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明夷
第八十五章 獨孤信之死(下)
歧豐走後,獨孤信從案上取出橫吹,緩緩吹奏起來。吹的是《黃鵠送別歌》,此乃邊塞騎士遠行的別離之歌,和緩蒼涼,如朔風下起伏的草原大漠。一曲吹罷,獨孤善才流著淚進來跪坐在下首方,原來他也明白了父親和李岐豐對話的含義。
此時獨孤信正在燈下寫信,因其身份,三人都站著門口等待招呼。獨孤信看見了,只是停筆抬手說:「諸公稍等,待我安排好家事。」言罷繼續行筆。他迅速落筆,頃刻完成,抬頭看三人沒有注意自己,迅速將信藏在案下。然後咳嗽一下,門口的三人都脫了靴子,進來跪坐在對首。三人中,歧豐和令狐整都只掛了一把短刀,而任勝卻帶了大刀,橫放在大腿上。
歧豐忙答道:「好多了,不曾聽到咳。」他心中不免焦急,不知如何回去向獨孤氏說,她仍然毫不知情。
轉眼再看獨孤信,手腳仍微
和-圖-書動了幾下,漸漸停了下來。
三人立刻朝獨孤信的屍體躬身一拜,然後急轉披衣出來,穿了皮靴戴上斗笠,走入冰冷雨夜中的庭院。卻赫然看見一個人盤腿坐在雨地中,頭低垂著,閃爍的燈火下,可以看到血水正和著雨水從頸項上流下來。
他看見令狐整,就對他道:「你是要向天子回稟吧?」
獨孤善跪伏哭泣說:「他們並沒有要您馬上死啊,您為何要李家三郎晚上過來?」
獨孤信留下最後遺言:「我在隴西麥積崖捐有洞窟三座,分別為雙親、我夫妻和兒女祈福。佛燈常亮,佛經常頌,人世天國,永享極樂!」
不久,天色完全暗了下來,而淅淅瀝瀝之聲漸起,一場春雨不期而至。李岐豐等人進來的時候,只有獨孤信一個人坐在書房。外面雨點打在樹葉上,唰唰作響。來的人立在廊下,都摘下斗笠,在門口脫
https://m.hetubook.com.com下被雨水打濕的皮靴。跟在李岐豐身後進來的兩個人,一個是司憲中大夫令狐整,一個是奉車都尉任勝。從身份上看,令狐整代表朝廷,任勝則是宇文護的人。而李岐豐,應該是處理整個事情,平衡兩邊關係的中間人。按理他也要主持儀式,不過獨孤信沒有給他這個機會。
獨孤信面色平和,對自己身邊最大的兒子交待道:「事情到這個地步,哭有何用?不致於家口覆沒,已是萬幸了。你且聽我說吧,我死之後,你們兄弟還是會受牽連,仕途轉進恐怕不順。要多忍耐,不可有怨言和誹謗,否則大禍臨頭。我的三個女婿,都是人傑,尤其大野阿至羅,他和晉公關係密切,要以兄長禮事之。我的事,不能怨恨他,跟他實無關係。」
「是。」令狐整恭恭敬敬地立身回答。
六度心裏卻想:「超度之事,hetubook.com•com自有生者來做,我絕不忍心讓大人一個人死去,無人作陪。」他將短刀揣在懷裡,暗暗地退了下去。
獨孤信認識他,知道他是宇文護的人,只微微搖頭。他反倒問李岐豐:「四妹天寒后常常咳嗽,開春后好些了嗎?」
再說任勝,見證獨孤信之死後,連夜趕回宇文護府上。他披著濕漉漉的衣服半跪在門口,對一直等候的宇文護稟道:「衛公潰腹而死,小人親眼所見!」
他們以為獨孤有話要帶給天子,都屏息等待。哪知獨孤信並無此意,也不想多說什麼了,他抽出腰間的短刀,在燈下仔細觀察寒光閃閃的刀刃,然後把刀放在案上。他將皮裘脫去,露出白色的武服。
「早晚是死,何必拖上幾天呢?」
舉目府中房間,全都漆黑一片,府前大門敞開,如同鬼屋。可能都在默默念經,為主人祈福。也許,也是一種無聲的抗議吧。m.hetubook.com.com
「這就好。」獨孤信輕輕自語。這就是他對李岐豐說的最後一句話。
言訖,雙手使力,用刀尖直刺入心,直沒刀柄。但沒有完全刺中心窩,氣息尚在。他用盡最後的力氣,將刀朝下一劃,直到上腹。頓時身子一軟,側倒在席子上,口中湧出股股鮮血,雙腳仍在抽搐。
當天晚上,獨孤信特意換了一件白色圓領的武服,腰纏錦帶,外面披了一件皮裘。服侍他更衣的是蒼頭獨孤六度,為他更衣后,六度就跪倒在地說:「您西去菩薩地,怎能沒有服侍和捧刀的人呢?請允許我隨您一起走吧?」
獨孤信嘆了口氣,勸他道:「這又何苦呢?我知道你忠心不二,我死後,你可出家,為我超度。」
氣氛十分沉悶,倒是獨孤信表面上看仍如平常一般。任勝看著他,不覺生出敬慕之情,他顧及自身任務,率先開口說:「衛公有何話對晉公說嗎?」
「顯然https://m.hetubook.com.com剛死,是隨他主人而去吧。」他們不知道,這個人正是殉死的獨孤六度。
任勝見狀,霍然立身,就要將他的頭砍下來。歧豐眼疾,伸手攔住他,喝道:「衛公國家重臣,非比常人,不可以造次!」
就見獨孤信將刀尖反轉,提到胸口,停了一下。此時闔府上下,靜謐無聲,只聽得順著屋檐滴滴答答不斷墜落的雨點聲。
獨孤信拿起刀,三人注目著,心不覺提了起來。看他拿刀的手,平常穩重,沒有一絲抖動,都在心裏暗暗佩服。歧豐心中悲痛,心想獨孤信今年五十五,軍政嫻熟,頗得眾心,如果為朝廷出力,豈不比侯莫陳、宇文兄弟等人強許多倍。可惜,宇文泰一死,竟落得重臣紛紛凋零的局面。見他手中短刀鋒利無比,心想一代人傑頃刻就將化作冰冷的屍體,更加難過無比。
他又交待說:「府中只留你們兄弟姊妹,跟從我的督將僚佐,讓他們都另謀出路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