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天野蒼茫:北朝末戰爭筆記小說

作者:賀六渾
天野蒼茫:北朝末戰爭筆記小說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明夷 第三十章 大野阿至羅

第三卷 明夷

第三十章 大野阿至羅

夏六月,歧豐下高平到了長安。他此行是受元帥楊忠之託,接楊忠的長子那羅延上高平。
歧豐所直接統領部下,含鮮卑人、關中漢家子及其他漢人共約八百人。鮮卑人中有六人是洛陽六坊出身,都恢復代來舊姓。其他漢人中,或出自代北,或出身卑微無郡望者三十餘人,都跟隨歧豐改姓大野氏。如劉七的弟弟望鐵,還有侍奉歧豐身邊的定恩等人。
驃騎大將軍、隴西郡公李虎已病居散職多年,這次仍獲賜姓大野氏。他的兒子,隴西郡公世子李岐豐鮮卑名也因此改名為大野雉奴,又因佛名阿至羅,故而也稱大野阿至羅。同時,歧豐的同父異母兄弟也都改姓大野氏,如李璋就叫大野阿須拔。甚至歧豐的嫡子,才只有兩歲的李澄,也因此叫做大野賀蘭。
歧豐得此報,這才明白,以下犯上的日食,這次又應在侯景身上了。不過他想,江淮間梁朝重兵如雲,侯景只佔據個把淮南軍鎮,即便叛亂,也不過似一點微火。如果多路大軍分進合擊儘快討伐,料想也成不了氣候。
當時隨歧豐一起回高平的,還有阿史那無量。因為六月天熱,他著一身短衫,把褲管擼到了大腿上。那羅延見這突厥蠻人大腿兩側都有刀疤,且一左一右甚為對稱,很好奇,就問他傷疤是如何得的。阿史那無量的漢話已說得較為hetubook.com.com流利了,他說:「這是我十四歲用刀貫腿留下的。」說罷抽出腰間短刀,做了一個從右到左,貫穿大腿的動作。
四月(公元548年),西魏在伊水和洛水的軍事堡壘新城和九曲相繼陷落。也就在這個時候,東魏淮北地區集結的重兵集團開始西移,迅速切斷了潁水上下游各地的聯絡,將重鎮潁川孤立出來。旬日之內,東魏就完成了對潁川的合圍。東魏軍號十萬之眾,挾連勝南梁和侯景之餘威而來。在潁川外圍,東魏太尉高岳、東南道大行台慕容紹宗、儀同三司殷州刺史劉豐生,以及晉陽諸將的旗幟連成一片,營壘綿延不絕,甲仗、攻具等輜重更是堆積如山。城上之人望之,無不觸目驚心。潁川守城的是西魏河南大行台、荊州刺史王思政,守城將士只有八千人。
歧豐想,日食者,明夷者,都是光明被遮蔽,大不利之兆。應在世間,就是小人顯、君子隱,主弱臣強,以下克上。但放眼當今末世,亂象叢生,明夷之事何處無有呢?
由於另一個東魏重兵集團在洛陽地區的集結和牽製作用,西魏一直沒有很好地出兵援救潁川的機會。在潁川被合圍前,王思政派出了信使飛報朝廷,聲言潁川儲備充裕,足可自守一年。思政在信中稱,希冀能將高岳、高澄兩路大https://m.hetubook.com.com軍都吸引在此。使得西軍東出,「或指晉州之入賊巢,或越崤坂以向河洛」,都「暢行無礙,如無人境。使賊進退兩窘,可尋機破之!」
哪知到了十月,蘇植從長安作書給歧豐,說:「侯景已渡江,一路挾百姓兵卒官私奴隸而行,眾至十數萬人,已圍建康,秦淮沿岸皆為戰場!」
歧豐一行十餘人,都騎高平駿馬,輜重放在從馬背上馱了,出長安上隴。歧豐本安排定恩和那羅延同乘一馬,好讓他有個照顧。哪知走了不久,那羅延就要自己騎馬。定恩不覺好笑,沖他說:「小孩兒那可自乘大馬的,馬兒不聽你話的。」
那羅延吃驚不小,問道:「為何要刺穿自己的大腿!」
因為阿咒又有了身孕,歧豐也不願在長安逗留,很快就帶了那羅延返回高平。
西人剛打贏玉璧堅守戰,故對潁川守城也抱有很大期望。何況王思政大名本在韋孝寬之上,潁川成為第二玉璧,並非不可能。
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蒞眾,用晦而明。
定恩被他氣勢折服,伸了伸舌頭,連忙下馬,順從地把韁繩交與他手。眾人見身材矮小的那羅延隻身騎馬,他把兩腿緊夾馬腹,隨馬背顛簸而上下起伏,還很有熟練騎士的樣子。騎了一會,竟放開膽子,抖動韁繩一路小跑而去。大和*圖*書家都讚歎連連,說想不到長安長大的貴公子,卻跟隴上人一樣。
原來此次楊忠並沒有被賜姓,不免有些落寞。他想歧豐是隴西郡公世子,早晚襲爵郡公。而自己從沙苑到邙山,軍功無數,雖然以朔州刺史身份統轄高平的屯軍,但爵位仍是襄城縣公,無法與歧豐等夷。他也就把更多希望寄托在長子那羅延身上,畢竟要靠數代積累方成世家。因此他決意接那羅延來自己身邊,而把其他更小的兒女留在長安。
但歧豐與士大夫往來信函,落款仍稱歧豐,絲毫不受獲得鮮卑賜姓的影響。長安名士與之書信往複,也以歧豐相稱,不提改姓之事。只有太子元欽,因身份尊貴,故而敢於微詞指摘,他在信中對歧豐說——
七月,再次發生日食。距離上次日食時間,不過才一年多而已。上次日食,有高歡去世和侯景之亂。當時歧豐正與長安名士聚會,樂遜說日食應在以下犯上,韋敬遠說日食應在強者轉衰,事後看來,還都頗有道理。不知此番又將應在何事之上?
我國家本為戎狄,百年沐化,方可自稱中華。於今卻自絕華夏而取夷俗,恐為萬世后笑也!
數日後,阿咒生產,因為是生第二胎,一切都非常順利。第二個孩子也是男孩,歧豐為之起名叫李湛,小字白狼。歧豐為孩子起名白狼,是希望那個在自己危急關頭屢m•hetubook.com•com屢現身的白狼,能夠一如既往,庇護自己的兒子,保佑他得享長命平安。
阿史那無量笑道:「我們突厥男人十四歲就算成年,要是到了成年還沒有一個像樣的刀疤,會被人恥笑!」
歧豐見他小小年紀,卻甚有主意見解,也不覺很是稱奇。他也不得不多看看這個皮膚粗黑,額頭高聳,相貌頗與年紀不符的孩子。這孩子對他不親狎,很是敬重,言必帶「叔父」。歧豐和他同行同宿,指點山川地形與他辨識,漸漸到了高平大營。
他一度擔心潁川可能失陷,不過長安來消息稱,潁川固守如常。東魏大軍無計可施,開始築長圍,準備長期困城了。其餘東西對峙,平靜如常,高澄也解兵返回晉陽。
那羅延畢竟長安長大,對此聞所未聞,他又去問李岐豐。歧豐說:「過去在北地男兒中也是常有的。不過一般不會刺穿大腿,倒是常常用刀子割破手臂。」
那定恩轉頭悄悄對旁人說:「楊家公子兩眼直殺人!他剛才叱我時,我卻感到不能直視,只顧順目服從,好生奇怪!」
誰料那羅延卻回頭盯著定恩說道:「休要聒噪!這些自幼馴養的馬兒怎會不聽人話?」
而代人中的漢人顯貴,也都分獲鮮卑賜姓,令其與代來鮮卑等夷。
歧豐用莁籌卜卦,得坤上離下,即火在地之下,卦名叫做「明夷」。這是他第一次測出明夷這hetubook•com•com一卦,同日食恰好呼應,不覺甚為驚異。查《周易》,上書——
歧豐雖然在心中和太子相通,唯默許而已,不敢付諸筆墨議論此事。
那羅延望著歧豐臉上的刀疤說:「要說刀疤,還是戰場上從敵人身上討得的,才算真勇武。那些蠻人自毀身體換來的,最多算是不怕痛,直如匹夫而已!」
歧豐得悉大大吃驚,要知道三百年來只聽說南人入洛,甚至南人北渡黃河,西取長安也不奇怪。但自始至終,從未有北人渡江顛覆南朝之事。長江如天塹,是天所以分南北者,即便一代雄主拓跋燾也只能窺江而返。如今侯景率逋逃之餘,竟然得逞渡江,裹挾江南士庶為之作亂。南朝承平太久,積弊極深,此番已亂將難以收拾,恐怕一場驚天大難就在眼前了。此事不是明夷,何為明夷呢?
時值五月,宇文幕府在華州觀兵不動,卻一面經由朝廷下令恢復鮮卑舊姓。當月朝廷頒詔曰:「往昔太和年間易姓同俗,致國人失所望,牽動根本,鼎沸宇內。今宜糾之,著令代人中改漢姓者皆復其舊。」也就推翻了自孝文帝太和年間以來推行的鮮卑漢化舉措,代來鮮卑都恢復了舊姓。
這樣到了九月底,赫連盛從長安回高平,帶來一個駭人的消息。據稱,被東魏擊敗南渡淮水投梁的侯景,如今又自壽陽起兵叛梁。其屬城居民,盡行充軍,百姓子女悉配將士。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