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天野蒼茫:北朝末戰爭筆記小說

作者:賀六渾
天野蒼茫:北朝末戰爭筆記小說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明夷 第七十八章 魏祚禪周

第三卷 明夷

第七十八章 魏祚禪周

賀蘭祥受封柱國后,不再兼任小司馬,改由大將軍尉遲綱擔當。
新元伊始,萬象更新,藉此時機,太保柱國衛國公獨孤信的第七女伽羅也出嫁了。夫婿是大將軍小宗伯陳留郡公普六茹忠(楊忠)的世子普六茹堅(楊堅)。該年,普六茹堅十六歲,獨孤伽羅十五歲。
宇文泰雖人臣以終,但早就為子孫登極九五,做好了各方面的準備。
柱國李虎早逝,如今北周立國,特命有司到終南山祭掃,臨墓詔告之。李虎當年位列六大柱國之首,排位在李弼之前!如今北周立國,其他五大柱國都受封國公,李弼、趙貴受封大國國公(趙國、楚國),獨孤信等三人也受封小國國公(衛國、燕國、梁國)。宇文護本想追封李虎為鄭國公,並讓李岐豐襲爵。不過考慮到歧豐資歷無法同五大柱國並列,如此必遭非議,只好暫時擱置。因此,李家因為李虎早逝失去了受封國公的最好機會!為了安慰李家,特以大將軍隴西公李岐豐為小司空,增邑千戶。不過要獲得國公和柱國之位,就只能靠李岐豐自己了。
「咨爾周公,帝王之位弗有常,有德者受命,時乃www.hetubook.com.com天道。予式時庸,荒求于唐虞之彝踵。曰我魏德之終舊矣,我邦小大罔弗知,今其可久怫于天道而不歸有德歟。時用詢謀。僉曰公昭考文公,格勛德于天地,丕濟生民。洎公躬,又宣重光。故玄象徵見於上,謳訟奔走于下,天之曆數,用實在焉。予安敢弗若。是以欽祗聖典,遜位於公。公其享茲大命,保有萬國,可不慎歟!」
西魏天子的退位詔曰:「予聞皇天之命不于常,惟歸於德。故堯授舜,舜授禹,時其宜也。天厭我魏邦,垂變以告,惟爾罔弗知。予雖不明,敢弗龔天命,格有德哉。今踵唐虞舊典,禪位於周,庸布告遐邇焉!」
下午未時,天子終於下詔,宣布禪位給周公宇文覺。等待了大半天的群臣都鬆了一口氣,不過仍有小聲議論說,按理加九錫之日不宜宣布禪讓,而受封周公才一天,上面未免太著急了吧。不過著深衣站了快一天的人們,又累又餓,其實都盼著早點把戲演完。所以天子詔書一宣布,群臣都山呼萬歲,情景極為感人。
第二日早,周公上表固辭不受。柱國大宗伯趙貴持和圖書節奉冊書,到周公府上宣讀道:
同時冊封一批柱國,其實都是宇文薩保藉此調整人事。所封柱國,同宇文護一起,被稱為新柱國,以區別老的六大柱國。如少師侯莫陳順、高陽公達奚武、武陽公豆盧寧、小司寇陽平公李遠、小司馬博陵公賀蘭祥、小宗伯魏安公尉遲迥、御正中大夫宇文貴、少傅王雄等並獲柱國稱號。
周主祭祀圓丘,追述祖上,詔曰:「予本自神農,其於二丘,宜作厥主。始祖獻侯,啟土遼海,肇有國基,配南北郊。文考德符五運,受天明命,祖于明堂,以配上帝,廟為太祖。」也就是追宇文泰廟號為太祖。早死的元勛,如李虎則得以配享太祖廟庭。
天子親乘六匹駿馬拉的龍輦,到郊外柴燎告天,百官列隊朝賀。追尊宇文泰為文王,大赦天下。封退位魏帝為宋公,另外安置宅邸居住。
轉眼元旦,因魏祚禪周,長安和各地布置也多了很多喜氣。到了元年(公元557年)春正月辛丑,周公宇文覺正式即天王位,建國號周,史稱北周。
第二天是十二月庚子,早上,天子下詔,為周公加九錫。周公剛到長安和圖書,按例上表固辭。天子不許。中午,周公退還九錫,天子仍不許。
其餘勛臣,或勛臣子弟,也都各獲封賞,如田弘為雁門郡公,高琳為犍為郡公,王文達(江陵圍柵前射中敵將者)為張掖郡公。
為了尊崇宿老勛臣,封李弼為趙國公,趙貴為楚國公,獨孤信為衛國公,于謹為燕國公,侯莫陳崇為梁國公,封邑都是萬戶。
又以大將軍史寧為小司徒,大將軍權景宣為司憲中大夫。
至於天子的同父異母兄長,大將軍寧都公宇文毓,則受封柱國。
北周繼承自西魏,魏為水德,因木承水,故周為木德,用夏時。不過關西二十年來有服飾尚黑的傳統,則繼承下來不變。
又有詔曰:「周公任當元輔,統領文武,不可同班群臣。自今起,詔誥及文書等,並不得稱公名。著令劍履上殿,朝覲不趨,贊拜不名,以彰殊禮。」
聽說周公已經接受禪讓,西魏天子百感交集,他問護衛大都督儀同三司武定縣公徒何盛:「我今天晚上就要出宮嗎?去到何處?」徒何盛傲然說:「已經安排在大司馬府上。」天子不敢再問,只與皇后、親隨數人簡單收拾了,乘牛和_圖_書車連夜出宮。皇后若干氏哭著說:「聽說東邊高洋篡位,把諸元殺盡。而今不知還有幾日活?」天子反倒鎮靜,安慰她說:「自古生在帝王家,早晚就有今朝。且看一日是一日吧。」當夜,護衛武人百餘人,挾退位天子入大司馬府。
地方安排上,重新任命一批刺史。如於謹之子于翼為渭州刺史,侯莫陳崇之弟武安縣公侯莫陳瓊為郢州刺史,獨孤信之子獨孤善為河州刺史,李遠之子李基為海州刺史。
又以柱國宇文護為大司馬,封晉國公,邑萬戶。司馬府行使軍權,至此宇文薩保雖無都督中外軍事的名號,但通過大司馬一職統領三軍,倒也名正言順。
遂即大封功臣,以三公為尊,故授以大司徒李弼為太師,大宗伯趙貴為太傅、大冢宰,大司馬獨孤信改任太保。此時的大冢宰,不再總領五府,已無實權。
到了西魏恭帝三年(公元556年)十二月,宇文泰安葬于成陵,謚曰文公。十二月乙酉,中山公宇文護遣大將軍尉遲綱、左宮伯于翼領甲士三千包圍大內,並遣送諸元王公歸第。
周公又辭。於是,又遣民部中大夫、濟北公元迪帶來皇帝璽紱,授予周m.hetubook.com.com公。
十二月丁亥一早,有內侍奉恭帝詔出宮,詔書道:「護道大皇帝詔曰:太師、大冢宰智周萬物、德被天地。宜加殊授,已正人心。今封為周公,以岐陽之地賜之。」
宇文護又提拔楊忠為小宗伯,顯有籠絡之意。
按例,周公當抗表固辭。不過時值晚上,而宇文覺由賀蘭祥護衛,還在從同州返長安的路上,所以這一步就免了。
周公再固辭。而公卿百辟勸進,太史至周公府,陳述祥瑞萬端。到了傍晚,周公才接受。
天色已晚,這事就暫到這裏。
自古天命不常,王朝迭興,而衰亡相繼。自魏孝武西奔長安,丞相安定公宇文泰在同州建立幕府統治關西,由來已有二十余年。軍國大政,悉出霸府,天子三番更迭,不過垂拱之象徵而已。宇文幕府創立府兵、六官之制,平蜀滅梁,屢挫東魏,奠定三分天下的格局。
如今世子宇文覺嗣位,尚未成年,輔政大臣柱國中山公宇文護,欲早使其正位以定人心。其實諸元勢力,早就傾頹,新興各方,對西魏更無半點留戀。人心所向,無不期望早點除舊布新,以邀封賞。萬事俱備,只等宇文泰山陵完畢,就可加快更替步伐。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