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天野蒼茫:北朝末戰爭筆記小說

作者:賀六渾
天野蒼茫:北朝末戰爭筆記小說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卷 雲中蒼鵠 第四章 萬歲萬死

第四卷 雲中蒼鵠

第四章 萬歲萬死

李植心中忐忑,只求當前不死,但管垂淚答應。李遠嘆口氣,暗念:「菩薩在上,他是我的長子,從小聰明,他死去的母親極疼愛他。我要是手刃他的性命,死後有何面目去見他母親?如果我能救得了他,就算用這條老命冒一次險,也值了。我這條命沒有丟在邙山,就用在這裏吧。菩薩啊,請佑護我吧!」
李遠沉吟良久,搖頭說:「不可,我本來赤心報國,如此不成叛臣了嗎?不但家口全部覆沒,還要連累大哥和三弟,這豈能做得?」又抱有幻想道:「晉公既然招我,想來還有商量的餘地。我且走這一遭吧,大不了也就是個死!」
可憐北周天子,此刻自身難保,只想留得性命,哪裡管得了李植的死活,即將李植同自己密謀之事和盤托出。
他轉頭對親信都督侯莫陳定說:「馬上去略陽公府,把略陽公帶來,正好有話當面說清楚。」略陽公就是被廢的天子宇文覺,此時被幽禁在家。宇文護轉過來對李遠說:「陽平公先坐下,聽聽略陽公怎麼說。」
過了好一會,宇文護才站起來,對李遠說:「謀逆當連坐,陽平公不會不知道吧?你也不用回府了,等候朝廷處置吧!」宇文護將李遠幽禁于別館,連夜命人派兵包圍李遠家宅,收李遠的兒子叔諧、叔謙、叔讓等人,關押在別處。
李遠本來怒火中燒,但一見愛子面目憔悴,穿著骯髒的衣hetubook.com•com服,雙手舉著鐐銬的樣子,卻柔腸寸結,說不出話來。衛士解開李植的鐐銬,讓他一瘸一拐地跟著父親出了冢宰府。外面等候的李驍等人急忙上前扶住李植,把他抱上馬回府而去。
李植大哭著說:「兒子實在沒有參与謀划,這都是至尊和乙弗鳳那些人自作主張。兒子代人受過,連累我家,這才不甘心!」
叔諧是李遠的第三子,此時隨父親同在軍中。他聽到了,卻立身說:「叔諧怎能拋棄父親和兄長獨自求活?東去齊國就成了國家的叛臣,即便苟活於世,也玷污了我累家的清白。不要再說了,我情願雖父親一同赴京。」
李遠召親信將士和幕僚商議對策,長史薛瑱說:「謀逆當夷三族,縱使大將軍累世忠良、竭誠王事,恐怕也不能倖免。我估計幾日內朝廷必有詔書來。」親信都勸李遠早做打算,李遠沉吟不決,決意先等詔書,視其情況再作打算。
李遠看著叔諧,猶豫良久,最後才說:「長孫儉最後不也沒事嗎?事情還沒有調查清楚,我自去向晉公剖白便是,何至於走投敵的絕路?大丈夫寧為忠鬼,安能作叛臣!」於是他決意應|召回京。
李驍知道他決心已下,流著淚勸他說:「晉公是鷹揚之臣,群公連遭誅殺,您這一去,恐是凶多吉少。果真要去,請把叔諧公子留下,萬一有變就東奔齊國。」
https://www.hetubook.com.com宇文護也不讓宇文覺坐下,對他說:「陀羅尼,你說被李植、孫恆蠱惑,要害我性命,可是真的?」
李遠此時屯軍弘農,東防北齊。宇文護擔心李遠不奉詔,命柱國賀蘭祥移鎮華州,又命潼關方面加強戒備,以備不測。正巧李遠的隨從李驍在長安辦事,廢帝的第二天,他得知要拿辦李植,立刻快馬回奔弘農。奉詔使者第二天出發,路上多停一夜,比李驍一天晚到弘農。
第二天一早,李遠輕騎簡從,自弘農出發回長安。行至潼關古道,看見大河在右如玉帶穿行,華山在左似天獄聳峙,山河雄壯奇絕,令人心胸為之一振。河水很淺,河中沙洲點點,黑色的飛鳥低掠其上;而山中松柏,隱隱浮於輕紗般薄霧之間。此一動一靜,雖為凡物,其自由之態卻讓人無比羡慕。李遠心懷沉重之事,見到這等場景,怎不感觸傷懷。他是一個赳赳武夫,不擅詩賦,暗暗嘆息道:「刀口求活五十年,還得如此下場。欲求青鳥一般直飛上隴,去做一個秦隴匹夫,也是奢望了吧?」
宇文護完全不管站立不安的廢帝宇文覺,沖甲士一招手。甲士一擁而上,把李植帶了下去。李植知道必死,只不停地喊:「父親!父親!」李遠萬念俱灰,頹坐席上一言不發。
第二天午後,長安使者果然奉詔而至。李遠擔心被當場綁縛,令甲士環列和-圖-書左右,然後請使者入內。意外的是,詔書只讓李遠回京議事,並沒有法辦的意思。這倒讓李遠更為遲疑了。因天色已晚,他與使者相約明日動身。
李植聽他說話聲音略微戰抖,知道父親心中必是萬萬不忍,立刻撲通一聲跪在石板地上,哭著說:「兒子死不足惜,但這一死,讓家族從此沾染了叛臣之名,實在不甘心。」
李驍見李遠,稟告長安發生的緊急事件,稱皇帝已經被廢,而李植因參与預謀,勢必難逃此劫。李遠聞報大驚,脫口道:「早知有今日了!老三早說過此兒必敗家,沒想到真應了他的話!」老三是李遠的三弟大將軍申國公李穆。
宇文護大怒,罵道:「李萬歲甚麼意思?不相信我?還是捨不得兒子?看來呂思明說的一點沒錯。」他怒氣沖沖地換了一身衣服,走到正堂坐了,甲士立仗環侍左右。
不久,一群甲士簇擁著廢帝宇文覺進來了。李植一抬頭,正好和年輕的宇文覺一個對眼,連忙把頭低下。
當晚,李遠再招群僚議事。薛瑱勸他稱病不去,然後扣住使者,勒兵不動,秘密向東聯絡北齊,做好長期對抗的準備。
李遠不顧路上疲勞,叫人給李植換了衣服,仍帶著他,上馬飛奔冢宰府。他跳下馬,親自叫過門者,求見宇文護。
李植還想辯解,無奈鐵證如山,自知難以抵賴。他用頭叩地,哭著對宇文覺說:「我做這些,和-圖-書都是為了您和社稷。就算不顧念君臣之義,您也不能忍心這麼說啊!」
李遠怒道:「你做得出,還有何不甘心的?」
到家后,李遠從李驍處要來大刀,把李植帶到佛堂,闔上門。命親信都督持刃在門口守衛,任何人不得進入。堂內陰森,李遠一言不發,將腰間短刀抽出,擲在地上,沖李植道:「生於武人之家,死來的時候,就該有所領悟。你快自裁!」他摸著大刀的刀柄說:「父親刀快,你不會有太多痛苦的。」
李遠上堂,見堂內燭火通明,宇文護一臉怒容,知道他很生氣,只得硬著頭皮躬身道:「李遠冒死帶逆子來,實在是聽他說並沒有參与逆謀……」他的話還沒有說話,就被宇文護打斷了:「陽平公信不過我是嗎?是不是想著孫恆、乙弗鳳都死了,沒有人可以對質了?」
說罷,也不聽李遠回復,早有侍衛請李遠下堂。外面院內,李植手腳鐐銬,正在等著他。
他命人取來攜帶的酒具,對大河酹酒禱道:「大河在前,李遠赤心報國,日月可鑒。這一去京師,請助我克平大難得享暇年。若成,他日必以犧牲重祭!」又命人上華山寺中上香。李遠出入潼關無數次,若不是前途兇險難料,也不會有這樣的舉動。祝禱已畢,他朝大河投去最後一瞥,這才打馬入關。
時值申時,天色有點暗了,宇文護正準備吃晚飯,聽說李遠這麼快就來了,有點吃驚,放箸于https://m.hetubook•com.com几案,問道:「他不會把他兒子的頭提來了吧?明天來不行嗎?」從人回答說:「李植就在他身後,還換了一身錦服。」
李植聽了,腦子一片發懵,看父親神色冷凝,不敢說話,只得跪坐在下首。
宇文護同呂思明商議李植一案的處置后,即刻命人飛騎奔赴梁州,將李植捉拿並械送回京。同時發詔命大將軍陽平公李遠回長安。
宇文護一陣冷笑,扭頭看李遠。見他面色鐵青,驟然立身而起,似乎要拔刀斫子,卻突然頹然坐下,悲呼道:「真是這樣,實該萬死!」
李遠本來於心不忍,而連連詰問李植,聽他都堅稱自己冤枉,不免心中猶豫起來。他思索再三,決定再帶李植去見宇文護,自辯清白。他抓住李植的領子說:「我帶你去見晉公,如果你確實無辜,我冒死為你求得活命。如果你真參与了謀划,非但你的死罪免不了,恐怕我也要受牽連,你可想好了!」
宇文護聽說李遠回來了,長出一口氣說:「李萬歲還算忠臣,至少不用我動刀兵了。」命人即刻召見。李遠戎服披身,靴子上沾滿泥土,風塵僕僕地進來拜見。宇文護不起身,對李遠道:「陽平公一路辛苦了。也沒有甚麼大事,想必你也聽說了,令公子李植串通孫恆、乙弗鳳等人,要設計害我,顛覆宗社,已經被拿下了。你家世代忠良,不料想出此一個罪逆。叛臣賊子,公私理宜同疾,我把他交給你,請你處置!」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