黃河。侯景叛后,東魏以韓軌為司徒,都督各軍南討。河北諸軍到達虎牢,沿汜水南進。侯景聞聽北軍復來,問細作道:「所來領軍者是何人?」答曰:「新司徒韓軌。」侯景哈哈大笑,對諸將說:「韓軌不過啖豬腸兒,能做什麼?」
賀蘭願德也已拔營北返,只派人將黃金送回,並口信答覆說: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