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天野蒼茫:北朝末戰爭筆記小說

作者:賀六渾
天野蒼茫:北朝末戰爭筆記小說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明夷 第四十一章 突厥興起和侯景敗亡

第三卷 明夷

第四十一章 突厥興起和侯景敗亡

侯景大將任約同西軍胡僧祐、陸法和所部大戰于赤亭,任約軍大敗,任約落馬被擒,枷系送往江陵。任約是西魏將領,自跟隨侯景以來,常從征討,以兇悍著稱。湘東王蕭繹愛其武勇,責而赦之,留其在江陵以備他用。
突厥人又分騎兵包抄側翼,柔然人不示弱也張翼抵抗,兩軍交錯,如長龍糾纏,殺聲震天動地。西魏右司衛都督吐伏盧端保久歷戰陣,觀此情形也不禁變色。他見趙印用頭巾覆面擋風,就拽住他的轡頭頂著風沖他吼著說:「西虜比蠕蠕更是強煞,只怕百年之內,國家都難得安寧!」
湘東王再細讀之,見其中寫道:「項羽重瞳,尚有烏江之敗;湘東一目,寧為赤縣所歸!」不禁勃然大怒,擲文于地,罵道:「賊性難改,舌上有毒啊!」命人把王偉的舌頭釘在木柱上,然後剜腹掏出他的腸子、一片片割他的肉而殺之。
後來,柔然主阿那瑰在北魏的扶持下重回漠北。其後北魏經歷六鎮大亂,朝廷引柔然平亂,柔然得以復振。阿那瑰自稱頭兵可汗,控弦十萬騎。但突厥已經強大,漸漸不願再臣服柔然。因阿那瑰志在掠奪中原,一直無暇西顧。這樣到了大統十三年前後,突厥大破西域的鐵勒,俘獲部落人口五萬之眾,實力大增。為抬高身份,突厥首領土門向阿那瑰求娶柔然公主結親。阿那瑰仍視突厥為「鍛奴」,自然不允。土門於是盡殺柔然使者,遣使通長安求婚,引西魏為援,開始公開與柔然對抗。
到四月,西魏大將軍達悉武衝出褒斜谷口www•hetubook.com.com,圍南鄭,分兵平定沔、洋各城。不久,南鄭也降,至此整個漢中都被西魏佔據。西魏人直下陰平、劍閣之北,這已是巴蜀禦敵的最後北大門。西魏人得隴望蜀,眺望劍門關之南,那裡就是沃土千里,號稱天府之國的益州。
而經此一戰,漠北已然易主,土門於是自號伊利可汗。自栗水以東,直至黑色森林覆蓋的群山,東方各部落都給伊利可汗奉獻貢物,承認突厥人是草原新的霸主。
金山雖在苦寒北地,且又被柔然人所奴役,但草場遍布在廣闊的土地上,環境自然遠遠好於深山中的時候。突厥人開始養馬,漸次繁衍生息。數代過後,柔然因一次大亂而衰落,柔然主阿那瑰不得以南下投靠北魏。趁此時機,突厥開始擺脫柔然的控制,兼并周圍部落。他們向東發展,試圖佔據柔然留下的真空,一度進至黃河河套附近。
此時正值鐵勒衰落,柔然崛起,西域各地都向柔然臣服。此部落之民遂被柔然所虜,其中一部分人遷往北方的金山之南,被迫給柔然人鍛鐵。當時金山產鐵,但缺乏鐵工,故而柔然人從南邊的西域擄掠人口到金山煉鐵,呼之為「鍛奴」。他們居於金山之後,因為金山狀似兜鍪,又號兜鍪山,當地稱兜鍪為突厥,故而他們漸漸以「突厥」自稱,意即為「兜鍪山下的人」。
去歲冬天西魏大將軍王雄齣子午谷,伐上津、魏興(今安康,在沔水上),到了新年正月,兩郡都被攻拔。南山(秦嶺)天塹已m•hetubook•com.com為南北所共有,漢中東部地區落入西魏之手。為梁朝所控制的漢中地區,只有沔水上游的南鄭和洋水上的長樂城等地。漢中守兵本來集中於褒斜谷口防禦達悉武的進攻,此刻卻不得不分兵防守沔水下游魏興的西魏軍,頓時陷入兩面受敵的絕境。
突厥為鐵勒別種,其先祖發源於高昌以北之深山。其地數百里都是高山深谷,人跡極為罕至,只在高山之中有洞穴可以藏身居住。不知過了多少年,山中之人繁衍生息,漸有數百家之多。隨著人口增加,山中資源匱乏,尤其乏鹽,生活極苦,不得以部落各家相率出山謀生。
新年三月,各路大軍圍攻建康,鏖戰數日,王僧辯軍攻入石頭城,侯景軍再為陳霸先所敗。一時樹倒猢猻散,侯景諸將或降或逃。侯景見大勢已去,帶殘部東奔吳地。王僧辯派部將侯瑱緊緊追趕,四月,侯瑱追及侯景于松江,將其餘黨一網打盡。
田遷以善射著稱,西軍中有為其射傷眼睛的人,私自帶了從人,騎馬從建康東來,截住了還在隨船溯水的田遷一行。他們賄賂了看守之後,就把田遷帶到岸上的林中,先剁下了他的兩隻手。然後把他綁在樹上,十幾個人用亂箭把他射死。他的身上密密麻麻插滿了箭,就像一隻被綁在樹上的刺蝟。同行的蔡壽樂、王伯丑都被解往建康,一連吊在軍門外十幾日,引來無數的烏鴉飛下來啄食屍體。
再說侯景,自去歲夏天圍攻巴陵不下,已成強弩之末。不久後上游援兵畢集,侯景與戰不力,猛和*圖*書將多死,軍心潰散,於是焚營駕船東逃。
說話之間,柔然兩翼都被擊潰了,戰場遂變成一場屠殺。柔然頭兵可汗阿那瑰中箭落馬,自知大限已到,於是割喉自戕。阿那瑰各子女、部落大人大多被俘,只有王子庵羅辰及阿那瑰從弟登注俟利、登注之子庫提帶數百騎逃奔北齊。留守漠北汗庭的柔然餘眾擁立登注次子鐵伐為主,懼於突厥強大,逡巡北部荒野不敢南來。
建康收復后不久,侯景的謀主王偉就被西軍捉住送往江陵。王偉才氣過人,以往侯景的檄文和同高澄、蕭衍的往來書信皆出自他手。他知湘東王讀書萬卷,雅愛文士,就在獄中上五百言詩,文采斐然可觀。湘東王覽之愛不釋手,脫口道:「如此可人,怎生為賊所驅使?當使為我所用!」
侯景智略過人,尤其善於野戰,即便慕容紹宗也不能與之相抗衡。但其肆虐南北,荼毒生靈,以暴虐淫|威而統治他人之國,豈能長久?以惡而始,豈能奢望善終?故其敗亡,身死族滅,實屬必然。
時值春正月,天氣寒凍,馬兒飢瘦,牧草尚未復甦。柔然人還在陰山過冬,對即將到來的危險全無防備。直到突厥人去營三十里,方才察覺。頭兵可汗阿那瑰棄大帳東奔,突厥人晝夜追趕,遇之於懷荒之北。柔然人倉皇結陣,突厥人不暇飲食,即以萬騎交替沖陣。此時西北風烈,寒風扑打到臉上似刀割一般,突厥人順風放箭,萬箭如蝗飛入柔然陣中。
侯景與親信十餘人單船逃遁,欲泛舟入海,被其親隨羊鵾、謝葳蕤殺于船和圖書中。為了防止屍體腐爛,他們把侯景的肚子剖開,往裡面塞滿了鹽。侯景的屍體到建康后被梟首,首級送往江陵,示眾三日,然後煮了塗上漆,放入武庫。王僧辯又命剁下屍體的手,派使者送往北齊報信。剩餘的屍體被棄至建康街市,頓時被百姓士民搶食一空,直至挫骨揚灰。至此,縱橫河朔、兩淮、江東的一代梟雄,終落得個屍骨無存、灰飛煙滅的下場。黑底紅色烏鴉的軍旗,從此消失於歷史的深淵。
侯景之亂,自西魏大統十三年反東魏肇始,直到西魏新帝二年才被平息。歷時五年,跨越南北,波及河南、淮北、淮南和江東的廣闊富庶之地。大亂所及之處,良田長滿荊棘,城郭化為灰墟,千里赤地、萬姓死亡。一度強盛完整的蕭梁,已成分崩離析之勢。湘東雖然最強,仍得奉表稱臣于北齊,其號令西不越夷陵(宜昌),北不及襄陽。嶺表、交、越,多是豪強割據。兩淮之地,早已盡數陷入北齊。漢中本為巴蜀屏障,此時也被西魏所吞,益州沃土,岌岌可危。南朝之弱,甚於前代,若非北朝東西分裂,不能并力南取,否則早難自存了。
侯景留宋子仙守郢州,子仙為王僧辯所擒,押至江陵斬首。
原來湘東王有一隻眼睛失明,生平最忌諱別人說到此事。王偉為侯景做檄文,只顧當時罵得痛快,哪知事後竟得如此慘報。說來若無王偉,侯景之亂禍不至此。他今日之災,或是冥冥之中天命所定吧。
王僧辯等上游諸軍乘勝順流追擊,一路摧枯拉朽,正如李岐豐所料。西軍連下郢州hetubook•com•com、西陽、齊昌,順江而下,與另一路討伐大軍陳霸先所部會師江州湓城(今九江)。
陳霸先是梁朝始興郡(廣東韶關)太守,自嶺南起兵討伐侯景,沿途掃蕩各地割據勢力,兵勢漸勝。如今王僧辯、陳霸先兩路會師,緣長江而下,更是勢不可擋,一路連敗侯景軍。
西魏新帝即位后,公元552年,突厥土門欲趁柔然人冬歇之機奔襲之,乃秘遣使者至長安,告知西魏其欲襲柔然,願為中國永除禍患。宇文泰同於謹、宇文護等人密議,都同意扶持突厥,以削弱柔然。宇文泰於是派出相府司錄趙印、右司衛都督吐伏盧端保等人攜漠北地圖秘赴西塞突厥營中,一路指引突厥人緣陰山北麓長驅東進,直取柔然可汗過冬的汗庭。
松江作戰的時候,侯景的親隨許僧副中箭落水,西軍用長鉤把他拖上岸,綁在船頭。僧副力氣很大,守衛怕他逃脫,用鐵索把他的腳和車輪鎖在一起。僧副自知死限已到,趁著天黑看守睡著之機,掙斷了鎖在船上的桎梏,抱著車輪一起沉落江中而死。
去歲侯景帶兵西進之時,曾命王偉做討伐湘東的檄文。王府司錄抄寫下來,此刻還放在他的書案之上。過了一日,湘東王從書案得之,展卷而讀,見文辭犀利,就問左右:「侯景檄文何人所做?」左右爭著說:「必是王偉!」
松江之敗,侯景的親信田遷也被俘虜。軍士把他系在船上,隨船解往建康。在此之前,侯景的另外幾個親信房世貴等已先期抵達建康。王僧辯認為,群小不必西送江陵,就將房世貴棄市,梟首東門。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